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氏源流
樹發千枝木有本,江流萬派水有源。追思遠古人有祖,胡氏宗族源遠流長。始祖滿公,為圣祖舜帝有虞氏孫虞閼公之子。周武王克殷商而得天下,為追崇舜德,復求舜后,得虞閼父,仕周為陶正。周武王姬發為利用閼父陶正用器如神,以元女太姬配其子滿公,并封國于陳《今河南新蔡、淮陽、洛陽、安徽毫州等地》,建都宛丘,且賜姓曰胡。其為陳開國君主始,故稱胡滿公。乃胡氏一世祖,太姬為一世祖妣。在歷史長河中,子孫繁衍,承前啟后三千年,成為華夏一大盛族。
耿氏婆婆,八十八世祖妣。生于晚唐僖宗時期,身出名門,乃耿恭后裔。早期,我明公與耿公屯田西域時,胡耿兩姓親如一家。后來,婆婆與我華林始祖成公為配,并勣封徐、歧兩國夫人。婆婆生五子{珰、瑜、玵、瓊、球}俱成名,且官顯。自成公始,子孫繁衍,高官不絕,貴母美名子孫相傳,亦稱“華林世家”。故胡氏子孫皆傳稱為耿氏婆婆之后。
澧水流域啟祖福公,屬一O九世孫,生于安徽歙縣。妣錢、妣詹生子十,海、春、茂、璉、清、湛、膺、浦、斌、江。洪武壬字年科舉人,進士,浙江紹興知府、巡撫,后詔賜御前都指揮。洪武十八年,澧州八蠻作亂,福公受命征討,詔封昭勇將軍,屯居湖南永定【今張家界市】。十子隨父南征,分別屯居永定、慈利、澧州、安福及湖北公安、荊州等地。平討八蠻均為有功之臣。洪武二十七年,福歿,葬于永定北門外。永樂二年,兵改民,軍器改農器,就地墾農落業,后裔繁衍,形成澧水流域一大族系。為昭穆列祖,且祖祠林立,大庸建有宗祠。僅臨澧就建有沿潭河祠、鶴子灣祠、宋玉城祠、衍嗣庵祠、八角堡祠、魯田堡祠、胡家廟祠、翼引庵祠和紫陵崗祠。
沿潭河祠鼻祖道公,福祖之孫,茂公之子。生于安徽歙縣,進士,隨父南征報凱,封果毅將軍,后與父平討八蠻,征剿香爐山,賜御林指揮。姚莫生子四‘道、銘、通、海’長子道公隨父南征,賜世襲將軍。一四O四年下屯澧州湘堰鋪,平蠻后落業墾于合口合溪橋,并建沿潭河祠,成為我祠之源。妣楊生子五‘英、雄、俊、杰、洪’。俊公隨父屯墾。妣袁生子四‘永光、永遠、永仁、永讓’成為沿潭河四大支系。遍居澧陽平原,乃至全國各地。
根據《元和姓篡》等史籍記載,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媯姓后裔。其胡姓始祖,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為陳地的胡公滿了。胡公滿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孫,周武王的東床快婿,被封為陳侯。
胡氏還有兩支源於古代的國名。周代有兩個胡子國。一個在今河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諸侯國。它曾參與以楚國為首的聯軍去攻打吳國,后來又跟隨楚國與吳國作戰,楚國回師途中順便吞并了胡子國。另一個胡國是歸姓,周代有異姓諸侯「胡」國,在安徽阜陽縣。在魯定公時被楚國滅掉。這兩個胡子國亡國之后,王族子孫都以原國名為姓,又形成兩支胡氏。
在胡氏中,曾經出現過復姓胡母氏。胡母氏這一復姓,得姓于齊宣王之時,距今有兩千四百八十多年的歷史。胡氏復姓,開始也很盛行。秦時,有太史令胡母敬,漢時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晉代以后,胡母復姓漸漸被"胡"這一單字姓氏所代替。由於其后世子孫大多改姓為胡,使得胡母復姓所傳日漸減少。這大概是這一胡母復姓傳之不多,至今仍然為數稀少的原因之一吧。
另外還有兩個來源,其一為鮮卑族復姓所改。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時,北魏有代北復姓「胡骨氏」(為魏獻帝之兄的姓氏)隨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后,定居中原,代為漢姓「胡」氏。另外,據《周書.李遠傳》所載,敕勒有胡姓。
二、遷徙分布
