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實為璩的錯寫,為春秋戰國衛大夫蘧公伯玉后人,后為避難,改為璩,取不忘伯玉之意。
蘧公伯玉,名瑗,今河南長坦縣伯玉村人,生卒不詳,事衛三公(獻公、襄公、靈公),因賢德聞名諸侯。《淮南子》卷二十 .泰族訓里稱“故臧武仲以其智存魯,而天下莫能亡也;璩伯玉以其仁寧衛,而天下莫能危也。”。
“璩”姓之先祖為春秋戰國時衛國上大夫蘧伯玉,傳二十七世至“璦”,曾任唐光祿大夫,居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于唐朝天寶年間蒙冤遭參,為避禍將其全家分三姓各自逃亡,即易“蘧”姓為“璩”、“瞿”和“渠”,音同字異,仍為一家。而“璩”字是“蘧”字去草頭,去走之,意在愿后人不做官、不坐車,做布衣平民,耕讀傳家;加玉旁,意為不忘先祖“伯玉”。因此“璩”姓雖為小姓,亦不失源遠流長。北宋錢塘儒生編撰之《百家姓》,最初所載只有411姓,而第306姓即為“璩”姓。沒有琚這個姓。琚作為姓,是那個急躁冒進時代的產物,理應糾正。
琚應為近代某些歷史原因,人們對璩的誤寫。影響頗廣,大都寫璩為琚,但音實為ju,故是琚的要糾正恢復為璩,國家相關部門應該糾正這個錯誤,規范漢字使用,保證姓氏文化傳承。
聚居有:河南、山西、湖北、浙江、安徽、河北、山東、江西、浙江、江蘇等
附一:蘧公伯玉小傳
蘧公伯玉,名瑗,今長坦縣伯玉村人,生卒不詳,事衛三公(獻公、襄公、靈公),因賢德聞名諸侯。蘧伯玉品德高尚,光明磊落,孔子與善者,于齊晏嬰,于鄭子產,于衛伯玉。孔子幾次適衛,多居蘧伯玉家,可見孔子與伯玉相交之厚。伯玉篤行不倦,慎德深思。一次,他使人到孔子那里,孔子問:“夫子(指伯玉)何為?”對 曰:“夫人欲 寡其過未能也。”使者出,孔子曰:“使乎!使乎!”既贊伯玉之德,亦贊伯玉其使者。《論語》孔子贊:“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淮南子·原道訓》說:“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伯玉確是一位求進甚急而又善于改過的人。《了凡四訓》載:”昔蘧伯玉當二十歲時,已覺前日之非而盡改之矣。至二十一歲,乃知前之所改,未盡也;及二十二歲,回視二十一歲,猶在夢中,歲復一歲,遞遞改之,行年五十,而猶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過之學如此。“
蘧伯玉賢名聞于遐邇,人們十分敬重他。衛國大夫史魚深知蘧伯玉的才能與人品,多次向衛靈公舉薦,但靈公不聽。史魚臨死采用“尸諫”的辦法力薦蘧伯玉。他告訴兒子:“我在朝不能舉薦蘧伯玉,是我活不能正君,死無以成禮。我死后,你不必將我的尸體‘治喪正堂’,可以置于窗下,等靈公問起來,再將實情告訴他”(古人稱這種方法為“尸諫”)。史魚的兒子按照父親的遺言去辦。衛靈公前來吊唁,對尸體置于窗下非常奇怪,史魚的兒子就將父親的話轉告靈公。靈公醒悟道:“是寡人之過也。”于是啟用了蘧伯玉。
孔子聽到這件事,對史魚和蘧伯玉都很贊賞。他說:“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意思是說:史魚真正直啊!國家有道,他的言行像射出的箭一樣剛正;國家無道,也像箭一樣剛直。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啊,國家有道時,出來做官;國家無道時,把正確主張收起來辭官隱居。
蘧伯玉當政后,仍舊十分謙虛。一次,衛靈公與夫人南子在宮中夜坐,先聽到轔轔的車聲,可車聲到宮門時卻消失了,過了宮又響起來。南子說:“這一定是蘧伯玉的車隊從此而過。”靈公問道:“你怎么知道?”南子說:“君子非常注意自己的生活細節。車走到宮門口時,沒了聲音,那是車的主人讓車夫下車,用手扶著車轅慢行,怕車聲打擾國君。我聽說蘧伯玉是一位很有道德操行的君子,所以我才敢斷定過去的是蘧伯玉。”衛靈公事后派人打聽,果然是蘧伯玉。
蘧伯玉協助衛靈公把衛國治理得日益強大。晉國大將趙簡子原想討伐衛國,派人到衛國探視。探視的人返回后,告訴趙簡子:“蘧伯在衛國當政,不可以加兵。”趙簡子馬上取消了攻衛計劃。
