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姓氏:

拼音:ZHENG  

2008-03-06

714957次

2人

2個

212個

22552人

492部


站長: 鄭頠 管理員:   [申請管理員]

[ 字號: ]

一、尋根溯祖 
1、出自姬姓,以國為氏。
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姬友于鄭(陜西省華縣東,居棫林,徙拾),史稱鄭桓公。鄭國公元前769年東遷新鄭,于公元前375年為韓國所占據,鄭人奔于陳、宋間,以原國名為氏,就得鄭氏。 
鄭國滅亡,以國為姓時,鄭氏已有四支:南鄭與山東支脈較弱,河南的兩支較為昌盛。
南鄭一支:
鄭武公東遷后,留下在原址(陜西華縣)的一些鄭國宗室人員,當戎狄入侵時,南遷到今漢中地區建“南鄭”,為首者稱南鄭君。后來成為秦國的南鄭縣,其宗室子孫,亦以鄭為姓,散居四川、陜西各地。
東鄭一支:
在今山東費縣城東,有一支很早的鄭氏,這是鄭國建立初期,周王室將魯國境內祭泰山用的枋邑交給鄭國管理,鄭莊公時期,鄭國和魯國將枋、許作了交換,鄭國只留下“邴”(即今山東費縣城東18里)的地方,作為祭泰山沐浴更衣的地方,并有宗室人員駐守,鄭國滅亡后,也以國為姓,成了山東早期的鄭氏。孔子七十二弟子之鄭國(即鄭邦)應為該支。邴地因在魯國,鄭氏故又稱“魯人”,就地繁衍,即為東鄭。
河南的兩支:
        一支是韓滅鄭后,遷陳、宋之間的幽公之子“南里君”魯公之后,在歷史上影響較大。早在鄭國被韓滅亡之際,原鄭國貴族中改姓為鄭的人投奔散居在陳、宋之間。由于這一地區是韓國和魏國的勢力范圍,鄭國滅亡后他們也分別被稱為韓國人或魏國人。魯公之子琚,仕魏為大夫;琚公之子無悔,仕魏為新筑大夫;無悔公之子安平,初仕魏,后攜范雎奔秦,封關內侯大將軍,后為趙兵所困降趙,封武陽君;安平公之子徽,未隨父降趙,而繼續仕魏,并因拒秦兵之功,封新筑君,魏亡為庶民;徽公長子昌,初為秦吳縣令,后隨楚項王起兵討秦,受封韓王,又稱鄭韓王。鄭韓王為楚守,漢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劉邦使韓襄王孫信破鄭昌于陽城,以信為韓王(稱韓王信),鄭昌認為分封已不合時宜,因而歸附劉邦,參加了助漢統一的征伐討平中。楚漢之間的戰爭進入第三年,“楚漢相爭,鴻溝為界”,在北廣武山演出了威武雄壯的一幕。族人、部將鄭忠對劉邦建議說: “楚軍強盛,應高壘深塹固勿戰,待敵疲勞時再出擊”。劉邦納其言,果獲大勝。昌公之子榮,陳(今河南淮陽)人,隨父參加了項羽起義,項羽敗于漢,劉邦要求原項羽部將注冊登記,以便授官,獨鄭榮懷念項羽不肯登記,被漢逐出,漢文帝時憂憤而死。榮公之子當時,為陳人,行俠仗義,漢景帝時拜為太子舍人,漢武帝時先后任濟南太守、江都相、右內史,位列九卿。鄭當時對待賓客惟恐不便,對待長者惟恐不尊,對年輕人惟恐屈才,他常說:“賓客來到,無論貴賤,都要接待!”故《漢書》作者班固說:“張譯之守法,馮唐之論將,汲黯之正直,鄭當時之推士,不如是,亦何以成名哉?”鄭當時一次推士,因輕信讒言而失誤,被人彈劾,下獄治罪,贖買出獄,廢為庶人。不久又被起用,遷任汝南太守,任上病故,家無余資,靠親友接濟辦了喪事。當時公之子韜;韜公之子仲 (江都太守);仲公之長子房,漢中大夫,次子遠遷沛;房公之子季,官至趙王相;季公之長子奇,官至河南太守,仰慕祖德,眷戀祖地,舉族遷回,死后歸葬祖塋——廣武原;奇公之長子積(華縣令)遷至河南新野,為南陽鄭氏始祖。以后失譜,歷經數代,至裔孫珥公,于明初遷至,居大里村(今王村鎮西大村),為現居鄭氏人數最多的一支。修“大里村鄭氏宗祠”,其子孫又播遷周圍縣、鄉、村。1992年,臺灣鄭氏宗親訪問團一行23人,尋根謁祖,曾到此祭祀,盛況空前。
奇公之次子樨,官至后漢西河太守;樨公之長子賓,居山東高密,漢光祿大夫;賓公之三子鄭興,河南開封(今開封市)人,后漢經學家,靖南將軍;興公之子眾,后漢大司農,出使匈奴,因維護了漢朝尊嚴,拜為中郎將,《后漢書》有傳;眾公之子安世,后漢車騎將軍;安世公之長子琳,后漢車騎都尉,次子亮(亮孫沖為晉太傅,宗光公,卒后謚成);琳公之子熙,熙公之長子泰,次子渾。
回遷開封的鄭泰,曾遠播沿海與海外;鄭渾一支,遷回祖地,成為顯赫晉魏的巨族,其后鄭羲、鄭道昭、鄭述之祖孫幾代,又到山東兗州、青州做官。
        另一支河南鄭氏是滯留的儒公之子宙公之后,宙公在韓滅鄭時被俘。韓國為賄賂鄭國民心,于韓宣惠王元年(前332年)封宙公之子鄭據到囂山之陽的荒僻之地(即現在廣武山一帶),為踐土君(或囂陽君)守祭武公陵墓,稱鄭王之墟 (即今鄭王莊)。據公之子強,為報失國之恨,曾載800金說秦伐韓;強公之子朱,跑到趙國,為趙媾秦,助秦伐韓;朱公之子國,初為韓國水工,參加治理滎澤水患,修筑鴻溝大渠,后奉韓王之命西遣入秦游說秦王修渠,意在疲秦,使其無力伐韓。國公終受秦王之命開鑿了名聞后世的“鄭國渠”,反使秦得水利,國力更強,統一了六國。中國歷史進入秦漢大統一時期后,鄭氏也隨歷史的發展,以中原為軸心,向周圍輻射播遷。鄭國渠的建成使關中大穰,不僅解決了秦國困惑多年的糧食問題,而且還使后人代代受益無窮。因此,鄭國不但是一位偉大的水利專家,也是鄭姓人在得姓后的第一個著名人物。鄭國之子鄭如,鄭如之孫有一個叫鄭弘的,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是個歷史名人。
      少數民族中的鄭姓問題,情況比較復雜,與漢族鄭姓的關系也較為明顯,即血統源流基本不同。其中如回族中較有影響的鄭姓人,其得姓原因是由于明朝皇帝朱棣的賜姓,亦即明代航海家鄭和養子鄭賜的后代。從血統上看,他們原是來自西域的外族人,其血管中流淌的血與漢族完全無關,只是因為生活在漢族的大家庭中才被同化,改用了漢族人通常所用的姓氏,姓鄭。至于其他少數民族中的鄭姓,情況也與回族中鄭和一支大致相同。在今天可以考知者,除回族中有人姓鄭以外,又有土家、朝鮮、瑤、京、納西、白、哈尼、裕固等民族。
2、土家族 土家族鄭姓的來源與其某些家族在讀音上近似于“鄭”的發音有關土家族主要生活在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四省交界處,人口570多萬。族中的鄭姓來源極早,大約在兩漢時就有人以鄭為姓。據《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記載,東漢時巴郡南郡蠻中有5大姓,出自武落鐘離山,其中之一便是鄭姓。巴郡南郡蠻亦即土家族的前身。到了唐代,樊綽所編撰的《蠻書》中也說巴人有4大姓,鄭姓仍是其中之一。不過,一般認為早期的鄭姓與后來所說的姓氏含義不同,所指的是一個鄭姓部落,因其在讀音上近似于漢字“鄭”才被以鄭相稱。另外,由于“鄭”字在土家語中的讀音近似于“陳”,因此鄭姓有時又被稱為陳姓。如在《蠻書》中就是鄭、陳并稱,各自為姓。由此可見,土家族鄭姓的得姓原因是由于族中一部分人的家族稱謂在讀音上近似于漢族人的“鄭”,在載入漢族人編撰的典籍時便以“鄭”相稱,此后相延成俗,也同時被這些土家人所接受。
目前土家族中的鄭姓人口為數不少,仍保持著大姓之一的位置。由于相傳鄭姓在發展中又分出了周、李二姓,所以三姓間至今還保持有互不通婚的習俗。
3、朝鮮族 遠古的朝鮮族人居住在朝鮮半島山谷中,至新羅第三代國王始分封授姓,其中珍支部被封鄭姓,朝鮮族主要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人口190多萬,其血緣與古代生活在朝鮮半島上的民族有關。根據近人的研究結果表明,朝鮮族經常使用的姓氏有100多個,幾乎全是漢族姓氏,其中鄭姓的使用者相當多,與金,李、崔、樸并稱為五大姓。
朝鮮族人以鄭為姓,起源于遠古的傳說時代。據朝鮮人編撰的《三國史記》記載,早期的朝鮮入居住在朝鮮半島的山谷之中,分作6個部落,至新羅第三代國王時始分封授姓,其中的珍支部居住在觜山干珍村,更名為本彼部姓鄭。當然,在另一部朝鮮人的著作《三國遺事》中則有另一種說法,認為當時被賜姓為鄭的是沙梁部的人,本彼部被賜的姓氏是崔而不是鄭。今天看來,無論哪種記載更符合事實,都不影響鄭姓為朝鮮族古老姓氏之一的地位。
史書中所謂新羅國王對本國民眾的賜姓,若歷史上確有其事,則發生在高麗國統一朝鮮半島以前,亦即中國的唐朝時期。當時的王公貴族仰慕唐朝的官家巨姓,并借用這些巨姓作為自己的姓氏,于是當時稱雄唐朝的崔、李、鄭等姓氏便被移植到朝鮮半島,成為當地王公貴族的姓氏。后來,高麗統一了朝鮮半島,普通百姓也被允許使用姓氏,使鄭姓在當地的使用人數迅速增多,再經過以后近千年的發展,鄭姓終于成了當地大姓之一。至近代時期,原生活在朝鮮半島北部的人因當地發生饑荒而移居我國東北,形成朝鮮族,其中便有大批的以鄭為姓的人,以至使鄭姓進一步成為朝鮮族的大姓之一。
4、瑤族 瑤族鄭姓屬于盤瑤十二姓之一,來源于一個十分古老的傳說。相傳在遠古時期,評皇和高皇爭天下,評皇懸賞捉拿高皇,并答應以公主作為有功之人的賞賜。結果一只名為盤瓠的神犬咬死了高皇,得以娶公主為妻,生下6男6女,自相婚配,并各自受姓命氏,其中的一人便是瑤族鄭姓的族先。后來,一些漢族人為了逃避賦役,來到瑤族聚居的地區,與瑤族人交錯雜居,對外也自稱瑤族。久而久之,這部分人便融入瑤族中,成為瑤族人的一員。在這些人中,有一些也姓鄭。
5、京族 京族鄭姓人數較少,據50年代中期的戶口統計,姓鄭的人僅有1戶,居住在瀝尾島中間村,是當時31個姓氏中人數最少的姓氏。從那以后,鄭姓人數又有所增加,但遠遠低于其他姓氏人口的增長速度,在京族中仍是人數最少的姓氏之一。
6、納西族 納西族鄭姓是歷史上遷入納西族居住區的漢族人的后代,后來才融入納西族。其中的一支來自江西,約在明清時遷到今云南麗江一帶,從此便留居當地,繁衍生息,如今已是納西族鄭姓中影響最大的一支。
7、哈尼族 哈尼族鄭姓人的姓氏來源較晚,一般認為直到明朝中葉才開始使用姓氏。據《臨安府土司官志》記載,明朝弘治初年,知府陳晟把《百家姓》中開始兩句的“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8個姓氏分別讓當地的土司使用,哈尼族從此才有了鄭姓。后來,一些哈尼族人在與漢族的交往中,受漢文化的影響,也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漢字“鄭”,成為哈尼族鄭姓的新成員。如今,哈尼族有人口100余萬,經常使用的姓氏有30多個,鄭姓便是其中之一。
8、裕固族 裕固族鄭姓是族中著名家族之一“增斯恩”(又稱增坷斯)名稱的漢字同音對譯和簡化。增斯恩家族原以增斯恩或贈坷斯為姓,后因姓氏過于繁復,便隨例簡化為漢姓鄭。如今,鄭姓在裕固族中也是較有影響的姓氏之一。
9、白族 白族鄭姓大多尊奉唐代南詔國執政官鄭回為祖先,在血統上與漢族鄭姓同源,如今在白族中也擁有較多的人口。
 
