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云亭、心泉、海峯(岳登龍)、仁府
岳登龍(1849-1924),字海峯,系岳飛廿七世孫,蘭州府靖遠縣大蘆塘(現甘肅省景泰縣蘆陽鎮)人。幼年時,父從軍陣亡,與母親相依度日,困境中磨練的膽略過人。十三歲時,在沙金坪團練中單身退眾匪,深得同胞愛戴。十五歲時,在蘆塘務農中遇賊眾獨自為鄉親們掩后,忠勇過人。
是時神州板蕩,西北大亂,登龍又投軍吃糧。同治六年春,蘆塘人戚萬倉奉新疆大臣文麟命入關求援,登龍應募同往。途中萬倉戰死,眾勇欲散回家,登龍以大義說服大家西上,至哈密經文麟查詢,收錄于軍,委登龍哨官之職,后登龍在文麟與景廉部下屢建奇功,從哨官逐步升到花翎參將至游擊將軍和赫勇巴圖魯名號。
文麟逝后登龍被調于西征軍張耀部下統軍,他與戰友們以英勇無敵的戰功在西征軍內獲得"小岳家軍"稱號。在那個痛苦的歲月里,為祖國的領土統一事業盡了全力。
甲午中日戰爭時,登龍被調增援,行至天津,中日停戰;是年甘肅又亂,又被上司星夜召回平亂。戰后,董星五軍門奏保登龍為總兵加記名提督銜。后歷任鎮海協副將;大通營游擊將軍;潼關協副將。于光緒二十九年皇上與慈禧太后各召見一次。在慈禧太后召見中,登龍因耿直而四處觀望,太后原諒而讓卷簾直觀。后太后提問多年征戰經歷,登龍直言相講,口直天真。旁觀者皆為登龍失儀擔心,誰知太后聽得感動,認為登龍耿直明白,便說:“岳登龍,你很明白,現我以你名字故,封你為海門提督,望你龍歸大海,前途無量。”后因登龍不曾給有司送禮,兵部要員又借故刁難,登龍復回原任。
光緒三十三年,因為種種原因,登龍才奉上諭調補涼州總兵,八月二十六日到京,后皇上與太后召見兩次,太后面賜福字一方,封穆特本巴圖魯稱號,一品建威將軍,并御賜克食一盤。后至武威任職。
后因耿直無阿,終無升遷。辛亥革命后,趙惟熙曾請其出山統帶十八營馬隊,因登龍無文化之故,應對不當而罷論。
晚年回鄉后,痛感無文化之苦衷,因而熱心扶助家鄉文化教育事業,多方資助家鄉各種文娛活動之發展,享年76歲。
綜觀其一生,可謂做到了其先祖岳飛精忠報國之精神而問心無愧。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岳登龍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岳登龍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