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沈克森

2012-01-25

4271次

0人

3個

2個

0人


吧主: [申請吧主] 管理員:   [申請管理員]

[ 字號: ]

 
 
沈氏宗譜卷


        吾沈氏之世有家范者著聞也,載在邑乘,所從來遠矣,累世相承,人無缺德。方今之世,人心日趨貨、色,愈趨而愈流于不善。故朱子曰:“人生不能打破貨、色兩關,所以入門便差了路頭是也。”籌度再三,謹列譜約,約者反而歸之于一也。

凡我族眾當舉端重、敦樸,言行相顧、齒德并隆者二人,分正、副為司會,主祀事、守譜訓以化族人之不善而歸之于善,是之為約也。或一月二次,或一月一次,無論親疏遠近,即下至負販、佃夫者流,盡招而引之,聚于家廟,以次傍列各坐。每來赴祠觀聽者,先向祖祠前揖,然后以次遍揖,照序就坐。茶畢,各敘家常本等,說話其間,稍有善行者,誘掖以助其所不及,獎勸以勉其所欲為,務期其善之又善而后已。抑或稍有污行者,規戒以曉其惑,沮抑以挽其失,務期其改之又改而后已。三約而不悛者,罰之,使子孫知家范之嚴而不敢犯耳。今之所以惓惓于族人者無他義,惟愿相勸相誡,或推或挽,奕世綿綿,勿墮我家有家范之聲而已。至于主張維持、勿致解散此會,以養不中不才(1),則尤所望于族尊而有德者,即祖宗之在冥冥當亦默為鑒佑。念之哉,念之哉!

 

【注】

(1)不中不才:不行;不成;無才。《孟子·離婁下》:“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故人樂有賢父兄也。”

 

務農約說*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而國課非農不供,故農夫釋耒、工女下機,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昔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谷(1),以開萬世之原。孔子曰:“使民以時”。孟子曰:“民事不可緩也”,又曰:“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圣賢皆以農為國家之重事,謂之務本,大哉言乎!若夫不耕不織,饑寒并至,不顧廉恥,而奸邪生矣。為家長者,率其子弟工仆,易其田疇,播其百谷。一粒落田,萬種歸家。就遇水旱,灌(左奭右斗)雖勞,亦可薄收糊口。比如仕宦之身,南州北縣,商賈之人,天涯海角。爭如農夫:六親對面,門無官府,身子強健,夏絹新衣,秋米白飯,不知金貴,惟聞粟賤,鵝鴨成群,豬羊滿圈,官糧早了,逍遙散誕,村醪一巵,歌呼互贊,安眠穩睡,直千直萬。務農者真有許多樂處。

約我族人,各皆力本耕農,則生者眾而食者寡,為之疾而用之舒,則財用無不足矣。古云:“有田不耕倉廩虛”。又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是農為王道之始也,族人其勉之。

 

【注】

(1)         樹藝:亦作“ 樹蓺 ”。種植,栽培。《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種,以教稼穡樹蓺。” 賈公彥疏:“教民春稼秋穡,以樹其木,以蓺黍稷也。”《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

(2)         疾:極力;盡力;努力。如:疾作:努力勞作;疾耕:努力耕作;疾學:努力學習。

 

設教約說*

學教者,道理之原也。質性同倫,學問者智。昔堯舜在上,憂民豐衣足食,逸居無教,而近于禽獸,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三代之學,皆所以明人倫也。故《周禮》,大司徒以鄉三物教萬民(1),而賓興之:一曰六德:智、仁、圣、義、中、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先德行而后文藝,明倫之教也。子適衛,曰:教之,孟子曰:謹庠序之教。帝王君有天下,先設學校。故在國則有學,在家則有塾。塾者鼎于宅西以延師傅,使先知覺后知也。貧賤者勿懾于饑寒,富貴者勿流于逸豫。專務學問,砥礪其才,自誠其神明,則富貴顯榮至焉。否則,隱居山林田野,格物窮理,講學明道,修身治行,而為振古之人豪,未始不樂也。茍欲深明博察以垂榮名,而不求學問之道,則是伐智本、塞智源也,何以立軀乎?約我族人:子孫七歲則入塾以教之,切莫慳修護短,有失設教之體,而貽面墻之譏,是不愛其子也。古云:“有書不教,子孫愚”,又曰:“人不通古今,牛馬而襟裾”。是教為王道之本也,族人其勉之。

 

【注】

(1)鄉三物:即德、行、藝三事。

 

孝弟約說*

夫孝者,所以事親也;悌者,所以事長也。百行之首領,其為仁之本歟!良知天性,往古來今,人人具足。所謂大行不加,窮居不損(1),原無古今之異。十三經及史傳、子書無不歷陳其孝弟之為美。人生斯世,莫不有父母,莫不有尊長,但為情封,欲閉不能充盡其心耳。人之事親,念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生則事之以禮,如曾參養曾晳,必有酒肉,將徹必請,所與問有余?必曰:“有。”昏定晨省,菽水承歡。如有過,則幾諫,諫而不從,則垂涕泣而道之。及其終也,喪葬循禮,祭祀以時,然后盡于人心,勿致抱終天之恨而后已。至于尊長,毋論父族、母族、妻族并朋友諸尊長輩,必盡恭敬之禮,有酒食,先生饌,有事服其勞。日必冠帶以見之,祈寒暑雨(2),侍立終日。進退坐食,非奉命則不敢也。故事親如曾閔季路,事長如薛楊君實,可耳。約我族人:念父母之劬勞罔極(3),尊長之位分素定,起敬起孝,竭誠盡禮。則他日揚名顯親,必能移之以為忠也,豈不稱“美族”乎?

 

【注】

(1)         大行:大事。大行不顧細謹。——《史記·項羽本紀》。窮居:謂隱居不仕。《孟子·盡心上》:“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

(2)         祈寒:大寒。祈,通“祁”。清錢謙益《楊應震授文林郎制》:“戴星為治,計日有程,辛勤於暑雨祈寒,勞苦若家人婦子。”

(3)         罔極:無窮盡。朱熹集傳:“言父母之恩,如天無窮,不知所以為報也。”后因以“罔極”指父母恩德無窮。

 

忠義約說*

夫忠者,事君之道也;義者,處事之宜也。天地之正氣,其綱常所系乎。良知在人,天然自足。徧滿流行,所謂無物不有,無時不然,原無人我之別。十三經及史傳、子書無不歷陳忠義之為美。但為意見參搭,更作一番疑念耳。人臣委贄入朝,一心醇赤,凝注于君,正誼明道為上,為德為下、為民。如稷契皋陶,君臣協心,都俞致治,身名俱全,上也。次則直言讜論,鞠躬盡瘁,易危就安,惟知盡其所當為,而弗計其所當得。如漢孔明、唐狄張、宋李綱其人也。不幸見拒,而無失其誠;災禍患難交至,而不失其義:若龍逢比干,面折廷諍;若文文山之惟思盡忠、謝枋得之從容就義(1)。群臣之義,兩相符也。代友請使遐荒,我不可以負公,至有讌別僚友赴難,知己之義,兩相結也。屬書從子,遺命以弟之子為后,而宗祧之義重也。天以完節付之,垂名無窮,不待留生而后顯也。約我族人:仕無高下,遇事有可尊主、澤民者,便忘軀為之。中無所愧,難至而節見,留名于竹帛,豈不為“美族”乎?