二、遷徙分布
鄭姓遷徙史
先秦時期
山東之鄭氏,距今山東費城東18里“邴”地一支,為原鄭國派駐人員的后代,孔子七十二弟子之鄭國,應為該支。邴地因在魯國,鄭氏故又稱“魯人”,就地繁衍。這一支鄭氏后人在歷史上影響較大的還是韓滅鄭后,遷陳、宋之間的“南里君”魯公之后。
秦漢時期
鄭國滅亡,以國為姓時,鄭氏已有四支:南鄭與山東支脈較弱,河南的兩支較為昌盛。
居住在陳、宋兩地之間的魯公之后。魯公之子琚,仕魏為大夫;琚公之子無悔,仕魏為新筑大夫;無悔公之子安平,初仕魏,后攜范雎奔秦,封關內侯大將軍,后為趙兵所困降趙,封武陽君;安平公之子徽,未隨父降趙,而繼續仕魏,并因拒秦兵之功,封新筑君,魏亡為庶民;徽公長子昌,初為秦吳縣令,后隨楚項王起兵討秦,受封韓王,又稱鄭韓王。鄭韓王,為楚守,漢王劉邦二年降漢。
滯留的儒公之子宙,在韓滅鄭時被俘。韓國為賄賂鄭國民心,于韓宣惠王元年(前332年)封宙公之子據于囂山之陽的荒僻之地(即現在廣武山一帶),為踐土君(或囂陽君)守祭武公陵墓,稱鄭王之墟 (即今鄭王莊)。據公之子強,為報失國之恨,曾載800金說秦伐韓;強公之子朱,跑到趙國,為趙媾秦,助秦伐韓;朱公之子國,初為韓國水工,參加治理滎澤水患,修筑鴻溝大渠,后奉韓王之命游說秦修渠,意在疲秦,使其無力伐韓。國公終于將渠修成,反使秦得水利,國力更強,統一了六國。中國歷史進入秦漢大統一時期后,鄭氏也隨歷史的發展,以中原為軸心,向周圍輻射播遷。魯公世系的昌公,即鄭昌,初為楚守。劉邦二年,因為項羽封當時任吳縣令的鄭昌為韓王。
鄭昌認為分封已不合時宜,因而歸附劉邦,參加了助漢統一的征伐討平中。楚漢之間的戰爭進入第三年,“楚漢相爭,鴻溝為界”,在北廣武山演出了威武雄壯的一幕。部將鄭忠對劉邦建議說:“楚軍強盛,應高壘深塹固勿戰,待敵疲勞時再出擊”。劉邦納其言,果獲大勝。
昌公之子榮,陳(今河南淮陽)人,參加了項羽起義,項羽敗于漢,劉邦要求原項羽部將注冊登記,以便授官,獨鄭榮懷念項羽不肯登記,被漢逐出,憂憤而死。
榮公之子當時亦為陳人,行俠仗義,漢景帝時拜為太子舍人,漢武帝時先后任濟南太守、江都相、右內史,位列九卿。鄭當時對待賓客惟恐不便,對待長者惟恐不尊,對年輕人惟恐屈才,他常說:“賓客來到,無論貴賤,都要接待!”故《漢書》作者班固說:“張譯之守法,馮唐之論將,汲黯之正直,鄭當時之推士,不如是,亦何以成名哉?”鄭當時一次推士,因輕信讒言而失誤,被人彈劾,下獄治罪,贖買出獄,廢為庶人。不久又被起用,遷任汝南太守,任上病故,家無余資,靠親友接濟辦了喪事。
當時公之子韜;韜公之子仲 (江都太守);仲公之長子房,漢中大夫,次子遠遷沛;房公之子季,官至趙王相;季公之長子奇,官至河南太守,仰慕祖德,眷戀祖地,舉族遷回,死后歸葬祖塋——廣武原;奇公之長子積(華縣令)遷至河南新野,為南陽鄭氏始祖。以后失譜,歷經數代,至裔孫珥公,于明初遷至,居大里村(今王村鎮西大村),為現居鄭氏人數最多的一支。修“大里村鄭氏宗祠”,其子孫又播遷周圍縣、鄉、村。1992年,臺灣鄭氏宗親訪問團一行23人,尋根謁祖,曾到此祭祀,盛況空前。
奇公之次子樨,官至后漢西河太守;樨公之長子賓,居山東高密,漢光祿大夫;賓公之三子鄭興,河南開封(今開封市)人,后漢經學家,靖南將軍;興公之子眾,后漢大司農,出使匈奴,因維護了漢朝尊嚴,拜為÷中郎將,《后漢書》有傳;眾公之子安世,后漢車騎將軍;安世公之長子琳,后漢車騎都尉,次子亮(亮孫沖為晉太傅,宗光公,卒后謚成);琳公之子熙,熙公之長子泰,次子渾。
的宙公之后鄭吉公與鄭弘公就是山東臨淄名門之后,漢武帝時,為防強宗作亂,將其兄弟遷至浙江紹興。后弘公之子鄭仲、鄭均兄弟又回遷山東任城;賓公,為漢光祿大夫,居山東高密,他的子孫中著名的有東漢經學大師鄭玄;回遷開封的鄭泰,曾遠播沿海與海外;鄭渾一支,遷回祖地,成為顯赫晉魏的巨族,其后鄭羲、鄭道昭、鄭述之祖孫幾代,又到山東兗州、青州做官。山東與河南之鄭氏是互相穿插、互為影響的。
宙公世系的國公后代。國公之子如公,如公之孫有一個叫鄭弘的,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是個歷史名人。他年輕時當過嗇夫,被名叫第五倫的太守發現,任命為都郵,舉為孝廉。鄭弘又拜河南太守焦況為師,研究學問。漢永平十三年(70年),楚王劉英謀反被廢,焦況受牽連被捕,死于押解途中。接著焦妻和兒子又被捕,焦的親朋都怕牽連自己而和他家疏遠。獨有鄭弘剃掉頭發,帶著鐵鏈,上朝為焦況鳴冤叫屈,終使漢明帝覺悟,赦免了焦況家屬。他的忠義為人,感動了皇帝,當即任命他為鄒縣縣令。在任上,他推行仁政,減少徭役,頗有聲望,又升為太守,后為尚書,不久又入朝代鄭眾為大司農。他奏請皇帝批準,開辟零陵、桂陽(湖南南部)至南嶺(廣東、廣西)的道路,打通了南北交通。在當大司農期間,他開源節流,使國庫盈足。這時天下遭旱,邊防有警,鄭弘又建議減免災區賦稅徭役。元和元年(84年),鄭弘進為太尉,他又推舉第五倫為司空,每次上朝,他總是躬身自卑,以后輩之禮相見。皇帝問明情況,特在二人之間設以云母屏風,以免因小節而誤大事,此舉成一時佳話,到處流傳。當地為了紀念他,把他幼時常去洗澡的泉,稱為“鄭公泉”。稱順時如意的風,為“鄭公風”。也的后代中有一部分后來遷居到了山東東平郡。到東漢初年,又有一個叫鄭均的名人出現。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動亂較多,南方相對穩定,形成中原人口向南徒遷,至隋唐五代十國時期仍沒有停止。其中鄭氏南遷規模較大的有:
晉永嘉元年(307年),南遷始祖鄭庠,曾任吳國車騎長史,平難將軍,后出任東安太守,鎮守丹陽 (今江寧縣)。建興四年 (316年)出任信安縣令,死后葬于信安西門外。庠公長子平公為豫章太守,坐鎮江州 (今九江)。庠公次子昭公,為東晉龍驤將軍,封開國侯,率兵入閩,稱“入閩始祖”,先任建安(南平)刺史,又遷泉州刺史,后為晉安郡太守,卒后葬長樂。現閩東、莆田、仙游的南湖系、夾際系,均為其后;而莆田的露、莊、淑南湖三先生,于唐德宗元年(780年)相繼由永泰遷到興化(莆田),隱居南湖山,建造湖山書堂收徒講學。后人稱南湖三先生。子孫播遷到仙游、潮州等,由潮州遠播泰國、菲律賓及東南地區。宋人鄭樵為宋史學家,著作頗豐,稱夾祭先生,亦為此支后裔。
彭城(今徐州)的鄭氏,是南北朝時期,東魏中書侍郎鄭頤的父親攜家遷此繁衍的;淮安的鄭氏,是由徐州遷出的,與徐州鄭氏原本一支;著名書畫家、又名“揚州八怪”之一的鄭燮(板橋),其先祖是由福建興化(莆田)遷入的,為南湖鄭氏的后裔。
唐宋時期
唐高宗年間,固始人陳政奉命入閩鎮守,后被困九龍山一帶,其族人陳敏、陳敷二人率領中州58姓軍校入閩相救。陳敏、陳敷的幕僚中有叫鄭時中的,后采留在閩地繁衍后代,后世子孫眾多。故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滿街排”的諺語。如漳州同安之角尾、洪塘等之鄭氏均為此支,后遷臺灣者甚眾。
唐代被譽為“詩、書、畫三絕”的鄭虔,被貶浙江臺州為司戶參軍,死后葬白石金雞山,對浙東文化有較大貢獻,被譽為“臺教正宗”,后代播遷臨海、寧海、三門、天臺、黃巖一帶。
唐中和年間,壽州屠戶王緒,與妹夫劉興全聚眾作亂,挾固始縣佐王潮及弟審(圭阝)、審知為助。并命王潮為軍正。宰相鄭畋(鄭氏后裔)之后可遠公,被挾以舉族相隨。王緒自稱將軍,劉興全為副,重用王潮兄弟。光啟元年 (885年),王緒領兵 5000,氏族(士、農、工、商、百工技藝全有的自給自足群體)萬余人,渡江而南,輾轉江州(九江)、洪州(南昌)、虔州(斡州)、攻陷汀州(福建長汀),沿途遺散氏族老弱,故閩西長汀、龍巖、武平、上杭等地之鄭氏,爭為此次遺散之鄭氏后裔。后王潮以軍眾不習南方水土,又經桃源(今永春)沙縣返回中原。并嚴肅軍紀,不許擾民。此時的泉卅刺史廖彥若,貪暴害民,民眾疾苦難言。泉州人張延魯率領泉州民眾迎候王潮于武榮 (現豐州鎮),請王潮兄弟解民疾苦。王潮遂命攻城,未果,又命就地屯墾,可遠公率族人屯墾武榮州。一年后克泉州城,王潮自領刺史,命可遠公守南安郡桃林場 (今永春縣)。可遠公年老隱居于吳田。宋真宗時,有鄭姓人為朝陽軍都巡檢史,告老亦卜居于此地。故又稱“鵬翔鄭氏”,族譜多稱來自固始,可遠公為始祖。鵬翔始祖可遠公,其父為鄭氏后裔,是唐僖宗時為宰相的鄭畋的后裔。鄭畋死于隴州郡舍,子啟昌、可遠、可運奉喪還葬于河南祖籍,避亂于光州固始,而后隨王潮南下福建,居大鵬山之陽,稱鵬翔鄭氏。尊可遠公為始祖,族人隨海上絲。綢之路,遠播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越南、菲律賓等地;明代移居浙江溫州、平昭、龍爾、云和一帶的也不少;在福建本省的仙游、福清、德化、安溪、漳州、建陽、光澤、漳平等地也有鵬翔鄭氏旗人的足跡;后臺灣鄭家軍曾于崇禎末年兩次來永春招兵,隨軍去臺者以后就定居淡水、漳化、竹塹、羅漢門等地。
江西九江的鄭氏,多是鄭善果的后裔。善果為江州(九江)刺史時,死于江州任上。其子孫就在九江、德安地區繁衍。北宋德安人鄭良,是個地理學家,是善果的重孫。南宋德化(九江)人鄭輪,任龍南縣令。龍南縣原有一些人因不堪官府壓迫,被迫上山為匪。鄭輪上任后,政寬人和。原上山為匪的一些人,紛紛自動下山,說:“現在有個好官不欺壓我們,我們都愿回去種田了。”袁州(今江西宜春)的鄭谷,任永州刺史,以寫鷓鴣詩出名,人稱“鄭鷓鴣”。宋代有個鄭銓,是一位學者。新建(南昌附近)鄭伯文,早年亡故,其妻矢志不嫁,孝敬公婆,被寫入《元史·列女傳》。
