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姓氏:

拼音:  

2008-03-09

213864次

2人

3個

32個

958人

63部


站長: [申請站長] 管理員:   [申請管理員]

[ 字號: ]

華氏起源

華氏源出子姓,自契佐舜為司徒,受封于商。歷事夏,后世為商侯。至成湯克夏,奄有四海,為天下君,傳祀六百。鼎遷于周,武王封微子于宋,以奉湯祀作賓王。家傳至戴公,授公子考父說采邑于華,因以華為氏。四傳,日耦、日元、并為宋國名臣,事見春秋經傳,迨魯昭公二十年,華亥、華定奔楚,華登奔吳,皋比、合比、費遂多僚皆避他國,始失封邑。于漢初有華毋害,從高帝定三秦,封終陵侯。宣帝時有華龍,侍詔金馬門。他無顯者。至三國,華始復盛。有神醫舉孝廉佗,為沛國支;吳侍中,左將軍融為廣陵支;魏太傅、博平侯歆為平原支,皆在大江以北。而江南之華,則自覈顯。覈字泳先,仕吳為東觀令、領右國史、封徐陵亭侯。蜀亡,詣宮門,上表吳營新官,上疏切諫及請禁奢侈,務農桑、薦賢解罪,書百余。上皆有補益。事載吳志,實為華氏文獻之宗。
四傳至孝子寶,當東晉義熙末年,方八歲,其父豪出戍長安。臨行有“須我還,為汝冠”之言,寶識而弗忘。及長安陷,豪殉于軍,寶慟哭無時,終其身不婚娶。厥弟寬,憫兄無嗣,以次子愨承其后,居無錫惠山第二泉旁。
越十八世而生榮,當宋太宗時,舉進士授員外郎,累官至主爵都尉,徙家汴梁。靖康間,其曾孫原泉扈駕南渡,復歸無錫居梅里鄉之隆亭。傳至五世,分十通五奇之派,散處蠡頭、堠陽、北莊、西宅。厥后,孫枝繁衍,轉徙他鄉,近而晉陵、平江、興寧、興道、延祥、泰伯,揚名天授。遠而中州、豫章、三楚、兩浙、東粵、西蜀,皆有華姓。其中或宗孝子或宗原泉,莫不權輿于無錫焉。
閩之有華,始于京一郎公,舊本以為孝子后,原居無錫武陵街,當宋紹興間宦游沙縣,因家于連城,以帝王世紀考之,我祖之生當與原泉同時,而出自何派書缺有間,蓋是時南北擾攘,民皆蕩析離居,雖有流傳譜牒,大多為兵燹所傷。恭觀無錫諸譜,以原泉為一世,自原泉以上至孝子,凡廿世悉缺而不錄。可知年湮世遠,文獻無徵。雖世守宗祧之裔,亦莫能知其祥,其他復何望哉!然自京公以迄于今,世傳三十幾,歷千年而敝廬猶在,遞年八月祭期,三邑子姓云集,支派源流了然可溯,即間有可疑之處,亦可澄清。謹此以紀。
              一
 

姓華的在中國歷史上,其實是個很尷尬的姓。尷尬的原因還不止一個。
 
 
首先是因為孔子。
 
 
孔、華、宋、殷等等,原本是一家人,親弟兄級別。這幾個姓氏,都是商朝皇室后裔。商朝有個叫微子的大臣,和商紂王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商紂王剖比干、貶商容、欺微子,鬧得天下反起八百諸侯,結果是把天下讓給了一個少數民族的西方部落,這就是周朝。眼看國破家亡之時,微子很識時務,便抱著神器,也就是體現皇族榮譽和地位的寶貝兒----家譜,歸順了周武王,周武王將微子分封到河南商丘一帶,于是,商朝便縮小成為宋國,微子,當然成了宋國的第一代國君。當時的宋國,祭祖的禮節可以用天子禮,這是唯一一個除了周天子之外可以用國禮規格的諸侯國。
 
 
微子死后,埋在微山島上,現在的微山湖往南一百里,往西南一百多里,盡是當年宋國的封地。微子的弟弟微中衍繼承了微子的國君位置,這便是殷姓始祖,也是現居美國的印第安人一族,印者,殷也;殷者,商也,殷商殷商,不是胡亂說的。
 
