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姓氏:

拼音:  

2008-03-08

28907次

1人

1個

4個

25人

4部


站長: [申請站長] 管理員:   [申請管理員]

[ 字號: ]

一、 來源有二 1、 出自羋姓,是春秋時期楚國王族之后,楚國君王羋旅去世后,謚號為"莊",即歷史上德楚莊王。楚莊王德支庶子孫,以祖上謚號為姓,成為莊氏。 2、 出自子姓,是春秋時宋國國君宋戴公名武莊,其后人即以其字為姓,成為莊姓一支。莊姓形成以后,曾于漢代出現過一次易姓。漢明帝名劉莊,諱莊字。莊姓在漢明帝以后改為嚴姓。魏晉南北朝時,有的嚴姓復祖姓仍為莊姓,故歷史上有"莊嚴一家"之說。莊姓望出天水(今甘肅通渭縣西南)。 二、 遷徙分布 楚 (百家姓典故) 楚莊王之后裔 歷代人才輩出   莊,自古以來是一個代表端嚴肅敬的文字,而以莊為氏的家族,也名實相符,兩千多年來備受尊敬。   這個可敬的姓氏,家世的源流也十分悠長,早在距今兩千年以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得姓。這一點,熟悉歷史的人士一定都很清楚。因為,在歷史上的先秦時期,莊氏家庭就已經人才輩出,大名鼎鼎,像長久以來在傳統學術界舉足輕重的偉大思想家莊子,便是最為顯著的例子。   這么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根據考證,是春秋時代楚莊王的后裔,像《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在介紹莊姓時就指出:“莊姓,楚莊王之后,以謚為姓,楚有大儒莊生,六國時為蒙漆園吏;莊周,著書,號莊子;齊有莊賈,周有莊辛”,把莊周的身世源流,記述得清清楚楚。   實際上,莊氏家庭正是這樣來的。追本溯源,他們是楚國公族的羋姓后裔,而羋姓則傳自上古的顓頊帝。換言之,兩千多年來干千萬萬以莊為姓的人,毫無疑問都是最為光彩的炎黃子孫。   在莊氏的悠久歷史中,曾經發生過兩次對整個家族影響極為深遠的大變動。一次發生于戰國末期,一次發生于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東漢明帝時。   原來,戰國末期,當秦始皇以強大的軍隊橫掃諸侯時,有一位楚莊王的后裔莊嶠,在楚威王的座前官拜將軍,受命經略巴、黔中以西諸地。莊嶠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將領,他把勢力擴展到滇池,以兵威把這塊地方納入楚國的版圖。可是,當他準備歸報這番功績時,正好楚國的巴郡和黔中郡都被秦國所襲奪,塞斷了他的歸路,不得已,莊嶠只好率其眾在滇稱王,一直到秦始皇滅諸侯。楚國的這一支后裔仍然為西南夷的君長。逍遙于暴秦的淫威之外。后來,劉邦統一天下,他們終于降漢,其地并被置為益州郡,重回母親的懷抱。   這是史實,說明了后來歷史上所謂的西南夷之中,有一部份是楚國的后裔,而且是由莊氏的先人帶過去的。   莊氏和第二次大變動,影響更大,曾經造成了整個家族長時期的沒沒無聞。這項變動,就是《姓氏考略》所明載的:“漢明帝諱莊,故莊氏或改為嚴氏。”   在過去的專制時代里,當皇帝的人是“天子”,為了避天子諱而改換人民的姓氏,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莊氏,正是在這種情形之下,改姓了嚴,并且自莊光(后改嚴光)開始,長時期為嚴氏所掠美。不過,莊、嚴二氏的一家人關系,倒是一直被公認不諱。 三、 郡望堂號 【堂號】: 1、"南華堂":戰國莊周,著《南華經》。與老子同為道家之祖,世稱"老莊"。 2、"武強堂":漢代莊不識(《漢書》作莊不職,茲從《史記》),封武強侯。 