元明清時期
沛郡(今宿縣)鄭氏,約為秦末漢初由陳郡或宋城遷人,成為當地大族。三國時,隨孫策起兵的鄭札、鄭胄、鄭豐祖成了孫吳名臣,此后南遷。明初朱元璋起兵反元,鄭遇霖、鄭遇春兄弟加入義軍,遇春隨軍轉戰中原,后被封“侯”。
民族英雄鄭成功家族,是嶺南三軍投散騎常侍鎮南將軍平公之后裔。平公與入閩始祖昭公是同胞兄弟。而莆、漳、潮鄭氏是昭公之后裔。
貴州鄭氏是中祖鄭恬之系的分支,為唐朝第七個宰相鄭畋的后代。南宋鄭昌、明朝開國功臣鄭遇春均為其后裔。晚清時期的遵義人鄭文清及其子鄭珍,均為清代文字語言有成就的名家,是貴州鄭氏的代表人物。
四川、陜西的鄭氏多是南鄭君(武公東遷后,留下一支南遷,稱南鄭君)后裔。四川德陽一支,根據其族譜記載,應為孔子學生七十二賢之鄭國后裔。廣漢人鄭躬、成都人鄭少微則是由中原地區遷入的鄭氏。在陜西,有助秦筑渠的鄭國的后代和從漢至唐在朝中居官,留居長安之官員的后代。
鄭氏有清代由山東、河北陸續遷入東北的。清末有鐵嶺人鄭文焯,長于金石、書法、醫學、音律、填詞,為清末有名的雜家。
鄭氏部分始遷
一世祖桓公建都畿內。
二世祖武公隨平王東遷。
三世叔祖共叔段武公次子,奔共(今河南輝縣)。后為段氏始祖,詳見《新唐書》。
十五世祖魯,遷宋、陳間(今河南淮陽、商丘一帶)。
十八世祖安平,入秦為關內侯。
十九世叔祖襲,遷居司州(今河南洛陽縣),即司州河南第一房鄭。
二十四世叔祖吉與其侄遠,遷居會稽山陰。
二十七世祖奇公即鄭州第二房鄭。
二十八世祖稚,居河南開封縣清遠鄉棘進里。
二十九世祖賓,居山東高密。
三十一世叔祖逢,居咸陽,即雍州咸陽第三房鄭。
三十四世叔祖賢即揚州南海第五房鄭、釗,青州,即青州北海第六房鄭。
三十九世祖庠,居丹陽,即揚州丹陽第七房鄭。
四十世祖平,居東陽郡信安縣,后為處、婺、越、杭、臺諸鄭祖。子五:望、寵、碑、瑛、濟。
四十世祖昭,居福州,泉州長樂。
四十一世祖望,后為丹陽、吳郡諸鄭祖。
寵,后為東陽信安諸鄭祖。
碑,后為衢、婺諸鄭祖。
瑛,后為湖、杭、陸、明、臺諸鄭祖。
濟,后為江陰、鎮江、平江、越州、常山諸鄭祖。
慮,昭公第三子,即兗州泰山第大房鄭。
四十二世祖邀即揚州東海第八房鄭。
璜,后為福州城門村鄭祖。
琰,后為福州城內外白橋、洪嶼、長樂、湖里諸鄭祖。
球,后為長樂南鄉諸鄭祖。
四十二世祖璣,后為福州福清諸鄭祖。璜、琰、球、璣四祖,乃衡公之子,昭公之孫。
四十二世祖濤,為三十四世祖渾公之八世孫。
四十三世祖蕙之后為福州釣龍臺及平村瀨下苦竹、橫嶼、長樂、山東村諸鄭祖。
蘭之,居平川。
暉之,居福州苦竹、橫嶼。
忻之,居長樂、東山村。
林之,為南安永春諸鄭祖。蕙之、蘭之、暉之、忻之、林之,為同胞兄弟,昭公曾孫也。
四十四世祖誥,即江州晉安第十房鄭。(南昌、九江、武昌一帶,古屬江州)
拱,為南安縣桃源村鄭祖。
五十六世祖藏莊公胞二弟,官會稽內史,行九,后為福州釣龍臺祖。
澤,莊公胞三弟,行十三,與兄藏同為福州釣龍臺祖。
襄,露公胞長兄,官光祿大夫,行一,遷居荊陽始祖。
裳,露公胞二兄,官屯衛大將軍,行二,遷居福唐始祖。
襲,露公胞四弟,行六,遷居湖陵始祖。
潛,淑公胞弟,行十二,唐太和進士,遷居福州。
五十七世至七十二世南湖三先生族系
(甲)屬于露公之后者
五十七世祖珙,由南湖回遷福州故居。
五十七世祖(名不詳),遷仙游。
五十九世祖鞏,遷福州。
六十一世祖揮,遷東京。活,遷淮西。森,官青州司戶,因居焉。
六十四世祖
益生,遷道州,今湖南永州。
希韓,遷潤州,今江蘇鎮江。 宗斐,遷福州。
仲宣,遷仙游。
六十五世祖介卿,遷仙游,科升。
嚴,遷杭州城鐵線巷。
伯特,居荊門州(今湖北當陽縣、遠安縣)。
伯可,遷龍溪。
伯輿,遷潮州。
季膺,遷潮州。
(乙)屬于莊公之后者
五十八世祖方迥,遷福州大田。
方遜,遷福州竹演。
方迓,遷永嘉德化。迥、遜、迓,莊公之孫也。
六十三世祖憐,遷永泰光德里。
六十八世叔祖岑,與從弟襲禮、襲義同遷鄂州(今武昌)。
邵,遷仙游。
七十世
祖蕭,遷潮州。
中之,遷潮州。
七十世祖已,攜其子文正遷仙游東湖,為錢園始祖。
(丙)屬于淑公之后者
七十二世祖天爵,居溫州平陽。
七十二世以后,因缺乏資料,留待他日續之。
遷入港臺和澳門
臺灣省鄭氏人口更為集中。據1954年統計,全臺灣省約有鄭氏17552戶,以6口之家計算,人口應有10萬。排全省第12位。1970年出版的《臺灣地區人口姓氏分布》一書,統計表明當時鄭氏總人口約 316635人,16年增長3倍。臺灣各地大都成立有鄭氏宗親會,是由紀念鄭成功“國姓會”演變而來。
港臺和澳門鄭姓都是我國鄭姓的組成部分,目前,僅生活在臺灣地區的鄭姓看,由于人口眾多,是位居全島第 12位的大姓,分布遍及全島。
早在1954年人口普查時,全島有鄭姓17552戶,其中臺北市 552戶,基隆1162戶,陽明山178戶,臺中市591戶,臺南市1474戶,高雄138戶,臺北縣2813戶,宜蘭81戶,新竹1669戶,苗栗1156戶,臺中縣272戶,南投539戶,彭化1400戶,嘉義1785戶,臺南縣2493戶,屏東351戶,花蓮290戶,澎湖578戶。至 1970年時,臺灣鄭姓人口有316635個,至今的人口則應在50萬左右。
香港鄭姓大多由廣東東部的潮州、惠州、梅州等地的鄭姓人遷入,人數較多,同樣成立有鄭姓宗親總會和鄭姓分會。其較有影響的鄭姓宗親會有南莆祖五大房宗親會和旅港鄭氏宗親總會等。
其中南莆祖五大房宗親會歷任會長有鄭國良、鄭陸(女皇)、鄭維欽等,理事長有鄭池等,副理事長有鄭照年、鄭鏗富等。鄭氏宗親總會則有名譽會長鄭金源、鄭材、鄭翼雄,會長鄭永津、鄭亮鈞、鄭蘊奇、鄭全、鄭裕訓、鄭鏡泉、鄭木清、鄭良、鄭航、鄭光德、理事長鄭克禧、副理事長鄭水乾、審查主任鄭森、監事長鄭永寧等。另外、香港又有寶安南鄉鄭氏宗親會,其理事長是鄭元。至于香港鄭姓的知名人物,則首先應推實業家鄭裕彤,他曾在1990年被推舉為香港十大富豪之一。
澳門地區的鄭姓人也以來自廣東各地的鄭姓為多,其血統多與莆田鄭氏或“南湖三先生”有關。近年,澳門鄭姓也積極參與海外各地的鄭姓活動,并有不少人回到大陸尋根,促進著海內外鄭姓之間的聯誼和團結。
移居海外
海外鄭姓,其分布以東南亞地區的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為主,印尼,越南、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次之,另外在歐洲,拉美、非洲等地也有零散分布。
從影響上看,海外鄭姓在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領域占有重要位置,是當地最有影響的華人大姓之一。至于在朝鮮,盡管有不少人以鄭為姓,但除真正的華裔鄭姓以外,淵源大多還是朝鮮族的鄭姓,我們且不可一概地混淆在一起。
東南亞俗稱“南洋”,自明清以來一直是海外鄭姓人活動最為集中的地區,如今的分布也極為廣泛。在菲律賓,全國有許多鄭姓宗親團體,并在1940年成立了菲律賓鄭氏宗親會。另一位來自福建永春的鄭少堅,年幼時隨家人移居菲律賓,后經營商業、銀行業、企業,都獲得極大成功,是當地著名銀行家、企業家和社團領袖。
泰國是當代海外鄭姓人另一個聚居中心,僅宗親會就有153個之多,另外還有一個全國性的宗親總會。
馬來西亞鄭姓主要分布在馬六甲、柔南、沙撈越等地,并成立有馬六甲堂鄭氏宗親會、柔南堂鄭氏公會、沙撈越古晉省鄭氏宗親會、沙撈越詩巫鄭氏公會、吉坡鄭氏堂等宗親組織。
新加坡鄭姓也是當地華人人口較多的姓氏之一,其宗親組織堂鄭氏公會成立于1921年,下設軍港及如切區兩個分會,于每年農歷7月。23日舉行祭典活動。
印度尼西亞鄭姓也是當地華人中較有影響的一個姓氏,其當代知名人物鄭良義、鄭建偉、鄭貽鴻等分別在學界和商界有所發展,名揚海內外。
越南鄭姓知名較早,在當代如鄭水渺祖籍福建金門,是越南大嶝島及南部著名工商業家。另外,鄭太平祖籍福建南安,曾任越南鄭氏宗親總會理事長,現為世界鄭氏宗親會理事。
日本和韓國是鄭姓人在東亞地區的主要僑居地之所在。其中日本鄭姓大多是歷史上遷居日本的鄭姓人后裔,有些以鄭為姓,有些則改為日本姓氏。如鄭成功弟七左衛門的10世孫名福住邦夫,又稱鄭邦夫,現住日本橫濱,已完全是日本人中的一員。
韓國鄭姓的人口相對較少,宗親組織也不發達,與其他各國和地區之間的聯系也不頻繁。當地鄭姓的知名人物,如今已知的有鄭雨(氵是),是韓國國會議員兼漢誠警察局長。他早年畢業于日本東京中央大學法科,草溪人。另外,韓國和北朝鮮還有不少鄭姓人及知名人物,但絕大多數是朝鮮族土生土長的鄭姓人。他們是在歷史上因仰慕唐朝的鄭氏而改姓為鄭的。
生活在美國的鄭姓人主要居住在三藩、檀島、羅省、紐約等地。早在1981年3月,居住三藩市的鄭姓人還成立了美國堂鄭氏宗親會,擁有會員250多人,會長鄭文威。
加拿大鄭姓主要居住在溫哥華等華人居住較為集中的地區,大多是近代到當地充當勞工的鄭姓華人后裔。
除北美以外,在歐洲、大洋洲、拉美、非洲等地的不少國家中也有一定數量的鄭姓人分布。如在多米尼加,就有一位著名的鄭姓企業家鄭子堅,他同時還在世界鄭氏宗親會中擔任顧問職務。
 
