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尋根溯源
黃姓源出有六:
1、出自嬴姓。據《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有關資料所載,黃姓為陸終之后,其后建立黃國,后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帝舜時代,東夷部落的首領叫伯益,是“帝顓頊之苗裔”,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賜姓嬴氏。傳說伯益的后裔有十四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趙氏、合稱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黃氏大約于商末周初在河南潢川建立黃國,因被周朝封為子爵,又稱黃子國。春秋時期,楚國稱霸,只有黃國和隨國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黃被楚滅。亡國后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為氏,成為黃姓。
2、出自金天氏之后。據《古今姓氏書辨證》所載,黃氏起源于金天氏之后。臺駘是上古時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為水官之長,顓頊時受封于汾川,后世尊為汾水之神。春秋時,臺駘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黃諸國,后來都被晉國滅掉了。其中黃國公族子孫以國為姓。
3、據《東夷源流史》所載,上古顓頊時代,黃人從河南黃水西遷到山西汾水下游,建立黃國,以國為姓。
4、起源于中國古代南方的蠻族。黃滅于楚,黃國遺民至江南“南蠻荒服”的不之地,長期與土著蠻越雜居,遂漸融合到蠻越民族之中,演變發展成為南方蠻越土著中的黃姓。據《中國姓氏大全》、《姓氏詞典》、《中國姓氏起源》所載,黃氏起源于中國古代南方的蠻族,為黃國遺民的后裔。隋唐“黃峒蠻”已遍布嶺南兩廣地區,黃姓現在是侗族、布依族、土家族、京族、壯族等少數民族中的大姓。
5、姓氏異化,自他姓改黃姓。歷史上因封地、避禍、入贅、過繼或音讀等,王、陸、巫、吳、金、范、丁姓皆有改為黃姓者。亦有黃姓改為王、奚、春、危、游、袁、胡、潘、況、安姓者。姓氏異化至今依然存在。
6、宋元時期有些阿位伯穆斯林融入華廈,取黃氏為姓。有部分黃姓男子取阿位伯穆斯林女子而改信伊斯蘭教,其后裔融于回族并姓黃?;刈妩S姓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河南、寧夏、貴州部分地區。
二.遷徙分布 黃姓最早的發源地應在金河南省潢川縣西部一帶。黃國滅于楚之后,黃姓族人散居四方。有地北逃至河南中部,大批則被迫內遷到楚國腹地(今河北境),今黃岡、黃陂、黃安、黃梅等地,據說均因黃人遷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內遷到楚都郢(今江陵、荊州),又有一支遷到江夏安陸(今湖北云夢縣東南一帶)。秦漢之時,黃姓已稱盛于長江中游及以北河南、安徽等地。黃姓大舉南遷始于西晉末年,因中原士族大舉南遷,使黃姓在南方的分布更廣泛。與此同時,黃姓已同胡、林、陳、鄭、丘、何、曾等八族遷入閩(福建),成為后來入閩的"八大姓氏"之一。經過魏晉至隋唐時期的不斷遷徙和繁衍,黃姓形成了今河南、湖北、四川、江蘇、福建、廣西等地望族。宋代有黃潛善,其九個兒子散處廣東各地,以梅州居多,后發展成為廣東大姓。北宋末,金兵功入開封,河南固始人黃建聯南徙杭州,后成為杭州著姓,支分漳浦、饒平、陸豐等地。宋元之際,黃氏稱盛于閩粵,至明末清初,開始移居臺灣,后來又有不少人播遷至海外。黃姓是我國一個比較典型的南方姓氏。黃氏有一些人融入壯、瑤、侗、水、布依、蛋等少數民族。唐代以前黃氏已在嶺南、西南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中扎根。其中,為蛋民者,居于廣州沙南;遷到廣西黃洞者,叫黃洞蠻,大多為壯族;融入瑤族者,分布相當廣泛,居于廣西、廣東、湖南、云南、貴州的許多縣、鄉,以廣西居多,上海浦東也黃姓也很旺!
三.郡望堂號
郡望
江陵郡:西漢舊族,為黃尚之族所建,唐初已廢。
江夏郡:興於漢之世,為黃香之族所建,今為全球黃姓郡望。
會稽郡:興於東漢之世,為黃昌之後所建,唐初已廢。
零陵郡:興於三國吳之世,為黃蓋之族所建,唐初已廢。
巴東郡:興於三國蜀之世,為黃權之後所建,唐初已廢。
西 郡:興於三國魏之世,為酒泉黃衍之後所建,西魏時廢。
晉安郡(南安郡):晉安郡興於西晉之世;南安郡興於唐之世,為黃元方之後所建,宋初已廢。
洛陽郡:興於南北朝東魏之世,為江夏分支,隋初已廢。
濮陽郡:興於唐之世,宋初已廢。
東陽郡:興於唐之世,為黃苾之後所建,宋初已廢。
松陽郡(縉雲郡):興於唐之世,宋初已廢。
江夏黃氏義城堂源流考
一世 黃香 字文強 ,出世東漢,名列天下二十四孝之一, 時人稱:天下無雙,江夏黃童.香公儒學入仕初任中書郎,后拜尚書令.永元四年(公元九二年)任左丞相,兩年后為尚書令.和帝去世安帝即位出任魏郡太守后,不數年去世,葬于江夏云夢安陸源口.香公夫人四位生八子.長子瓊乃鄭夫人所生.
二世 瓊公 漢順帝永建年間入官拜議郎,后為尚書仆射,歷任尚書令.桓帝年間又任太尉,封為分鄉侯.役贈車騎將軍,謚為忠侯.享年七十九,葬江夏.夫人三位生子十余.四子儲乃陳夫人所生.