【郡望】: 《郡望百家姓》中有記載云:莊氏望出天水郡。《姓氏考略》中記載:莊氏望出天水、會稽、東海。 1、 天水郡:西漢初始置郡。相當于今甘肅省天水、隴西以東地區。 2、 會稽郡:秦初置郡。在今江蘇省東南部及浙江西部一帶。治所在吳縣,在今江蘇省蘇州市。 3、 東海郡:漢初的東海郡在今山東省郯城一帶。東魏及隋唐的東海郡 在今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水以北地區。 莊姓 南靖奎洋莊氏大宗:祀開基祖莊三郎及派下先祖。 山從錦繡,一開詩禮由來遠; 水接桃源,千載衣冠特遠尊。 開水衍汪洋,一派宗支流祖澤; 桃源開龜島,萬家錦繡屬孫林。  開臺漳籍宗親,除返鄉抄譜外,有的還踴躍參與祖地的修譜活動,兩地共修族譜,使遷臺宗親也無一遺缺載入祖地族譜中。南靖縣龜洋(今奎洋)莊姓,從開基祖莊三郎于元延祐七年(1320年)入籍開基,到明宣德年間,五世宏茂始修族譜,景德年間六世朝賓、正德年間七世廷敏、嘉靖年間八世伯勚伯義、萬歷年間九世望南等續修,清康熙年間至民國11年又有13次增補。其中,咸豐二年(1852年)續譜是由十六世裔孫、庠生莊景溫從臺灣回鄉主持的,莊景溫于“嘉慶戊寅年往臺”,在臺灣生活幾十年,致意于修譜有3年,對宗親在臺情況頗有了解,故《莊氏族譜》對族人涉渡臺灣的記載較為詳盡。有的記到街道、村莊,有的連從事的職業也予詳錄。據譜載,莊姓清代外遷之族人,以遷臺居多,計近300人。其中,十三世至十七世最多,而這段時間,即乾隆至道光年間,正是大陸向臺灣移民的最高潮時期。    四、 歷史名人 莊周(約前369--前280):戰國時期思想家,宋國蒙(今安徽蒙城,一說今河南商丘東北)人。做過漆園(在今渦河北岸)吏。楚莊王聞其名,用厚幣相聘,許以為相。他表示寧為"孤豚",不作"犧牛",甘愿逍遙物外。著書十萬余言,號《莊子》。漢志列于道家,與老子并稱為道家之祖。唐天寶初,詔號為《南華真經》。 位于蓮花山公園東北坡深凹中的莊瓊英夫婦合葬墓是建于清代的一處古墓葬。據墓碑記載:該墓建于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十一月,墓主莊瓊英曾“例授登仕郎貝也贈儒林郎”,是皇崗莊氏十六世祖,其妻張氏是誥命夫人,曾獲皇封“贈六品安人”。該墓葬規模較大,形制齊全,墓墻高1.76米,對研究晚清時期深圳地區的社會歷史、民情風俗和墓葬制度,具有一定價值。 世科坊 來源于“世科第”牌坊。該牌坊是莊氏家族為光宗耀祖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莊氏是常州的望族,族中為官者、中舉者頗多,名聲極盛。“世科第”的意思就是世世代代有人登科及第。牌坊上記有莊氏104名有功名的成員姓名。在“世科第”牌坊附近,還有一座“兄弟翰林坊”,亦為莊氏所建。世科坊名沿用至今已300余年。 莊起元:明代萬歷年間進士,其子清代乾隆進士培因,具有文名。陽湖人。 莊際昌:明代萬歷狀元,字景說,永春人。 莊有恭:清代乾隆狀元,字容可,號滋圃,番禺人。莊有恭狀元墓(黃埔區大沙鎮飛鵝嶺):莊氏為乾隆四年(1739)狀元。 莊有可:清代諸生,亦名獻可,字大久,武進人。博通經史,自言讀史二千余遍。有《春秋注解》等 莊氏入閩時間為唐朝 莊森,字文盛,名一郎,生于唐咸通四年(863),河南光州固始縣人。光啟二年(886),隨其舅王潮率軍入閩。后梁開平元年(907),王潮之弟王審知繼任稱閩王。莊森分鎮于桐城(今泉州市),定居于永春縣桃源里善政鄉蓬萊村,卒于后周廣順二年(952),享壽90歲,夫婦合葬在永春縣桃源里,為莊姓入閩桃源派開基始祖。 莊銳,亦系河南光州固始縣人,生于唐大中三年(849),隨王審知兄弟入閩后分據福州閩嶺,官授廉訪司提刑使。晚年隱居玉融海口龍江橋頭,卒于后唐開運二年(945),享壽96歲。