三、郡望堂號 
 
【堂號】 "博經堂":東漢鄭玄,博覽群經,幾千人從遠方來拜他為師。西漢時期的讀書人大都專治一經,鄭玄卻獨自力主博通。 "安遠堂":漢宣帝時,鄭吉為侍郎,那時外侮屢屢來犯,鄭吉打敗了車師,使日逐投降。于是皇帝提他當司馬。為了西方國境的安全,又派他為西域都護,封安遠侯。 【郡望】 郡:三國時置郡。 洛 陽:我國古都之一。漢、魏故城在今洛陽市白馬寺東漢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漢城西18里。 高密郡:西漢時置郡,治所在高密。相當今山東高密一帶。 雍 州:東漢時置郡,治所在長安。 隴西郡:戰國時置郡,治所在狄道。 南陽郡:戰國秦置郡,治所在宛縣。 
 
四、家乘譜牒
鄭姓家譜介紹
譜序、跋
《序》、《跋》多為本族賢者、名人撰寫,也有請外族名人賢達撰寫的;昭、穆則為族中賢達,切磋琢磨,取得共識,定下來后,共同遵守。
《序》、《跋》大多談古論今,內容豐富,文體流暢,呈現作者博聞強識文采照人。宋鄭樵《通志》之《氏族序》云:“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狀,家有譜系。歷代并有圖譜局,置郎令吏以掌之,乃用博古通今之儒士執撰譜事。百官族姓之家狀者,則上官,為考定翔實,藏于密閣,副在左戶。若秘書有濫,則糾之以官籍。官籍不及,則稽之以私書,此近古之制,以繩天下,使貴不常尊,賤有等威者也。所以人尚譜系之學,家藏譜系之書。自五季以來,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門閥,故其書散失而其學不傳。”這是說,在隋唐時期,官方取仕重簿狀,民間婚姻重門閥,所以譜學盛行,后來因為不重視這些了,好些人都把譜學看成可有可無之事。
鄭氏家族,由于文化素質較高,其族譜序、跋,多為自家名人所作。也有例外者,如浦江義門的《鄭氏譜圖序》、《族系記》就分別為名人吳萊、柳貫所作。《鄭氏規范》雖經歷代修改,最后定稿卻由明代開國文臣宋濂完成。清同治年間名人郭世杰也曾為鄭氏族譜作序。
《鄭氏族譜》之《序》、《跋》,有長、有短,多數都論及族譜之重要和本譜之特點。筆者所見鄭氏族譜《序》、《跋》,最長的為明代鄭紀所寫之《家譜引》,他遠自“渾沌之初,天地定位,上下摩蕩,氣化而生萬物,……始,及至是“……古無圣王乃賜姓名氏,以別其誤,如虞之姚、夏之姒、商之子、周之姬之類”,然后論到本族“……姬之后又分別為鄭、為魯、為衛,不一而足,然推原其始,則皆黃帝之后……”在論及族譜之必要時,云:“……后世別之久之,遂隔閡易分爾汝賢者,知有父子、有兄弟,以至堂從功緦之間,恩愛流通,有差無間。不肖者知有父子兄弟而已,至于堂從功緦之親,則相視如途人焉。又有甚者,父子兄弟之間亦皆相仇……此則分別既久之弊……須知先王賜姓,一本之散于萬殊,近世譜圖,則萬殊之歸于一本也。”其中又說到本族發展、支世系(略),最后歸結:“賢者當以譜責為己任,毋甘自棄,以勵族人……”此篇譜序,論述甚詳,最后是鼓勵族人,要把自己的族譜修好。
清同治年間鄭維藩的《族譜序》,則以古先圣賢教導為依據,論述修譜之必要。如引:《易》曰:“君子以類族辨物”;《書》曰:“以親九族”;《詩曰》:“振振公族”;《左傳》:“公問族于眾”;《仲禮》曰:“合族以食,序以昭穆。……人道親親也,親親尊,尊族故敬親,敬親故得族。”最后歸結為:“蓋天下之大,始于一人之身,分為百族之子,沿而下焉。”亦是要求追祖探源,把譜修好。
昭穆
鄭氏昭穆是管輩數的。按古代宗法制度,宗廟或墓地的輩次排列,以始祖居中間,以下父、子(祖、父)遞為昭穆。左為昭二、四、六世(雙數),位于始祖的左方;右為穆三、五、七世(單數),位于始祖右方。用以分別宗族內部的長、幼、親、疏關系。祭祀時,子孫也按此規定排列行禮。昭穆后來也用于泛指一般宗族的輩分。
修譜
像全國其他姓氏一樣,鄭姓也有修撰家譜的傳統,一向對家譜和族譜十分重視。他們認為,家譜就像國史一樣,是自己的家史和族史,是血緣源流和人倫昭穆的可靠依據,與世教人倫的關系十分密切“夫人之生,其初一身也。傳世之久,子孫眾多,族屬繁衍,顯徽殫續,離居散處,而至有不相識如途人者,其故何哉?由譜牒之不明也。譜諜明則宗法立,昭穆序,長幼有別,親疏以合。尊祖敬宗,篤恩義,正倫理,而孝悌之道行焉。此譜之作豈不大有關子世教也哉!”(明鄭文奎《族譜序》),正是基于上述思想,鄭姓人世代相傳,修譜續譜,形成了獨特的譜牒文化。
家譜又稱宗譜、族譜、家乘、房譜、支譜、譜牒、家牒、家傳、譜系、氏譜等,是以特殊形式記載宗族發展的史書。早在原始社會時期,鄭姓在鄭桓公以前的血緣先祖相繼生活于黃帝的姬部落和后稷的周部族中,由于黃帝和后稷是本部落的領袖人物,“姬”、“周”便是他們的血緣標志。周部族內部,又按照血緣關系的遠近區分為許許多多的家族和氏族村落,遇有婚姻、喪葬、財產等等,都要按一定的習慣和世系進行安排。特別是后稷等人對于部落首領地位的傳承,都要遵守嚴格的血緣次序。
上述這些內容,在文字出現以前由口頭傳頌,由專人負責,文字出現以后則專門記錄在特殊的薄冊上。這種簿冊,也就是最早的家譜雛形。鄭姓在鄭桓公以前的承傳世系和祖宗名諱,便是通過這種方法得以流傳下來的。到了后稷的裔孫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國家專門設立了負責王族世系及宗族事務管理的官員,稱為“小史”,并建立了一套相當完善的史官修譜制度。后來傳世的《世本》和《大戴禮記》中的《帝系篇》,便是當時修撰的關于鄭桓公在周代的列位先祖傳衍情況的帶有家譜性質的典籍。因此可以認為,關于鄭姓家譜的淵源和修撰情況,最早是應該追溯到這時的。
西周末年,鄭姓建國,以鄭桓公為開基祖的鄭姓人才正式從周朝王室中分出,有了獨立發展的世系。這時,在鄭國的官員也模仿周朝王室的設官和《周禮》規定的情況設置了負責記錄史實的史官,同時記錄鄭國歷代國君的世系傳衍情況。這樣,對鄭姓具有直接意義的譜系資料才開始出現。我們今天所知的鄭國自鄭桓公至鄭君乙十四世、二十三君之間的傳衍情況,正是得益于這些最基本的記錄。
不過,盡管鄭姓家譜修撰的雛形出現較早,但真正的鄭姓家譜的出現還應是在魏晉或者以后。在南朝初年人裴松之所注釋的魏晉人陳壽所作的《三國志》里,曾三次引用《鄭玄傳》或《鄭玄別傳》,其中就有關于鄭玄家世的內容,具有一定的家譜性質。特別是在東晉時期,著名譜學家賈弼之撰著《姓氏薄狀》,其中包括18州700多個著名家族的譜傳,在此前知名于世的河南開封鄭氏、會稽山陰鄭氏、北海高密鄭氏等家族的譜傳當然也在其中。只是這部譜學著作早已亡佚,我們已無法窺知這些早期鄭姓家譜的面貌。至南朝時,又有譜官修撰《百家譜3、《十八州譜》、《新集諸州譜》等,其中也都有鄭姓人的譜牒。同時,鄭姓人為了準確記錄自己的家族發展和世系源流,也都私自修撰有自己的家譜牒。當時,收藏在國家譜局的一些總譜和案譜,都是以這些家譜為素材整理而成的。至于這一時期的鄭姓家譜究竟是個什么樣子,由于全都沒有保存下來,我們還無法得知其面貌。但從當時人編修的其他一些書籍中,以及當時人注釋其他書籍所引用的資料中,我們仍然可以窺知其一鱗半爪。
到了唐代,由于官方修譜和私家修譜的風氣更為盛行,鄭姓人的家譜也進一步豐富起來。今天保存在《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的關于北祖鄭氏、南祖鄭氏、鄭氏、滄州鄭氏等傳衍情況的譜學資料,便是由這些鄭姓人的私家譜牒整理而成的。根據這些節錄后的鄭姓家譜,我們可知這些鄭姓人在唐代及其以前的傳襲和發展情況。另外,當時官修和私修的其他一些譜學著作,如《貞觀氏族志》、《姓氏錄》、《貞觀八年條舉氏族事件》、《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譜》、《姓氏系錄》等書中有關鄭姓人自己編修的家譜。至于在流傳至今的《新唐書·藝文志》中,仍然收錄有一《鄭氏家譜》一卷的譜名,更無疑是出自鄭姓人之手。所以,盡管我們今天已無法見到唐代鄭姓家譜的原始面貌,但其中的不少內容幸賴這些書籍而保存下來。
宋代及其以后,由于家譜的修撰已經走向成熟,加上國家對和家修譜的提倡,鄭姓家譜在數量和質量都有顯著地增多。特別是在明清時期,更是鄭姓私家修譜最為盛行的時代。當時的鄭姓各家各族無不大修家譜,甚至一修兩修或多次重修和續修,使修譜活動成為宗族中最重要的活動之一。直到近代社會的民國年間,這種風氣仍然盛行不衰。甚至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鄭姓的修譜活動依然存在。
修譜的體例和格式
修撰于不同時期的鄭姓家譜,大多有固定的體例和格式,一般包括譜名、譜序、凡例、譜論、遺像、恩榮錄、先世考、族規家法、祠堂、五服圖、世系、傳記、族產、契據文約、墳塋、年譜、吉兇禮、藝文、名績錄、仕宦記、名賢傳、學輩譜、續后篇、領譜字號等內容,而譜名、譜序、祖宗遺像、先世考、世系表、傳記、題跋等又是最為常見的內容,也是鄭姓家譜的核心部分。其中譜名即家譜的名稱,多稱家譜、族譜、宗譜、支譜、房譜、家乘等。為了表明家族來源和籌修時間,有些還在譜名前加以標明;譜序即一個家譜的序言,一般放在家譜的首位,少則兩三篇,多則十余篇,內容包括修譜緣由、修譜目的、修譜經過、修譜人員構成、家族歷史淵源,遷徙經過、郡望、歷代修譜情況及譜學理論等。由于作序的人都有一定身份,甚至有些還是達官顯貴或鴻儒名宿,因此序的質量大多很高,甚至有人稱它是家譜上的金色飾物。至于家譜中的其他幾個部分,也都有與之相對應的內容。另外,就體例而言,其總的特點基本上可以認為是我國古代多種文體的結合體,不僅有志、傳、史,而且還有圖、像、書、題,通過這些形式,共同表現“尊祖敬宗”、“敦睦親族”、“承先啟后”等基本主旨。
總之,鄭姓家譜從遠古到近當代,綿亙數千年,一直與鄭姓歷史相始終。從這些家譜中,我們不僅可以得知鄭姓的源流、繁衍、分布情況,而且還可以了解其內容豐富的姓族文化。
家譜
鄭姓家譜一般奉行秘不授人的家規,在新家譜修撰完畢后,舊的家譜除留下一兩部外,其余全部銷毀。
修撰于不同時期的鄭姓家譜,由于歷史的原因和一些人為的因素,大多未能保存下來。家譜的持有者一般奉行秘不示人的家規,另外在新的家譜修撰完畢以后,舊的家譜除留下一兩部保存在宗廟中外,其余都要全部銷毀,以免外流和不肖子孫售與他人。無疑,這是鄭姓家譜在流傳和保存過程中困難重重和不為人知的主要原因。另外在一些鄭姓人自己編訂的族規家法中,也有一些關于保存家譜的規定。如在西山鄭氏《昌世堂條例》中,就明確規定“若有不肖鬻譜賣宗,除由紳耆鳴眾責罰外,其昌宗者摒逐不準人祠、如己制有私譜,即須稟官追繳治罪”,對家譜的保存有較為嚴格的約束。所以,盡管鄭姓在歷史上不斷修譜和續譜,但真正能保存到今天的并不多,特別是為世人所知的十分有限。據目前國內外圖書館和家譜資料收藏中心所收集到的歷代鄭姓家譜、以及保存在宗親會、研究會或個人手中已為人知的家譜數量看,也僅僅只有50部左右,且絕大部分是明清和民國時期修撰的,這顯然不足以反映鄭姓家譜的全貌,與實際的鄭姓家譜數量相去甚遠。
目前已知的鄭姓家譜,明代以前的都未能保存下來,能夠見到的多是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家譜。但這些家譜中無不涉及到明代以前的內容,有些還是此前家譜的重修或續修,所以較多地保留了以前的內容。如浦江義門《鄭氏宗譜》,原是在南宋以前家譜的基礎上修撰的,其中還有宋代碩儒歐陽修、朱熹等人的序,但至宋末元初時毀于戰亂,直到元朝中葉時才得以重修。后來在明清和民國時期又14次續修,成為一部內容完備的家乘譜牒。這種不斷修撰和增補的做法,在鄭姓家譜中具有普遍意義。
今天保存在國內外不同機構和個人手中的鄭姓家譜,從譜名和修撰時間上看,主要有明代的浦江《鄭氏宗譜》、《石井本鄭氏宗族譜》、《掌庵譜略》,清代的《包山鄭氏族譜》、《云陽鄭氏宗譜》、漂邑古瑤《義門鄭氏宗譜》、《莆城鄭氏宗譜》、《南湖鄭氏大宗譜》、《鄭氏大成譜》、《慈邑灌浦鄭氏宗譜》、《太康鄭氏族譜》、《偃師鄭氏家譜》、《石馬鄭氏宗譜》,民國的《南湖鄭氏族譜》、《通山鄭氏家譜》、《虞山鄭氏支譜》、《鄭氏大統宗譜》、《如皋鄭氏族譜》、《姚江燭溪鄭氏宗譜》、《牌前鄭氏宗譜》、《永春夾祭鄭氏族譜》、《大里鄭氏家譜》以及修撰時代待查的《西村鄭氏族譜》、《白蒲鄭氏族譜》、《沙市鄭氏族譜》、《相城鄭氏宗譜》、《山東鄭氏世譜》、《相城鄭氏宗譜》、《山東鄭氏世譜》、《浦城鄭氏宗譜》、《河山鄭氏家譜》、《鄭氏續修大統宗譜》、《岵山鄭氏族譜》、《永春城關鄭氏族譜》、《玉溪鄭氏家譜》、《南京鄭氏咸陽世家宗譜》等。這些家譜的規模有大有小,卷數多寡不等,—多者30余卷,少者僅1卷,其內容也隨之各有詳略,各自代表了鄭姓家譜的不同特點。
鄭姓家譜文獻目錄
河北寧晉·鄭氏族譜八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北京大學河北大學吉林大學 (民國)鄭凌霄纂修 1930年鉛印本八冊
山西·洪洞鄭氏族譜二卷 藏地:美國
(清)鄭止齊等輯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菊園刊本 四冊
江蘇漂水·鄭氏宗譜一卷 藏地:江蘇溧水縣柘塘鄉富塘村 (民國)鄭謙纂 1924年啟任堂木活字本
江蘇·寶應鄭氏家譜八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鄭乾清輯清康熙間刻本
江蘇如皋·白蒲鄭氏族譜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人民大學河北大學南京大學美國 (民國)鄭承霖主修 鄭振萬增纂 1926年鉛印本
江蘇丹陽·云陽鄭氏宗譜二十卷 藏地: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清)鄭若蘭主修清同治十一年(1872)孝義堂活字本二十冊
江蘇常州·蘭陵鄭氏宗譜三十卷 藏地:江蘇常州市圖書館 (清)鄭榮佳鄭鐘蓮等修清光緒三年(1877)蘭陵鄭氏敦睦堂木活字本江蘇漂陽·漂邑古瑤義門鄭氏宗譜十六卷藏地: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清)呂堃生纂修 鄭曜烯協修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孔安堂活字本十六冊
江蘇無錫·鄭氏大統宗譜二十四卷首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南開大學吉林大學蘇州大學 (民國)鄭炳泉纂修 1940年書帶草堂活字本 二十四冊
江蘇宜興·扶風鄭氏宗譜四卷 藏地:美國 (民國)顧士華主修 1914年仁本堂活字本 四冊
江蘇常熟·虞山鄭氏支譜十四卷首一卷 藏地: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人民大學南京市博物館 江蘇常熟市圖 書館(缺卷7—10) (民國)鄭浩文 鄭銘孫校正 1915年活字本
江蘇吳縣包山鄭氏族譜不分卷 藏地:江蘇蘇州市圖書館 (清)鄭伯興鄭性學纂修清康熙七年(1668)刻本 一冊
江蘇吳縣·包山鄭氏族譜二卷世譜一卷貞節錄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鄭匡鉅纂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續修刻本 四冊
江蘇吳縣·包山鄭氏族譜十二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吉林大學 江蘇蘇州市圖書館(缺卷5) (清)鄭謀(王追)重修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宗祠刻本十二冊
江蘇吳縣·東山鄭氏世譜八卷首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吉林大學 上海圖書館 (清)鄭棟修清乾隆四年<1739)刻本濟美堂刻本六冊
江蘇吳縣·東山鄭氏世譜八卷首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殘缺) 人民大學日本 美國 (清)鄭啟俊等續修清乾隆五十六年(179”刻本六冊
浙江蕭山鄭氏宗譜十二卷 藏地:美國 (清)鄭思孝等續修清成豐十年(860)木活字本 十二冊
浙江·蕭山鄭氏宗譜十二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日本 美國 (清)鄭可宗等修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永思堂活字本十二冊
浙江·蕭山鄭氏宗諾十二卷 藏地:日本美國 (民國)舒耀等增修 1924年永思堂木話字本十二冊
浙江寧波·半浦鄭氏宗譜三卷首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鄭一夔等重修清道光十九年“839)佑啟堂活字本 四冊
