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隆氏源流初探
隆文超
(本文作于公元2011年4月,作者系邵陽隆氏棠溪國相公大宗慶房二十二代嗣孫,湖南寧鄉人,1972年生,現任湖南省司法廳司法警官培訓中心[湖南司法警官學院]管理系書記、副教授、一級警督,QQ:63206979)
一、中國的姓氏
姓起源于原始社會“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時期,代表有共同血緣關系氏族的稱號。而氏則出現于后來的父系氏族社會,是姓衍生的分支,是古代貴族標志和宗族系統的稱號。
如今,姓氏只為血統關系的標志,人身的代名詞,是家族的徽記。在異地遇見同姓人,不管彼此之間多遠,都顯得親熱,甚至于說出“五百年前是一家”。
二、隆姓起源
1、張氏得啟
黃帝稱雄于姬水逐漸兼并其它小部落的時候,一種可以遠射而殺敵的工具在黃帝部落里誕生,這就是后人所稱的弓箭。弓箭的發明,使黃帝部落先人們的食物有了充足的保證,從而大大提高了人們征服自然和擴充地盤的能力。被尊為中華五帝之首的黃帝,正是靠著這種可以遠射而制敵于非命的神秘武器戰炎帝,誅蚩尤,殺刑天,從而確立了天下諸部落聯盟盟主的地位。這個發明了弓箭的先哲叫“揮”,是黃帝的第五子。他是黃帝的第三妃彤魚氏所生。黃帝因弓箭是揮創造發明,被任命為弓正(官名),弓正亦弓長,賜揮姓張,世掌其職。張姓人尊稱揮為揮公,揮的后代世居清河郡(今山東臨清一帶),而清河也便成了張姓的一大郡望。其郡望除清河外,又有南陽、吳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陽、犍為、沛國、梁國、中山、汲郡、河內、高平、百忍、金鑒等多支。
2、伯隆得封
夏啟死后,將帝位傳給了兒子太康。太康終日不理政事,宴飲游樂,東夷有窮氏的首領后羿(音yì)乘機把太康趕下臺。不久,后羿又被他的親信寒浞(音zhuō茁)殺掉,寒浞取得王位。太康死后,他的弟弟中康得立,中康的兒子相,投靠同姓斟(音zhēn)灌氏和斟尋氏,但仍然被寒浞所殺。相的妻子無以為計,只好逃到山東有仍氏娘家,生下了兒子少康。少康成人后又被寒浞所打敗,投奔有虞氏。有虞氏國君見少康年輕有為,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為他修建了綸(音lún)邑(今禹州順店康城)讓他居住。綸邑西有嵩山,北有具茨,南臨潁水,土地肥沃,氣候宜人,有田一成(方圓10里),有眾一旅(500人),少康從此有了安身之地。少康便以綸邑為根據地,撫恤招納散亡的夏遺民舊部,發展生產,積蓄力量。又糾集自己的親信氏族及對寒浞不滿的部族,合力消滅了寒浞及其余黨,“整威儀東南行,求陽翟夏王之故都”,葺宮室,修鈞臺,視九鼎,天下諸侯紛紛擁戴。夏帝太康失國數十年后,少康終于“坐鈞臺而朝諸侯”,重登天子之位,歷史上稱之為“少康中興”。
在少康復國中,伯?。◤埐。┯泄?,少康封其地于洛(今河南南陽)。(公元前二十世紀)
3、張容得姓
張容為南陽人,為商朝中央政府官員。商王見其豐大魁梧,以其得封地先祖“伯隆”之字賜其姓隆。(公元前十五世紀)
4、智子失守
公元前十世紀左右,周朝建立不久,南陽大族首領被賜為令尹(國家行政長官、相當于今國務院總理、但是爵位不高、僅為子男之邦也)。智子從周穆王(公元前976年—922年)周行天下,不幸死于途中。智子死后封地遂失。南陽張氏遂通稱隆氏。
5、逐漸衰落
殷商時期(公元前十四世紀),隆環為中央政府要員。西周時期,隆?。?/span>sui)為楚國大司馬(掌邦權、軍隊最高長官)。東周之后,隆氏逐漸衰落,泱泱大族,偏安一隅。據東周列國志記載,戰國時期魯國有一縣城名“隆邑”(今山東省泰安東南之鄉城),以隆氏部落為主要居民。但今泰安地區隆姓只有碩果僅存的3人了。
三、歷代遷徙
1、商末南遷
商紂王(公元前1075年—1046年)時,張容(隆容)后裔隆揚見商王無道,隱居山中。揚公二子隆太乙、隆百祥。太乙公居南陽,百祥公南遷荊楚。