配金氏,生三男:長房應祥仍居祖居地河南光州固始縣;次房寶文居福州閩侯一帶;三房維孝居福清及閩北。 上砂鎮位于廣東省東部,蓮花山脈南麓,屬揭陽市揭西縣管轄。全鎮面積129平方公里,共設9個管理區,134個自然村。據1996年統計,共有人口43851人。居住在這里的居民,絕大多數為莊姓,其余的李姓.甘姓、陳姓、蔡姓、張姓加在一起不足400人,上砂莊姓的祖先是在宋末從福建的永春縣經潮州到上砂開基 中國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上砂鎮莊姓歡迎你們,歡迎你到中國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上砂鎮下聯村石陂坑下聯水庫林果生態旅游區觀光旅游.為了上砂的發展希望你們再次到來.我鎮已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現有中學2所,小學20所,在校學生9652人,學校硬件建設比較落后,有薄弱學校11所,師資也比較薄弱,整體教學質量有待提高,改薄任務繁重緊迫,成人教育需進一步規范,擴大教育規模和教育層次。 努力實施“科教興鎮”的發展計劃,培養和吸引實用人才的主要措施有:一是高度重視教育,加大教育設施的投入,加強教學管理,努力向高一級學校輸送優秀學員。二是積極開辦各類成人教育培訓班,提高各類人才的專業水平和整體素質。三是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創業環境,使一些專業人才在我鎮有發揮才能的天地,樂于住在基層。四是制訂獎勵制度,鼓勵各類實用人才積極為我鎮 經濟建設服務。 全鎮區域面積129平方公里,山地面積13萬畝,耕地1.86萬畝,山地開發潛力較大。 由于交通條件差,我鎮工業現狀比較落后,暫沒有工業區和廠家,但有較好的工業發展潛力,農副產品等加工企業基本具備條件。 水力資源較豐富,已建水力發電站8座,總裝機容量3870千瓦,年發電量約1200萬度。 旅游資源豐富,具備建設生態林得天獨厚的條件,尤其適宜發展農業生態旅游,我鎮已初步規劃了活動開口石林果生態景區和下聯石陂坑林果生態景區。               擂茶是上砂人的特制飲料,其制作與風味別具特色。“擂”茶的用具是擂持和擂缽。前者取一握粗的樟、楠、楓、茶等可食雜木,長短2-4尺不拘,上端刻環溝系繩懸掛,下端刨圓便于擂轉;后者乃內壁布滿輻射狀溝紋而形成細牙的特制陶盆,有大有小,呈倒圓臺狀。擂茶的基本原料是茶葉、米、芝麻、黃豆、花生、鹽。茶葉其實不全是茶葉,可充當茶葉的品種很多.經洗凈、燜煮、發酵、曬干等工序而大量制備,常年取用。如春夏溫熱,常用艾葉、薄荷、細葉金錢、斑筍菜等鮮草;秋季風燥,多選金盞菊或白菊花;冬天寒冷,可用竹葉椒或肉桂。原料備好,同置缽中。一般是坐姿操作,左手協助或僅用雙腿夾住擂缽,右手或雙手緊握擂持,以其圓端沿擂缽內壁成圓周頻頻擂轉,直到原料擂成醬狀茶泥,沖入滾水,撒些碎蔥,便成為日常的飲料。客家先民在流遷過程中,艱辛勞作,容易“上火”,為防止致病,經常采集清熱解毒的青草藥制藥飲,上砂鎮可供采用的藥草很多,“茶”就是其中的一味。茶,古稱賈,《本草經集注》謂主好眠,兼有清熱、解暑、止渴、生津等多種功效,所以成了藥飲必不可少的用料。便成了鄉土味極濃的家常食飲。勞動歸來,美美地享用一碗,甘醇的清流沁人心脾。如果用來淘飯,一股馨香,格外爽口。逢有普通客到,一勺笊飯,一把炒豆,攪入茶中,便可以招待。令人稱絕的是擂茶不排斥任何“饗料”,幾乎所有的食物都可加入,可葷可素,可粗可精。農家取材,極為方便。豆米花生之類應先煮熟,連水沖入;菇筍香料和肉類應另行炒熟再加;芝麻米花則可直接撒入茶中。用勺攪勻,即成佳品。既可解渴,又可充饑,用以待客,經濟實惠。客家人熱情好客,吃擂茶往往見者有份,越吃人越多,客人吃了一碗又一碗,主人添滿這碗舀那碗,歡聲笑語,彼此間感情得以充分交流。 