 
微中衍死后,其兒子宋公稽入繼大統,這是宋姓祖先。在微中衍的孫子中,有一支封于商丘東部,安徽西北部和江蘇西北部、山東西南部的子孫,這支子孫便是華姓。
 
 
另有一支封在了商丘的南部和西南部,就是今天河南的夏邑。這是孔姓始祖。
 
 
這些商代沒落貴族們,雖然他們都有了很大的封地,是宋國最大的地主,但他們的工作單位卻是在商丘。到了宋殤公時,大司馬孔父嘉喜歡上了打仗,而且是十年之內竟和周圍的鄰國打了十一次,把個宋國打得很是窮困,百姓們也有了怨氣。孔父嘉的兄長華睿是個文官,他不太喜歡打仗,這個老祖宗,竟然愛上了弟媳婦----孔父嘉的妻子,趁國內外對宋老大、孔老三怨聲四起之時,華老二就帶領百姓和士兵突襲大司馬府,殺了孔父嘉并帶走了孔父嘉的妻子,奪得宋國執政大權。孔父嘉的兒子木金父逃到魯國,是孔姓祖先。
 
 
春秋無義戰。
 
 
從歷史書上我們得知,春秋時代父子反目、兄弟相殘者比比皆是,至于兄妹亂論、母子茍且之事更是舉不勝舉。也許正因為春秋時的混亂,孔子才特別重視禮法對人的約束,特別重視強調三綱五常。他年紀大的時候重新編寫《春秋》一書,其目的就是讓“亂臣賊子懼”。就是讓昏沌的天空清朗一些。我們今天看到的宋國“華氏之亂”,在孔老夫子編寫到此節時,心里一定是痛楚而無奈的。但,這畢竟是歷史。
 
 
華氏一族自此在宋國獨撐局面,其家族榮耀二百多年,歷代高官,歷代權柄在手,已經是和宋國難分榮辱了。
 
 
宋國在春秋戰國時代存在了近八百年,其間共26世34君,比魯、陳、蔡、鄭、晉等眾多國家存在的時間都長久。大家知道,商丘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但商丘周圍無險可守,同時又是黃泛區,地薄人稀,物阜不豐,能存在近八百年,也是奇事一件。這里邊,誰又能抹殺掉華氏一族的功勞呢?
 
 
還有個尷尬人是華歆。
 
 
《世說新語》說,華歆小時候和一個叫管寧的在一塊兒讀書,門口兒有大官的儀仗隊經過,我們這位老祖宗貪玩好奇,就跑出去看,一心二用不好好讀書。這事兒,本來很正常也很合理,誰料,等他看完了儀仗隊回來讀書時,卻發現原本友善的管寧同學正在怒目圓睜地瞪著自己,華歆不知如何招惹了他,正發呆之時,這管寧,竟然拿起刀來把好好的一張座席給割成了兩半,并宣布絕交。清高的和市俗的不愿意混在一塊兒了。
 
 
用佛家的觀點來看,這個管寧其實更是小心眼,外表的清高并不能掩飾對虛榮和繁華的向往。相反,我倒覺得我們這位老祖宗倒是率真可愛,頗具真性情。就像那位抱著美婦人過河的和尚,該抱的時候抱起來就走,該放下的時候說放下就放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只要心中放下,就比想抱不抱、想抱不敢抱、想抱不會抱的邪惡之徒高尚萬倍。
 
 
但這個故事竟然被人給編到教科書里,讓認識漢字的小孩子們都要學習管寧,都來瞧不起華歆。且不說這個故事其實是個經不起推敲的傳說,即使是事實,又能證明管寧同志的什么呢?只證明小管是個偽君子,假正經。這對啟蒙時期的幼童教育不是正確而是偏頗;是偽教育,是對孩子天真好玩習性的扼殺。
 
 
歷史上的華歆,字子魚,青州高唐人,史書說他:“議論持平,終不毀傷人。”也就是為人處事總能一碗水端平,從理出發,就事論事,不抱個人成見,論事兒,不論人。同時,還不說別人壞話。就是這樣一位謙和君子,其實對時局的把握一直很準確,看人的眼也很毒。當年,有個叫王芬的約他一塊兒把漢靈帝廢了,他阻止無效,但聲明自已絕不參與,并告訴別人也不要參和,因為:此事弄不成!結果,真如他所言,王芬果然敗了。
 