浙江寧波·蛟川前靈緒鄉鄭氏宗譜三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寧波天一閣文物保管所
(清)鄭傳瀾劉翥軒纂修清光緒七年(1881)通德堂木活字本 十冊
浙江寧波·鎮北龍山鄭氏宗譜十四卷首二卷末二卷 藏地:浙江寧波天一閣文物保管所
(清)余燮朱宗燮纂修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通德堂木活字本十六冊
浙江寧波·天封里厥氏宗譜八卷 藏地:浙江寧波天一閣文物保管所· (民)鄭烈承 鄭述承纂修 1919年承志堂鈔本二冊
浙江寧波·蔭緒鄉鄭氏宗譜四卷首一卷 藏地:遼寧圖書館 (民)鄭一夔鄭瑾芳等重修 1920年鄭氏通德堂木活字本(清)鄭疇等纂修清宣統元年(1909)貽清堂木活字本七冊
浙江上虞·鄭氏宗譜四卷 藏地:浙江圖書館 (清)鄭春茂主修 鄭恒生 鄭春潮等同修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孝義堂木活字本四冊
浙江嵊縣·江南珠溪義門鄭氏圖譜口口卷 藏地:浙扛嵊縣圖書館(存一卷)木活字本
浙江蘭溪·蘭江鄭氏宗譜三卷 藏地:浙蘭江溪縣姚塘下鄉鄭村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木刻本
浙訌·蘭溪鄭氏宗譜十卷 藏地:浙江蘭溪縣赤溪鄉鄭麻車村
浙江·蘭溪鄭氏宗譜十九卷 藏地:浙江蘭溪縣高潮鄉陳家里河(缺卷2)清光緒十七年(1891)木刻本
浙江·蘭溪鄭氏族譜二十卷 藏地:浙江蘭溪縣靈洞鄉龔塘 1927年木刻本
浙江·蘭溪鄭氏族譜二十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管會(存卷1—7、17—10)
(民國)鄭品瑚重修 1930年重刊本十冊
浙江蘭溪·鄭氏宗譜二卷 藏地:浙江蘭溪縣永昌區揚塘鄉 1931年木刻本
浙江·蘭溪后鄭鄭氏宗譜十卷 藏地:浙江蘭溪縣和平鄉 1946年木刻本
浙江浦扛·浦陽鄭氏宗譜八卷 藏地:浙江蘭溪縣白沙鄉陶宅(共九部) 1929年木刻本八冊
浙江衢縣·厚街鄭氏宗譜不分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鄭啟等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刊本
浙江常山·連峰鄭氏宗譜卷 藏地:浙扛常山縣青石鄉九龍山村(存卷4) (清)汪柄寅續修清咸豐七年(1857)木刻本
浙江常山·上處鄭氏宗譜卷 藏地:浙江常山縣東案鄉上處村(存卷 3、4)清光緒三年{1877}木刻本
浙江常山·象湖鄭氏宗譜十五卷 藏地:浙扛常山縣五里鄉象湖村 (民國)徐震等重修 1917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秀川鄭氏宗譜四卷 藏地:浙扛常山縣五里鄉山底村溪頭山 (民國)王逢圖重修 1927年木刻本
浙扛常山·鄭氏宗潛入卷 藏地:浙江常山縣同弓鄉赤陽江村葉姑嶺 (民國)范興賓重修 1927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定陽浮陽鄭氏宗譜十一卷 藏地:浙扛常山縣大橋頭鄉浮河下樓村 (民國)劉斯盛重修 1939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鄭氏宗譜五卷 藏地:浙江常山縣閣底鄉山溪邊村 1943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官池鄭氏宗譜二卷 藏地:浙江常山縣金源鄉高角村寺坪浙江常山縣金源鄉于里村
浙江常山縣東案鄉官塘塢村 (民國)毛文瑞修 1948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鄭氏宗譜不分卷 藏地:浙江常山縣古石鄉九龍山村(殘)鈔本
浙江常山·鄭氏宗譜卷 藏地:浙江常山縣東案鄉田蓬村(存卷 2、3)
浙江仙居·樂安鄭氏宗譜卷 藏地:浙江臨海縣博物館 (存卷10)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浙江遂昌·鄭氏宗譜 藏地:浙江遂昌縣泰源鄉下村 1942年刊本五冊
浙訌遂縣·鄭氏家譜 藏地:浙江遂昌縣三川鄉東橫 四冊
浙江縉云·五云溪淤鄭氏重修宗譜 藏地:浙江縉云縣檔案館(存卷2—6) 1937年本活字本
浙江云和·鄭氏宗潛卷 藏地:浙江云和縣文管會(存一卷) 1934年刊本
安徽徽州·新安鄭氏族譜不分卷 藏地:安徽博物館 明鈔本 一冊
安徽歙縣雙橋鄭氏宗譜不分卷 藏地:安徽博物館 (明)鄭民瞻編 鄭九夏繪圖明萬歷五年(1577廂本 二冊
安徽歙縣·雙橋鄭氏續異姓譜不分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鄭文然修 清鈔本
安徽·歙縣鄭氏家譜不分卷 藏地: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明鈔本
安徽歙縣·峰陽鄭氏家譜不分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明鈔本
安徽祁門奇峰鄭氏本宗譜四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安徽圖書館 (明)鄭岳纂修 鄭維誠增補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家刻本一冊
安徽桐城·鄭氏宗譜十三卷 藏地:人民大學 (清)鄭養平等修清同治五年(1866)活字本 二十二冊
安徽桐城·鄭氏宗譜十六卷首三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鄭心桂等修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治端堂木活字本十九冊
安徽·桐城鄭氏宗譜卷 藏地:安徽圖書館(存卷1)清松茂堂刻本一冊
安徽桐城·桐西鄭氏宗譜卷 藏地:安徽圖書館(存卷首) (民國)鄭輔東修 1913年松茂堂刻本一冊
安徽懷寧·篤慶堂鄭氏續修宗譜三十六卷 藏地:安徽安慶市圖書館(存卷1—7 17、 18)清光二十五年(1845)木活字本
安徽懷寧·篤慶堂鄭氏重修宗譜 藏地:安徽安慶市圖書館木活字本
安徽懷寧·禮義堂鄭氏宗譜 藏地:安微安慶市圖書館(存卷首) (清)鄭繼周 鄭榮進等修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木活字本
安徽貴池·鄭氏大成宗譜三十四卷首二卷 藏地: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
(清)鄭岳士 鄭弘遇修纂清康熙三十九年(16妁)刻本 十六冊
安徽鄭氏宗譜一卷 藏地:安徽徽州地區博物館 明正德修 清重刻本一冊
福建連扛·馬鼻半山鄭氏族譜一卷 藏地:福建連江縣檔案館 (清)鄭大敬鄭秉幫等續修清宣統三年(1911)本
福建連江·溪東鄭氏族譜五卷 藏地:福建連江縣檔案館 (民國)鄧長錦 陳古榮等續修 1943年稿本
福建莆田·鄭氏大宗系不分卷 藏地:福建師范大學 (清)鄭風超編輯南明隆武間鈔本
福建莆田·南湖鄭氏族譜十四卷 藏地:福建師范大學 (清)鄭惠元纂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刊本
福建莆田·南湖鄭氏大宗譜四卷首一卷 藏地:福建師范大學 (清)鄭邵勉鄭時敏等重修清鈔本
福建莆田·南湖鄭氏族譜 藏地:北京大學福建省圖書館 福建師范大學
(民國)南湖鄭氏修譜辦事處修 1949年鉛印本三冊
福建南安·石井本鄭氏宗族譜 藏地:中國歷史博物館 福建省圖書館福建師范大學 (明)鄭芝龍修明崇禎十三年(1640)修 1961年廈門市博物館 籌備處據清道光十三年(1833)鄭鵬程鈔本翻印油印本
福建南安·鄭氏世代潛 藏地:臺灣 (清)鄭叔仁修清咸豐四年(J854)鈔本—冊
福建南安·石井本宗族譜 藏地:臺灣 美國 (清)鄭名山等修清嘉慶六年(1801)修光緒二十一年(1895)重鈔本
福建南安·石井鄭氏本宗族譜一卷附偽冊底密奏 藏地: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清)鄭名山纂修舊鈔本 一冊
福建南安·后山陂鄭氏族譜 藏地:臺灣 (清)鄭維隆修 清光緒二十六年(19印)鈔本一冊
福建永春·桃源鄭氏族譜二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李呈輝李景炎等重修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刊本 二冊
福建永春·桃源鄭氏族譜三卷 藏地:美國 (清)陸錫熊等序清光緒十四年(1888)鈔本 三冊
福建永春·桃源鄭氏族譜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鄭錦和增輯清仁德堂鈔本一冊
福建永春·桃源鄭氏族譜不分卷地:上海圖書館鈔本 四冊
福建永春·桃源鄭氏族譜二卷 藏地:上海圖書館鈔本 二冊
福建·東山祥瑞堂鄭氏族譜 藏地:福建東山縣志辦 (民國)鄭伯后 鄭澤源等纂 1940年鈔本一冊
福建南靖·四城鄭氏家譜 藏地:臺灣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鈔本 一冊
福建·浦城鄭氏宗譜五卷 藏地:福建省圖書館 (清)鄭玉麟撰修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 六冊
福建·浦城鄭氏宗譜六卷 藏地:福建省圖書館 (民國)鄭玉瞬等續修 1942年刻本六冊
福建上杭·堂鄭氏族譜 藏地:臺灣 (清)鄭廷樺修清光緒十七年(1891)鈔本 一冊
江西萍鄉·萍南趙家源鄭氏族譜卷 藏地:江西省圖書館(存卷1)木活字本
江西·東里鄭氏重修家譜一卷 藏地:江西檔案館
山東樂陵·鄭氏族譜 藏地:美國 (清)鄭固等序清道光十一年(1831)刊本一冊
山東日照·鄭氏家乘 藏地:山東日照市圖書館 (民國)鄭作惠修輯 1924年石印本
河南太康·鄭氏族譜七卷 藏地:河南太康縣檔案館 (民國)鄭重三纂 1935年鉛印本
河南·鄭氏宗譜附抑過軒主人年譜不分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央民族大學山西圖書館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 (民國)鄭值昌修鄭裕孚述 1944年鉛印本一冊
湖北新洲·鄭氏宗譜二十六卷 藏地:湖北新洲縣潘塘鄉鄭樓村 (民國)鄭由三 鄭南山續修 1943年木刻本
湖北·沙市鄭氏族譜不分卷藏地;人民大學江西省圖書館一冊) (民國)鄭德耆修 1922年三秀堂石印本
湖北·通山鄭氏家譜八卷首卷 藏地: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遼寧圖書館武漢市圖書館美國 (民國)鄭家清纂修 1921年翼經草堂活字本
湖北秭歸·鄭氏家譜世系錄卷 藏地:吉林大學 湖北秭歸縣龍口區 (民國)鄭萬瞻 鄭昌思續修 1915年鉛印本
湖南寧鄉·鄭姓三修族譜十八卷 藏地:湖南省圖書館(存卷111、17) (清)鄭梅生纂清光緒十一年(1885)活字本
湖南衡山·鄭氏五修族譜十六卷 藏地:中央民族大學 (清)鄭阜康編清光緒二十年(1894)堂活字本 十六冊
湖南桂陽·鄭氏宗譜不分卷 藏地:吉林大學 (清)鄭桐炳重修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活字本 四冊
湖南藍山·鄭氏宗譜 藏地:湖南藍山縣檔案館一九四二年修
湖南益陽·鄭姓續修族譜二十二卷 藏地:湖南省圖書館(存卷15—18、21、 22)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活字本
廣東潮陽·鄭氏受姓著代世系不分卷 藏地:廣東中山圖書館 (民國)鄭鳳超著鈔本 一冊
廣東中山·義門鄭氏家譜二十八卷 藏地:廣東中山圖書館 (清)鄭希橋 鄭藻如修清光緒十七年(1891)鉛印本 二十八冊
廣東中山·鄭云西祖房譜牒四春 藏地:美國 (清)鄭朝舉等序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鄭榮遠堂刊本四冊
廣東東莞·鄭大崖祖房譜春 藏地:美國(存卷3—8)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青云堂刻本 一冊
廣東·程鄉鄭姓歷代族譜 藏地:臺灣 (清)鄭竺亭序清光緒十八年(1892)鈔本
四川瀘縣·鄭氏族譜不分卷 藏地:四川省圖書館 (民國)鄭光中 鄭愷瑞纂修 1928年瀘縣石印本 二冊
四川資中·鄭氏族譜二卷 藏地:四川省圖書館 (民國擲中武纂 1943年資中鄭氏石印兼排印本 二冊
四川·鄭氏宗譜一卷 藏地:四川儀隴縣檔案館鈔本
云南晉寧·鄭和家譜考釋 藏地:北京師范大學 人民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吉林大學浙江圖書館福建省圖書館美國 (民國)李士厚著 1937年云南崇文印書館鉛印本
云南蒙自·富江西山鄭氏宗譜五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存卷1—3、5) (明)鄭榮敬 鄭存經纂修明鈔本
鄭氏統宗譜不分卷 藏地:浙江圖書館 (明)鄭仲纂修明嘉靖九年(1530)鈔本一冊
鄭氏族譜不分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明)鄭光覺鄭晦纂修明隆慶元年(1567)鄭崇健鈔本
營蔭鄭氏家譜五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明)鄭周世 鄭繼世纂修明萬歷九年(1581)家刻本 一冊
鄭氏宗譜 藏地:曲阜師院 (明)鄭應鳴重錄明崇禎元年(1628)本二冊
巖鎮鄭氏遷出宗譜一卷 藏地:上海圖書館 (明)鄭冬老撰鈔本 一冊
科井鄭氏宗譜卷 藏地:福建仙游縣檔案館 (清)鄭和重修清康熙二十年(1681)修鈔本星源
銀川·鄭氏宗譜六卷卷末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鄭永彬等纂輯清乾隆四十年(1775)活字本 四冊
義門鄭氏宗譜 藏地:浙江圖書館 (清)鄭士禎編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刻本 五冊
鄭氏宗譜三十六卷首二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鄭培先纂修清咸豐十一年(1861)樵月齊活字本 三十八冊
瑞屏鄭氏宗譜三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鄭(氵秦)梁等重修 清光緒五年(1879)活字本二冊
鄭氏宗譜十八卷首一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鄭尚宏等重修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活字本 十冊
鄭氏傳家簿 藏地:臺灣清光緒二十八年(1903)鈔本鄭氏宗譜六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鄭賢惠等修清宣統三年(1911)雍睦堂活字本 六冊
續修白華鄭氏宗譜 藏地:安徽徽州地區博物館 (存八卷末一卷)清末刻本
鄭氏宗譜不分卷 藏地:湖南省圖書館清鈔本
尊陽鄭氏族譜十二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杭州大學 (民國)鄭先貞等續修 1918年活字本 十二冊
鄭氏宗譜一卷 藏地:四川儀隴縣檔案館 1927年鈔本五部
鄭氏宗譜六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圖書館 (民國)王召棠修纂 1929年木活字本 四冊
鄭氏宗譜不分卷 藏地:吉林大學 (民國)鄭繼 續修 1939年活字本 九冊
增修鄭氏族譜卷 藏地:四川省圖書館(存卷6—9)民國刻本 一冊
鄭氏二修族譜不分卷 藏地:四川省圖書館(存一冊)民國石印本
鄭氏族譜 藏地:美國鄭來祿等纂寫本 一冊
鄭氏族譜 藏地:美國寫本 一冊
鄭氏族譜 藏地:美國寫本 一冊
鄭氏族譜一卷 藏地:廣東潮陽縣博物館 鄭午樓主修
 
