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廣洋(? ~1379)字朝宗,江蘇高郵人,明朝洪武時期GY。
生平經歷
少從余闕學,通經能文,善篆、隸大書,莊重非時人所及,早年流寓太平(今江蘇南京)。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渡江,攻下采石磯,召汪進見。擢元帥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后又任都諫官,并相繼調升為行省都事、中書省右司郎中。不久任驍騎衛事,參與常遇春的軍務。至正二十六年,常遇春攻下贛州,汪為留守,任江西行省參政。
洪武元年(1368)大將軍徐達平定山東,因汪廉明持重,朱元璋任命他料理行省。后入京任中書省參政。二年,出任陜西參政。
洪武三年,因李善長病,中書無官,召為左丞相。與當時的右丞相楊憲不和,而遭楊憲-上奏,說他侍奉母親無禮,因而遠調到海南。后李善長-楊憲,楊憲被誅,廣洋被召還回朝,是年冬十一月,汪被封為護軍忠勤伯,食祿360石,誥詞中曾稱贊他“處理機要,屢獻忠謀”,將他比作張良、諸葛亮。洪武四年,李善長因病告老回家。洪武六年,胡惟庸為左丞相,汪廣洋為右丞相,無所建樹。六年正月,遷廣東行省參政,胡惟庸任右丞相。時過一年,復召用汪為御史大夫。洪武十年復拜右丞相。廣洋懾于當時政治氣候,依然不敢有所建樹,只是飲酒吟詩、浮沉守位而已,帝數誡諭之。
洪武十二年十二月,因劉基為胡惟庸毒死一案遭中丞涂節上奏,朱元璋問及此事,廣洋回說不知。朱元璋大怒,斥責廣洋朋黨欺君,將廣洋貶謫海南。當船行到太平時,朱元璋追究其在江西包庇朱文正,在中書省又不揭發楊憲陰謀等罪過,下詔賜毒而死。
歷史評價
明朝之中,可被稱為丞相的只有李善長與汪廣洋兩人。(故終明之世,惟善長、廣洋得稱丞相)。明史中評斷為:少師余闕,淹通經史,善篆隸,工為歌詩。為人寬和自守,與0人同位而不能去,故及於禍。
主要作品
汪廣洋著作有《鳳池吟稿》8卷。
作品摘錄
【過高郵有感】
去鄉已隔十六載,訪舊惟存四五人。
萬事驚心渾是夢,一時觸目總傷神。
行過毀宅尋遺址,泣向東風吊故親。
惆悵甓湖煙水上,野花汀草為誰新?
《明史·汪廣洋傳》
汪廣洋,字朝宗,高郵人,流寓太平。太祖渡江,召為元帥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置正軍都諫司,擢諫官,遷行省都事,累進中書右司郎中。尋知驍騎衛事,參常遇春軍務。下贛州,遂居守,拜江西參政。
洪武元年,山東平,以廣洋廉明持重,命理行省,撫納新附,民甚安之。是年召入為中書省參政。明年出參政陜西。三年,李善長病,中書無官,召廣洋為左丞。時右丞楊憲專決事。廣洋依違之,猶為所忌,嗾御史劾廣洋奉母無狀。帝切責,放還鄉。憲再奏,徙海南。憲誅,召還。其冬,封忠勤伯,食祿三百六十石。誥詞稱其專刂繁治劇,屢獻忠謀,比之子房、孔明。及善長以病去位,遂以廣洋為右丞相,參政胡惟庸為左丞。廣洋無所建白,久之,左遷廣東行省參政,而帝心終善廣洋,復召為左御史大夫。十年復拜右丞相。廣洋頗耽酒,與惟庸同相,浮沉守位而已。帝數誡諭之。
十二年十二月,中丞涂節言劉基為惟庸毒死,廣洋宜知狀。帝問之,對曰:“無有。”帝怒,責廣洋朋欺,貶廣南。舟次太平,帝追怒其在江西曲庇文正,在中書不發楊憲0,賜敕誅之。
廣洋少師余闕,淹通經史,善篆隸,工為歌詩。為人寬和自守,與0人同位而不能去,故及于禍。贊曰:明初設中書省,置左右丞相,管領樞要,率以勛臣領其事。然徐達、李文忠等數受命征討,未嘗專理省事。其從容丞弼之任者,李善長、汪廣洋、胡惟庸三人而已。惟庸敗后,丞相之官遂廢不設。故終明之世,惟善長、廣洋得稱丞相。獨惜善長以布衣徒步,能擇主于草昧之初,委身戮力,贊成鴻業,遂得剖符開國,列爵上公,乃至富極貴溢,于衰暮之年自取覆滅。廣洋謹厚自守,亦不能發0遠禍。俱致重譴,不亦大負爰立之初心,而有愧置諸左右之職業也夫?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汪廣洋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汪廣洋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