 
華歆年輕的時候已經是尚書郎,屬于京師高官,但他見董卓入主長安,知道這董卓也不是成事的人,便裝病離朝,邀袁術討伐董卓,袁術不敢,華歆便投奔了孫策。孫策“待以上賓之禮”,到孫權當政時,曹操頒天子令,讓華歆歸朝,華歆離開江東時,“賓客舊人送之者千余人,贈饋數百金”。但華歆一一封好,退給了送禮的人。他說,他不是不需要這些東西,也不是不領大伙兒的情,只是路途遙遠,帶這些東西不僅不方便,而且還有危險。史書說:江東人聞聽,“而服其德”。
 
 
華歆當了太尉的時候,幾次稱病乞退,而讓位于管寧----就是那個讓他尷尬不已的人。看來,他把割席這茬給忘了吧!但曹丕沒忘,他就不同意管寧替代華歆。
 
 
華歆墓位于高唐縣城東固河鎮大華村北,至今保持完整。可以想像,在喜歡厚葬的漢代,華歆的葬禮一定是簡樸而寒酸。如不然,早讓人連挖帶盜弄個稀巴爛了。
 
 
還有一位名人秩事也讓華家人感到哭笑不得。江南風流才子唐伯虎,看中了當朝華太師家的一個丫頭,于是打扮成仆人混入太師府,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將秋香稿定。在這出滑稽戲中,華太師昏頭暈腦,管家竟然叫“臭鼻頭”,太師夫人則又聾又啞,不堪世事,唐伯虎小丑一般地上竄下跳,祝枝山鵝頭鴨腦一派胡言……且不說這故事的漏洞百出,就人物塑造而言,也是一出不值一看的鬧劇。但這鬧劇鬧得和名人有關,就更顯鬧,更顯無聊地鬧。
 
 
歷史上的華太師確有其人。華太師名察,其家族在北宋末年由江蘇西北部遷往無錫并成為無錫望族。華察于嘉慶五年中進士,后任應天府會試主考官,拜侍讀學士。華察詩文雙絕,在朝鮮、日本,都有人特別崇拜他的詩歌和文章,是領軍文壇的一代鴻儒。
 
 
唐伯虎生于1470年,死于1523年,而華察,則是1526年才中的進士。唐伯虎死的時候,華察還未金榜題名呢,何來太師一說?
 
 
華家還有個華國鋒,實在又厚道,沒跟上形勢變化,真令國人唏吁。華國鋒1976年10月當上中共中央主席,軍委主席兼國務院總理,黨政軍大權集于一身,可惜在1980年,先是辭去了國務院總理職務,翌年又辭去中共中央主席和軍委主席職務,和華太師一樣,告老在家。
 
 
要說,當了6年多的主席也是很風光,但大家提起“華老”來,總是止不住的嘆息。
 
 
嘆息什么呢?不好說。
 
 
 

 
 
 
華氏家族有商代遺風。
 
 
商代遺風的特征是處處講面子,講一定的舊規矩,在逆境中也時刻保持自己那份可憐的尊嚴。
 
 
既然叫遺風,就是和時務不太一致,輕物質享受、重精神愉悅,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中,保持固有的傳統。
 
 
此乃所有“遺民”家族的特性。
 
 
華氏家族是殷商遺民,當然也具有這種凍死迎風站、餓死打飽嗝的姿態。華睿的曾孫華元,在任宋國最高執政官的時候,宋被楚國圍困近十個月,商丘城里已經“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也就是說,大家相互交換著煮孩子吃,因為吃自己的孩子實在是不忍心。而煮孩子用的柴,則是用死人的骨頭。即便是這樣,宋國人也不投降。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的情況下,華元獨身一人攜刀于夜間潛伏出城,用匕首直逼到楚國元帥子反的喉嚨間,夢中醒來的子反嚇破了膽,只好答應退兵,宋國得救。
 
 
還是這個華元,見宋國南有強楚,北有猛齊,西有晉旅,自己周圍的小國被大國壓制得幾乎無法喘息的嚴峻形勢下,發明了“弭兵之盟”。弭者,罷、休的意思。這種弭兵之盟,即“休兵養民,倡導和平,謀求共同發展,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這一舉措得到眾多國家的響應,也使宋國避免了多次戰火的襲擾。宋國人抓緊恢復生產,古語中“殷人好賈”就是此意。當時,在全國負責貨物流通、從事物質交換的人,大都是宋國人。今天我們所稱呼的“商人”,原意就是指商丘從事商業活動的人。
 
 
春秋戰國時代的華元,多次出使鄰國,奔走和平,他集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刺客、人質、戰將于一身,在強敵如林、諸侯紛亂的時代,為宋國獨撐一木大廈。
 