 五、歷史名人
 
 鄭 玄:漢代創立鄭學。 鄭成功:明末名將。 鄭 和:明航海家。 鄭 國:戰國時代的水利家,韓國人。出任關中史官,開鑿灌溉渠,稱為"鄭國渠"。 鄭 虔:唐朝學者、畫家。詩詞、書法、畫俱佳,尤以山水畫見長,玄宗皇帝為之題字"鄭虔三絕"。鄭紹忠:清廣東水師提督,抵御外侮名將。
 
 六、宗親社團
 
   40年代后期起,組織或恢復、改組成立的宗親團體有臺北鄭氏宗親會、嘉義縣鄭氏宗親會、彰化鹿港鄭氏宗親會、臺南鄭氏宗親會、全臺鄭氏宗親會,臺北市鄭氏宗親會、世界鄭氏宗親總會,等多個宗親會、家族會。這些宗親會在各地均建有宗祠,多數且設有各類教育、文化基金和經濟、慈善、互助等分機構。冠以“世界”兩字的宗親會,除個別無固定會址者外,均與其他國家、地區的宗親團體沒有隸屬關系。 1974年4月29日,海內外鄭氏宗親代表大會在臺北召開。這次大會制訂了《世界鄭氏宗親總會章程》,成立了組織和管理機構,選舉出《總會》領導人。鄭彥(臺灣)當選為理事長,世界鄭氏宗親總會正式成立。總會的宗旨是:"闡揚祖德,增進宗誼,團結互助,共謀福利,并為宗親舉辦各項服務與福利,及致力社會公益與慈善事業"。 
七、鄭姓字輩
字輩譜又稱字輩詩,是與古代鄭姓人的血緣和取名有關的一種特殊文化現象,其影響甚至達到今天。所謂的字輩譜,又稱派語、行派詩、行第、派引、排行等,是記載宗族世系人名的排行用語。由于多用四言、五言、七言詩的形式表示,因此又稱為字輩詩。根據近年一些學者的研究,用一個特殊文字表示同宗族內的父祖兄弟之間的特殊關系的現象在漢代時已初露端倪,至魏晉南北朝時有了更多的使用,但真正形成字輩譜或字輩詩則是在私家修譜之風大盛的宋代或者以后,至明清時形成高峰,其余緒則延綿至今。
在北朝時鄭氏北祖一支中,鄭述祖兄弟5人共用“祖”字,鄭思明兄弟共用“思”字,鄭敬道兄弟共用“道”字,鄭子貞兄弟共用“子”字。等等,便可認為是后世字輩譜的濫觴。只是因為這時的鄭姓人剛剛使用字輩,在使用中還不像后世那樣有強烈的意識和嚴格的規定,也沒有形成字輩譜或字輩詩,所以還是十分不完備的。此后,經過隋唐五代以至宋朝時期鄭姓人的不斷摸索和探討,特別是由于為了適應不斷遷徙和人口增多以后能夠準確區分長幼尊卑次序韻需要,鄭姓人才像全國其他姓氏的人一樣,開始在修譜時編訂字輩譜,在生活中使用輩譜中的字,形成以字輩取名的新的取名特點。
字輩譜多是同一個家族在初次修譜時由有關人員編訂的,然后由族人按照輩份的高低依次從中選取一字,同一輩份的人只使用同一個字,接著再另取一個字作為自己的名字,形成“姓十字輩+名”的固定格式。一旦這些字被依次用完,則要在下次修譜時再進行續補。這樣,只要是同一宗族的人,不管人數有多少或者遷往任何一個地方,只要報出了自己的名字,族人就可根據其名字所排列的次序來確定其輩份高低,原有的輩份混亂和不知所出等問題便都一概不存在了。
由于鄭姓的字輩譜編修的時代是在唐宋大播遷以后,編字輩譜時又不可能把天下鄭姓人都集中起來確定昭穆次序,因此大多是根據各地的習慣把血緣關系完全可以考知的人集中在一起編訂字輩譜,而對別的地區的鄭姓人就無法編入,因此也就形成各地有各地的字輩譜、內容完全不統一的客觀后果。
  盡管各地鄭姓人所使用的字輩譜有較大的區別,但在體例和編排形式上還是有其大致相同的特點,其中有些字輩譜還是寓意深刻的字輩詩。如惠州葵坑鄭氏的字輩譜是:“錢妣發祥甚攸長,宗家芝秀奕世昌。伯仲慈和敬禮義,蘭桂騰芒立綱常。繼志風規千載永,崇功尊訓重年香。子孫蔚啟明廷上,文武經邦有。”泉州惠安小蔗鄉鄭姓字輩譜是:“興隆知祖德,顯達念君恩,復回同一派,攀舉陟龍門。”武榮網洲派鄭姓字輩譜是:“文章華國,詩禮傳家,學成曰士,德進謂儒。”在這些字輩譜中,所用的全是吉祥字,所表示的也都是尊祖敬宗、尋根追祖,龍鳳呈祥、家業昌盛、詩書傳家、世澤延綿等良好愿望,在鄭姓字輩譜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加上譜中的每一個字拆開來就是派序,合在一起又是寓意深刻的字輩詩,具有雙重作用,因此也就更具有文化意義。
浙江浦江義門鄭氏中,歷史上曾使用過:
“爾若遵祖訓,興隆定可期,修齊能善繼,垂裕自咸宜”等字輩譜
福建漳或廣東潮陽、臺灣等地,則分別使用:
“文化詩簡鎮邊疆、永配乾坤白天然”、“朝錫熙良,際會永康”、“初可必克承、孫烈有明征”
永春州乾灰呈靡派:
常文恒洪思喬啟榮振、月宣爾美奕世慶綏猶。
惠邑葵坑開基派是七字式:
錢妣發祥甚攸長,宗家芒秀奕世昌,伯仲慈和敬禮義,蘭桂騰芒立綱常,繼志鳳規千載永,崇功尊訓重年香,子孫蔚啟明廷上,文武經邦有。
語江派:
光國崇文德,安邦建武功,紀先雄繼志,勛業際昌隆。
石井派:
越明別食,作則天子,惟君萬邦,百官承色。
永春桃源渡臺派,為:
火木相洛,傳業必成。
海澄派,為:
祭用蒸嘗仰酬祖德,禮循昭穆克序人倫,文章綿世澤,家國慶綏安。
泉州安溪積德鄉新康里派為:
(名次)煌觀先祖基,尊顯受恩怡,仰奉丹書賜,芳聲遠代期。
(字次)榮華耀彩照古今,蔚起英豪應瑞時,克紹葆封光世德,聯科發甲步天地。
 八、當代鄭姓及其分布
華北、東北地區
鄭姓在北京居第22位,在遼寧居31位,是華北,東北的大姓之一。
華北、東北地區,包括今天的河北、山西、山東、天津、北京、內蒙、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市,是鄭姓人遷居較早和分布較為廣泛的地區之一。根據近來對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資料的研究結果表明,鄭姓人口占北京人口總數的0.797,占遼寧的 0.567,分別位居第22和第31位,其他各省市的情況也大致相同,可見鄭姓在這些地區所擁有的地位。
鄭姓人向華北、東北地區的遷徙,以遷入山東為最早,其有關內容我們已經在第二、三章中有所涉及。其著名的鄭姓聚居地除泰山和北海高密任城臨淄等地以外,又有孔子弟子鄭國所居住的邴邑,以及兗州、濟寧、剛縣、寧陽等等。到了當代,鄭姓人的分布進一步廣泛起來,如電影藝術家鄭重是掖縣人,田徑名將鄭鳳榮是濟南人,抗日烈士鄭增信是蓬萊人,中共鄆北縣委書記鄭魯山是東平人,醫學名家鄭麟蕃是黃縣人,等等,分布幾乎遍及山東全省。
山西省鄭姓人遷時間較早,在漢代初年就已知名。如我們在第三章中所提到的漢武帝舅衛青之父鄭季,家于平陽,是山西鄭氏知名最早的人。此后,鄭姓又在永濟、河東、陽城、祁縣、太原、朔州等地獲得了發展,并累計出了唐代太子太師鄭霸、后周韓國公鄭仁誨、后唐司徒鄭琢、宋代太仆少卿鄭本、元代劇作家鄭光祖、明朝兵部右侍郎鄭崇儉等著各人物。當代的山西鄭姓人,在血緣上大多與他們有關,在分布上除以上述地區為中心外,又有一些知名人物生活在洪洞、沁源、五臺、黎城等地,共同成為山西鄭姓的幾大居住中心。
河北鄭姓的來源最早與鄭氏由中原地區到這里避亂有關,后來又因一些政治和社會原因不時有人遷居這里。在當代以前,鄭姓人在河北已分別居住在魏縣、永年、邯鄲、棗強、滄州、涿州、宣化、徐水、河間等地,并有唐代宰相鄭(忄音)、五代鳳翔節度副使鄭阮、元代昭永大將軍鄭溫、明朝兵部尚書鄭洛、清代江蘇巡撫鄭瑞、直隸提督鄭魁士等人知名于世。近代以后,鄭姓人又在灤南、新城、深縣、靜海、豐南、東光、玉田、蠡縣、安新、寬城等地獲得了一定的發展。
北京鄭姓自元朝以來開始引起重視,但其影響卻一直較小。其原因大致是在這里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以后,盡管有全國許多地區的鄭姓人到這里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舞臺上進行活動,但仍然以原有的籍貫相稱,去世后也幾乎全部歸葬原籍,因此,真正以北京為籍貫的歷史人物并不多。只是到了近現代以后,留居下來的鄭姓人才有一些以北京為籍貫,在注籍時也以北京籍登記,才使當地的鄭姓人顯著增加。如在1982年進行全國人口普查時,有人對北京24948人的姓氏使用情況作了調查,發現其中有198人姓鄭,這種結果,使鄭姓在北京大姓中成為第22大姓,并占被調查總數的0.79。當然,居住在北京一帶的鄭姓人也并非絕對是在近現代以后才有人知名。如明代大興人鄭永寬由于是皇妃之父,官至都督同知,其子孫也都分別在朝中擔任都指揮使等職務,便是一個典型事例。另外,在北京東部一帶,也有明代御史鄭已和清朝湖南布政使鄭源、山東既墨令鄭鳴岡等人一度貴顯,說明至少
在明代時已有鄭姓人落籍北京。
另外,在東北地區的遼寧省,約在宋代以后開始有鄭姓人居住,其中大定(今喀拉沁旗)人鄭宏及其子鄭京、鄭子聃等人知名于金代,分別官至金源縣令、吏部侍郎,是當地在早期最有影響的鄭姓家族。到了明清時期,由于滿清政府實行向關東的移民政策,至使不可生活在山東、河北等地的鄭姓人人遷遼寧,其中的一些甚至還從這里進一步遷到東北的其他地區。如著名的清朝遺老鄭文焯原籍便是山東高密,直到清朝時才由其祖先落籍于奉天鐵嶺。至于當代有大連、沈陽、遼中、安東、建昌、海城等地的鄭姓人知名于世,其家族的歷史也大多能上溯到明清時期。
至于吉林、黑龍江、天津、內蒙古等省市自治區,也都有一定數量的鄭姓人分布。尤其是在吉林省南部,還生活著一些出自朝鮮族的鄭姓人。而在黑龍江的穆陵、海倫,吉林的舒蘭、伊通、珠河等地,也分別有一些出自鄭姓的知名人物。
華東地區
華東地區是鄭姓人遷居較早和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據”82年的人口普查資料,鄭姓在上海各大姓氏中位居第36位,在福建位居第13位。尤其是在福建,至今仍有“黃鄭排滿街”的說法,可見其人口之多和分布之廣。
今天的福建省之所以成為鄭姓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與鄭姓在歷史上不斷地向這里的遷徙和繁衍有關。如在西晉末年龍驤將軍鄭昭向今福州一帶的遷徙,以及中原地區的鄭姓人在唐高宗時期和唐朝末年的不斷人遷福建,我們都已經在以前各章的有關章節中有所涉及。這種遷徙和繁衍發展的直接后果,便是鄭姓在福建擁有廣泛影響的最根本原因。
另外,從分布上看,鄭姓在福建最早的居住地是在今福州一帶,以后又陸續從這里遷往長樂、閩侯、晉江、泉州、莆田等地。其中在鄭姓人內部被稱為福州鄭氏的分別尊鄭昭和五代后梁宰相鄭玨為祖先;莆田鄭氏則起源于鄭昭裔孫中的“南湖三先生”,進而又由“三先生”的后代分衍出泉州鄭氏,漳州鄭氏等,散居于福清、永泰、永春、同安、南安、龍溪等地。至于汀州、建州、建寧、寧德、連江、霞浦、崇安、寧化等地的鄭姓人,也都各有源流,并擁有同樣多的鄭姓人口和影響。總的來看當代以前的福建鄭姓,在分布上早期以今福州為中心,并呈逐漸向南發展的趨勢,如今則是以閩中,閩南為中心的基本格局。歷史上和近現代的福建鄭姓人才,絕大部分都出在這一地區。如唐代的文學家鄭減是福州人,宋代的鄭樵是莆田人,明代的鄭成功是南安人,當代文學家鄭振鐸是長樂人等等,無不如此。再者,從人口數量上看,盡管目前還沒有人對福建全省的鄭姓人口作一具體的統計,但對個別縣市的人口統計卻有人進行。如有同安縣的44個自然村中,共有鄭姓人口11794人;晉江有鄭姓 1萬余人,福州6萬余人,福清13萬余人,長樂7萬余人。其中福清、長樂兩地的鄭姓人數量,都超過了當地全部人口的10o。而在福建全省,僅據1982年人口普查資料中的25244人抽樣調查,就有439人姓鄭,占全部被調查人數的1.739,鄭姓也因此在福建大姓中得以占據第13的顯要位置。另外,福建鄭姓人中還有許多遷往海外各地,是目前擁有海外鄭姓人口最多的省份。
浙江鄭姓最早與西漢初年齊國臨淄鄭姓的南遷有關,分布地區也在中部的會稽山陰一帶。至唐代,又相繼有中原人鄭虔、鄭至道等人遷居浙江,其后裔也分布于臺州、臨海、寧海、仙居、三門、天臺,黃巖等地。宋代以后,又有一些其他地區的鄭姓人入遷這里。如南宋人鄭清之遷居鄞縣,鄭自牖遷居遂安,其后裔都發展成為當地鄭姓中較有影響的支派。另外,如江西上饒鄭氏遷居衢州,衢州鄭氏遷居金華、建德、溫州、遂安鄭氏遷居浦江等等,也都為浙江鄭姓的發展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總計在現代以前,浙江鄭氏已遍布在省內的湖州、歸安、嘉興、海鹽、平湖、杭州、寧波、茲溪、蘭溪、義烏、處州等地,并各有一些杰出人物知名于世。如漢代的太尉鄭弘是山陰人,宋代太師鄭清之是寧波人,國子監丞鄭彥是嚴州人,鄭汝岡是處州人,龍圖閣直學士鄭伯熊是永嘉人,元代學者鄭忠是嘉興人,明代禮部尚書鄭沂是浦江人,學者鄭圭是杭州人,鄭伉是衢州人,御史鄭公智是寧海人,清代名士鄭宏是海鹽人。到了當代,浙江鄭氏的分布更為廣泛,名人也更多。僅以人口論,臨海有鄭姓2萬余人,其他地方的鄭姓人口雖然缺乏統計,但大抵與臨海的情況差不多。