 

【注】

(1)         謝枋得:南宋弋陽籍著名詩人謝枋得,抗元絕食五天,為國盡忠,與文天祥齊名。

 

敬信約說*

敬信者,修身之道也。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有禮者敬人,自誠者信人。嫚人少禮(1)、狂言放行,非敬也。輕忽之習,無以樹威嚴;怠荒之心,無以修德業。必若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敬也。敬人者,人恒敬之。朝令夕更,盟繁約亂,非信也。在己無所恃以自立,在人無所仗以自固。必如不失虞人之期(2)、不爽千里之約,信也。自信者,人恒信之。人不敬我,非特人之不敬,己之不敬可知矣;人不信我,非特人之不信,己之不信可知矣。如荅子張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雖之夷狄,不可棄也。約我族人:事無鉅細,敬而無失。與國人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亦可稱圣賢之徒矣。惟貧及富,兢業勖諸。

 

【注】

(1)         嫚:傲慢。

(2)         不失虞人之期: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

 

廉節約說*

廉節者,人之美行也。賈子曰:“貪夫狥財,烈士狥名”。要之,蓋棺是非乃定。操守剛正,圣愚同性。人倫日用之間,舉而行之,貧富不二其心,生死不易其志,見利思義,見危授命。知之真、信之篤。行之自然、不假勉強,則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若以聚殮為嘉謀,以偷生為得計,縱逃于法,愧其冠紳,雖欲求免于鬼責且難,而況等于圣賢乎。約我族人:名義自重,氣節相高,不附權勢而貪榮祿,舍生取義而不屈撓。在淳熙之世固所宜先,而叔季之秋猶當尚也。公聽并觀,努力加勉!

 

勤儉約說*

《書》曰:“晏安酖毒,不可懷也,慎乃儉德,惟懷永圖。”天下之事,艱苦而勤儉者,雖弱小必奮;偷安而奢侈者,雖盛大必衰。是知逸樂終身,華糜從事,非人之福也。凡為家長,必謹守禮法,御群弟子及家眾,分之以職,授之以事。明而動,晦而休,無日以怠,責其成功。制財用之節,量入以為出,稱家之有無,以給上下之衣,及吉兇之費,皆有品質,而莫不均一。省裁冗費,禁止奢華,尚須稍有盈余,以備不虞。朝夕處事,惟恐亡先人之業,無以避辟也。不幸而家計不足,亦宜安義命而不怨嗟(1),其后必有興者。約我族人:男歌《邠風》,女誦《葛覃》,先業賴以不墜,后昆有所矜式,尚其勉之。

 

【注】

(1)怨嗟:怨恨嘆息。南朝梁何遜《南還道中送贈劉諮議別》詩:“握手分岐路,臨川何怨嗟。”

 

和忍約說*

《經》曰:“禮之用,和為貴。小不忍則亂大謀。”凡人于尊卑上下、鄉黨鄰里及綱常政事之間、動容周旋之際,寬裕溫柔,含容寧耐,睹物之應,通道之要,人有不及,則以情恕;非意相干,則以理遣。逍遙乎無方之境,涵泳乎急遽之端。視袒裼裸裎(1),不能我浼(2),下車相避,不以為怯,是為修身之本,成家之要也。人不和忍,則忘其身以辱親也。昔泰伯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3)。蓋讓出和忍中,未有不和忍而能讓者。約我族人:毋生妒忌、毋發暴怒,以身先之,則一家視效,仁讓風成自家,而達于一鄉、而達于一國、而達于天下。人又豈得而稱之哉,爭光夫前烈,佑啟我后人。尚其勉之。

 

【注】

(1)         袒裼裸裎:袒臂露身。古時認為是粗俗非禮的行為。

(2)         浼:沾污;玷污。爾焉能浼我哉?——《孟子·公孫丑上》

(3)         泰伯:語出:《論語.泰伯第八》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名分約說*

《易》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系傳》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此名分之所從出也。天生圣人,制治保邦,惓惓以潛竊為憂者;著書立言,諄諄以弒奪為戒,非徒為一世計,所以為萬萬世計也。自族而言,尊卑長幼,名分昭然。無橫民、無刁黨,則人道立而天理明、地利得矣。如以小而加大,下而亢上,即在他人且不可,況乎本族,尤屬悖逆。凡我族人,務各循理謙恭,各止其所,各安其分,無持強以凌弱,無持富以欺貧。淳風美俗,盈塞區宇,四海之內,莫不欽之。至于尊輩,既為一家之長,亦當誠心慈幼,倘若欺壓挫折,以致大小不安,是非所望“表率一家”之意也。勉之哉,勉之哉!

 

交際約說*

《易》曰:“同人于野,亨。”中正而應,惟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惟君子以類族辨物。又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子曰:“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夫讌享饋聘,送往迎來,處世之雅道,必不可絕者也。《周禮》以嘉禮視萬民,親者教之也。蓋教之以中,則燦然有文以相接;待之以親,則歡然有恩以相愛。九族以之而敦睦,萬事以之而協和。如喪者賻(1)、行者贐(2),添丁、添壽者及冠婚者賀、病者禱。出外而遺父母并妻子,在家者助。或不能助,則為之代請。如冉子之為子華然。昔萬章問曰:“交際,何也?”孟子曰:“恭也,否則萬鍾于我何加焉。”凡我族人其于宗族兄弟、故舊朋友、親戚賓客之間,必有介以厚、別有辭,以正名。有儀以通情,有文以致敬。皆處中道而同人,毋潔己以絕物也。勉之哉,勉之哉!

 

【注】

(1)         賻fù:拿錢財幫助別人辦理喪事。賻,以財助喪也。——《玉篇》

(2)         贐:臨別時贈與、贈送或饋贈的財物。贐送一無所取。——《梁書·楊公則傳》

 

睦鄰約說*

語云:“千金買舍,萬貫買鄰”,又曰:“遠親不如近鄰”,可見鄰里之情不為不重矣。況我本姓外,止有虞、羅、鄭、阮諸姓,大都皆我家老親,或祖宗世居于此,與之祭祀同福,死喪相恤,禍災共之。人與人相儔,家與家相周。世同居,少同游。其日夜足以同守,其結交足以相死。雖曰異姓,實若一家無別。且諸姓,人亦不多,俱是善良忠厚之流,我族若不以非禮相加,彼斷不肯有乖忤于我者。今我族眾務各友愛如常,倍加謙謹,大家情意流通,無令彼有敢怒不敢言之苦。針投芥合,和樂無間,庶不失圣諭所謂“和睦鄉鄰”之意也。

 

【注】

(1)針投芥合:亦作“針芥相投”。三國吳韋昭《吳書》:“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針。”磁石引針,琥珀拾芥,因以“針芥相投”謂相投契。

 

安業約說*

圣諭云:“各安生理,毋作非為”,其教人為善之意至矣。我祖世事耕讀,從無分外妄為者,今后務照舊本分耕農、守我世業。如有弟子資質聰明,力量能讀書者,延請師傅,訓教成人。不然安分守己,不失莊村門風。即擔柴賣米,件件可養家,何等安閑自在。第一不可應役公門,蓋公門乃是非風波之地,少有差錯,輕則吃打問罪,重則傾家破產。王法凜凜,真是可畏。其外,甚不可奢淫邪惡,以害人而污己也。約我族人:守清白之傳,堅廉貞之操,毋舍卻本業,輕進公門,致有玷缺、后悔。敢于約后,惓惓三致意云。

 

族禁總說

吾族世守家范,勿狥于邪。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又曰:“惟上智與下愚不移”。夫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鮮矣(1)。族人繁庶,心志難齊一,或有所干犯,致生事端,豈但墮祖宗之賢聲,且不免有礙于身家。王法天理,關系不淺。謹列禁條于后。禁者遏也,遏其不正之心、以正其心也。務期大家遵守,互相勸誡,奕世載德,無忝所生(2),幸勿視其顛越(3)。乃見一家骨肉之情,樂有賢父兄也。

 

【注】

(1)         眕:自安自重;抑制:“憾而能眕者鮮矣。”

(2)         忝:辱也。——《說文》。無忝祖考。——《書·君牙》。無忝爾所生。——《詩·小雅·小宛》

(3)         顛越:隕落,墜落。引申為廢失。《文十八年》史克云‘弗敢失墜隕越’,是遺落廢失之意,故以隕墜不恭為不奉上命也。”

 