 
華姓在春秋特別是戰國時代成為顯赫的大貴族:楚國有華亥,吳國有華登,齊國有華周,衛國有華仲,宋國更是華氏大本營,華費道、華驅、華多僚父子及華氏三雄,以至于人們只知道華氏而不知國君,實實在在地到了功高震主的程度。
 
 
到了著名的“華氏之亂”之時,華家自己人鬧個不止,和國君也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華氏家族衰落了,有往北遷的,有往南行的,也有西去的。商丘城里的華氏門前冷落,封地中的華姓則老老實實地種地、吃飯。
 
 
不久,宋國也隨即滅亡。
 
 
到秦末漢初,朝陽候華寄跟隨呂澤和劉邦一同打天下,功勞卓著;終陵齊候華母害,以越將從起留,入漢,定三秦,封為候,享740戶。
 
 
兩漢時,山東華姓成為齊魯望族,除山東平原、高唐等地外,原在宋國封地的華姓人氏也開始興盛,并出現了神醫華陀。
 
 
華氏家族很少出武將。那位殺了孔父嘉的華睿本身就是個文官,華元雖然單刀夜行,但那也是逼急了的潛能發揮,說他是武將,還不如說他是個外交家更恰如其分。華寄,華母害追隨劉邦打天下,好像只是帶兵,也沒有太大的一刀一槍之戰爭紀錄。因而,縱觀歷史人物中,華氏家族中文士較多,有一技之長者更多,他們身上體現著一種共同的品質就是“平民思想。”
 
 
平民思想,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遺民思想的世俗化,是貴族姿態的普通化,是純市民或農民意識的高貴化。
 
 
華陀行醫,無論貧富一視同仁,瞧病不瞧人,而且,他還特別重視從民間學習治療經驗,學習偏方,他既然能寫兩部重要的醫書,那么,他的文化知識和修養也理應杰出,他在和老鄉曹操的抗爭中,維護的是科學精神,是對醫學神圣不可侵犯的愛。臨死,他所想的還是天下的老百姓,他在把他的醫書傳給獄吏時說:“此書傳世,可活蒼生。”
 
 
至大難臨頭,他仍堅信自己的醫術,堅信自己沒有錯,錯的,是人家。
 
 
這種硬骨頭精神也是一種遺民精神,遺民之所以成為遺民,就在于對歷史和傳統精神的堅守,對信仰和理想的堅守。
 
 
遺民者,知世道變而己不變。
 
 
華察,即傳說中的華太師,平素以“五不欺”自慰,渾然不管世人如何評說。五不欺即“不欺天,不欺君,不欺親,不欺友,不欺民。”這個五不欺的坦言者,十二歲就風華綽約,寫得一手好文章,其弟子遍及天下,他曾出使朝鮮,以文詞才學讓友邦驚嘆。他個人的一生則濟公好義,不畏權勢。奸相嚴蒿幾次巴結他不成,便密謀陷害,華察不與此人合污,便告老還鄉。
 
 
華察到家鄉后,將一萬多畝良田分給貧困佃戶,并捐八百畝為“役田”,用來資助無錢讀書的孩子們,大搞希望工程。他所建的隆亭,因與龍同音,皇上派欽差暗查,華察連夜改為東亭,并囑咐鄉鄰說,此亭名叫東亭。結果,待外人至無錫打探,眾鄉親眾口一詞:此亭就叫東亭,一直就叫東亭,我們沒聽說過什么隆亭。使得欽差無功而返,也使嚴蒿的陷害陰謀破產。
 
 
在如此關鍵之時,他老人家能贏得如此眾多鄉親的支持和包庇,足見其平時之為人矣。
 
               三
 
  樸素,是華氏家族的又一特征。用評價華嶠《后漢書》的話就是說:文質事核。
 
 
漢代大司徒,是相當于國務院總理一級的官兒,華歆被封為安樂鄉候后,又當上了大司徒,但他“素清貧,祿賜以振施親戚故人,家無擔石之儲。”曹丕贊曰:老華,是國之俊老啊,國家的大事小事全靠他操勞。現在,社會上的風氣是當了官就吃好的,穿好的,只有我們的大司徒,吃什么和不吃什么都無所謂也,即便是吃,也是很簡單吶。
 
 
因此,曹丕特地賜給華歆衣服,不僅給華歆,連華歆的妻子孩子皆給做上一身。堂堂大魏國首輔,竟寒酸到連出門的衣服都靠皇帝賜給的程度。但華歆依舊不以為然。既不驚,也不恐。
 