青陽,古稱“五店市”,唐開元年間,這里曾建五小店以餐來往路客,故爾有此稱謂。1951年晉江縣治設在青陽,遂為縣城,現已拆縣建晉江市。 青陽莊氏溯源而上,乃唐光啟二年(886)莊森入閩,森,字文盛,河南光州固始縣人,入閩后擇居永春桃源里,為閩南莊氏始祖。元太宗三年(1230),桃源十二世孫古山徙居青陽,曾任廷署之職,是為青陽莊氏肇基始祖。 莊氏裔族居于青陽,一脈相承,繼往開來,在歷史發展的漫長歲月中,人才薈萃,俊杰輩出,其中就有古之文武狀元,號為泉州七大才子之一的莊際昌和莊安世,以及榜眼莊奇顯等諸人。自宋迄清歷朝中進士、舉人及至仕宦顯達者就有百余人之多,故有宋王編賜的“楚烈王鐘派……”二十字輩,因莊姓原乃春秋戰國時楚莊王之后,才有此編賜緣故。此外,還有受制封為“一門忠孝”之莊方壙,有斗酒百篇譽謫仙之莊一俊;更有明嘉靖已丑年之一科三進士莊氏裔孫,以及五次科試各中舉人二名之“五科十鳳聯飛”夸耀古今,遂有欽制“金馬玉堂”賜額,備極榮寵,鄉梓增輝。 青陽莊氏家廟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系十世孫高州知府莊科倡建。歷代迭有修建,祖制春、冬二祭。家廟建筑保留古制,門開五間,山門、正廳立柱均為石制,基座亦為堅石砌造,大梁鋪架皆以木構,為民居建筑傳統作法,其間雕彩并施,紛繁富麗,多以傳統花、鳥以及吉祥圖案入畫,極具觀賞性,同時也是營造一種祥和端穆的氛圍。 莊氏家廟正廳里葆有多幅匾額,其中較為知名的就有“一科三龍齊奮”匾、“五科十鳳聯飛”匾譽,以及欽賜“金馬玉堂”橫匾、“狀元”匾等,展示了家族歷次恩榮。 青陽莊氏繁衍日眾,可謂枝繁葉茂,現青陽就有多個衍支,有思齊、裕齋、希信、振福、未庵諸小宗,各立宗祠,昭示家族興旺發達。自創青陽以來,青陽莊氏裔孫多有徙居外地,主要繁衍同安、惠安、南安、龍溪、長泰、海澄、泉州各地,以及廣東潮州一帶,旅居海外族親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等國,以及臺灣、香港、澳門等地區,總人口就達數十萬之眾,僅菲律賓莊氏宗親會青陽籍人就占70以上。 莊氏裔孫雖各處一方,然親故園、重文教、事業有成者亦不在少數。當代杰出人士,就有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華僑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僑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莊明理;前菲華商總理事長莊清泉、現副理事長莊長泰;菲華防火聯合會會長莊振忠;廈門市人大副主任莊云潮等等,載入晉江人物志者莊氏裔孫就有100多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青陽莊氏經濟的發展,已達相當規模,海內外資產就達100多億美元之巨。海外就有莊啟程、莊材鰍、莊清泉等人,國內有莊杰趕、莊雄輝、莊材佑、莊垂借等人,是青陽莊氏大工商業家,“青陽源和堂”就是一大馳名中外的企業。 有《晉邑青陽莊氏族譜》、《晉邑青陽莊氏重修族譜》以及《晉邑青陽莊氏虛川公派續修家譜》等多部譜牒抄本。 首頁>>泉州晚報海外版>>華夏風情 青陽古八景 陽山奇石   錦繡陽山麗宇堂,奇葩茂樹郁蒼蒼。   碧空捧日沐春艷,綠水環山奕世昌。   翠竹吟風迎福瑞,青梅夢雪溢芬芳。   嶺峰眺望三臺景,古石反庚南國揚。   注:陽山,又名青梅山,位于青陽莊氏家廟后面,北朝清源山三臺(東臺、西臺、中臺)。山有晉江水環流,山上青梅茂榮,花草斗艷,風拂翠竹似馬鈴聲響,其山有一塊灰色的反庚石,指南針放入其上,針即呈相反方向,其傳說遠播泉南一帶。   石鼓喧聲   三星地瑞煥輝煌,石鼓傳聞遍四方。   嶺景已無前代貌,山花猶有舊時香。   