禁邪淫說

《易》曰:“兌上艮下為咸”,咸者感也,艮止則感之專,兌說則應之至。得男女之正、婚姻之時,故其卦為咸也。若不得其正,又不得其時,則為邪淫矣。邪淫者何?鉆穴相窺,踰墻相從,楚館秦樓,章臺柳栢,以少陽而施老陰,以少陰而戰老陽,總非正與時也。感之何嘗得其專,應之何嘗得其至乎?古歌曰:“有佳人兮,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夫城且傾、國且傾,至傾人之命尤易也。孔子曰:“戒之在色”,孟子曰:“其為人也寡欲,”此保身之大旨也,凡我族人尊圣賢之格言,誠能自悟,以色荒為戒(1),學魯男子雅操(2),再服上士異床,中士異被之訓,庶可與羨門比壽、王喬爭年(3),何為其無有哉。奚以紅粉污青緗也(4),更有嬖龍陽者,益惑也,又宜禁之。

 

【注】

(1)         色荒:沉迷于女色。《書·五子之歌》:“內作色荒。”孔傳:“迷亂曰荒;色,女色。”

(2)         《詩·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 毛傳:“魯人有男子獨處于室,鄰之釐婦又獨處于室。夜,暴風雨至而室壞,婦人趨而託之,男子閉戶而不納。婦人自牖與之言曰:‘子何為不納我乎?’男子曰:‘吾聞之也,男子不六十不閒居。今子幼,吾亦幼,不可以納子!’婦人曰:‘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嫗不逮門之女,國人不稱其亂。’男子曰:‘柳下惠固可,吾固不可。吾將以吾不可,學柳下惠之可。’”后因稱拒近女色的人為“魯男子”。

(3)         王喬:傳說中的仙人。一指周靈王太子晉,即王子喬;二即漢葉縣令王喬;三為武陽食肉芝登仙的王喬。

(4)         青緗:青色和淺黃色。也指這兩種顏色的織物。明徐渭《宴集翠光巖》詩:“暫脫錦袍懸翠壁,忽抽彤管拂青緗。”借指為士,讀書人。

(5)         龍陽:指戰國時魏王的男寵龍陽君。后因以“龍陽”指男色。

 

禁賭博說

《傳》曰:“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士不受嗟來之食”,昔柳下惠一介不以與諸人,一介不以取諸人。子思貧居于衛,緼袍無里,三日不食,不受田子方之醜(1),古人一取舍之間,千載之下,膾炙人口。今以財博為營,傾己有限之資,快心于狼望之舉,或青錢,或朱提,與者、受者只在梟廬一定之傾(2),此等取與是何名色?第不過習俗成風,貪心使然耳。貪心一萌,恨不得將人之所有,皆為己有。一旦僥倖不得,反輸己物,落魄無聊,無面目見妻子、鄉黨、親友,浪宕四方,為奴、為盜者或有之,非惟遺臭于后世,亦玷辱于宗親矣。凡我族人,毋動歆羨(3),毋落圈套,但居易以俟命可耳。或誤蹈者,速宜改過自新,安分守業,勵志好學,敦仁義之風,亦必見珍重于人矣。禁之!戒之!

 

【注】

(1)         醜,通饋、餽。以食物送人。

(2)         梟:古代博戲的勝彩名。梟為幺,得幺者勝。梟廬:賭博,賭場。

(3)         歆羨:貪圖。

 

禁斗狠說

夫勇猛剛強者,戒于大暴,聰明褊躁者,戒于大察。孔子曰:“血氣力剛,戒之在斗”,孟子曰:“好勇斗狠以危父母”。圣賢之諄諄垂訓者,無非欲人重根本,保形骸,以全令名也。今人心不古,氣拘物蔽(1),養成桀驁之勢(2),利涉秋毫,便生憤怒,恣性而行,得志則已,稍有逆心處,疾言噴噴,則袒裼裸體,斗之以拳、以腳、以顱、以口,甚則斗之以石、以棍、以刀、以劍,再甚則率族、率戚、率黨,同為幫扶,此甲彼乙,拏獲自矜,代為雌雄,攘肌及骨,弗趨于極亂大壞之域則不已。而祖宗相傳之命脈于斯竟斬,適足為人嗤笑之資也。凡我族人,行有不得者,反求諸己,尊孔孟之格言,保父母之遺體,深自韜晦,見披發攖冠者,雖閉戶可也。

 

【注】

(1)         氣拘物蔽:《書》曰:“人之心體,本無不明。而氣拘物蔽,鮮有不昏。”

(2)         桀驁 jié’ào:兇暴倔強。

 

 

禁興訟說

舜命九官,濟濟相讓,和之至也。眾臣和于朝,則萬物和于野而民不爭。《傳》曰:“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何訟之有?慨自仁讓風衰,世競澆漓,捐禮讓而敗風俗,棄仁義用詐譎,揑蛇足之詞,興雀角之訟(1)。頡頑相高,抅成怨府,殆無虛日,甘受惡名。殊不知訟猶兵也,國雖大,黷武必亡;家雖殷,囂訟則毀。如假告人命,希掯財物(2)。假立婚書,搶奪女婦。假立賣契、典契、當契,強爭田地、房屋。假立借約、掇約、挪帖,騙告私債(3)。羅織密告,無辜害人,敗法亂正,離親塞道,不務令德而弗戢將自絕矣(4)。昔人云:“些小言詞莫若休,不須經縣與經州。衙頭府底賠茶酒,贏得貓兒輸了牛。”此格言也。凡我族人,尊守禮法,矜厲廉恥,顧行忘利,化成俗定。自貴者不必貴獄吏,惟效虞芮愧服(5),勿學吳越相持可也。

 

【注】

(1)         雀角:指獄訟;爭吵。明沈鯨《雙珠記·吉筵敘故》:“我與那人爭毆一場,就遭他鼠牙并雀角,險健搆虛詞。”

(2)         掯:勒索財物。

(3)         借約、掇約、挪帖均指個人之間的因私債所立的憑據。

(4)         不守美德、不知約束,將自己斷絕、自己與他人的關系。

(5)         虞芮:周初二國名。《史記·周本紀》:“於是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虞芮之人未見西伯,皆慙,相謂曰:‘吾所爭,周人所恥,何往為,祗取辱耳。’遂還,俱讓而去。”后因以“虞芮”指能謙讓息訟者。

 

禁為惡說

《書》曰:“惡之易也,如火之燎原,不可撲滅。”又云:“作善降祥,作惡降殃。爾惟善罔小,邦家惟慶;爾惟不善罔大,墜厥宗。”此戒惡之莫作也。有衣冠士人,強辯堅志,驕蹇嫚上,諂奉貨色,蠱君誤國,猿攀狐媚,陷害忠直,聚歛嚴刑,天下嗷嗷。其在閭巷小民,攻掠椎埋,刧人作奸,掘塚鑄幣,任俠兼併,借交報仇,纂逐幽隱,不避法令,走死如鶩。游閑公子,博戲馳逐,斗雞走狗,縱欲敗度,自抵不類。一旦罪惡盈貫,天命誅之有常,無赦在九刑。不忘近辱其身,遠累子孫,恥及父母為天下笑矣。凡我族人存天理、遏人欲,晝之所為,夜之所思,孳孳為善,則天理自見,而惡亦不萌矣。至于尊啟迪后昆,教之有方,無越其善以自復,乃家之福也,亦族之光也。

 

禁朋黨說

《易》曰:“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又曰:“士有爭友,則身不離乎令名”,《中庸》曰:“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則朋友之道,直通乎骨肉之間,胡可偽聯乎,又何可無朋友以輔仁而禁之乎?第所云禁者,禁損友也。夫所謂損者,即孔子所謂便辟善柔,便佞者是也。必擇夫直諒多聞者友之,相規為忠臣、為孝子、為義士,精神綿結,呼吸利害無不相通,如舜之五人,周之九人,黨可耳。若夫勢利之交,託事不聞忠謀,遇患輒多后議,管寧所以割席也(1),凡我族人定交,必自擇交始當,以歐陽氏朋黨論為法,擇其善者而友之,自無以上諸惡處矣。故以朋友終篇云爾。

 