 
近代從無賜遷出一支華姓人氏去了貴州,華家在貴州投資辦廠,捐錢助學,從1905年開始,華家就創辦了諸如:貴州通省公立中學堂、優質師范選科學堂、憲群法政學堂、遵義中學堂等等,除教育投資和捐助外,華氏家族還創辦了貴州文通書局,早在1991年時,這個書局就能用全套彩印機器印刷書籍,工人達到一百多人。文通書局不僅印刷學生課本、古文書籍,還印刷出版了《莎士比亞全集》、《巴爾扎克全集》等翻譯作品,文通書局印的書暢銷全國,其分局遍布全國諸如上海、廣州、長沙、重慶等大中城市。有資料證明,華氏家族在貴州捐資助學、賑濟貧窮、資助軍餉的款項竟超過三百萬兩,折合成今天的人民幣,足有一億多元。西南近代工商業的繁榮,華家當居首功。
 
 
特別值得大書特書的是華聯輝所創辦的酒坊,這個叫“成義酒坊“生產的酒,原本是自家喝并饋贈親友的,越是不賣,名氣越大,后來,名聲竟傳到全國,袁世凱下貼,請成義酒坊的酒去巴拿馬國際博覽會。華之鴻去了以后,發現外國人根本就瞧不起他送來的土頭土腦的泥巴罐子,他們認為,這里邊還能裝好酒?
 
 
華之鴻趁評委們走來時,將酒瓶往地下一摔,立時大廳內芳香四溢,眾評委的鼻子猛猛地吸起酒味來,結果,成義酒坊的酒被評為世界第一的白酒,酒名也改為茅臺酒。
 
 
華氏家族在貴州有錢有勢有名,但華家的錢卻絕不亂花,在修建現在的貴陽一中時,校長華之鴻“親往督工,晨出暮歸,無間寒暑……”他竟然親自備料驗磚,和小工一樣地“戰斗在第一線”。
 
 
貴州人民評價華氏三代巨富時說,“雖處豐裕,而寒素家風,自安淡泊,于世俗聲色玩好皆無一染”。
 
 
華蘅芳,我國第一臺蒸氣機的制造者,他喜歡鉆研物理數學,在咸豐年間他就寫出了《拋物線說》,并翻譯了《金石識別》等外文書籍,同治年間,他研究并寫出了數學專著《開方別術》、《開方古義》、《數根術解》等等重要的學術著作,在我國的自然科學研究領域塑造了一座巨型的豐碑。
 
 
就是這位深受曾國藩、李鴻章等封疆大吏所敬重的科學家,一生卻“敝衣粗食,窮極終身”。別的人,只要能見上曾、李一面,無不想花錢捐頂紅帽子以光宗耀祖,而常常和曾、李在一起的華蘅芳,則一生“未嘗求祿仕進。”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則一生災難不斷:幼小時家貧失學,憑興趣愛好自學數學,早年時患重病還落下腿殘;文化大革命中,他做的演算稿也被人當“白專”的罪證毀掉,連家也被抄被搶;到了晚年,他又碰上了學風惡劣低俗的時代,做個老實人,做個實在人的愿望,也被各種外來力量攪得心煩意亂。
 
 
即便是這樣,他也盡量保持一份做普通人的心態。盡管他是“偉大的數學家”,職位已是學部委員,但他卻從不隱諱自己先天不足,一生全靠勤奮自學,因此,別人護短,他則漏丑、揭丑,他提出,弄斧必到班門,要多找比自己水平高的人請教。
 
 
作為大數學家的華羅庚沒有任何架子,連三流的專科學校請他做講座,只要有時間,他也不推辭,比起那些講身份、講地位、講排場、講規格的人來說,華羅庚的行動無疑是對他們的諷刺。他說的“努力在我,評價在人”的心里話,更是于樸實中透出平民思想的光輝。
 
              四
 
 

華氏家族多奇才、多自學成才,多遠離仕途。
 
 
這些奇才貫穿到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可以毫不驕傲地說,華家,在任何領域都曾出過高手。
 
 
明代出了個叫華燧的巧匠,這位老祖宗從少年時就喜歡讀史學經,聰慧異常,至中年,他則“喜校閱異同”,凡碰到奇書、怪書、稀罕書,無不想快點兒讀到,讀完還不算完,還要找出里邊的問題來,找出和其他書的不同和相同。他自謂能把天下的書“會而通之”。會,還要通,口氣之大讓人瞠目。他的書房就叫個“會通館”,專門研究這些會和通的學問。
 
