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朝東(1879.12.20—1949.4)民主革命者,字震皋,號止戈居士。鎮江丹徒丁崗葛村人,民國十九年(1930)移居大港鎮。幼年隨父啟蒙,稍長就讀于大港天香閣,受革命先驅趙伯先(趙聲)的父親趙蓉曾先生熏陶,與趙伯先同窗共讀,兩人情同手足。光緒二十七年(1901)隨趙聲去南京,考入江南陸軍學堂。因成績優異,兩人旋被選去德國留學,學習騎兵,5年后學成回國。
解朝東為1911年鎮江光復的重要領導人之一。辛亥革命后,任江蘇都督府軍務司副司長,被授予少將軍銜。袁世凱陰謀恢復帝制時,與黃興、柏文蔚、鈕永建、馬貢芳、李竟成、趙馭六等七位將領聯名通電反對,時人稱為“七將軍”。民國五年(1916)10月,大總統黎元洪發布命令,授予解朝東二等大綬嘉禾章,此后任武漢陸軍第二預備學校校長,著名民主革命家鄧演達和一大批國民黨的高級將領,均出自此校。
北伐戰爭勝利后,看不慣國民黨最高當局打內戰的行為,解朝東隱退在家。國民政府定都南京,此時解朝東賦閑已久,生計困難,經學生顧祝同、趙啟祿推薦,任溧陽縣縣長。民國十八年(1928)12月23日,溧陽大刀會進攻縣城,解朝東未與農民軍爭鋒而掛印,棄官離去。上峰責以棄城之失,為此解朝東隱居上海年余。以后,他在國民黨中掌握軍政大權的學生多次提出要委以其肥缺美差,解朝東都堅決不受。退居大港鬻書維生。解朝東的書法很好,鎮江、南京、上海等地有不少商號的招牌,匾額都是出自解朝東之手。每年春節,鄉里請他書寫春聯的人,絡繹不絕,得者寶之,他也樂此不疲。
抗日戰爭期間,解朝東在大港鎮上建造了一所寓所,并從葛村故居遷往大港定居。受我黨抗日民族戰線政策的影響,解朝東在這里掩護與協助我地下黨新四軍的抗日活動。時任“江南抗日義勇軍挺進縱隊”參謀長、一支隊隊長的張震東就經常往來于他家。張震東和高英同志,也是由解朝東從中撮合而成為一對革命伉儷的。我黨一些黨政軍負責同志,為了便于開展工作,亦投貼其門。有些革命干部為頑固派所迫害,他亦鼎力保釋,常是書到人放。這是因為當時附逆新貴中有不少人是他的門生故舊。有不少得意門生曾經高官厚祿引誘解朝東下水,甚至表示,只要其出山,改名亦可。然而,解朝東安貧樂道,始終不為所動。這是大港人孰知的一段佳話。
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政府逮捕我新四軍留守人員,迫害革命家屬。解朝東都以其在國民黨軍政人員中的影響,盡力保釋。1949年春,也就是解放的前夕,解朝東病死于大港寓所,終年71歲。故未能接受中央政府邀請,去北京參加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
韋永義同志在《統戰顯威力》一文中曾說到:“鎮江大港鎮的解朝東,原是北洋軍閥時代軍官學校的教官。他手下的學生就有幾千人。偽頑軍內的上層軍政官員,有不少是他的學生,顧祝同也是其中的一個。……對于這樣的人物,我們或是登門拜訪,或是通過關系與之交朋友,向他們宣傳我黨我軍的抗日主張和政策,用實際行動感召他們,他們也確實為我們做了一些工作。”《抗日戰爭時期我在丹北的五年》一文中,韋永義同志又再次贊揚:“鎮江大港鎮的解朝東……確實為我們做了一些工作”。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解朝東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解朝東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