【注】

(1)         管寧所以割席也:南朝宋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管寧、華歆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 寧讀如故, 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后以“管寧割席”謂不與志同道合者為友。

(2)         歐陽修《朋黨論》全文:臣聞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祿也;所貪者,貨財也。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相保。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終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為人君者,但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

 

 

休文公名約,齊隆昌元年為東陽郡太守(東陽郡即今金華府)創造元暢樓,嘗賦八詠詩,時人號為絕唱。

登樓望明月,會圃臨春風。至秋愍衰草,寒來悲落桐。夕行聞夜鶴,晨征聽曉鴻。解佩去朝市,被褐守山東。

又詠金華煉丹山詩(煉丹山離金華郡北廿五里,即王初平煉丹處也。)

明來握石髓,賓至駕輕鴻。都令人境絕,惟使云路通。

 

頌太夫卿沈夫子(七絕)    門人萬琦

英年科第早登榮,位列名卿事業宏。兼督明州多惠政,聿來鳴鶴始經營。

 

訓孝友勤儉(七絕)    榮二克守繼先

父母劬勞有萬般,不思報效豈心安。直須曲盡終身慕,還與兒孫作樣看。

兄愛弟兮弟敬兄,貨財切莫起爭心。諄諄誨汝無他意,原是同胞共乳人。

生理由來養命源,各宜勤苦莫求安。若還懶惰荒時日,饑則誰饑寒孰寒。

治家節儉最為先,三復豳風與葛覃。內外但能長繼守,何愁家業不豐綿。

 

贈義士沈勝二(七絕)    羅世華明達

卜式輸邊已受封(1),桓靈宰相屬崔銅。先生濟世輕名爵,千古仁心孰與同。

 

【注】

(1)卜式者,河南人也,以田畜為事。親死,式有少弟,弟壯,式脫身出分,獨取畜羊百余,田宅財物盡予弟。式入山牧十余歲,羊致千余頭,買田宅。而其弟盡破其業,式輒復分予弟者數矣。是時漢方數使將擊匈奴,卜式上書,愿輸家之半縣官助邊。天子使使問式:“欲官乎?”式曰:“臣少牧,不習仕宦,不愿也。”使問曰:“家豈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與人無分爭,式邑人貧者貸之,不善者教順之,所居人皆從式,式何故見冤于人!無所欲言。”使者曰:“茍如此,子何欲而然?”式曰:“天子誅匈奴,愚以為賢者宜死節于邊,有財者宜輸委,如此而匈奴可滅也。” (選自《史記·平淮書》)

 

弔沈征士勝四(七絕)    張起巖

學貫儒林第一人,平生心事在經綸。蒼天未欲澄元化(1),特挫先生志莫伸。

 

【注】

(1)元化:造化;天地。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三:“諸公以英才駿足絶世之學,高躡紫清,黼黻元化,固自其所。”

 

 

贈上元縣令沈真五(七絕)    失名

湯公承命向東來,筑塘城衛捍潮災。真君與役功勞大,一世甘棠百世懷(1)。

 

【注】

(1)《詩·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毛序》云:“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國。”

 

祝沈太君張太孺人百歲期頤壽誕(七律)    虞賓

孫曾慶集捧仙槳,母予[子之誤]開筵共綵觴。(時值長公七旬,次公六旬之慶)宜弟宜兄躋上壽,杖鄉杖國拜高堂(1)。瑤大璀燦光騰婺,綺席笙歌韻繞梁。多少親朋都一笑,霜髭雪鬢是兒郎。

 

【注】

(1)杖鄉:《禮記·王制》:“六十杖於鄉。”謂六十歲可拄杖行于鄉里。《禮記·王制》:“七十杖於國。”謂七十歲可拄杖行于都邑、國都。后作七十歲的代稱。

 

家廟追思(七古)    失名

新浦自是山水窟,久聞師橋更清吉。作廟得茲稱地靈,嵬嵬修桷如鳥革。萃渙追遠通精誠,左昭右穆序分明。永矢勿諼嚴俎豆,永錫爾允繼云礽。清白相傳真少亞,彝倫世正寧須借。耦耕五畝繼沮溺(1),日詠千篇凌鮑謝(2)。士多弦誦不下帷,笑談謦欬驚風雷。靉靉云生從足下,英豪乘此發光輝。

 

【注】

(1)         沮溺:《論語·微子》:“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錢穆新解:“長沮、桀溺﹞兩隱者,姓名不傳。沮,沮洳。溺,淖溺。以其在水邊,故取以名之。”后詩文中常以“沮溺”借指避世隱士。

(2)         南朝詩人鮑照和謝朓或和謝靈運、謝良弼的并稱。

 

神祠報賽(七古)    失名

山海茫茫幾陸沉,安居新浦協輿情。大明承運舒文化,師橋重建廟重新。蓬萊蓮若輝金碧,上方妙相荘嚴極。風調雨順慶豐年,物阜民安賴圣德。第宅樓臺佳色開,君王鳧雁日邊來。風流子姓符華祝,人物他年記蜀才。已知神澤深無地,共歡天意同人意。牲肥酒潔蔡[祭]日良,供祀克昌傳不替。

 

河北草堂(七律)    信國公湯和

一從扈蹕南飛渡,擊楫來遷岐下居。地甲花封夸鯉對,華分朱紱步龍墀。峰云入座蘭生砌,湖月盈庭芝繞除。更荷大明舒化永,草堂春日正遲遲。

 

次韻    失名

胡塵北擾高南渡,扈從移來新浦居。芳草沿門無俗客,好山終日對幽墀。棣棠永茂同傾蓋,蘭桂初榮競繞除。愿得康強好眠食,百年閒樂正舒遲。

 

海隅書屋(七律)    湯和

何自書堂創海上,脈傳伊洛(1)罹南遷。投戈振鐸春風座(2),化雨環橋碧水旋。彩筆花生驚蝶夢,牙簪云擁伴鹓聯(3)。更祈祿閣藜分火(4),好閱瑤編侍九天。

 

【注】

(1)         伊洛:理學。

(2)         振鐸:搖鈴,意為執教。

(3)         鹓:祥瑞之鳥。

(4)         藜:草類,其莖可燃,極亮,古人夜讀所常用者。

 

次韻    失名

海上重開讀書屋,相傳卜筑始南遷。鳳啣錦字朝來集,鶴避文光夜不旋。採得蕓香除舊蠹,補添紅葉認新聯。平生踐履從真實,不肯干時任所天。

 

師橋虹跨    湯和

新浦危基架石梁,師橋名定震慈邦。湖眉海眼西南望,地柱山根今古良。活水涵波春潑潑,長虹跨岸曲昂昂。人龍得渡聞伊洛,環誦弦歌萬古揚。

 

 

次韻    失名

紛紛胡馬逞強梁,扈宋南來住海邦。義學初開傳孔孟,師橋創建渡賢良。雨中恍惚虹霓跨,月下還疑龍昂昂。今日路人誰不指,斯文舊宅姓名揚。

 

 

文閣翚飛    湯和

杰然文閣與天鄰,翚翚重簷氣象新。錫允蕃蒸保靈宅,聚奎杳渺降云屏。點頭獨為斯文重,啟口能令吾道遵。豈直區區感榮遇,須知深意在彝倫。

 

【注】

(1)彝倫;表率、典范。唐楊炯《庭菊賦》:“鐘太傅之家聲,彝倫魏室,道合鹽梅,功成輔弼。”

 

次韻    失名

文閣崔嵬莫與鄰,仙班翼輦啟圖新。異靈吐燄經綸閣,晴旭流光翡翠屏。清白傳家無愧怍,詩書世業克承尊。當窗紗帽青藜簡,原學前朝第五倫(1)。

 

【注】

(1)第五:復姓。第五倫,東漢時人。見《后漢書》本傳。

 