三世 儲公 德配吳氏,生子三.長子琬.
四世 琬公(公元141年) 字子琰,才思敏捷,名于京師.初任五官中郎將,后拜議郎升青州刺史,侍中,少府,太仆,豫州牧等職.董卓部李催等攻陷長安時殞命.夫人五位生子十余.長子松壽.乃趙夫人所生.
五世 壽公 字延年,德配劉氏.生子遠.
六世 遠公 德配李氏,長子文.
七世 文公 德配嚴氏,生子期.
八世 期公 德配楊氏,生子三,長子積.
九世 積公 東晉三年任新安郡太守.葬此郡之姚家墩(后改為黃家墩),德配張氏,生子二,次子芯.
十世 芯公 徙居金華郡浦陽縣(浙江金華),官至金陵安察.金華之始祖.德配吳氏,生子二,長子居中.
十一世 居公 字暢外,官至侍講學士.原配趙氏繼張氏.生二子,長子夢祥.
十二世 祥公 長子銓.
十三世 銓公 子商英.
十四世 英公 長子淪.
十五世 淪公 生子四,長子文.
十六世 文公 子知(黃門侍郎)
十七世 知公 子三,長子腱.
十八世 腱公(黃門侍郎),八子均入仕為官.長子畦.
十九世 畦公 子二.長子大正.
二十世 大正(廬州太守),娶周氏夫人生二子.
二十一世 福公
二十二世 瑚公
二十三世 說公
二十四世 億公 官蘄州節度使.生子榮.
二十五世 榮公 后晉官任承事郎,娶董氏,生子二.次之浩.
二十六世 浩公
二十七世 汜公
二十八世 瞻公 子元績
二十九世 績公 生子三,中孚 中浼中宴
三十世 中孚公江夏義城堂始祖.唐肅宗二年任兵馬司副使,節度軍頭官.因劾
奏李輔國,程元振罪狀忤旨,貶謫江西吉州,葬吉水縣六十二都菰塘鷓鴣洞.娶應氏夫人生子四:文、行、忠、信.(行忠信不詳)
三十一世 文公 字顯升,娶王氏,從父避居廬陵縣四十九都菰塘.生子四:梗 楠 杞 梓
三十二世 梗公 諱嵩字高仲,唐文宗太和壬子六年徙居四十四都菰塘黃家坊.德配王氏.生子整
三十三世 整公 字叔齊,又字紹泰.葬四十九都菰塘.德配張氏,生子璠
三十四世 璠公 字國琛.后唐昭宗寶應年間,李義興寇江南,鄉邑騷動.公倡議集兵筑城備御,民賴以安.因德之遂以所居之城曰義城.其時楚王馬殷聘留麾下.屢立戰功.后棄官求歸,太祖嘉焉,特授本州團練使,老辭歸.歿贈盧水郡侯,將盧水封為義城,故名義城侯.我宗后代立祠始有江夏義城堂之稱也,并進薦中孚公乃吾族開基始祖.(X修定人:黃永光QQ425015264)
四歷史名人
黃歇:見《史記》。
黃霸:見《漢書》。
黃憲:見《後漢書》。
黃香:見《後漢書》。
黃瓊:見《後漢書》。
黃琬:見《後漢書》。
黃蓋:見《三國志吳書》。
黃忠:見《三國志蜀書》。
黃權:見《三國志蜀書》。
黃泓:見《晉書》。
黃回:見《宋書》。
黃法抃:見《陳書》。
黃巢:見《舊唐書》及《新唐書》。
黃宗羲:明清之際杰出思想家、史學家。所著《明儒學案》、《宋元學案》為中國歷史上系統的哲學思想專著,開辟了清代史學研究的風氣,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
黃 慎:清代畫家。善畫人物,兼工花鳥、山水。為"揚州八怪"之一。
黃庭堅:北宋文學家。其詩與蘇軾并稱"蘇黃",開創了江西詩派。也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
黃道婆:元初女紡織家。在海南島居住了三十多年,學習了黎族民間的紡織技術并加以改進和發明,晚年反歸故里,傳授紡織技術。
黃飛鴻:黃飛鴻(1847-1924),南海西樵祿舟村人,他是嶺南武術界的一代宗師,也是一位濟世為懷、救死扶傷的名醫。五歲從父習武,盡得家傳功夫。后遇鐵橋三之愛徒林福成授其鐵線拳、飛砣絕技,并在宋輝鏜處學得無影腳,武藝日臻精進,稍后,飛鴻隨父于廣州樂善山房設館授徒。一生中,曾先后被提督吳全美、黑旗軍首領劉永福等聘為軍中技擊教練。相傳其平生絕技有雙飛砣、子母刀、羅漢袍、無影腳、鐵線拳、單雙虎爪、工字伏虎拳、羅漢金錢鏢、四象標龍棍和瑤家大耙等。因其尤精虎形諸勢,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癡”之雅號。 1924年8月,廣州商團總長陳廉伯在廣州發動武裝暴亂,黃飛鴻與其繼室莫桂蘭苦心經營數十年的寶芝林連同劉永福寫給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毀于戰火。黃飛鴻經不起沉重打擊,憂郁成疾,是年冬天不治去世,終年77歲。弟子鄧秀瓊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
黃克誠: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
黃金輝:新加坡前總統
黃清元:馬來西亞歌迷王子
黃緯綸:重港特別行政區保安局副秘書長
黃小康:當代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音樂家、電腦行家、作家。
黃姓的一支明朝永樂年前居住于云南地區,明朝永樂年間,山東發生瘟疫,人口驟減,明政府下令從南方遷移人口。云南黃姓一男子,身挑兩個蘿筐,內坐兩子,從祖地遷往山東牟平縣,后安居于此,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黃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黃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