蘧伯玉謙虛謹慎,他經常反思自己,“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他又經常鞭策自己,《莊子?則陽篇》記載:“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意思是說他年已60還能與日俱新,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蘧伯玉墓早在漢代就有一定規模。東漢文學家班昭曾作《東征賦》,其中有“蘧氏在城之東南兮,民亦尚其丘墳,唯令德之不朽兮,身既沒而名存”的詩句。唐代開元37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封蘧伯玉為“衛伯”,公元1000年宋真宗又追封其為“內黃侯”,在長垣建祠對他進行祭祀。祠建在墓前,祠內有“君子堂”“及圣堂”“知非軒”“寡過軒”等。
附二:歷代璩姓名人典故
一.*姓啟佩玉;望出黎陽。
二.*光岳郎官多著術1;伯崑御史有才名2。
注釋:1明代進士璩光岳,字山仲,江西新城人。號三谷。官兵部職方司員外郎,后升吏部。善草書,著作較多,有《石波館集》、《老子解說》等。
2明代廣東道御史璩伯崑,字山甫,桐城人。少有才名。歷官江西武寧令等。政平訟簡,文教尤著。
三.*寡過未能,學造賢人之地3;
知非雖晚,德成君子之資4。
注釋:3、4璩伯玉的事典。
四. *保境息民,共仰璦公事業5;
騎騮看杏,咸推秉祖文章6。
注釋:5唐代良吏璩璦的事典。
6宋代文士璩秉的事典。
附三:遷播與流變
蘧姓的發展 遷播 演變 有以下幾種情況。
1 固守原籍
在原衛國內的一只以長垣故里為中心,以原汲郡為中心的蘧姓始終沒有離開原籍。在長垣伯玉故里居住的蘧伯玉后裔,直到民國期間,還有一位老人,后貧困去世,蘧氏遂絕。在長垣方里鄉文莊村長垣丁欒尚寨尚有蘧氏后裔,至于什么時候遷出 ,屬于何系,無譜可考。現居淇縣(原汲郡)西崗鄉小屯村等地的蘧氏厚意同樣沒有離開故土,仍生活在古代蘧姓郡望汲郡 黎陽 ,即現在的浚縣 淇縣等地。
2 反遷故里。
原衛輝一帶的一部分蘧姓,為避亂,于元朝遷往山西,后又遷往河南安陽一帶。河南省安陽縣崔家橋琚(璩)莊村,全村大部分村民本姓蘧(從該村遷至安陽白壁鎮東柴村的一支至今仍姓蘧)不知何時想當然地該成了璩姓,政府又將村名璩莊改為琚莊村。該姓于清代同治八年三月四日立的蘧氏碑上寫道:"世局衛輝,自元末避亂逃至洪同縣寄寓數載,迄大明初被遷安邑東北龍化村居住。"第二次成了河南人。
3 遠播他鄉。
安徽桐城璩氏族譜載:相傳蘧伯玉第七代孫蘧樂因避難,易蘧為璩,分散江南各地,并向東南發展,形成了浙 皖的璩姓望族。且代有人才,如唐朝的璩抱撲顯明當時,與蘧瑗同名的璩瑗功高勛重,被封西傳侯。宋時岳州的璩重 璩秉兄弟二人聯名登第等。籍出安化的璩安官至御史。安徽桐城的璩姓更是代不凡人,人才之盛,衣冠文物之美,當地巨族沒有超過璩姓者,璩氏為桐城文化作出了貢獻。
4避禍改姓
從目前掌握的資料看,蘧姓在歷史上曾有過兩次避禍而改姓。第一次是在蘧伯玉的第七代世孫,即改蘧為璩。第二次該姓是在蘧伯玉第27世孫,側改蘧為 璩 渠 瞿姓。兩次改姓,且都有一部分人仍保留了蘧姓。這兩次該姓的情況是:
第一次改姓。據安徽桐城璩氏家譜在創修(1724年)譜序中明確記載:"璩之為姓也,三代(夏 商 周--作者注)以前未見經傳。相傳伯玉七世孫諱樂者,因避難,易蘧為璩。歷漢 晉 五代未有傳人。
第二次改姓。據河南博愛 孟州 濟源同宗的璩氏族譜記載,蘧氏的一支在天寶年間,也是蘧伯玉第27代孫蘧玉章時,其子璩秉遭誣陷被參。為了避免全族株連,將全家男女老少改為 璩 渠 瞿三姓,分散隱于全國。這是蘧姓的又一次避難改姓大遷徒。今在河南濟源 孟州 博愛 欒川等地居住的璩姓萬余人,就是其始祖從江西豫章郡由蘧改璩逃避到山西黎城(黎陽),并形成望族。后于明洪武18年(1385)大移民時,有其一支的兄弟三人一齊來到河南濟源等地,發展至今日璩氏萬眾家族。
5隨意改姓。
2000多年來,漢字因難寫難認,進行過多次簡化,但作為蘧氏使用的蘧 、璩卻從未簡化過,至今為生僻字,不易認讀。許多人為生活 工作方便就自行 隨意簡化改姓。如安陽縣崔家橋鄉琚璩莊改成了琚莊,璩姓寫成琚姓。山東章丘縣木廠澗村蘧姓,遷到東北居住的那一部分改蘧為曲姓,這是極不嚴肅的,俗話說“坐不改姓行不改名”,希望璩姓人認識到,我們這個古老的姓氏,不能在我們這一代弄錯了,同時也呼吁社會,不能以錯傳錯,要規范使用文字,這是中華文明傳承的基石啊。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琚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琚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