河北草堂七古    大學士袁煒懋中

扈高南渡過綺陌(1),相攸東海家河北。百靈阿護息融風,海變桑田才訊識。卜云其吉駕草堂,曲欄高檻蔚爾臧。柴門迴曲通蓬渚,鄰家第宅連苑墻。具慶堂中舞綵袖,阿祖引前孫隨后。蔬荳一盂供曉飡,琥珀千杯酌村酒。烽煙罷自成不弄兵,幸遇大明德化行。日課詩書兼學稼,云昆應樂泰階平。

 

【注】

(1)         綺陌:繁華的街道。亦指風景美麗的郊野道路。南朝梁簡文帝《登烽火樓》詩:“萬邑王畿曠,三條綺陌平。”唐劉滄《及第后宴曲江》詩:“歸時不省花間醉,綺陌香車似水流。”

(2)         臧:建成。

 

次韻    狀元楊守勤克之

長安車馬喧阡陌,扈宋南來宅河北。銀山溟海擁層波,土沃俗質幽人識。詒謀斬木作草堂,命龜置策辰孔臧(1)。朱紅欄檻通流水,紺碧桃花出矮墻。主歡對客舉小袖,擊鼓吹笙滿前后。隨緣摘芷剪科蔬,隔座移杯獻春酒。幾年農器久銷兵,雨耕云穫歌且行。圣人有道多豐稔,追逐淳風樂太平。

 

【注】

(1)臧:好、大吉。

 

海隅書屋    袁煒

護蹕南遷家海隅,數椽書屋作斯須。堂陰置石高嵽嵲(1),庭畔立竹修扶踈。入來已覺心膽豁,況為晏坐窮朝夕。翻閱青編聊自娛,蕓窗燈燄聯奎壁。魯鄒舊典講明初,濂閩新謨義教舒。始知道學共一理,造次未可分賢愚。遠方從遊良不擇,少得淵源說而繹。原將實學敷王化,致主澤民永無斁。

 

【注】

(1)嵽嵲:高峻。唐韓愈《豐陵行》:“逾梁下坂笳鼓咽,嵽嵲遂走玄宮閭。”

 

次韻    楊守勤

南渡隨行抵海隅,曰惟書屋學所須。牙簽玉軸藏如許,明德修身計未踈。寸心以此應超豁,潛居肄業忘朝夕。晝長讀罷學新書,彩筆飛霞射奎壁。共賀大明天造初,雨露高施禮樂舒。仰觀焜燿人文盛,始見儒風興懦愚。徧鄉來學何須擇,天真悉隨洙泗繹(1)。簪紳得侍赭袍光,定教至治頌無斁。

 

【注】

(1)洙泗:洙水和泗水。古時二水自今山東省泗水縣北合流而下,至曲阜北,又分為二水,洙水在北, 泗水在南。春秋時屬魯國地。孔子在洙泗之間聚徒講學。《禮記·檀弓上》:“吾與女事夫子於洙泗之間。”后因以“洙泗”代稱孔子及儒家。

 

師橋虹跨    袁煒

南渡遺黎家海曲,居民相聚講義學。闡究淵源圣道明,喜得大小賢才育。駕橋斷岸渡人龍,盤根玉砌跨霓虹。化雨潛敷通道脈,以師名橋震浙東。明興信國勤王事,筑塘城衛功垂世。謁公卜勝橋再遷,乃云海山佳氣至。鬼神協助建斯橋,綿綿奕葉獲天休。弦歌不輟家庭瑞,與橋壽考八千秋。

 

次韻    楊守勤

厥初生民來海曲,扈宋南遷創義學。駕橋河上道脈通,橋以師名英才育。一水中分象游龍,兩岸橫跨亙長虹。蒸蒸髦士傳伊洛,洋洋沈氏表海東。中葉在元高不事,民之又生大明世。遷橋卜勝天初造,能令信國湯公至。公來城衛定此橋,大宗脈與國同休。即今奕葉三途進,環橋弦誦億千秋。

 

文閣翚飛    袁煒

張翼列宿號文昌,天書云篆掌文章。朱衣點額翔云路,翠被寧馨滿洞房。天象昭回鄰北極,人間鰲載師橋特。蘭閣浮空高玲瓏,桂簷飛步翚舒翼。聚奎錫允顯嘉徵,古今多少英才生。師橋弦誦日精新,春風花開秋實蒸。犦牲雞卜羞我糈,髦士投誠薦茅茹。神翁善借指南車,厥后蟬聯繼周緒。

 

次韻    楊守勤

大哉星斗赫文昌,昭回云漢煥文章。額注南宮司桂籍,象呈北斗筦椒房。奎聚允錫亙八極,瞻天仰圣此方特。桂殿峻起鳥革警,蘭宮翔彩翚飛翼。一降周室孝友徵,再降宋代軾轍生。肆今師橋義學繩,肆今師橋髦士蒸。仲春上卯歲薦糈,地靈人杰拔茅茹(1)。世傳清白科甲重,維爾文昌秩斯緒。

 

【注】

(1)茅茹:茅根相牽連貌。喻同類事物之相互牽引。《易·泰》:“拔茅茹,以其匯,征吉。” 王弼注:“茅之為物,拔其根而相牽引者也。茹,相牽引之貌也。”

 

山阿行贈在行人沈彤庵(七長古)    漳浦黃道周石齋

時彤庵公奉命福建采風

長松弧瘦玄石腴(1),狐兔佞人山魂諛。中年出處心自知,磵魚飲水饞苔絲。

巢由不死荒榛草,禹稷不走蛇龍道。苦葉脫盡成堅匏,疾雷倒書石柱梢。

芒鞵蹈山亦成趣(2),何必焦原穿赤霧(3)。束骨已得歸綿田(4),猿鶴未化心自憐。

半畝稻畦不能治,寧敢復聞天下事。朝餐薇蕨暮燒煙,松脂夜明薰蒼天。

戶外忽聽湊轍跡,瓦屋居然儼貴客。楚相無乃驚于陵,大梁不復招孫卿。

明朝砟牛再誓墓,積艾焚山山不妬。幸爾相逢無徵書,且攝兩耳懸舊車(5)。

蟻國蛙疆各破碎,負鼎徹俎失義味。飯疏高臥看浮云,課兒飲水酬吾君。

馬骨龍雛亦腐土,何處避風考鐘鼓。與君飲、為君歌,日昃不樂嗟如何。

桑田往往生清波,孔彭大小頭垂皤。柱下老人為龍耼,不如蘇門先生依山阿,不述不作留真多。

 

【注】

(1)         腴:瘦。

(2)         芒鞋:用芒莖外皮編織成的鞋。亦泛指草鞋。

(3)         焦原:巨石名。《尸子》卷下:“莒國有石焦原,廣尋長五百步,臨萬仞之谿。莒國莫敢近也。”

(4)         綿田:綿地。連續的田地。

(5)         此句指隱居不仕。《后漢書·陳寔傳》:“時三公每缺,議者歸之,累見徵命,遂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老。”

 

握手行贈沈彤庵兼珠庵(七長古)    黃道周幼平石齋

天櫺四窗瀉蛟水,一尺明河照萬里。沈家兄弟稱絕奇,木難挺秀珊瑚枝。

吐舌似欲吞四海,鱗鬣乍動飚云馳。軒車使者赍油素,淵云橐筆伏清路。

袖中稍稍分異書,已覺龍鶴啼明珠。初見苕游三十草(珠庵所著),似向瓊宮探殊寶。

比來又見三余堂(珠庵所著),居然玉樹飛青芒。世間精靈但十斗,君家遂欲領八九。

電眼嶽角傾芙蓉,尋常辟咡如撞鐘。人才如此安得面,使君卻在空山見。

啣魚小鳥窺青鸞,朱腮鶯領成舊歡。東越通家欣賞共,恨不當年交蠡種。

而今亦復逢夷吾,清朗骨立真金軀。下車不鄙迂腐儒,此意世人有與無。

褰君衣、握君手,青田姚江歾已久。南來斯道如飛塵,胡沙捲風白石走。

安得簫鼓靖中原,與君徵歌更鼓缶。莫作大語凌回騫,且取佳肴薦醇酒。(珠庵諱日章,彤庵之房弟,石齋公之門生。)

