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仁玕(1822—1864),字益謙,號吉甫,清末政治家,清末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后期主要領導者,“拜上帝會”創始人之一。漢族。廣東花縣(今廣
州市花都區)人。洪秀全族弟。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參加拜上帝會。金田起義后,1852年(咸豐二年)曾被捕,脫險后轉至香港。直至1860年4月輾轉到達天京。5月,被洪秀全封為“精忠軍師”、“干王”,總理太平天國朝政。執政之年,作《資政新篇》,提出一套統籌全局的革新方案。如禁朋黨,設新聞官;主張發展交通運輸業,修筑道路,制造火車輪船,興辦郵政;鼓勵民間開礦、辦企業,獎勵技術發明;創立銀行和發行紙幣。文化思想、社會風俗方面,主張關閉寺廟道觀,反對傳統迷信,提倡崇信上帝教;設辦醫院、學堂,革除溺嬰、吸食鴉片、婦女纏足等陋習,禁止買賣人口和使用奴婢。外交方面,提議與各國通商,允許外國人來中國傳授科學技術,但不準其干涉內政。這個方案的基本精神是向西方學習,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經洪秀全審批,旨準刊刻頒布。但由于客觀條件限制,沒有也不可能付諸實施。他又策劃和組織了東征和西征,雖取得某些進展,但終未成功。他資歷不深,驟膺高位,難以取得眾將領的支持;又因與洪秀全的觀念頗有異同,引起洪秀全的猜疑。洪秀全死后,他雖輔佐幼天王,卻已無力回天。1864年7月,天京陷落。他迎突圍的幼天王輾轉于安徽、浙江 、江西,擬與侍王李世賢會合。10月兵敗石城,與幼天王等相繼被俘。11月23日于南昌就義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洪仁玕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洪仁玕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