 
他還喜歡動手研究,親身勞作一些事情,絕不似其他知識分子只愛鉆古文紙堆而不勞動的習慣。他發現以前的印刷,都是活字印刷,用的是石印或陶印,制作起來不僅不方便,而且直接影響印刷的數量,于是,他發明了用“銅版”工藝印刷,他和他的侄子華堅等人,創了《會通館》和《蘭雪堂》。現存的《客齋隨筆》、《藝文類聚》等著名古典書籍,就是他們印刷出來的。
 
 
華燧和華堅在改進中國印刷技術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們使我國的印刷技術領先了世界幾百年。
 
 
這是印刷上。而另一個造紙坊的小工,經過多年的努力,成為大畫家,也是機緣和勤奮,天才和時代的有機結合。
 
 
這便是與楊州八怪齊名的華巖。
 
 
華巖原籍福建汀洲上杭華家亭,為閩汀華氏京一郎公第十五世機公后裔,(即杭次房機公裔)少年時在造紙廠當小工學徒,家貧不足食粥,但他從小喜歡寫詩,喜歡畫畫,康熙年間,福建杭次房建造祖政公祠(今寅山祠),有人推薦讓喜歡畫畫的華巖畫壁畫,但族長不同意。華巖一怒之下,于夜間偷進祠堂,一氣畫了四幅畫,然后遠走他鄉,開始了賣畫為生的生涯。
 
 
雍正年間,華巖來到楊州,和金農、鄭板橋、高翔等人混在一起,金農這樣贊嘆華巖說:老華畫蘭草,五丈多的紙,燒頓飯的功夫他便能畫出來,而且“清而不媚,恍聞幽香散空谷之中……余恨不能步其后塵也。”
 
 
華巖擅畫人物、山水、花鳥草蟲,其詩、其書法又有古風古韻,當時人稱“三絕”,并有《離垢集》、《解弢館詩集》傳世。
 
 
華秋蘋則有另一手絕活。這位清代中后期的奇人,自幼酷愛金石篆刻,其作品蒼勁秀美,有大漢氣象,他邀集華氏族人,成立了詩文音樂社,每逢春秋佳日,均彈唱古曲,作詩飲酒,快活之極,他彈古琴,彈琵琶,唱昆曲,并整理出《借云館小唱》、《琵琶曲》三卷,并創編了著名的《十面埋伏》,他自創了一套獨特指法符號系統來記錄琵琶彈法,對琵琶這類樂器的推廣和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這位名字帶有女性氣息的老祖宗還熱愛繪畫,并喜工筆勾勒,同時,他還旁通醫學,并專攻喉科,并與兩個弟弟合著過《喉科秘書》四種。
 
 
只一樣,他不喜仕途,不愛和官府交往,只愿以平民身份自娛。
 
 
還有個被稱為“江南第一隱富”的華繹之老人也很有意思,他是養蜂大王,而且還是養進口的蜂,所用的還是國外最科學的方法。他所創辦的實業有絲廠,有貿易貨棧,有紡織廠,有面粉廠,同時,他還科學地養雞、養牛,種植果樹,等等。在民國時期,他的實業公司就擁有整套的現代化的孵化、繁殖禽畜設備。就是這位大實業家,在四十歲時竟喜歡上了書法,自學成才,竟然自成一家。
 
 
華繹之的兒子華仲厚,近年從國外回來出資百萬,重新修膳了著名的“華孝子祠堂”。
 
 
華孝子名華寶,東晉時人。華寶八歲時,父親去當兵,臨走時對華寶說,你在家是長子,長兄為父,你母親不在了,你要好好照顧你的弟弟們。如果我這次打完仗回來,我一定親自給你行冠禮,給你娶個媳婦成個家。
 
 
父親說完就去了前線,從此,年僅八歲的華寶領著弟弟,獨撐起一片天。特別是父親陣亡的消息傳來時,華寶傷心之極,并發誓一生不加冠、不娶妻。他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了弟弟身上,幫弟弟娶了妻子,生了孩子,而他卻還孤身一人,逢有人登門為他提親,他總是號啕大哭,以示拒絕。
 