2、西遷敦煌
公元9年,王莽篡位,西漢滅亡,天下大亂。南陽隆氏西遷敦煌以避戰亂。東漢劉秀復國后,回遷南陽。
3、東遷東粵
百祥公后裔隆昌,生于戰國。昌公后裔隆爾太,生于東漢光武(25-56年在位)時期,任安邑主宰。爾太公后裔隆碩,為唐太宗(627-650在位)時正諭(言官,今紀檢監察官員)。唐朝末年(878年)黃巢農民起義,碩公第七代孫隆以仁公、隆以道公率族東遷至東粵(古地名,今無考,可能為今安徽、江蘇、山東一帶)。
4、五代漂泊
五代十國(907-960)時期,戰爭迭起,先輩四處奔波。
5、宋朝南渡
宋朝鼎立,北派隆氏太乙公后裔被賜姓趙。(河南三大族劉、楊、隆同時被賜姓趙)
南派百祥公后裔,以仁、以道公后裔遷江西吉安。以仁公第五代孫天九公于宋神宗(1068-1078年在位)年間遷居江西余干,其余天十公等居舊址吉安。
6、元代分散
元朝初年,吉安隆萬玉以軍功任寶慶武將。其子隆玉華任江西吉安太和知縣。玉華公死后葬江西太和。元朝中后期,因奸臣陷害,言玉華公墳墓后代將出草寇。朝廷發兵昌掘其墳,舉族應滅。吉安隆氏遂四散逃命。一支逃亡山東、安徽,一支逃亡山西、陜西,最大一支逃亡湖南寶慶(今邵陽)。西遷隆氏計十四兄弟,而今唯剩六支:國相公、國普公、信伯公、國華公、國祥公、君公。其中君公即為玉華公第三子,原名隆化忠,后改名隆化法,人稱隆君十四郎。
7、開支散葉
明代以后,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口流動越來越大。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舊的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逐漸落后并被淘汰。隆氏族人亦不斷向外擴展。近300余年以來,隆氏不斷呈星型向外發展,廣泛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重慶、貴州、廣西、安徽、山東、陜西、臺灣等地,星羅棋布,欣欣向榮。
8、人口分布
按照第六次大陸人口普查,隆姓子弟廣泛分布在全國所有的省市自治區。隆姓人口總數為12.8萬,約占全國人口的0.0095%,人口排名368名。其中湖南、廣西、重慶、四川均在萬人以上,四省總人口數10萬,占全國隆姓人口的80%以上。湖南隆姓人口3.2萬居第一位,寧夏只有31人居最后一位。千人以上還有湖北、甘肅、貴州、陜西、山東、云南、青海、江蘇等八省,而海南、內蒙古、西藏、天津、吉林、寧夏等六省市區只有不到百人的隆姓人口。
四、歷代名人
1、在少康復國中,伯?。◤埐。┯泄Γ倏捣馄涞赜诼澹ń窈幽夏详枺#ü岸兰o)
2、張容為南陽人,為商朝中央政府官員。商王見其豐大魁梧,賜其姓隆。
3、智子從周穆王周行天下,不幸死于途中。智子死后封地遂失。南陽張氏遂通稱隆氏。
4、殷商時期(公元前十四世紀),隆環為中央政府要員。
5、西周時期,隆?。?/span>sui)為楚國大司馬(掌邦權、軍隊最高長官)。
6、西漢孝元皇帝(公園前49年)時,隆華為中央政府廷尉(軍隊最高指揮官),封亭侯。
7、隆爾太,生于東漢光武(25-56年在位),任安邑主宰。
8、隆碩,為唐太宗(627-650在位)時正諭(言官,今紀檢監察官員)。
9、唐朝高宗李治(公元649—683年在位)時,隆羽翔(臨洛人,今河南中部)為丞相,與許敬宗、李義甫齊名。
10、武則天時期(690—705),隆羽翔孫隆仲修任曠騎將軍(野戰部隊最高長官)。
11、唐朝末年,隆灝擔任中央政府常吉(一般官員)。
12、北宋時期(960-1127),隆遜(河南汝寧人)任建昌太守(今南京)。
13、北宋時期(960-1127),隆方泰(江西紹興人)任太原刺史(山西)。
14、隆萬玉,江西吉安人,元初任湖南寶慶總兵。
15、隆玉華,江西吉安人,任江西太和知縣。
16、隆國相(1286-1376),江西吉安太和人,元朝工部職役(低級官員,相當于六品)。
