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縣戰略”:一個貧困縣縣長的施政方略
——八九屆校友、通渭縣人民政府縣長令續鵬(本姓令狐)
隴中黃土高原,山大溝深,降雨稀少,生態脆弱,環境惡劣,自古就有“隴中苦瘠甲于天下”之說,聯合國糧農組織曾把這里界定為“不適宜于人類生存的地方”。坐落在這里的通渭縣,因為紅軍長征榜羅鎮政治局會議聞名于世,也因國家級扶貧縣而遠近聞名。改革開放以來,歷屆領導都為改變貧困而上下求索,奔走呼號,使通渭經濟社會有了長足發展,但基礎差、底子薄、人均水平低的基本縣情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2005年全縣實現GDP 8.87億元,財政收入僅為2036萬元,而財政支出高達2.5億元,人均GDP分別比全省、全市低5489元和544元,人均地方財政收入分別比全省、全市低453元和62元。2006年,一位年輕的縣長懷著美好的憧憬,接過了發展通渭的“接力棒”。
他,就是儒雅博學、年輕有為的令續鵬。
令續鵬,1986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天水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在校期間,他團結同學,勤奮好學。1989年畢業,以優秀大學生身份,被甘肅省委組織部選調后赴基層鍛煉,先后任隴西縣文峰鎮副鎮長、黨委副書記、鎮長、黨委書記、渭源縣委副書記、臨洮縣委副書記、通渭縣人民政府縣長,他勇挑重擔,默默奉獻,自我砥礪,傾盡自己的心血和智慧,譜寫了一曲艱苦創業、人生奮進的樂章。
準確定位謀發展
令續鵬在工作中一直堅持這樣一個觀點,就是每干一樣工作,都先制定符合實際的工作目標。在擔任隴西縣文峰鎮黨委書記期間,他在全面掌握了全鎮十三個村的情況之后,分別幫助每個村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和奮斗目標,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文峰鎮也成為全市經濟發展勢頭最為強勁的鄉鎮之一。
到通渭工作之后,他既沒有過多的評價,也沒有輕易地表態,而是堅持下基層、跑鄉鎮、進機關,全面地了解通渭的縣情,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他感覺到,與周邊縣區相比,通渭經濟社會發展滯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傳統農耕文化的影響,廣大群眾創業意識不強,還處在一種“種什么、吃什么”、“提籃小賣”的狀態中,農業產業化還沒有真正形成;在縣域經濟發展上,缺少亮點、沒有突破口;更讓他感到棘手的是通渭縣的計劃生育工作底子薄、水平差,已成為制約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因素。這些與周邊縣區的差距和各種困難使令續鵬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如何扭轉被動局面,已是迫在眉捷。很快,他和縣委、縣政府班子一道審視縣情,統一思想,決定變壓力為動力,在困境中謀求發展,在被動中尋求主動,立足通渭實際,制定了“生態立縣、產業富縣、工業強縣、文旅活縣、科教興縣”的工作思路。同時,他對縣長這個角色準確定位,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抓難點、破難題上,從創建機制入手,計劃生育、馬鈴薯種植、勞務產業、梯田建設、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考核獎罰辦法隨即出臺,調動了各級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各項工作順利開展起來。
生態立縣夯基礎
通渭是一個有四十多萬農業人口的農業大縣。農業興,則百業興,這已經成為每一個通渭人的共識。但是,十年九旱,靠天吃飯的基本縣情,卻嚴重制約著通渭農業的發展,尤其是全縣180多萬畝耕地,還有40萬畝仍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土地跑水、跑土、跑墑,投入大于產出,改土造田,興農治水成了令續鵬施政的頭等大事。
從2006年開始,令續鵬就把興修梯田作為實施“生態立縣”戰略的突破口,動員全縣上下,樹立對象就是任務的理念,提出了按人均4.5—5畝梯田,5—7年或通過爭取項目用更短時間實現梯田化的目標,堅持高標準規劃、大規模實施、強力度推進,全民動員、村村布點、攻堅克難、大打梯田建設“人民戰爭”。并認真研究籌資運作機制,探索成立村民理事會,運用“一事一議”的辦法籌資籌勞,當年共投入資金700多萬元,興修梯田5萬畝。
通渭缺水,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每年到干旱最嚴重的季節,大多數群眾生活用水都十分困難,什么時候能不為水犯愁成為通渭人世世代代的一個夢想。2006年,在令續鵬的帶領下,通渭縣新一屆政府班子,在以前實施南部農村飲水安全一期工程的基礎上,認真組織實施了二期工程,當年又解決了1.5萬人的飲水困難,廣大山區群眾實現了由沒水吃、吃窖水到用上干凈自來水的歷史性轉變,實實在在地圓了幾代通渭人心中的夢想。
產業富縣促增收
通渭貧窮,窮就窮在農民增收難,廣大農民一年四季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勞作,但收獲與付出卻不對等。針對通渭實際,令續鵬堅持抓了馬鈴薯、草畜、勞務三大富民富縣的產業。
