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劍,可做姓。
劍[劍、劒、剣、剱、劎、劔、釰、釼、鐱,讀音作jiàn(ㄐㄧㄢˋ)]
第一個淵源:源于姜姓,出自炎帝后裔蚩尤一族,屬于以職業稱謂為氏。
據史籍《管子·地數篇》中記載:“昔葛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矛戟。”史傳,是蚩尤在今山東省膠州市葛盧山發現了鐵,冶煉成為劍、鎧、矛、戟等兵器,用來與黃帝作戰。
劍,冷兵器時代的一種武器,直面,兩側有刃,寬一寸半,厚兩分,無槽。以刺、撩、削、旋、點、挑等為主要運作要領。春秋戰國時期,從護手起算,前一尺七寸為“劍”,后三寸為“握”,后來在漢朝時期,前端又加了一尺,總長三尺,后籠統稱作劍。所以,劍后來又被稱作“三尺青鋒”、“百兵之祖”。
過去的劍實際上只有前七寸開刃鋒,其余部分有刃形而不開鋒。后來,長度不足一尺七寸者稱作短劍,寬于兩寸半且厚四分者稱作巨劍。古代戰場實用作戰的劍,都是屬于巨劍一類。
源于職業,出自古代執掌極刑者,屬于以職業稱謂為氏。
古代,操劍殺人曰劍。據史籍《潘岳·汧督馬敦誄序》記載:“漢明帝時有司馬叔持者,白日于市,手劍父讎。”
用劍執行殺人的工作,就稱之為“劍”,受劍者為有身份地位的王公、大臣、貴族。其后人有以其職為姓氏者,稱劍氏。
與劍不同的是,用刀執行殺人的工作,南稱“刑”,北稱“斬”,受劊者多為身份地位低下的小官吏和犯罪的平民百姓,以及造反、謀叛者。其后人有以其職為姓氏者,稱刑氏、斬氏。
刀,冷兵器時代的一種武器,弧面,一側有刃,寬兩寸半,有槽。以捅、劈、砍、掛、抹、奈等為主要運作要領。漢朝時期,從護手起算,前二尺二寸為“刀”,后三寸為“把”,后來在唐朝時期,汲取匈奴、大月、吐蕃等各民族兵器的特點,前端又加了六寸,總長三尺一寸,后籠統稱作刀。
劍氏、刑氏、斬氏,在古代稱為“劊”,后來通稱其為“劊子”,“子”是尊稱。平民百姓則稱其為“劊子手”。
劍 東:(公元1963~今),本名張博維;黑龍江虎林人。著名現代作家。
醫學院校畢業,做過急診科、傳染科等科大夫,發表醫學論文數十篇,獲科技進步獎一項,業余時間堅持寫作,其作品散發于廣州、廈門、北京、上海、武漢、長沙、香港、海南、澳門、杭州等地,并在海內外各種大賽上數十次獲獎。
其創作的微型詩《核戰爭》1993年在有六萬余稿參賽的全國大賽上獲一等獎,并創造一項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同時入選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其創造的世界紀錄迄今無人能打破。以其創造吉尼斯紀錄為素材的電視新聞片《核戰爭》,在全省第二屆建功立業大賽電視新聞類評比中榮獲一等獎,其創作事跡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等新聞媒體多次報導。
劍東尤其關心世界和平、環境保護,為此他進行了數月的綠色長征,從黑龍江省的烏蘇里江邊出發,通過騎單車、步行、水上考察等方式,對中國的大氣、河流、海洋等做了一番綜合性考察,行程數萬公里,于千禧年新年之際成功抵達中國最南端的城市天涯海角所在地三亞,被人譽為綠色使者。
劍 南:(公元1943~今),黑龍江人。著名現代畫家。
先后畢業于云南藝術學院及四川美術學院油畫進修班。現為云南畫院二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作品曾十次入選第六、七、八屆美展等全辦性美術展覽,部分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北京民族文化宮、澳大利亞皇家昆士蘭美術館、斯坦索普美術館等收藏。
油畫《晨牧》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并獲云南省美展金獎,油畫《圣殿之門》獲中國油畫首屆精品大賽彭勵獎,油畫《瀾滄江畔》獲“全國科普美術展覽”銀獎,另有十余件作品分別獲云南省美展金、銀、銅獎。
1988年應邀赴澳門訪問、展出。1991年應邀赴澳大利亞在皇家昆士蘭美術館、墨爾本國際藝術節美展等舉辦畫展,受到廣泛好評。
傳略收入《中國現代美術家人名大辭典》、《中國當代書畫家名人大辭典》、《中國美術年鑒》等辭書,一些作品被選入《中國當代油畫選》、《中國油畫精品展》等大型畫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