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清朝中葉名列“京江七子”的詩人解為干,大家都比較熟悉。但是說起他的曾祖父解基趙、祖父解櫰、父親解南,幾乎就沒有人知道了。在《清光緒丹徒縣志》藝文卷中,載有各人的詩文及其它詩人唱和,這里我們就不多作介紹了。民國十九年(1930)張玉藻、翁有成修《續丹徒縣志》中,在談到“解氏三世家傳”時,有關于解基趙拾金不昧的記載。
《續丹徒縣志》寫到:解基趙,字玉基,太學生,少年時家里極為貧寒,成年后通過他的努力,家境才好轉,還娶了妾(小老婆),所以他特別同情別人。有一次,他在路上拾得他人遺失的一個“挎馬袋”,內有白銀二百兩,便在路上苦等失主。失主到來后,十分感謝,主動提出要分一半錢給他。解基趙堅辭不受,說:“如果為了利,我就不會在這里等你了,我全都拿走不好嗎?這本來就是你的錢,何謝之有!”失主感動得不得了,當場哭起來了。事后,解基趙并沒有告訴任何人,只有他的妾時氏知道。解基趙死后,她常以此事教育兒子,人們這才知道了這件事。
(圖為《續丹徒縣志》中關于解基趙事跡的記載)
解基趙的兒子名櫰,字輔山,性好學,與當時有名孝廉相交,把他們當作自己的朋友。也就是說,他不與一般人交朋友,其朋友圈子主要是些有名望的“孝廉”,即孝子和廉潔之人。解櫰為嘉慶辛酉年舉人,但三試禮部不第,也就是說沒有中進士,便回家鄉筑“介石山房”講學。著作如《讀書類義》、《康衢間語》、《芻蕘記》、《求故錄》、《乾坤吟》、《律呂指要》、《快語破夢》、《談去魔說》、《盤間俚錄》、《勸學編》、《秋英集》、《朁論》計多種。詩集為王柳村征君所訂,已刻行于世。
葛村“介石山房”當時也是鎮江東鄉比較有名氣的學校之一,《光緒丹徒縣志》有記載。其學生家庭大多較為貧困,他就由家境相對殷實學生之家輪流供養。解櫰的兒子是解南,孫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解為干。
解南,清朝嘉慶、道光年間在世,一名賡言,字伯雅,為解櫰的兒子、解為干的父親。庠生(古代鄉學的學生),人稱舜琴秀才,嘗曰讀書自有樂,非以求富貴也。能傳其家學,亦有詩集。《光緒丹徒縣志》藝文部分錄其詩一首,以下為全文:
葛村文昌閣看桑臺歌
解南
溧邑蠶桑興后,吾鄉相繼以起,若麟里,若鴻溪,皆種數十畝,坐收其利。村東文昌閣左右多脊田,植萬余株,作高壘于其際,以備行巡者瞭望。即事賦詩以志喜。
蒼靄接天萬山紫,一臺聳入青霄里。
翠影高披一望迷,恍似碧云從地起。
碧云扶我入紫虛,天風浪浪糜所止。
我聞扶桑萬丈碧海中,上有東海天王宮。
西兩根通三泉下,更相依撐蒼穹。
從此直上青云署,喚同玉女麻姑采桑去。
采得枝頭椹共噉,體作金色成仙御。
憑虛乘風高中天,文昌郁郁煙霧連。
景星慶云呈瑞彩,文光直射斗牛邊。
輝映箕星同照耀,東方神木形堪肖。
天上誰看系六龍,且作人間一閑眺。
東望海隅日出時,浴罷囗囗勢多奇。
更愛碧云隨日轉,黃道中央度不移。
須臾夕陽返照霞,飛綺飛到北海圓邱之南涘。
十畝閑閑何所求,四顧茫茫有如此。
看桑臺,為巡視桑園的高壘。筑此臺雖說是“以備行巡者瞭望”,從一個側面反映,當時葛村一帶養蠶的人家很多,但桑葉時常不能滿足供應,于是便有偷盜桑葉的事情發生,看桑臺乃是類似于更鼓樓一樣的設施。詩人為看桑臺作歌,是站在地主階級的立場,由此可見,他當時的家庭應當也比較富裕。
以下對詩中較為冷僻的字詞作一些簡單的解釋。
溧邑,指本地。麟里、洪溪,地名,洪溪即大港。
詩文的開頭,竭力夸贊看桑臺之高。扶桑,,神話中的古樹名,與“東海天王宮”都是用典。玉女,指仙女。麻姑,古代神話中的女仙。她自夸自己歲數很大,曾見東海三變桑田。滄海桑田的典故即源于此。
噉,啖的古體字,指吃或給人吃。
景星,星名。《史記·天宮書》:“景星者,德星也,其狀無常,常出于有道之國。
慶云,一作“卿云”,《瑞應圖》:“太平之應也”。
斗牛,二十八宿中的二宿,古人認為是吳、越分野之星。箕星,二十八宿之一。
六龍,天子之車駕六匹馬也。王建詩云:“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車駕六龍。”
兩個囗囗,頭一個字為“馮”字下面+“水”,第二個字為“三點水“+3個“四”,底下一個“大”。源自郭璞《江賦》。其意思與現代漢語的“澎湃”相近。
黃道,太陽東升西落所走的路線。
南涘,南邊。
閑閑,茂盛貌,見《詩》:“桑者閑閑兮”。此詩用典較多,表明了解南的才學。
解為干(1820—1878年),字鐵如,號藍埜,自稱藍埜山人,人或呼“老鐵”、“鐵公”。性超逸,淡于科舉,他參加鄉試,多以古文法行之,不為時所取,遂絕意士進。愛蒔花木,故居除祖父遺留的“介石山房”,另有袖山樓可供清賞,可惜均毀于太平天國戰亂兵燹。解為干好遠游,常常身上不帶一文錢就出門,而以一杖(拐杖)、一笠(斗笠)、一琴、一劍、一瓢、一葫蘆徒步出游。他恒琴走在市上,群小兒怪而隨之,他泰然自若。由于他富有名望,每到一地皆與名儒唱和,賞古談詩,輒忘形跡。他積40年之功,輯成《潤州事跡詩鈔》刊行。另有《古文稿》10卷、《雜著》20種、《茗譜》一卷,《藍埜同人集》7卷。其詩稿共6卷,被輯入《京江后七子詩鈔》,并于同治、光緒年間參與續修《丹徒縣志》。光緒四年59歲時卒于家中。據柳詒徵《里乘卷五》:“臨沒,以三世文稿,讬藏焦東閣。”“《邑志》將竣,采入文苑,義亦為作傳。志略傳詳,要皆以詩人目之。”
《丹徒古詩詞選注》錄有解為干《登五峰山頂》詩一首:
登五峰山頂
解為干
倚劍一長嘯,等高跨五峰。
欲傾東海水,洗我此心胸。
石立驚飛鳥,云行讓古松。
好風吹滿袖,意若與之從。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解為干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解為干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