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淵源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時期禮儀官吏佐爾,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佐,即君王用餐時的服侍小官,后稱佐爾、佐食爾;爾,就是近身服侍,佐爾,就是近身服侍,實際上并不是一種官職,但是非常重要的侍從職位,非親信不當。 在典籍《周禮·儀禮·少牢饋食禮》中記載:“上佐食,爾上敦,黍于筵上右之。爾,近也。或曰移也。右之,便尸食也。”在典籍《周禮·地官·肆長》中也記載:“實相近者,相爾也。” 中國的古今禮制,侍從從主人、賓客的左側注酒、上菜肴,是一種尊敬之禮,用于歡慶紅喜宴席,至今仍是非常嚴格的國賓典制。而從右側注酒、上菜肴,則是專門用于殯葬禮制,用于祭祀死者,以及招待吊唁賓客的白喜宴席。 在佐爾、佐食爾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佐爾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佐氏、爾氏,爾氏讀音作ěr(ㄦˇ)。第二個淵源
源于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陳國公族仲爾金父,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籍《唐書·宰相世系表》中記載:“陳胡公滿生申公犀侯,犀侯生靖伯庚,庚生季子惛,惛生仲牛甫,甫生圣伯順,順生伯他父,他父生戴伯,戴伯生鄭叔,鄭叔生仲爾金父,金父生莊伯,莊伯生諸,字伯爰,孫宣仲濤涂,賜邑陽夏,以王父字為氏。” 在仲爾金父的庶支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分稱仲爾氏、金父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仲氏、爾氏、金氏,父氏,其中爾氏為可稽考的最古老之爾氏,讀音作nǐ(ㄇㄧˇ),史稱爾氏正宗,與袁氏同宗同源。第三個淵源
源于匈奴族,出自南北朝時期匈奴族契胡部爾朱氏,屬于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姓氏大觀》、《魏書·官氏志》記載: 契胡部爾朱氏,原為古匈奴族的一支,因居于爾朱川(今山西朱家川),故稱爾朱氏,讀音作ér jū(ㄦˊㄐㄩ)。 爾朱氏一族的代表人物為爾朱榮,公元493~530年,字天寶,北魏北秀容(朔州南)人,生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在鮮卑拓跋氏的早期歷史上,爾朱氏即為拓跋氏部下的酋帥,隨拓跋氏征伐。 北魏孝明帝時,爾朱榮從他父親那里繼承了散騎常侍、平北將軍、秀容第一領民酋長等稱號。在北魏后期政權中,爾朱榮因鎮壓各民族人民起義有功被朝廷重用,后發動了著名的“河陰之變”,加速了北魏政權分化瓦解。 之后,爾朱榮憑借自己掌握的強大軍事力量,專橫跋扈,根本就不把北魏孝莊帝放在眼里。 北魏孝莊帝雖然被迫授予他為“柱國大將軍”,但在北魏永安三年(公元530年)農歷9月使用計謀,誅殺了爾朱榮及其子爾朱菩提、爾朱天穆等。 在爾朱榮的后裔族人中,時為躲避追殺改為單姓爾氏、朱氏、綿氏、鞠氏、莒氏等,爾氏讀音作ěr(ㄦˇ)。第四個淵源
源于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北魏王朝鮮卑拓跋部,屬于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 南北朝時期,北魏王朝拓跋部中有爾綿氏、額爾氏、爾紹氏等部落。 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后,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在其過程中,爾綿氏、額爾氏、爾紹氏多改為單字漢姓為爾氏、綿氏,爾氏讀音皆作ěr(ㄦˇ)。第五個淵源
源于黨項族,出自宋朝時期西夏王朝殿前太尉鼐爾·思聰,屬于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續通志·氏族略》記載:“鼐爾氏,出夏朝殿前太尉鼐爾思聰。” 鼐爾氏,亦稱奈兒氏、佴耳氏,是黨項民族中的一個部落,與黨項李氏王族有聯姻關系,其家族世有在朝為官者,鼐爾·思聰就是其中之一。鼐爾·思聰武藝高強,赤膽忠心,深受西夏仁宗圣德皇帝李仁孝(公元1124~1193年,西夏大德五年即公元1139年即位)的器重,在北宋王朝被金國滅亡后,西夏政權派鼐爾·思聰率軍乘機隨其驥尾而入,獲得了原屬北宋王朝的數千里土地。 鼐爾·思聰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豪言:“吾不識世間有可畏之事!”并一直用其教導自己的子孫。 在鼐爾·思聰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氏族名稱漢化為單姓者,稱鼐爾氏。 在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得勝后,開始對西夏進攻,到公元1227年,西夏被蒙古軍滅亡。鼐爾家族被強行融入蒙古族。后在明朝初期省文簡化為單姓爾氏、鼐氏、奈氏、佴氏等,爾氏讀音作ěr(ㄦˇ)。第六個淵源
源于回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回族爾氏,主要源自元、明、清時期伊斯蘭教大法官“爾最”。另外,穆斯林稱精通《古蘭經》誦讀的學者,以及在清真寺里擔任初級經文教學的阿訇為“爾阿訇”。 在回族爾最、爾阿訇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取首音之諧音漢化為姓氏者,稱爾氏。第七個淵源
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海西女真滿族珠爾根氏,亦稱朱爾根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阿勒根部,以姓為氏,滿語為Jurgen Hala,漢義“大義”,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漢字姓爾氏、禮氏。 ⑵.滿族訥哷氏,亦稱那爾氏,滿語為Nere Hala,世居黑龍江牡丹江流域,所冠漢字姓爾氏、春氏、康氏。 滿族漢化姓氏爾氏,讀音皆作ěr(ㄦˇ)。 得姓始祖:仲爾金父、爾朱榮。 祖籍就在山西汾陽,老祖宗遷徙的不遠,但全被漢化了。另有鮮卑族人移至蒙古境內成了蒙古族人。我曾在北京遇到一位高人,他一聽我報上大名,就說:“爾?是蒙古族嗎?”后來知道人家是個教授。蒙古族現在可能還真有和我血緣近的,只可惜我現在身份證上標明的是漢族,高考不加分。外族血統已經在我身上不知稀釋了多少倍了。■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爾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爾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