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剪,讀音作jiǎn(ㄐㄧㄢˇ)]
一.姓氏用字:
二.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剪蠹氏,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剪蟲氏,亦稱翦蠹氏、翦蟲氏,亦簡稱剪氏、翦氏,為西周時期所設置的官職,隸屬秋官所轄,專職負責翦除農業、林業、家居害蟲。這在典籍《周禮·秋官·剪氏注》中有注釋:“翦,斷滅之言也?!?/font>
在古代,“剪”、“翦”二字通假互用,都有截斷、滅殺之義,“翦”比“剪”更徹底、更無情、更殘暴。這在典籍《玉篇》中也有記載:“翦,俗作剪。”
剪氏屬下設置下士一名,史一名,徒兩名。由于剪蠹氏屬于經驗型官職,因此多為世襲。為了幫助各國消滅害蟲,周定王姬瑜在執政的第十年(公元前597年)還將經驗豐富的剪氏分贈給各諸侯,這個事件在《左傳·宣公十二年》中有記載:“王將其翦以賜諸侯。”
到了南北朝時期,北周政權亦仿周制,設置有剪蠹中士(翦蟲中士)之職,屬正二命官階(正八品),下設剪蠹下士(翦蟲下士)等附屬官員,隸屬于秋官府司管轄。
在剪蠹氏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剪氏、翦氏、蠹氏、蟲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其剪氏史稱正宗。
第二個淵源:源于維吾爾族,出自明朝時期畏兀兒將領哈常黎,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
據史籍《萬姓統譜》記載:“明有剪成,曾任衛千戶?!?/span>
剪成,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受明太祖朱元璋調遣率軍南下、時任常德指揮使的畏兀兒將領哈勒·八十的后裔。傳說,因哈勒·八十守邊有功,剪除了許多前朝敵對勢力,因此明太祖賜他姓氏為‘剪’,并改“八十”為“八士”,還封給他湖南桃源縣良田一千一百七十畝,此后稱剪八士,世代定居桃源寶地生息繁衍。
經湖南省圖書館研究推斷,實際上,剪氏是哈勒·八十的后代哈常黎以居住地名稱改為剪氏。其兄長哈常蒲依然稱哈氏,后返回新疆原籍(今新疆庫爾勒),“惟常黎樂常桃山水,遂家焉”。
桃源縣山青水秀,美不勝收,特別是桃花源,因晉朝田園詩人陶淵明的一篇《桃花源記》文意幽深奧美,引多少墨客騷人尋求其處,吟詩作賦。哈常黎忘情于桃源山水,尋幽探勝,始居桃源鄒溪,即后來的左千戶所駐地。
鄒溪臨沅江,溯江而上,船行三十余公里,就到了桃花溪,與桃花溪隔江相望是剪刀溪(今湖南剪市)。剪刀溪,是因為有兩條溪流于此合流入沅江,溪流分岔似剪刀,故名。
哈常黎到了風景如畫的剪刀溪,流連忘返,筑廬于此。為了更好地融匯到當地的人文環境中去,也表示定居的決心,于是改哈氏為剪氏。
以邑為氏,乃取氏的通例。
該支哈姓翦氏初為剪氏,傳說其族后因以“剪”作為姓氏用字不雅,就改用作為“剪”的正字“翦”,到現在為止,湖南還有些地方“翦”、“剪”皆作為姓氏用字,如在華容縣就是如此。
該支翦在何時改“剪”為翦?湖南省圖書館的學者認為,最早也在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以后,因為在清道光三年的《桃源縣志》中出現的歷史人物,還是“剪八士”、“剪敗著”等,其中的“剪敗著”也因為“敗”字不雅,改記為“剪拜著”。
由于維吾爾族與回族信仰相同,生活習慣相近,故在后來長期的歷史交往中,特別是通過聯姻方式,維吾爾族的翦氏融入了回族當中,成為今回族翦氏一支。
本書按:
本書認為,此說中有個值得質疑之處:“該支哈姓剪氏族人后因以‘剪’作為姓氏用字不雅,就改用作為‘剪’的正字‘翦’……”問題是,如果真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賜姓氏字“剪”,誰人敢認其“不雅”?在姓氏學上,只有當朝帝王才能制約或更改前朝帝王所賜之姓,更不要說明太祖在有清一朝一直是歷代清帝敬重的前朝君王了,而有清一朝,從無清帝改其姓氏字之記載。
明朝時期,“剪”字已定,且古代通假之字“翦”并非“剪”之正字,自古“剪”“翦”皆是正字?!棒濉弊滞鐨?,更加殘暴不雅;而“剪”字通截斷,較之文雅得多。明太祖在“賜姓”時并未認可“翦”字,沒準還根本就不認識“翦”字以及古體字“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剪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剪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