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勤
地質學、礦床學家 1907年3月15日生于安徽巢縣。1934年畢業于中央大學地學院地質系。1944年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2002年12月19日逝世。 曾任南京大學教授。20世紀40~50年代領導勘探并發現特大型矽卡巖型白鎢礦,根據他的理論,使我國鎢礦總儲量居世界之首發現安徽馬山硫鐵礦提出攀枝花鐵礦是特大型釩鈦磁鐵礦,成為我國西南最大的鋼鐵基地。60~70年代考察中國東南部數十個鐵銅硫鉛鋅等礦山,對贛南區域地質及造山運動、花崗巖類與鎢礦關系、鎢礦床特征等作了科學論述,對找礦有直接指導意義。80年代提出華南花崗巖兩個主要成因類型——同熔型和改造型,提出華南不同時代花崗巖類及成礦關系。代表作有《華南不同時代花崗巖類及其與成礦關系》、《湖南鎢鐵錳礦礦區中矽卡巖型鈣鎢礦的發現》和《華南花崗巖類的成因系列和物質來源》。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徐克勤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徐克勤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