江蘇鄭姓人遷較早,當代以前已散處南京、蘇州、無錫、徐州、淮安、吳縣、揚州、興化、江都、江寧、江乘、吳江等地,以后又有較大發展。從人遷時間和血統源流上看,江蘇省鄭姓的來源最早與孫吳名醫鄭泉和西晉末年鄭庠的南遷有關,其后裔也散處于京師建康一帶。至南北朝時期,中原人鄭頤父子遷居彭城。成為徐州鄭氏的開基祖。此后,建康一帶的鄭姓人南遷或東遷,繁衍發展成為蘇州鄭氏、揚州鄭氏、興化鄭氏等,徐州鄭氏也遷往淮安等地,成為江蘇鄭姓的另一大支派。歷史上的江蘇鄭姓名人,主要有宋代太尉鄭戩(蘇州人)、吏部侍郎鄭望之(徐州人)、明代抗清英雄鄭為虹(江都人)、清代畫家鄭板橋(興化人)等,近現代則有音樂家鄭覲文(江陰人)、海洋學家鄭重(吳縣人)、物理學家鄭一善(武進人)、畜牧學家鄭正留(太倉人)、醫學家鄭思競(靖江人)、林學家鄭萬鈞(徐州人)等。至于當代鄭姓人口,僅泗陽縣就有鄭姓1萬多人,全省和其他各地的情況尚待進一步的統計。
江西鄭姓在當代的分布也十分廣泛,其中尤以弋陽、石城、泰和、橫峰、修水、贛州、瑞金、銅鼓、清江、玉山、興國、萬載、上饒等地的鄭姓人為多,影響也較大。歷史上,江西鄭姓主要由鄰近各省遷來,有一些是由于做官的緣故在當地留居下來。其分布的中心主要在今東北部各地。古代較為著名的鄭姓家族,主要分布在弋陽、玉山、上饒、貴溪、撫州、江州、德化、新建、袁州等地。并且擁有較多的人口。
安徽鄭姓在歷史上主要集中在徽州、池州、宣州、濠州、合肥等地,今天則以廬江、定遠、合肥、長豐、宣城、來安,鳳陽、英山、蕪湖、霍丘、六安、歙縣、祁門、桐城等地的鄭姓人較為知名,其中歙縣、宣城、合肥、鳳陽、祁門等地的鄭姓人便是直接由歷史上的鄭姓發展而來的,其他地區的鄭姓則是這些地區遷出和進一步發展的。至于安徽鄭姓的著名人物,在歷史上主要有宋代鹽鐵督監鄭昌(宣州人)、元代奉義大夫鄭玉(徽州人)、明代劇作家鄭之珍(池州人)、禮部郎中鄭居貞(歙縣人)、刑部尚書鄭三俊 (池州人)、漳國公鄭亨(合肥人)、名將鄭遇春(鳳陽人)、清代畫家鄭(日文)(徽州人)、科學家鄭復光(徽州人)、學者鄭相如(涇縣人)等。
上海鄭姓人遷較晚,早期鄭姓也主要分布在今市區四周各縣,知名的有明代嘉定鄭氏、清代的青浦鄭氏等,分別出了禮部郎中鄭閎和畫家鄭基成等著名人物。近代以后,由于上海飛速發展,許多鄭姓人也因各自的原因紛紛遷入,并在當地注籍。僅據1982年的人口普查資料統計,在25092人中就有159人姓鄭,占總數的 0.634。
中南地區
包括今天的河南和兩湖,兩廣、海南6省,是鄭姓人的發祥之地,同時也是鄭姓人最為集中的地區。根據近年的人口抽樣調查結果顯示,鄭姓在廣東大姓中位居第16位,其他各省的情況也大抵如此河南作為鄭姓的發源地和宋代以前鄭姓的主要居住地區,自古及今都是與鄭姓的關系最為密切的省份之一。正如以前各章所說的那樣,鄭姓人的先祖鄭武公東遷鄭國以后便生活在以今天的新鄭為中心的河南中部地區,在鄭國滅亡后又在今河南東部和東南部的商丘、淮陽之間(亦即宋、陳之間)得姓,使這里成為鄭姓人最早生活的地區。在秦漢以后,鄭姓又先后在陳郡陳縣(今淮陽)和河南郡開封縣發展成為望族,進而形成郡開封鄭氏,成為鄭姓早期的核心家族。
西晉末年至南北朝隋唐時期,以鄭氏為中心的鄭姓人活動在今開封;一帶,并有一些從這里遷出,進而發展成為各地的鄭姓望族,鄭氏也因此得以遍及天下。而留居在河南的鄭姓人,除仍在原居住地繼續譜寫鄭姓人的歷史外,又有一些人遷居到省內的宋城(今商丘)、許州(今許昌)、南陽、汝南、相州(公安陽)等地,繁衍發展成為各地大族。如今的河南鄭姓不僅仍在河南大姓中擁有重要地位,而且還在上述地區以外的新鄉、鄭州、洛陽、登封、潢川、息縣、柘城、商城、信陽、確山、虞城等地獲得了較大發展,使之共同構成河南鄭姓分布的中心。至于鄭姓名人,宋代以前的河南鄭姓占據全國的絕大部分,許多在全國和鄭姓中產生過重大影響的鄭姓人都出在這里。
宋代以后,由于全國的政治中心開始轉移,特別是鄭姓人口大量南遷,才使河南鄭姓在全國的地位出現下降。盡管如此,河南鄭姓中仍然不斷有一些杰出人物知名于世。如在宋代,開封人鄭居中是著名宰相,鄭頭裔家族是外戚之家;明朝,南陽人鄭剛是工部尚書,祥符人鄭自璧是著名直臣,內鄉人鄭培是抗清名將;清代,商丘人鄭廉是著名文學家;當代,羅山人鄭遠來原為紅軍獨立團團長,柘城人鄭廷珍原為抗日名將,鄭海霞為體壇名將等等。以人口論,在河南中部的市,在1986年人口普查時有鄭姓人口3552人,880余戶,占全市人口總數的0.65,位居全市大姓的第22位。其他各地的人口盡管還沒有作過確切的統計,但大抵與市的情況差不多。另外,尤其應當特別指出的是,近年隨著“尋根熱”的興起,不少居住在全國其他地區甚至海外各地的鄭姓人都相繼到河南尋訪自己的祖根。僅一市,就先后接待了數批這樣的團體。
廣東省是中南地區鄭姓人較多的另一個省份。在1982年人口普查時,有人對全省25646人的姓氏使用情況作過調查,發現其中有466人姓鄭,占被調查總數的1.817。從歷史上看,廣東鄭姓大抵于宋代時由福建南部遷入,屬于“南湖三先生”中鄭露或夾潦先生鄭樵之弟棲之后,另一支宋太師鄭清之的后代由上杭遷入。他的居住的地區最早在廣東的東北部和東部,以后不斷向西遷徙,形成潮州、惠州、廣州、韶州、梅州、海陽、東莞、佛山、歸善、番禺、三水、英德、陽山、新會、中山、順德等地鄭姓,其中的一些人還進一步遷徙到香港或東南亞地區,使廣東成為僅次于福建的鄭姓外遷大省。
到了近代以后、鄭姓除在上述地區發展以外,又在五華、潮陽、澄海、海豐、陸豐、海康,陽江、遂溪、恩豐、吳川、寶安、汕頭等地開拓了生活空間,并各有杰出人物知名于世。如在古代,廣東鄭姓名人有唐代節度使鄭愚(廣州人)、宋代理學家鄭南升(潮陽人)、明代按察使鄭安(海陽人)、清代直隸總督鄭大進(揭陽人)、清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三水人)、實業家鄭觀應(中山人)等,當代則有孫中山先生締造的建國粵軍將領鄭潤琦(三水人)、電影藝術家鄭正秋(潮陽人)等。
湖北鄭姓大多是歷史上由中原南遷的鄭姓人后代,歷史上有后周人鄭建中、宋代狀元鄭毅夫、翰林學士鄭獬、明代吏部尚書鄭繼之、大理評事鄭結(黃陂人)、良吏鄭達(廣濟人)等知名于世,其中尤以安陸鄭氏在宋代連續出了兩名狀元(鄭毅夫、鄭獬),最為知名。到了當代,鄭姓除在上述地區繼續發展外,又分布在黃安、當陽、武漢、孝感、大治、大悟、通城等地,并各有名人著稱于世。
湖南鄭姓在歷史上以長河鄭氏和鳳凰鄭氏較為知名,入遷時間在宋代以前。至宋代時,出自長河鄭氏的鄭應龍進士及第,清代的鄭敦瑾官至工部尚書,鄭敦充、鄭曰敬分別為良吏和學者,他們也都出自長河鄭氏。鳳凰鄭氏則以世襲云騎尉知名,清代中期抗英而死的處州總兵鄭國鴻便是這支鄭姓人中的杰出人物。到近現代時,鄭姓人已遍及該省的石門、益陽、長沙、瀏陽、新田、邵陽、耒陽、平江等地,并都擁有一定數量的人口。
廣西是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鄭姓人的人遷途徑主要是從東部的廣東及北部的湖南而來,在時間上也相對較晚,直到明清時才有廉州和象州等地的鄭姓人知名于世。明代的廉州鄭賜、鄭靚以功名進,分別中舉和進士,鄭(音只)弟鄭(音英)則以孝義知名。清代的鄭獻甫出自象州鄭氏,晚清時是著名經學家。近現代時期,鄭姓人的分布除上述兩地外,又在桂林、寧明等地有人知名、鄭姓也因此成為少數民族居住區內不多的漢族大姓之一。
海南鄭姓則是從廣東鄭姓中分衍而來的,人口較少,并且主要居住在北部和東部一帶,尤以瓊山、文昌、瓊海等地較多。近年來,隨著海南省的正式建立,全國不少地方的鄭姓人也隨人才南下大潮進入海南,從事當地的開發和建設,為鄭姓在當地的發展注入了一批新的力量。
西北、西南地區
像華北,東北地區一樣,西北,西南地區盡管是鄭姓人到達較早的地方,但其發展遠不能與華東、中南地區相比,是鄭姓人的分布范圍較窄,人數較少的地區之一。
如據1982年的人口普查資料統計,在這一地區人口較多的四川,陜西兩省中,鄭姓的人數分別位于第26和36位,占人口總數的0.848和0.580,遠遠低于華東、中南地區的人口比例。
陜西是鄭姓始祖鄭桓公生活的地方,也是鄭姓在鄭桓公之前的遠祖活動之地,在鄭姓歷史上占據著異乎尋常的意義。其鄭姓的來源相傳與戰國末年幫助秦國開鑿鄭國渠的韓國人鄭國有關,以后在西漢、北朝、唐代等時期也有不少其他地區的鄭姓人遷居于此,并有西漢隱士鄭子真(勉縣人)、名臣鄭寬中(咸陽人)、金代寧州知府鄭建充(富縣人)、明代山西右布政使鄭國昌(彬縣人)等知名于世。到了近代以前,鄭姓人已遍布于本省的澄城、褒城、漢中、韓城、華縣、寧強、西安、咸陽、保安、南鄭、華陰等地,并成為這些地區中較有影響的姓族之一。
四川鄭姓大抵也是在歷史上不同時期由中原地區遷徙而去的,至今的不少當地鄭姓家譜上都明確記載著他們出自鄭氏、是鄭氏的進一步分衍和發展。如今的四川鄭姓主要分布在成都、重慶、資中、白玉、南溪、富順、宜賓、南川、潼南、達縣等地,并有多人知名于世。畫家鄭洪流(南川人)、醫學家鄭鈴才(達縣人)、書法家鄭誦先(富順人)等等。
貴州鄭姓相傳主要出自鄭氏中的“中祖鄭氏”,直接祖先與唐代宰相鄭畋有關。鄭畋之子鄭凝績曾任壁州刺史,任職屆滿后留居當地,以后便成為貴州鄭姓的重要祖先之一。至明清時的南方各省大移民中,又有不少來自廣東、湖南、四川等地的鄭姓人遷居貴州,進一步擴大了鄭姓人在當地的隊伍。明朝時,思南人鄭安民是位安民保境的杰出人物,被贈與四晶官銜。至清代,遵義人鄭珍則是一位著名文字學家。近代以后,生活在正安等地的鄭姓人獲得了較大發展,僅正安一縣就有鄭姓5萬多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0多,在當地擁有較大影響。
云南鄭姓最早與相州(今河南安陽)人鄭回擔任瀘縣令并出任南詔執政官有關,其裔孫鄭買嗣后來又建立大長和國,使鄭姓人的勢力在當地有了較大發展。如今的云南鄭姓大多自稱是鄭回的后代,分布在昆明、寶山、陸良等地,并有原保山邊防區政委鄭剛 (保山人)、民革中央委員鄭祖志(陸良人)等人知名于世。
生活在西北、西南地區的鄭姓人,除上述各省以外,又在甘肅、青海等省以及寧夏、新疆、西藏等自治區有一定數量的分布。如在甘肅省,早在南北朝時就有鄭氏的鄭濤一支遷居隴西,譜稱“西祖鄭氏”,后裔也一直在當地發展繁衍。
據寧都蔚背嶺狀元及第鄭獬墓碑及《寧都鄭氏三修族譜》載:西晉因“懷帝變”(即永嘉之亂)鄭鷹從山東萊州遷江西豫章西山(今南昌),其后遷宜黃候坑、石城南橋嶺。鄭玉付于唐大中九年由南橋嶺遷寧都西關,為寧都始祖。五世鄭義郎于五代后漢商居湖北安陸。七世鄭獬,字毅夫,宋皇礻右五年高中狀元及第。八世三郎(鄭宣義)宋元間領全家返徙寧都,并扶三代靈梓歸葬寧都蔚背嶺“美人獻花”形,據此,鄭獬應定為寧都籍,亦為贛南第一個狀元。北宋天圣間鄭清之徙竹笮鄭屋定居。明景泰后期鄭德仁移居會同桃枝。石城《井溪村鄭氏六修族譜》載:“晉懷帝五年,海內大亂,獨江東差安,中國士民避亂者多南遷奔吳,(鄭氏)避居豫章西山龍園梅井坪。”至“晉義熙八年壬子(412年),兄弟遷徙南康郡揭陽縣(今江西寧都)石鼓逯速……后移居南橋嶺。”又據譜牒及史志資料載:南唐時,鄭彥華祖先二代為福建刺史,鄭彥華蔭隸,累升為鎮海軍節度使,同平章事、旋從后主歸宋,太祖稱其勇,封牛尉在磁針軍。鄭彥華祈歸養,攜子孫遷居汀州寧化石壁與長汀,為入汀州的始祖。后裔分遷汀州諸縣、閩南與粵東。清初鄭氏有遷深圳與香港、臺灣等地。一系鄭清之從永定遷連城宗溪,后入長汀河田開基。鄭居中,居寧化,后裔萬九郎鄭環遷汀州城定居。
鄭姓南遷,越千年發展成客家較大的一個姓氏。
 