通渭有種植小麥的傳統,但小麥種植效益低下,為了調整結構,讓廣大群眾種植高產高收的馬鈴薯,令續鵬著實費了一番心思,他和縣委主要領導公開向全縣廣大農民致信,與廣大群眾算了四筆對比帳,即算種植馬鈴薯與小麥的對比賬、農民算良種良法的增產帳、算反季節銷售的增收帳、算形成規模后直接進入終端市場的增收帳,積極引導農民調整結構,擴大馬鈴薯種植規模,抓品種改良和機械化生產,培育 協會和運銷大戶,2006年全縣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了52萬畝,農民人均從馬鈴薯產業中獲得收入375元。
令續鵬到通渭工作后,曾多次強調要把勞務產業作為減少農民、富裕農民、提高農民和激活全社會創業意識的戰略舉措來抓,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如組織季節性赴疆拾花工作,這是農民增收的一個“短、平、快”項目,但是以前由于引導不到位、機制不順等原因,廣大農民對政府的組織工作有逆反心理,致使工作難度較大。為此,令續鵬在加強宣傳的同時,充分運用市場手段,主導建立了群眾自愿參與、能人帶隊、中介機構牽線搭橋、政府提供服務的機制,極大地調動了廣大群眾赴疆拾花的積極性。為了保障農民工的權益,縣上派出了專門的跟蹤服務隊和衛生隊員,在2006年赴疆拾花工返鄉時,凌晨4點多鐘,令續鵬和其他領導趕赴定西火車站迎接,令續鵬一邊和農民工噓寒問暖,一邊祝愿大家日子越過越好,在場的農民工許多都感動地流下了淚水。2006年全縣農民人均從勞務產業中獲得收入670元。
工業強縣求振興
通渭地方工業起步較早,早在80年代就形成了以粉絲、味精、地毯為主的工業體系,曾經名噪一時,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全縣工業經濟由于機制、體制等方面的原因,效益逐年下滑,到90年代后期,大多數企業都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縣上先后采取拍賣、破產等方式進行了改革。
令續鵬到通渭后,他對通渭的工業經濟很有感慨,他一方面佩服通渭人的聰明才智,一方面又為通渭的工業感到惋惜。由于政策等方面的原因,通渭的工業企業大多數改革不到位,工人集體上訪,矛盾重重。面對現實,令續鵬毅然提出了“以農興工、以工帶農”的思路,決定通過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重振通渭工業。
天耀草業科技有限公司是通渭縣也是定西市唯一的一家草產業龍頭企業,2006年,企業由于流動資金不足,曾一度處于停產狀態,為了幫助企業,令續鵬曾帶著相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多次與省開發銀行銜接,爭取貸款,終于省開發銀行的領導被他的執著精神打動了,他們通過市場調查,決定為天耀草業公司貸款500萬元。
投資環境是令續鵬一直比較關注的問題,他經常說:“我們的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但我們有誠心、有誠意,我們要堅持以誠待人,以誠取信,以誠贏得投資”。他下決心整頓政府機關“門難進、眼難看、事難辦”的衙門作風,還得罪了不少人,但是從此通渭的干部作風變了,投資環境也優化了,來通渭投資的人也多了。
文旅活縣激活力
對于縣域經濟的發展,令續鵬一致認為要有支點、有亮點、有突破口,他經過調研,認為通渭的支點應該放在文化和旅游上,因為通渭是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全縣活躍著一支以農民為主體的3000多人的書畫創作隊伍;同時,縣上還有國內少見的復合型富質高熱溫泉,是東漢著名夫妻詩人秦嘉、徐淑的故里,也是一片紅色革命圣地,中國工農紅軍途徑通渭時,在榜羅鎮召開了政治局會議,正式作出了將紅軍長征落腳點放在陜北的重大決定。
2006年,縣上提出了“舉紅色旅游旗、打溫泉休閑牌、興通渭農家樂”的旅游總體開發思路,由令續鵬親自負責,把溫泉開發作為膨脹城鎮經濟、激活縣域經濟的突破口,作為聚集人氣、提升形象的亮點工程,投資720萬元,建成了溫泉接待中心,并做出了溫泉城建設規劃。通過多方努力,爭取到投資1400多萬元的榜羅鎮革命遺址紅色旅游景區建設項目,編制完成了全縣旅游業總體規劃。
通渭縣南街道路年久失修,群眾一直意見較大,并形象地稱為“晴天揚灰路、雨天水泥路”。令續鵬認為要實施“文旅活縣”戰略,城市形象十分重要,為此,他又親自負責,多方籌資,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內,將南街道路全部硬化,并建成了文化廣場和濱河路,實施了亮化、美化、綠化工程,目前,一個嶄新的縣城已展示在人們面前。
科教興縣抓民生
在通渭,群眾最關注的、影響社會和諧的問題可以歸結為:上學難、就醫難、社會保障不到位。作為一縣之長,令續鵬一直堅持認為,必須把民生問題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他一直說,政府工作的最終目的是要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令續鵬一直重視教育,在渭源縣擔任分管文教衛生工作的縣委副書記時,他就深知農村孩子讀書的艱辛,他經常說“窮不讀書,窮根不斷;富不讀書、富不長久”,他四方奔走,爭取項目,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使渭源90%以上的學校實現了“一無兩有六配套”,如期完成了“兩基”攻堅目標。在通渭,在抓學校硬件建設的同時,他針對教師中的一些不良風氣,重點抓了師德師風建設,全縣“尊師重教,助學相長”的氛圍更加濃厚。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在農村十分普遍,許多貧困群眾小病不吃藥,大病不住院,往往因為缺錢致使小病變大病,大病變重病,甚至失去生命。2006年,令續鵬抓住國家實施新型合作醫療的機遇,經過多方爭取,通渭縣終于被列為試點縣,于2007年1月正式啟動實施,廣大群眾“治病難”的問題將基本解決。
