摘要: 馮奉世(?—前39年),字子明,原籍上黨潞(今山西省潞城東北)人,后移居杜陵(今陜西省西安市東南),西漢名將。 馮奉世出身于將門世家,其先人馮亭,為韓國上黨太守。秦攻上黨后,使太行道中斷,韓國不能據守
摘要: 西漢大臣。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文帝時,為中郎署長,年已老。曾在文帝前為云中守魏尚辯解,指出“賞輕罰重”之失。文帝乃復以魏尚為云中守,并任他為車騎都尉。景帝時,任楚相。 馮唐以孝行著稱于時,被舉薦
摘要: 中國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前101年隨漢解憂公主和親到烏孫國。后嫁給烏孫右大將。她在協助公主加強漢朝同西域諸國友好關系方面作出很大貢獻,深得西域各國的敬服,尊稱她為“馮夫人”
摘要: 戰國末期的大將馮亭,任韓國上黨守,入趙國,拒秦戰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在上黨潞縣(今山西潞城東北),有的留在趙(今河北境),并發展繁衍下去。其后裔有許多為將相,如秦丞相馮去疾、御史大夫馮劫等。
摘要: 戰國時孟嘗君門下食客。一作馮煖。初,待遇甚低,彈劍而歌,要求改善地位。曾為孟嘗君到封邑薛地收取債息,得息錢十萬,將不能還息錢的貧者債券燒掉,替孟嘗君收攬民心。孟嘗君被讒去相,他又游說秦王和齊王,使齊王
摘要: 畢公高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周武王的弟弟,文王吞并商人畢方之后,便封畢公高于畢國故地。周初時,他被封于畢(今陜西咸陽西北),為公爵,故史稱為畢公高。春秋時,其裔孫畢萬自畢國出奔晉,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傳
摘要: 字壽齋。為宋翰林院博士,護駕隨高宗南渡,從河南開封落籍無錫。賜建宅第于鳴珂里,即小婁巷。談信是宋高宗的老師,紹興八年(1138)御賜“溯派汴梁”匾額。此匾額一直掛于小婁巷48號談氏宗祠正廳,在1956年才被摘下。
摘要: 字孺木(1594-1657)。海寧人,明末清初史學家。原名以訓,字仲木,號射你,馬橋人。明諸生。明亡后改名為遷,字孺木,號觀若。自幼刻苦好學,家貧,靠繕寫、代筆或作記室(秘書)維持生活。南明弘光元年(1645)為閣臣
摘要: [清](約公元一八七五年前后在世)名、里、生卒年均不詳,約清德宗光緒初前后在世。嘗以劉心白遇沈娥娥事,撰《孝娥記》傳奇一本十六出,傳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