青峰玉樹朝湖塔,碧漢丹霞映梓桑。   廟宇千秋光世澤,鄉賢典范永流芳。   注:石鼓峰位于青陽之北,山上架有長圓形的石,叩之發出叮咚鼓音,其山勢為三星靈穴,葬有青陽莊氏一世祖墓,東北朝向十里湖光之溜石塔,山旁建有順正王等廟宇,以及明代莊用賓倡建之鄉賢祠。   桃花疊浪   坑橋小澗水粼粼,亭外千家怡樂春。   草木蔥歸凝紫氣,麥苗綠漲映卿云。   桂山景物呈華麗,堤岸桃葩吐馥芬。   落瓣逐流浮錦簇,花團疊浪更迷人。   注:桃花浪景位于桂山后塘郊外坑橋亭側小澗,每逢初春,兩岸桃花爭妍,其時麥浪翻青,風光旖旎。隨波逐流的花瓣于坑橋下旋流中呈現桃花狀,逼真可賞。   日月相照   華表石巖顯麗瑩,穿圓透孔異奇生。   千秋宇景春風暖,四境樓臺夜幕晴。   東海金烏騰漢起,西山玉兔駕空行。   年端十五凌晨望,日月相輝萬里明。   注:華表石位于蔡厝華羌夾,其石穿透小孔,每年正月十五黎明之前,從東面透孔眺望,見月亮欲墜;從西面透孔觀瞻,見太陽初升,日月光輝剛好透孔相照,堪稱天地造化神奇。   雁塔地靈   石塔宇前榕郁蒼,秋蟬啼暮景呈祥。   斗星北向風凝露,日影南回菊傲霜。   時近初冬知冷屆,雁經此地繞環翔。   青梅嶺麓一奇事,古往今來奧妙揚。   注:雁塔地位于青梅嶺麓后崎,其地有一座祖宅,旁立石塔,前有一株大榕樹,在秋冬之交,群雁飛經此地,必定繞此屋環翔一圈,如此神奇傳說,古今成趣。   鐘鼓墜地   法云古剎景宏觀,九十九僧念佛堅。   惟有恒心敬菩薩,更無詐主獻忠肝。   微暉荒冢傷靈穴,暗谷寒泉隱廟禪。   雨夜雷聲鐘鼓墜,唐興明廢恨綿綿。   注:法云寺位于今敏月公園邊,始建于唐末,是青陽風水勝境。后因有一施主為討其高堂風水,每日捐錢濟寺;后施主其高堂千古,墓葬于寺附近而傷靈穴,突有一夜雷雨,寺中鐘鼓墜地,此后寺漸漸傾圮,現有寺中遺物放于東巖寺中。   榕根仙橋   清貧遠涉歷滄桑,歲正弱冠身健強。   任怨任勞抒壯志,克勤克險耐寒霜。   披星戴月為謀業,望樹成橋再返鄉。   雷劈榕根伸過岸,歸來皓首鬢蒼蒼。   注:榕根橋位于現敏月公園內,相傳本地有一青年,因家境貧寒,涉溪過岸,拋鄉異地奔波謀生。他曾有發誓非溪旁榕根為橋決不返鄉,果然天從夙愿,雷劈榕根成橋,此位青年歸來時已是耄耋之年。   樟井圣泉   古樟孤樹茂枝繁,五代之間遇旱年。   曠野枯焦山澗涸,炎陽酷烈沼池干。   風云不測農田廢,禾黍歉收淚雨漣。   一夜樟根雷斧劈,圣泉穿地涌如川。   注:樟泉井位于青華井仔村,據清道光版《晉江縣志》載,五代之間曾遇酷旱,炎空蒸人,原野枯焦,突有一夜雷劈樟根起,泉如井涌。據《凌云王氏族譜》載,王文郁于此筑井,井淺而甘,遇旱不涸,泉以濟渴。   □莊樹銓   2004年3月13日 星期六 記永春湖洋“錦繡山莊” 斯人竟千古風雅緬遺篇   ———記永春湖洋“錦繡山莊”   位于永春縣湖洋鎮錦繡山南麓的“莊氏家廟”(又稱“莊府”),原為閩南莊氏開基始祖莊森故居,曾為少師莊夏府第,迄今已有1100年的歷史。聽說,湖洋莊府出了4位狀元,2位榜眼,成就當地一段佳話,令人神往。陽春三月的清早,我隨同該鎮的宣委志軍前往“錦繡山莊”,一睹先人俊杰的風采。熱心的村民聽說我們要來采訪,自發在前面引路。車行數里,拐過村里的一個岔口,前面兩棵數百年的老松樹伸展腰枝,猶如村民般熱情地迎接我們。再往前數百米,一座巍峨的閩南古大厝安然而立。   閩南莊氏開基始祖莊森,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唐末隨王潮、王審知兄弟入閩,卜居永春桃源里。九世孫莊夏,是南宋孝、光、寧宗的三朝元老,官至兵部侍郎,封永春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卒贈少師。其祖墓在湖洋鬼岫山,寧宗為之改名“錦繡山”,遂有桃源莊氏“御墨錦繡”、“錦繡傳芳”之譽稱。