 

臨危六詩    亮四房履祥其旋視庵

殉難(七律)

十年徽緾嘆勞薪(1),曾向中牟兩問津(2)。憑軾敷霖非市德,歸舟載石不知貧。

河山破碎懷長恨,家室飄零任去塵。矢報慚無綱鼎策,空捐化碧浩然身。

 

注釋:

(1)         徽緾:綁腿。

(2)         中牟:河南省。

殉節(七絕)

本圖祝發溷緇衣,誰料奄茲日頓西。路杳魂迷歸不得,臨危猶喜性難移。

傷寓(七絕)

骨肉相依此一方,誰知同室即豺狼。盡忠報國由天植,受陷應飛六月霜。

寄父(七絕)

夏清冬溫付與誰,喬陰未謝棘薪摧。可憐髦眼長空望,千里覊魂何日歸。

寄兄弟(七絕)

棣好時時詠鹡鸰,誰知急難在霞城。努力不須悲折翼,未了因緣還仗卿。

寄妻子(七絕)

伉儷從來悵失群,呱呱弗顧復三春。幽閨黽勉留殘教,猶望孤雛步后塵。

 

次視庵臨危詩原韻    昭十三房昌圖孟文

視庵侄六月念四日殉難,時炎火鑠金,踰月經四旬,膚體如生。蓋忠孝性成天植不朽。因次韻念家詩五首,以志不忘。

其一念父原韻

擁笏垂魚將屬誰,白華粲粲竟蘭摧。雖然晝錦多蕭瑟,喜得忠魂桐柏歸。

其二念兄弟原韻

本以鳴凰矢鹡鸰,何緣王粲賦江城。蚤知紫閣成虛幻,悔殺當年勸駕卿。

其三同上

風雨無端妒鹡鸰,白雞兆夢殞霞城。恨天鑄骨少溫軟,遂使千秋慟魯卿。

其四念妻及子原韻

鐵骨冰肝我不群,未成雙節負青春。千秋駿業留人補,床上牙簽勿使塵。

其五同上

錦弦椎碎鳳離群,寒掠紗窗不逗春。晝哭恐驚堂上夢,呼雛指點帳中塵。

 

次視庵兄殉難原韻(七律十首)    亮房潛乾初

丙戍三月,視庵兄奉勅往臺州即事,五月晦變。兄于六月廿四日臺州殉難,其被逮時先寄家人書,有殉難詩一律。余視其翰墨淋漓,不覺涕淚交零。遂次韻十章以慰忠魂、以表痛哭

 

積火經年愁厝薪,斗分劍氣化延津。

漫憐慈水無知己,愛道霞山好食貧。

一發千鈞留汗史(公不肯薙發),半生全骨付流塵(時公骸骨未收。)

勲華正氣難消滅,日月爭光系此身。

 

會稽棲屯漫臥薪,心憐冠蓋半平津。

辭君去國非辭難,帶病離家(時公目疾桃腫)更帶貧。

不惜胔骸辦毫發,為因物色換埃塵(時欲用公招降福建)。

若逢饒舌豐和尚,寒拾今朝君化身。

 

澥天一帶僅余薪,事事吞愁咽去津。

三息啼號從受苦,八旬菽水或憂貧。

山中豈少全軀術,世外偏多累俗塵。

尤恐高堂颙望切,怡然輕撇奈何身(時或勸公遯野,公曰,若按圖搜索,累及家嚴奈何?)

 

揚水悠悠載束薪,汪洋千頃渺無津。

一生折節非同俗,兩任清風(公初任侯官縣,后任甌寧縣)好賀貧。

未識陽春和高曲,漫思效顰步芳塵。

幾曾瞋目談時事,說法從容有現身(公性介而和)。

 

勢極堪憐是負薪,也曾設筏渡迷津。

轉漕徒效關中法(時公在臺州運糧),歲儉空憂東國貧。

滿目衣冠非舊昔,傷心膚發落風塵。

存仁存義難存國,青史應存死節身。

 

經歲樵蘇嘆桂薪,誰封殽骨濟茅津。

同袍同澤常行役,呼癸呼庚日患貧。

壯士無資守故國,忠臣有膽沒風塵。

河山驚異疇為主,三百年來少保身。

 

國步艱難浸獲薪,引憂朝夕未知津。

飄零歲月年雖富,潦草乾坤義不貧。

祝發無顏羞狥俗,乞骸何事報蒙塵。

方知東海三年旱,今日霜飛六月身。

 

樵風早采若耶薪,何必清流去問津。

只為新君拼故里,敢言辭富好居貧。

已知天勢成前定,且向人謀傅后塵。

不惜暴心兼暴骨,青山處處可埋身。

 

異材髫歲識翹薪,未遇瀛洲任棘津。

行已惟懷三畏學,居官樂守四知貧。

因心孝友非求譽,天植忠清不染塵。

自是君身有奇骨,寧堪凡骨累君身。

 

寒灰再熾亦燃薪,何日揮矛會孟津。

大瀆名山俱各恨,旱乾水溢莫憐貧。

成仁且底寰中事,灝氣應驅塞外塵。

羞殺降囚貪富貴,竚看俎豆萬年身。

 

祝彤庵大侄三十初度

乙酉十月初九日,乃彤庵大侄初度之辰,蓋值而立也。時整師江干,防禦毖嚴,去家四百里而遙。伯叔兄弟輩悉謀所以觴之而不得,因思立德立言,彤庵所行之業效矣,立功其現事耳。亟賦此章以引壽巵、以佐凱鐃云。

(七律一首)    昭十三房昌祿天被

白洋保障海天都,塵馬西來斷逆途。巾幗恨除時按劍,詩書債盡日懸弧。

四郊多壘休言恥,三立全真始見儒。東海尚余生曼倩,蟠桃遙獻翼明圖。

 

彤庵弟隨魯藩整師江干,寄以勉之(七長律)    潛乾初

隔岸山河僅射雕,孤城風雨夜蕭蕭。銅駝何事尋荊棘,石馬無情徧黍苗。

莫道封長逞蛇豕,堪憐冠帶半鴟鸮。車書盡說周官好,吏士還思漢澤遙。

禹會初裒起一旅,江東雖小霸中朝。丁寧寄與諸君約,休學金陵再渡宵。

 

聞彤庵弟舟山之變,痛賦之(七律一首)    潛蘆槎

天長地闊任稱雄,卷石山河量未宏。勢固憂其必至此,事真哀我卻何從。

愁添滿目蘆花雪,腸斷千秋禾黍風。一寸不留□□地,摧肝灑血與誰同。

 

題午峰公像(五律)    失名

每憶鄉先輩,如公孰與儔。詩書延世澤,忠孝裕孫謀。

展卷遺容古,稱名夙望優。善人知有后,美報衍箕裘。

 

題景歐公像(五律)    失名

才妙髫年日,聲蜚泮水中(公九齡入泮,咸號神童)。常將經史義,用篤孝慈衷。

刲股親延算,傳心子作忠。迄今圖畫里,想見古人風。

 

題彤庵公像(五律)    失名

天心知已去,人事竟何為。祇此君臣義,無忘患難時。

厓山忠共表,信國節同垂。千載留遺像,伊誰不仰之。

 

京城獄中除夕寄弟(為呂晚村之事連累而下獄。七律)    亮七房起文斗山

兩年此地逢除夕,但覺年除愁未除。年與雪消寧有跡,愁隨草長更難鋤。

今宵定有還鄉夢,隔歲先裁寄弟書。非敢尋歡猶強醉,醒時惟恐淚盈裾。

 

又(七絕)    起文

死生有命我何憑,愚圣非天爾自成。休怕讀書能賈禍,正慚空負讀書名。

 

題沈母韓孺人節孝(五古一首)    相國潘世恩芝軒

藹藹寒山桐,上儀兩鳳凰。天風折其一,中夜鳴悲傷。

丹穴別生鷇,嫗伏五十載。食少青瑯玕,朝朝忍饑餒。

辛苦固萬端,反哺尾畢痛。天道信張弓,子今復有雛。

勾余自言高,慈水亦云淺。唯有冰雪操,千歲未曾展。

斫桐彈清商,風義古所敦。試看墓門外,綽楔凌秋雯。

 

