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應和,又名應祥,字德介,號江石。明正德甲戍年(1514)二月初六生,萬歷戊寅年(1587)三月初一歿。
據鎮江葛村解氏禮分祠譜記載,明代嘉靖慶隆年間由庠生(古代鄉學的學生)奉禮部劄(扎字古體字,指古代的一種公文),欽依勘合,授四夷館女直通使,序班升中書舍人,有文史專家稱其相當于內閣宰相,內閣大學士。
按現在的話說,當年并未按部就班考秀才、舉人、進士的解應和在仕途上“進步”的確很快。那么,中書舍人相當于多大的官呢?據了解,明代時,初定正七品,尋改從七品,相當于中央政府的秘書。別看只是個小小的七品芝麻官,據史料記載:“詔誥所出,本中書舍人之職。”因其擔任起草皇帝的詔令之職,參與機密,故權力日重。
在《唐詩三百首》和其注釋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中書舍人”的字樣,如:岑參(715—770)有《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詩;白居易(772—846),在穆宗時長慶二年七月自中書舍人出守杭州;杜牧(803—約852),入仕后累官至遷膳部員外郎,朋黨之爭時,被李德裕排擠,而后復用,官至中書舍人;晚唐重要詩人曹鄴,受時任中書舍人韋愨的賞識,薦于禮部……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解應和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解應和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