寧宗又賜莊夏建府第于泉州城,泉州莊府巷即因莊府而得名。千年來,莊森的后裔繁衍昌盛,播遷海內外,總數達百萬之眾。英俊輩出,自五代至清登進士第者就達96人,其中文武狀元4人,榜眼2人,堪稱盛族。   莊夏開府泉州后,子孫星移,經元至明,永春故宅蕩棄殆盡。到明朝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吏部尚書莊欽粼等裔孫合資重修永春府第,稱“蓬萊堂”。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于舊址建祠,是為“莊氏家廟”。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毀于火,同年復建。1948年,重加修葺。1985年,遷居晉江青陽、惠安山腰的莊氏裔孫集資再為翻建,家廟煥然一新。   莊氏家廟為五開間,二進深,單檐歇山頂磚石木結構,猶存宋明建筑和雕塑風格,頗具名祠風韻。祠門前左側壁,豎嵌著清同治七年(1868年)修祠時所立《示禁碑記》,由甘肅西寧道臺莊俊元撰,當時永春州府出示,碑文細述桃源莊氏家廟及先祖墓葬變遷情況,告示周邊居民保護文物之戒例。大門前石柱刻聯曰:“自唐代發祥以來,看鼎甲簪纓鵲起蟬聯,靈鐘錦繡無雙地;由閩中著姓而后,任吳齊浙粵支分衍派,本溯桃源總一家。”正門兩旁壁垛均用精雕巖石作花框型砌筑。墻中垛皆由細雕之白色花崗巖石板砌成,與輝綠巖之窗雕相映和諧。兩旁下壁垛用整塊白色花崗巖石板浮雕一對麒麟。右邊門額匾題“御墨”,左邊門額匾題“錦繡”。正中大廳兩邊壁書莊氏家訓“忠孝”、“廉節”大字。廳中柱聯曰:“賜第沐皇恩,前少師,后冢宰,五邑衣冠推錦繡;入廟思先德,左三子,右九孫,一朝簪笏半云仍。”夸耀桃源莊氏的顯赫歷史。廳上懸掛著莊安世、莊際昌、莊有恭、莊培因“狀元”匾共四面,莊奇顯、莊存與“榜眼”匾共二面。   遍觀各地家廟,恐無如此榮耀也。清朝邑人邱人龍游莊氏家廟,賦詩《湖陽莊少師祠》:“三臺翠堪,松柏青綿綿。古廟半村路,荒橋群壑煙。斯人竟千古,風雅緬遺篇。落日空臺望,春愁叫杜鵑。”莊氏家廟于2002年1月被列為永春縣級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孫傳勇林聯勇文/圖

 

標簽: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莊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莊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族譜錄紀念網

      查看更多討論帖>>
      點擊 回復 標題 作者 最后回復 回復時間
      1567 1 徐州莊姓 莊金龍 219.72.32.* 2018-08-06 08:13
      686 0 aaa 59.35.149.* 59.35.149.* 2010-05-25 07:25
      4423 1 泉州晉江有莊姓 222.79.194.* 218.2.177.* 2009-10-14 13:24
      833 0 ,你看見就 59.39.83.* 59.39.83.* 2008-11-17 21:44
       
      發表話題:
      標題:
       
      內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th id="1k272"></th>

            <video id="1k272"><sup id="1k272"></sup></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