又(詩余調酹江月)    周良劭一齋

從容盡節,未亡人、事業本宜如是。伏劍投環既無分,祇合鞠躬盡瘁。宛轉存孤,辛勤養老,巾幗從來技。勒銘題碣,吾曹未免多事。

回想不負黃泉,無慚白發,當世幾人耳。千古英靈天地氣,未必偏鍾男子。血淚啼枯,紅顏銷盡,畢竟非容易。陶家黃鵠,至今猶掛人齒。

 

師橋十景(詩不全故不錄)

《銀峰樵唱》、《淹浦漁歌》、《崇壽晨鐘》、《觀海更漏》、《岐山采藥》

《杜湖觀瀾》、《東溟釣月》、《西隴耕云》、《磊峰夕照》、《古窯春漲》

 

增補師橋十景(詩不全故不錄)

《官壤曉行》、《西河夜泊》、《長塘捍海》、《樓井湧泉》、《龍山細雨》

《鶴峰積雪》、《岐峽藏魚》、《澤谷聞鶯》、《凰山春紅》、《鳳林晚翠》

前十景已頗成其概,又增補十景者,繼先賢未盡之意也。其詩系七律,句調清艷絕倫,而舊譜殘缺,全帙無稽。惜哉!

 

師橋二十景詩(七律)    失名

橋南書院

起蹟梁唐舊有名,海濱教育守家聲。草娛茂叔侵書幌,題奮相如勒石銘。

學闡六經傳羽翼,運開五百際文明。師橋義塾人龍合,臺館應占聚五星。

 

河北草堂

構堂了結石泉盟,數莖茅茨傍海汀。不岸元龍樓百尺,弗開彭澤徑三亭。

面南入座山如畫,倚北迎磯水似箏。閉戶且高諸葛臥,何妨終日草玄經。

 

東溟釣月

漁家風月任婆娑,不掛征衫只掛蓑。笑傲蓬壺長駕葉,倦游天漢未驚槎。

侭他芳餌鉤龍巧,剩我剛針釣月訛。最喜滄溟平似掌,風波世路漫相磨。

 

西隴耕云

春光苒苒入枝頭,好鳥催耕舌不休。煙雨半簑千耦渥,隴云萬畝一犁優。

閒橫牧笛鷗機息,倦臥棠陰蝶夢悠。出入侭堪供鼓腹,肯將封戶易西疇。

 

浪峰樵唱

攀云步步掇高枝,身在云窩總不知。樵山頻值餐松侶,觀局時逢爛斧棋。

響和天籟隨風杳,歌逐鐘聲出岫遲。鶴夢驚回才起舞,隔峰鐵笛和依稀。

 

淹浦漁歌

歸帆萬葉掛長風,明月相隨云半封。網舉珊瑚旗報彩,珠還合浦火分紅。

鼓喧浪吼龍驚海,歌逐風清鶴唳空。鮫室夜分人盡醉,曲終猶繞數青峰。

 

杜湖觀瀾

觀盡湖光繞遍坡,頻看倦鳥數移柯。青峰隱現神舒卷,綠水盈虛巧弄捼。

惟效桑麻親地利,不容桃李沸笙歌。汪瀾長作甘霖沛,蘇我民生命幾多。

 

岐山采藥

不知何處是仙臺,靈蜃攜將萬寶來。甫擬玄霜和月搗,卻逢靈藥倚云栽。

風波歷盡行方倦,鷗鳥群同械勿開。彷彿兩岐天路邇,怪人此外覓蓬萊。

 

崇壽神鐘(不扣自鳴故稱神鐘,或作晨鐘,非也。)

梵王設法大如山,化作神鐘覺大凡。譙鼓頻催玉漏盡,黃梁幾證夢蕉還。

洪宣道院提沙轉,暗度禪堂作貝翻。獨怪世人呼不醒,故隨黃鶴至云間。(后鐘飛云,故末句云爾。)

 

觀海更漏

炤授人時世莫違,壺天造化妙玄揮。個中默示成功退,就里微箴當事推。

既醒競陰人待旦,旋呼行夜客忙回。更籌唱徹雞聲喔,惹動英雄猛舞幃。

 

鳴皋鶴坡

想是丁威昔化生,暫隨靈鳥兆文明。長天曳玉高張翮,大地留聲久志鳴。

處士孤山曾入夢,羽衣緱嶺伴吹笙,鳴皋遺跡千秋在,黃鶴如何獨擅名。

 

虞黃隱居(即金仙寺山,虞世南、黃東發二先生隱于此。)

攜得煙霞住此山,薜蘿肯易紫羅襕。瀛洲不似湖光宕,玉殿何如巖谷閒。

唐宋勳華霄漢外,后先著述日星間,懶眠剩有云霞在,猿鶴何人繼往還。

 

銀山寶礦

造化精華鍾氣嘉,蔥蔥郁郁護千家。銀光映徹三秋月,寶色蒸成一段霞。

丹灶夜寒龍虎衛,神砂春煖汞鉛芽。山靈默解明君意,利孔苔封一道花。

 

后水龍潭

一勺清瀾一窟巖,法身不礙此中潛。微舒鱗爪呼靈氣,旋動虬髯振水簾。

蠖伏象同高士臥,侯興卦應大人占。風云立致山河震,濃澤何生不盡霑。

 

資西梵音

自從東渡卻忘來,一脈資西可問胎。天語貝中無我相,梵音海上有靈臺。

頭回到處皆成岸,指點隨生即是荄。叩罷禪機心寂寂,何關不似蜃樓開。

 

它山香信

祥光靄靄與云曇,錫允垂庥造化參。袚嗣人人欣履拇,尋春隊隊佩宜男。

石麟天上低聲祝,玉燕人間好夢覃。不是洧濱修褉事,漫持芍藥笑眈眈。

 

澤山松篁

千尺干霄傲雪青,世臣喬木舊家聲。重陰似礙云歸晚,老干偏宜鶴夢清。

夜靜樹號風虎嘯,晝長琴韻石泉鳴。當年安石如堪起,不道東山獨有情。

 

洋山顯跡

天勅侯王祐四明,功高捍衛薦明禋。靈山鼎峙三才并,滄海爐浮一葉輕。

澄瀚瞬教鯨浪掣,回風旋令客航寧。懷柔百谷渾余事,指點英雄凜似生。

 

五磊晴嵐

宿雨初收欲曙天,晴嵐陣陣出山前。豁眸五磊賢星聚,矚目重關紫氣綿。

不逐浮云迷遠岫,惟從霽色雜輕煙。須臾風捲殘陰盡,暗向松杉隊里遷。

 

東溟釣月(七絕)    失名

曾向東溟夜扣舷,愛看波影弄嬋娟。一塵不動天連水,覓句長歌氣浩然。

 

杜湖觀瀾(七絕)    失名

一派湖光開曉日,萬家花氣漲晴天。觀瀾醉飲忘歸去,畫舫笙歌步步仙。

 

永春堂十景詠(五律)    經(傅園)

師橋講藝

文明開積代,玉帶跨瀛洲。鹿洞門庭峻,鵝湖講論優。

春風生絳帳,皎月映奎樓。北斗群翹跋,儀型億萬秋。

 

兩漕迦瀾

帶水成環抱,波光蕩漾遲。雨余浮綺縠,日暖耀琉璃。

橋步青云迥,舟橫玉蝀垂。流觴稱樂事,兩地足相宜。

 

雙池漾月

泉脈晴流注,渠方兩處開。爭磨寶鑒凈,分送素娥來。

對酒祛凡俗,敲詩洗障埃。待施造化手,為筑讀書臺。

 

公田護綠

阡陌村居后,迷離翠浪平。秋風催蟋蟀,春雨促鸧鹒。

笑舞多童徲,歡歌半弟兄。毋令鵝鴨鬧,比屋見深情。

 

