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孝本的故里,位于上猶縣安和鄉蓮花井村,北宋仁宗寶元二年(1039年),陽孝本就出生在這里。蓮花井村遠離公路,開往鄉間的班車,只能到一個叫做陶朱的村莊。
從陶朱到蓮花井有三公里的山路,山路的盡頭,便是蓮花井村的水口。水口是山區村落對外的交通孔道,按常規,水口處往往是構筑一塔、一亭或是一閣,但蓮花井村的水口卻標新立異,與眾不同。在此處,迎向山路的一塊巨大的紅石石碑,碑上刻有蓮花井村拓基人的姓氏名號,碑的頂部還帶著檐蓋,頗具審美價值。此碑不僅美化了村落的外部空間,而且還是全體村民的驕傲。據傳,古時外人進村,出于對陽氏先祖的崇敬,不論官階多高,行至碑前,文官下轎,武將下馬。
過石碑,視野豁然開朗,展現在眼前的是一處四面皆山的山間小盆地,蓮花井村就坐落在盆地之中,現居住著陽氏族人500余人。村中最醒目的建筑,是一棟有著高大封火山墻,按三進兩天井布局的祠堂。祠堂重建于清代雍正二年(1724年),是贛南陽氏族人的總祠堂。祠內原本掛有許多牌匾,但如今只剩一塊刻有堂號“啟胤堂”的木匾,孤孤單單地懸掛在正廳的橫梁上。其余的匾牌散失于“文革”時期,但大部分都被村中的有識之士隱藏了起來,經過許多的周折,我們終于見到了其中的三塊。一塊是褒揚陽孝本德行的“南贛鄉賢”匾;另一塊是曾任安徽歙縣知縣的王文川、題贈陽氏外祖農的“木本水源”匾;尤為讓人驚訝的是,一塊由戴均元撰文、道光四年刊刻的“重修通天巖陽玉巖祠記”匾,此匾原本懸掛在贛州市通天巖的陽公祠,1945年日本鬼子侵占贛州時下落不明,怎知此匾竟會在蓮花井村落了戶。
祠堂的后側有一眼八角形的水井,北宋大觀二年(1108年),已年屆70高齡的陽孝本被再次薦舉到朝廷,臨行前由贛州回鄉祭掃祖墳,恰逢井中綻開出一朵蓮花。出現如此祥瑞的人文盛事,從此這眼水井便有了一個吉祥的名字——蓮花井,因井而名,村名亦被稱作蓮花井。
通過《大門陽氏重修族譜》這部編修于清代光緒年間的珍貴族譜,可以了解陽孝本的家庭遷徒及譜系傳承等歷史疑問。
陽孝本的先人世居北平,自唐代起,始祖陽城出任道州(今屬湖南郴州)刺史,子孫遂在道州安家。陽城回傳至陽范,范公因避亂而遷居江西吉州,范公長子定居吉州,次子陽模繼續南遷,于唐末大中五年(851年)來到上猶蓮花井村開基。陽模被尊為五世祖,他是贛南陽氏的開山祖。陽氏家族傳至北宋陽孝本時,已是第11世,時至今日,陽氏家庭在贛南已有了第48代傳人。陽氏家族的歷史譜系完整、發展脈絡清晰,具有極高的文史研究價值。
贛南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但由于宋元時期贛南客家人大量南遷到閩粵兩省,致使現今贛南宋代開基的村莊十分稀少,至于唐代開基的村莊,就更屬鳳毛麟角了,這對研究贛南客家的歷史,造成了許多的困難。而名人陽孝本的故里,卻是一座十分典型的唐代村落,這座延續了一千多年的村莊,以及在此繁衍生息了一千多年的陽氏族人,本身就是一部縮寫的贛南客家源流史。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陽孝本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陽孝本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