 
華寶活到86歲,弟弟華寬將次子過繼給華寶為后。到南齊建元三年,齊高帝聞聽到華寶的故事后大為感動,他親賜華寶故宅為“孝子第”匾額,這便是華孝子祠堂的由來。
 
 
華孝子祠緊鄰天下第二泉,盲人阿炳一曲悠揚的《二泉映月》如泣如訴,曲子懷現世悲憫,發遠古悠情,嘆天地之廣闊,訴清冷之人生,天荒地老的身世感懷中,往事如煙如嵐,心緒似愁似怨,清泉由平靜變得激昂,月光由皎美而變得斑駁陸離,一幕幕歷史的畫面在清冷的月光下鮮活如初,琴聲、月光、泉水渾然一體,完成了一幅亙古不變的自然呈現,天地人合一,聲光色同韻……
 

阿炳名叫華彥鈞,正是華孝子的后裔,在祖先的祠堂邊對著一輪清冷的月亮,訴說自己苦難身世,無怪乎他能演奏得如此玄妙高遠,無怪乎小澤征爾認為:聽《二泉映月》必須跪下來,用心聽。
《二泉映月》現在已是世界十大名曲之一,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文化信仰的人,聽到《二泉映月》時,靈魂無不為之震動。
沒上過學堂的華彥鈞一生創作了700多首音樂曲目,他個人除了會拉二胡外,還會打鼓、彈琵琶、吹笛。
姓華的人見面親。
由于華姓人數較少,幾千年來,華家沒有賜過其他姓為華,故而,華氏家族一直處在姓稀人少的狀態。
中國有“無李不成村”,“無張不開席”,“無劉不成集”的說法,張王李趙劉幾個大姓的人見面,客氣了說一聲,喲,一家子,便再無下文;不客氣了,管你姓什么,先揮拳上去再說。
而華姓則不盡然,無論在哪兒碰到同姓,無論續上續不上,均有三分親的情份。而到了酒桌上,要是有兩個姓華的在一塊兒,甭說,兩人即便是第一次見面,也比別人顯得近乎。
在復旦大學讀書時,臨畢業時才知道校長叫華中一,是個享譽世界的大科學家、教育家,在數學、物理學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當時聽了,覺得很湊巧,也很自豪。一日和同學喝酒吹牛,說我可以去見見校長。大家均不相信。
同座的駱玉明老師慢悠悠地說,想見校長還不容易?----就怕他沒時間。大伙兒哄堂大笑。夜間,依著酒勁,我給華中一先生寫了一封信,其中的大意是:我姓華,是山東兗州華家街的人,我們村幾百戶姓華的,就我一個來復旦讀書,老家的人聽說校長也姓華,都很自豪,囑咐我一定要見見您,向您當面表達敬意。寫完后,連看也沒看就投到樓下的信箱里。等第二天睡醒,隱約記得昨日的荒唐舉動,不禁倍感慚愧,亦覺此事尷尬無比,你姓華,我也姓華,這種酸掉牙的話也能說出來?
于是,忐忑不安中找到駱老師,把此事講給他聽,駱老師撲哧一聲笑起來,邊笑邊連連搖頭,一副樂不可支的樣子。我很緊張地問他,你猜猜,校長接到我的信會怎么想?駱老師笑嘻嘻地反問,你先猜。一見他也沒多少主意和把握,我反倒平靜了,我說,“華校長肯定說,看看中文系,干的嘛?怎么凈教這樣的半吊子學生?------還有那個駱玉明,不會教學生點好學問?校長肯定會這么說。中文系,就等著挨訓吧!”駱老師不笑了。駱老師說:“這信,到校長辦公室就會被扣下的,華校長看到看不到還不好說呢。放心上你的課去吧!”
誰料在信發走的第三天,校長辦公室就打來電話,說是明天一早8點鐘,校長要見我。
在我有生的幾個難眠之夜里,復旦大學南區的難眠之夜最讓我記憶深刻,興奮、驚喜、不安,腦子里翻來覆去地想起這句話忘了上句詞,翻過身來一個念頭,背過身去一個想法,恍恍惚惚一覺醒來,提前二十分鐘到了校長的小辦公樓前,還不知道該說什么。
關鍵是,華中一先生所研究的學科太高深莫測了,而我,則連一元一次方程也解不準,復旦作家班的同學大部分都有數學恐懼癥與英語恐懼癥,而自己,又是這些恐懼癥患者中,最為嚴重的一個。參加工作二十多年,竟從來沒算準過一次一月該領多少工資。
說真的,我有點后悔自己的孟浪和沖動了。
一個走路很輕很穩的先生緩緩走過來,提著個粗布包,像是早晨去市場買菜的,我看著他,他緩緩地上下打量了一下我,老先生輕聲慢語地說:“你是華德民?”
這就是冠譽世界的大學者華中一。看上去,先生也就四十多歲,但他的舉止和風范,卻又是那么老成和自然。進了他的辦公室后,他把那個不起眼的小包放在桌子上,然后走過來和我坐在一個沙發上,靜靜地看了看我,先生輕輕地笑了。
我從來沒有覺得山東普通話有什么不好,從一座下說話,我就腚后邊發燒,在先生的輕聲緩語、極具磁性的親切話語里,我發現山東話真夯、真硬、真土。
先生問我的生活、問學習、問上海菜好吃不好吃,山東的煎餅……問什么,我就答什么,邊回答,邊覺得順溜起來,直到先生讓我喝水,我抬頭看看掛鐘,已經是9點多鐘了,這下,我才慌了神,急忙向先生告辭。他站起身,笑瞇瞇地一直把我送到門口,囑咐我要用功讀書,多寫作品。
眨眼間,十六年過去了,每每有人提到上海,我就想起復旦,想起校長的單獨召見。駱老師對此的評價是:也就你華德民,好意思耽誤校長這么長時間,我在復旦上學、教學幾十年,也沒像你這樣。
像我這樣什么呢?駱老師沒好意思說。
華姓在中國姓氏中排行196位,這是按人數來排的。資料上說,華姓約占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四七。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漢族約6億、7億?那么,華姓人也就二百多萬人。
《姓氏略考》上說,“夏仲康封觀于西岳,曰華山”,中國以姓氏為名的名山,好像只有華山一山。再往上數,華姓的老祖宗應該是瑞頊帝高陽氏。若只算到這里,那,華氏和屈原又成了同祖同宗了----4400多年前的同祖。屈原在《離騷》中首先稱自己“帝高陽之苗裔兮”,即,“我是古帝高陽氏的后代呀”。
那么,高陽氏又是誰的后代呢?是黃帝。瑞頊是黃帝的孫子,黃帝升天成仙后,讓瑞頊繼承了黃帝的位置。
如此說來,華姓的始祖百分之百是黃帝了,但又有個說法:遠古時有個叫華胥的,即伏羲的母親。伏羲為遠古三皇五帝中的頭一皇,他創八卦、論陰陽、定倫理,并規定了近親不能結婚。把人,從動物堆里拉出來,成了萬物主宰。要不,全世界的華人都叫華夏子孫呢。
這個“華”的原意,就在伏羲的母親這兒。
真正意義上的華姓還是應該以華睿老祖宗為第一位,近代天津著名書法家華世奎所手抄的《華氏家譜》中,開篇就寫:“吾華系出子姓,周封微子于宋……”
現在,華姓人已經認可了是殷商后裔,就我們華家街來說,華姓人口近五百口,還不包括遷到黑龍江、唐山等地的。我們家應是從明代時來兗州的,說是一挑子挑來的,那,華姓是山西移民無疑了。但又有老人說,我們這個華,是從滕縣南沙河遷出來的。