假山閒步

邐迤堆小阜,膚寸亦生云。瑤草迎人綠,琪花向日芬。

掩關愁索處,躡屐喜同群。習習清風至,披襟快論文。

 

黃山枕秀

平野驚奇造,低迷秀色鋪。盤迴無鹿豕,往來有樵夫。

石聚成云子,潭空隱鳳雛。山靈倍赫濯,瞻仰復踟躕。

 

銀山攬勝

寶氣騰牛女,岡巒一帶橫。珠光凝貝闕,粉堞壯邊城。

云樹千村密,烽煙萬里清。浩歌懷軼事,釣石襯臺平。

 

三浦春潮

潮信紆迴至,沿堤柳色新。和風鼓浪煖,晴日弄波勻。

砥柱窺三峽,漁鹽結比鄰。行吟無定處,芳草綠成茵。

 

二湖巨浸

水色涵空碧,金堤護筑堅。峰巒爭吐秀,樓閣競含煙。

士女供游覽,風光隔市廛。最欣多利賴,亙古灌平田。

 

五磊插漢

崢嶸負正氣,獨出萬峰巔。搔首通華蓋,振衣動碧天。

驚濤和雨疾,飛翠滴花妍。古寺林深處,還期叩老禪。

 

奇山十景詩(五絕)    亮十三房凌帆伴云

予族之東北,有長奇、大奇二山,相去半里許。《府縣志》曰:“忌山”,因昔在海中時,山旁多石礁,為船舶所忌也。《兵訊志》曰:“旗山”,因其形似張旗也。今皆寫作岐山,或期鳴鳳之瑞乎?予謂此山有奇氣,當名曰:“奇山”。大奇山上有煙墩炮臺,前明為防倭寇而設,今兵房基址猶存。其東麓有海洋山殿,神頗靈顯。長奇山之上,古有逸人采藥結廬,今改建地藏殿。其西麓碶石為閘,新浦之水所由入海也。二山不高大而多勝景,惜以僻處海濱,且在稼田棉地之間,故賞覽者罕焉。予偕同人往游數次,繪有奇山別賞圖,更撮其最佳者為奇山十景。各景為五絕一首,特以存一隅之勝,且寄一時之興耳,詩之工拙不計云。

仙人洞

巉巖峭壁間有石衖,闊可通人,灣曲而入,深數丈許,上見天光。洞底有石潭,水甚清冽,掬飲數口,頓覺沁入心脾、神清目爽。

入海求神仙,玄鶴杳無跡。采藥來此山,古洞留窟宅。

 

佛頭石

山阿峭壁下有大石一塊,穹背垂頭,酷肖老佛蹲坐狀。立玩移時,動人皈依之念。

參禪禪宜寂,練心心莫活。山下悟禪心,古石即古佛。

 

石風帆

大石壁高闊數丈、石縫橫斜條條,勻直成幅,宛如舟帆一張。

石掛百幅帆,坐覺十洲近。海中千萬艘,風波苦不穩。

 

石蓮花

山麓有潭,周圍十余丈,積水澄碧。潭中有小石挺起,瘦透矗立,高低遠近皆似蓮花。

蓮有君子風,本來非俗態。化作一片石,此花我尤愛。

 

古梅壁

石壁峭立而平壁上石筋突兀攲斜,或如老梅樁,或如枝干,而蘚紋錯落斑剝,極似梅瓣。瞥眼望之,一幅墨梅圖畫也。

潑墨寫枯樁,天趣迥然減。石蘚嵌峭壁,盡成梅花點。

 

古松巖

巖壁高數丈,濶也相等。壁上有石數條,頑曲突起似千年老松,條上石紋皴裂剝蝕皆如龍鱗。其巔石紋、苔蘚隨勢橫斜,又如干鬣。此處俗名老鷹窩,相傳昔有石一塊,似鷹集松枝上。今已脫落,追思當年,更妙如松鷹圖畫。

頗有奇特處,曾聞松花石。不信石為松,此巖更奇特。

 

飛來石

兩巖間頑石大小不一,另有石如巨犗者,玲瓏懸擱于其上,奇特怪異出于意外,殆從別處飛來乎。

璞玉在石中,玉破石俱碎。飛來隱海濱,千古自韜晦。

 

大觀峰

山距海七八里,予曾攜酒榼獨酌于其最高峰上,舉杯觀海,空闊萬里。商舶漁艘往來如畫。海中洲島了如指掌,海外諸國亦隱隱可想。覺胸中豁然、曠然,極其大觀。因即為別賞圖之稿本,所擬十景之中,此為第一。

白云笑我懶,野竹傲我淡。長嘯登高峰,海天同一覽。

 

掛壁燈

山腰巨石突出,宛如書燈掛壁。其下有石,如鼠形昂首向之。土人呼為偷油老鼠。

昔有阿闍黎,傳燈倚巖壁。贏得海島叟,療饑煮白石。

 

上山梯

石徑闊僅二尺許,不假人工斧鑿,天然成梯,盤紆曲折、步步相接,可從此登大觀峰。

捫蘿覓樵徑,樵徑覓不得。天然一石梯,靜待人登陟。

 

 

白洋墓莊及各工告成頌

白洋始祖墓地與姚壤相錯,非建莊看守,樵夫牧豎慮不無干我墓禁者。每清明拜掃之時,人人視為缺典,因無公貯,未能也。丙子之歲,捐貲折祭,一唱百和,無有吝容。遂以其銀交盤孳息,至戊子而建莊于董家山之麓。隨令人居其室以守之,蓋仿周禮墓大夫之遺意也。嗣是余工悉舉,無不美備。嗚呼盛矣。昔僖公修廟,更以其能復周公之宇,而作《閟宮》以頌之,其四章曰:“俾爾熾而昌,俾而壽而臧”,愿之也、慶之也。茲雖不敢與僖公比例,邀福皇祖,然以數百年有志未逮之事,而一旦新猷丕煥(1),于以壯觀瞻而崇孝敬,詎非繼述之大者歟,爰賦其事以頌之,頌曰:

始祖之生,遭宋亂離。銅駝荊棘,鐘(竹字頭下虛)傾危。祖也于此,從君播越。履險如夷,攲鼎既奠,祖業爰基。忠昭日月,名著常彝。始祖之歿,葬于白洋。扶輿磅礴,龍飛鳳翔。蒸為佳城,長發其祥。誕生賢哲,莫可斗量。髦士濟濟,鹓鷺成行。如星宿海,始于濫觴。惟茲缺典,墓未建室。造謀如諶,議捐議折。行之數年,費乃無缺。筮日鳩工,略如廟式。不嗇不侈,枚枚實實。奉主中央,五世咸秩。可以受釐,可以展謁。莊事既完,余工續舉。廚則有房,潔其樽俎。水則有溝,泄其霪雨。百堵之垣,圬之墁之。兩岸之砌,易之新之。僉曰“都哉!”微祖之力,不能有斯。用告于廟,以示來茲。

時乾隆三十五年,歲次庚寅十一月戊子既望日

十九世孫昭十三房文鍾石虹氏敬撰

沈克森

安徽靈璧- 克森,轉載-編輯制作2011.05.4

標簽: 沈克森   夢溪堂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沈克森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沈克森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族譜錄紀念網
<video id="x5511"><sup id="x5511"></sup></video>
    1. 查看更多討論帖>>
      點擊 回復 標題 作者 最后回復 回復時間
      867 2 大宗沈氏宗族 夢溪堂 夢溪堂 2015-11-13 09:30
      838 0 一家人 夢溪堂 夢溪堂 2013-02-17 09:51
       
      發表話題:
      標題:
       
      內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samp id="x5511"><sup id="x5511"><bdo id="x5511"></bdo></sup></samp>
      1. <strong id="x5511"><sup id="x5511"></sup></strong>
        <th id="x5511"></th>
      2. <samp id="x5511"><sup id="x5511"><dl id="x5511"></dl></sup></s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