17、隆子亮,湖南邵陽人,邵陽隆氏二代,明洪武時任江南應天府上元縣知縣。
18、隆曜,湖南邵陽人,邵陽隆氏三代,明洪武時任四川成都府仁壽縣知縣。
19、隆盛,湖南寶慶人,國相公第五派孫,明朝正統七年(1442)貢士,成化13年(1477)任沈司長史、典儀副將(二品)。
20、隆成(天九公嗣下十六派孫),利津人,明朝宣德(1425-1435在位)舉人,南宮知縣。
21、隆英(天九公嗣下十六派孫),利津人,明朝宣德(1425-1435在位)舉人,南宮知縣,后任中央監察御史(中央紀律委員會長官)。
22、隆琦(天九公嗣下十八派孫),利津人,明朝成化(1465-1487)中泰和知縣。
23、隆錦,貢士,明朝弘治(1488-1505在位)間任山東諸城知縣。
24、隆光祖,明嘉靖(1522-1566在位)進士,任儀制郎中。因議事時識大體,顧大局,累升工部侍郎。他因和宰相張居正不和,回家隱居。不久又被召回,任吏部尚書。
25、隆朝畫,進士,國相公嗣下慶房第十派孫,后裔大駕、大智公舉族遷寧鄉后再遷陜西漢中府漢陰縣,族盛。今無從聯系,五修、六修未入。
26、隆長庚,字大白,國相公嗣下秀房十二派孫,清初詩人。代表作有《題牡丹句》:“富貴名園種,描來別樣新。淡濃春不管,肥瘦雨何因。有蕊寧招蝶,無花可贈人。經風終未落,獨占四時春。”唐德益贊其像:“道貌古奇列錦屏,兩朝泮水散芳馨。興來草帖傾三峽,醉后吟詩動列星。”
27、隆觀易,冊名經,號無譽,一字中龍,別號罘罳山人,湖南寧鄉沙坪人,國相公嗣下秀房十八派孫。著有《罘罳草堂詩集》、《西征續觚》、《西征續集》、《寧夏消食錄》等傳世。王闿運、陳三立各有隆觀易傳。陳三立曾贊之曰:業業隆生,狂狷之間。固窮無惡,獵藝斯專。觀俗秦坂,詠志湘川。風猶孔碩,留規后賢?!督F代人物名號大辭典》收錄。
28、隆世儲,字漢材,號竹卿,1876年7月25日(清光緒二年六月初五)生,湖南寧鄉沙坪人,國相公嗣下秀房十九派孫。國民黨早期孫中山部高級將領,廣東欽廉鎮守使兼第七師師長(當時總共為七個師一個團,葉挺為獨立團團長)、北伐總司令轉都護使,陸軍上將(1914年6月6日授陸軍中將加上將銜,當時最高為上將)。1915年12月23日,曾被袁世凱(中華帝國洪憲大皇帝)授予三等男爵,l9l6年3月28日,宣布廣東欽廉地區獨立,護國反袁。1918年1月18日在和陳炯明軍龍濟光(陸軍上將、袁世凱嫡系一等公爵)部作戰時犧牲,年僅42歲。亡故后,政要陳嘉會撰《故陸軍中將欽廉鎮守使署高雷鎮守使隆君行狀》。
29、隆光前,字孝友,國相公嗣下二十二派孫。1942年8月生,湖南寧鄉草沖人,中共第九屆、十屆中央候補委員。
當代名人還有:
隆曉輝 江蘇中天龍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隆國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
隆志勇 廣西梧州軍分區副司令員、大校
隆義華 湖南省森林公安局政委、三級警監
隆國東 湖南紅網執行總編輯
隆光誠 著名詩人 南寧外國語學院教授
隆言泉 天津輕工業學院院長、教授
隆克平 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隆武強 大連理工大學教授
隆益善 濟南軍區152中心醫院院長、大校
隆湘平 原濟南軍區坦克11師裝備部部長
隆愛軍 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黨委委員、機關黨委書記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隆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隆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隆姓社區最新話題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