滕縣南沙河一帶,又是古宋國領地,微子墓就在滕縣旁邊的微山島上,南沙河的水也是流向微山湖的,難道我們是留守古宋國華氏封地的一支?
宗譜族譜在文革時被我的一位大娘在夜里燒了,據老人們說,族譜燒了大半宿。這個大娘傻乎乎地用個糞筐背著,燒完一筐,回家再背一筐,前前后后燒了十幾筐,四千年的血脈被這個無知的村婦一把火給燒斷了,還把她累得逢年過節就說腰痛,顯得有了功一般。她說,留這些王八孫子玩意兒干什么?不頂吃也不頂喝,還占俺家的地方。
 

標簽:    hua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華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華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族譜錄紀念網

        查看更多討論帖>>
        點擊 回復 標題 作者 最后回復 回復時間
        3163 13 都是一家 lhanyan admin 2022-03-27 17:33
        6412 13 山東藤陽華氏 222.134.162.* 公益館管理員 2021-06-30 13:57
        812 0 湖南澧縣華家臺 常德華家臺 常德華家臺 2021-06-29 14:56
        2708 0 華姓分布 14.215.176.* 14.215.176.* 2021-02-24 08:04
        2131 0 自報家門 huage13763278332 huage13763278332 2020-01-13 14:24
         
        發表話題:
        標題:
         
        內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