 
中華鄭氏網:   http://www.10000xing.cn/x007
中華鄭氏論壇:  http://10000xing.cn/x007/bbs/index.asp

     ---  鄭氏文化百科全書!鄭氏人才匯萃之地!鄭氏同宗交流平臺!鄭氏商機促成之網!
          歡迎鄭氏宗親登錄、瀏覽、發貼、跟貼并相互傳告!
          歡迎有能力、有熱情、有責任心的鄭氏宗親出任本論壇各版塊版主或本論壇總管理員!
標簽:    zheng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鄭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鄭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族譜錄紀念網

    查看更多討論帖>>
    點擊 回復 標題 作者 最后回復 回復時間
    340 0 江蘇阜寧郭墅鎮一支字輩 jldgbg jldgbg 2023-08-14 11:22
    411 0 j江蘇淮安鄭姓一支字輩 jldgbg jldgbg 2023-08-14 10:59
    719 0 尋嶧城區金注河灣鄭姓族裔 李氏族丁 李氏族丁 2022-03-06 03:25
    775 0 有沒有人考證過鄭國滅亡到漢鄭當時這段時間的世系 61.130.4.* 61.130.4.* 2022-01-13 16:56
    4778 7 來自馬來西亞的尋根問祖 etboy 公益館管理員 2021-09-06 17:14
     
    發表話題:
    標題:
     
    內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