通渭由于以前工業企業相對較多,下崗失業人員也多,社會保障問題群眾一直十分關注,為了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機制,令續鵬專門安排制定了城市低保、社會公益性崗位人員錄用和靈活就業人員落實社保補貼清查清理工作,真正實現了公開公示、透明操作,營造了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
談到令續鵬在通渭的工作,不得不說人口和計劃生育。由于受傳統農耕思想的影響,通渭人的生育觀念一直比較落后,計劃生育工作一直處于全省、全市的最后位置,嚴重制約著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令續鵬和縣上四大班子領導一道,認真研究部署,以堅決的態度,徹底解決了城鎮黨員干部職工違法違紀生育問題,并高標準實施獎勵扶助、鄉鎮服務所建設和人口信息網建設“三大工程”,走在了全省同類縣的前面,打破了堅冰,破解了難題。
勵精圖治譜新篇
攀越沒有終點。對于通渭的發展,令續鵬還有更宏偉的目標。將近一年時間里,他走遍了全縣18個鄉鎮和部分村社,全面了解了通渭農村的發展和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狀況,他在進行通渭縣新農村建設模式的構想。在反復醞釀之后,他提出了 “山頂林草戴帽、山腰梯田洋芋、山澗塘壩蓄水、山底特色種植”的農村發展路子,發展生態經濟和循環經濟,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的目標;實施 “三清五改兩普及”(清淤泥、清垃圾、清路障,改水、改道、改宅、改廁、改圈,普及沼氣池和太陽灶)工程,培育新型農民,營造“村莊美、風尚好”的農村新風貌,實現村容整潔,鄉風文明;搞好“一會一帶一聯一創”(“一會”即成立村“兩委”班子領導下的村民理事會,通過“一事一議”的方式,集中民智,辦好農民自己的事情。“一帶”即政府扶持能人,讓能人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一聯”即農村小組內3-10戶家庭為一聯,解決勞務輸出后留守勞動力短缺等問題,并發展適度規模的土地經營,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一創”即鼓勵和支持返鄉能人進行二次創業,領辦、創辦產業協會和龍頭企業,加快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活躍城鄉經濟),實現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模式。針對縣域經濟發展活力不足的問題,他提出了在城郊區、溫泉旅游景區、榜羅鎮紅色旅游景區、建成集旅游、餐飲、服務于一體的、具有通渭民俗民情、濃厚文化氛圍的“通渭人家”,在縣城西川建成溫泉城,充分利用農家特色資源和通渭書畫藝術資源,大力發展農村休閑娛樂旅游經濟,興通渭農家樂。今天,全縣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的農業經濟穩步推進,以“綠化、亮化、凈化、美化”為目標的城市建設如火如荼,以紅色榜羅、溫泉、農家樂為主的旅游經濟蓄勢待發,不久的將來,一個“富裕文明、開放和諧”的新通渭定會展現在人們面前。
這就是令續鵬,一位從天水師范學院走出、在基層摸爬滾打成長起來的黨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他是一位智慧型的領導,他的“五縣戰略”是一種創造,實實在在體現的是發展的要務,民生的主題,和諧的追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努力;實實在在解決的是落后的問題,貧困的問題,活力不足的問題。作為一位鐵血男兒,他工作上雷厲風行,敢抓敢管,作風硬朗,贏得了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但在內心深處卻常常對父母妻兒不無愧疚。他一心撲在工作上,把教育子女、操持家務的重擔交給了賢惠的妻子,照顧老父、老母的責任托付給兄弟,女兒想和父親在桌上吃頓團圓飯,居然成了奢望。對此,令續鵬總是滿懷歉意,常常表示要補償、要感謝,可一工作起來,這種補償和感謝又成了空許的諾言。有時候,令續鵬也忍不住嘆息一聲,只能等到退休以后了!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令續鵬常勉勵身邊的工作人員說:人應當在生命的起跑線上,在廣闊的社會天地里,施展自己的才華,大顯身手,揮灑青春,建功立業,為社會奉獻。他這樣說也在這樣做。我們深信,憑著他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將會創造出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注:(令狐續鵬2011年9月任中共通渭縣委書記,2016年11月任定西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中共通渭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