至於胡氏的源地,當然是周初的封地陳國了。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陽縣。從此之后,胡氏以此為源地,其后世子孫逐漸向四處延伸。經過數代的繁衍,先后南達新蔡,北到山西,并成為當時的胡姓望族。再以后,又由新蔡和山西兩地的胡姓向其他各地遷居、繁衍,致使遍及了全中國。
胡氏南遷,始於西晉末年。胡氏的后代,從中原渡江南下,先遷到安徽,然后又從安徽再遷至福建。最后由福建遷居入臺灣。臺灣的胡姓,至今已遍及全省。不過,居住較為集中并且人數最多的,則是臺南、臺北、彰化和新竹等地。
三、郡望堂號
【堂號】
胡氏堂號主要是"澹庵堂"。得名是由於宋朝胡詮所著的《譚安集》。
胡氏堂號還有的是“安定堂”
【郡望】
胡氏的郡望,在唐朝元和年間以前主要有安定、新蔡(今屬河南)兩處,以后又有弋陽(郡治在今河南潢川)定城、義陽(郡治在今河南信陽市)中州、洛陽、戶縣(今屬陜西)、河東等地。
四、歷史名人
胡姓始祖,雖然可以追溯到周代的滿文公,可謂淵源久遠。但是胡氏在早期能夠名垂史冊的,卻并不多見。能數得上的,只有春秋時期的名士胡衍。他以其大義化解蒲邑之危而名盛於世。除此之外,所知甚少。
然而到了秦漢,胡氏有極為出色的表現。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學篇》七章,稱為"秦篆"(即后來所稱的小篆);經學家胡母生,著《春秋公羊傳》。胡安,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曾在白鹿山聚徒受經,司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門生之一;胡烈,則是一位出名的好官,他在擔任襄陽太守時,筑堤灌園,曾被老百姓歌頌為"譬春之陽,如冬之日。"
唐宋時期,是胡姓人氏才華橫益、人才輩出的興盛時期。唐代時有詩人胡曾,宋代教育家胡安定,經學家胡安國,學者胡直等。宋代教育家胡安定,開創宋代理學的先聲,曾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的主張,并且把講學分經義和治事兩齋,嚴立學規,以身示范。至於胡安國,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宋朝在王安石施行新法的時候,曾廢棄先秦時期最為精辟的智慧結晶"春秋三傳",將之摒諸學宮的大門之外。要不是胡安國的矢志"搶救",今天呈現在國人面前的傳統文化的內容,很可能就是兩樣了。胡安國對於整個中華文而言,可謂是功高五岳,難怪他身后會被從祀於孔子廟,千秋萬世受人瞻仰。
元代之后,史學家胡三省,明時文學家胡應麟、胡震亨,清時經學家、地理學家胡渭,軍事家胡林翼等,也是胡氏中名垂千秋的人物。
明代在文化領域較有成就的胡姓人物有學者胡居仁、胡直,伊斯蘭教學者和經師胡登洲。明末有胡正言,擅治印、繪畫,與刻工汪楷等合作,改進了彩色套版印刷術。
近現代的胡姓名人主要有:國民黨右派首領胡漢民,著名學者胡適,病理學家、醫學教育家胡正詳,小說家胡也頻,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耀邦。
廣東潮陽縣著名人士胡萬洲,任國民政府海陸大元帥,孫中山總統咨政。
現在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
位于現宣城市績溪縣瀛洲鄉坑口(龍川)村。績溪古屬徽州,文風鼎盛,宗祠建筑遍布。龍川胡氏宗祠建于明代嘉慶25年(1547年),清光緒4年(1898年)重修。宗祠坐北朝南,前后3進,占地總面積1271平方米,以山帶水,氣勢飛動。祠內裝飾精美,尤以保存完好的各類木雕為最,有“徽派木雕藝術寶庫”之稱。龍川在明代曾出過兩任六部尚書,也是胡錦濤總書記的故鄉,1988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黃山市屯溪1小時車程。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胡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胡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