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自姜姓。據《元和姓纂》、《萬姓統譜》、《通志·氏族略》等資料所載,姜太公之子伋,謚號為齊丁公,子孫以其謚號為氏,稱為丁姓。
2、據《姓氏考略》所載,丁侯為殷商諸侯,其部族被周滅后,子孫以丁為氏。
3、出自子姓。周朝封商朝遺民微子啟于宋國(今河南東部和山東、江蘇、安徽間地),國人宋丁公的子孫以其謚號“丁公”為氏,稱為丁姓。
4、 改姓、賜姓或其他。據《三國志·江表傳》所載,三國時吳國孫權因孫匡“燒損茅芒,以乏軍用,別其族為丁氏”,有一部分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
為孫氏傳自周文王第8子康叔。;據《楓窗小牘》所載,宋代人于慶欲依附于權貴丁謂,遂改姓丁,后果如意;明代西域(今新疆大部分地區)人名中以“丁”為末字者進入中原漢化后,有改姓丁者;明朝元人丹珠爾被賜姓丁;彝族尼質氏、瑤、鄂倫春、東鄉、回、蒙等均有丁姓。如《靈山房集高士傳》云:"鶴年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祖父苦思丁,父為烏祿丁,又有從兄士雅漠丁,鶴年知自曾祖以下其名末一家皆丁字,不知何義,后世遂以鶴年為丁姓。
得姓始祖 丁公伋。炎帝神農氏是少典的兒子,因居住在姜水之濱,于是以姜為氏。姜姓子孫經夏、商兩代,到周時有姜姓呂尚,俗稱姜太公。他西周初年任周太師因輔佐武王滅商有功,封于齊(今山東北部)。其兒子名伋,周成王時為朝廷重臣,又是周康王的顧命大臣,死后謚號為齊丁公,其子孫便以謚號為氏,稱為丁姓,并尊丁公伋為丁姓始祖。
繁衍播遷 丁姓的支源眾多,但大致上,山東為其最早發源地,后在當地發展成為丁姓最大的濟陽郡望,山東丁姓亦是各地遷播的主源頭。秦漢時期,丁姓聚居地主要在今山東、江蘇、河南境內,同時,河北、陜西、廣西、湖北、廣東等省也有少量丁姓人口落籍。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導致了丁姓頻繁的遷徙,可謂丁姓歷史上播遷的昌盛時期。三國孫吳的孫匡改姓丁,為丁姓的發展加添了新的支脈,江蘇南部及浙江大部分地區成為此支丁姓繁衍的主要區域。這一時期,丁姓仍以山東、河南為中心繁衍生息,另外,江西、安徽也有丁姓遷入者。唐代,濟陽丁姓有入居福建者。據《漳州府志》所載:“陳元光軍諮祭酒有丁儒者,先世濟陽,后徙光州固始,總章二年,從元光開漳州?!贝酥Ф⌒仗颇┻w居泉州、廣東等地。宋元時期,有江蘇人丁謂后人分居于崖州(今廣東崖縣西北)和廣州。有丁允文、丁肇憲分別開基廣東潮州和梅州,被視為當地始祖。清代,居于福建、廣東一帶的丁姓有移居臺灣的,后徙居泰國、新加坡、美國等地。至此,從宋代以來散布全國各地的丁姓已日趨向世界各地延續其支脈。今日丁姓以江蘇、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山東、江西、浙江、貴州、吉林、遼寧等省多此姓,上述十一省丁姓約占全國漢族丁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二。
郡望堂號 丁姓郡望主要是濟陽郡,戰國時為魏邑,西漢置縣,治所在今河南蘭考東北。晉惠帝時,陳留郡的一部分被設置濟陽郡,治所在濟陽,相當于今河南蘭考東境、山東東明南境。
堂號:“濟陽”、“鐘德”、“夢松”、“雙桂”、“留馀”、“承德”、“五果”等。
宗族特征 1、丁姓有嚴格的家規、家訓,其中“望子成龍及家寧人和”的訓條使丁姓族人千年永志,因此涌現出的眾多丁姓名人,使其家族榮耀之勢不衰。2、丁姓字行輩份排列有序,如丁遠福所纂《丁氏族譜》中有江蘇丁姓一支字行為:“昌忠正邦佐,廣吉仁義良?!倍≡屎退蕖抖∈献遄V》中有江蘇儀征丁姓一支字行為:“惠炳慶祥,文浩緒生?!?/p>
名人精粹 丁恭:山陽東緡(今山東金鄉縣東)人,漢代學者,時稱大儒,曾任諫議大夫、博士。后升為侍中祭酒,騎都尉,卒于官。丁謂:蘇州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北宋真宗時任右諫議大夫、權三司使,后升至宰相,被封為晉國公。其修復京城的故事被尊為古代“運籌學”運用的典范。丁度: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北宋文字訓詁學家,官至端明殿學士。曾與李淑等刊修《韻略》,又刊修《廣韻》成《集韻》。丁豈頁:祖籍恩州清河(今屬河北)人,后遷居祥符,北宋著名藏書家,共搜集圖書至八千卷。丁璉:番禺(今屬廣東)人,北宋元豐年間進士,任朝議郎一職。丁大全:南宋鎮江(今屬江蘇)人,官至右司諫、簽書樞密院事、右丞相。丁云鵬:休寧(今屬安徽)人,明代畫家,擅畫人物,佛像、山水、花卉,亦會作詩。丁啟睿:明代河南永城人,官至兵部尚書。丁耀亢:山東諸城人,明清文學家。著有小說《續金瓶梅》等。丁敬: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清代篆刻家,喜好金石文字,善鑒別,工于詩、書、畫,尤精刻印,開創了“浙派”,被譽為“西泠八家”之首。丁觀鵬:京師(今北京)人,清代畫家,最精于人物畫。丁善慶:泉州(今屬福建)人,清代道光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講學士。著有《左氏兵論》。丁寶楨:貴州平遠(今織金)人,清末山東巡撫,后任四川總督。山東機器局、四川機器局為其所籌建,今存其《丁文誠公奏稿》。丁丙:浙江錢塘人,清末藏書家,撰有《善本室藏書志》,著錄其藏書中珍貴部分。丁日昌:廣東豐順人,清代大臣。歷任江蘇巡撫、福建巡撫、督船政、節度水師兼理各國事務大臣等職,曾參與洋務運動,著有《撫吳公牘》。丁汝昌:安徽廬江人,清末北洋水師提督,甲午戰爭爆發后,在與日軍的威海衛一役中,拒降而自殺身亡。丁謙: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近代地理學家。著有《蓬萊軒地理學叢書》六十九卷。丁玲:湖南臨澧人,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以《莎菲女士的日記》而聞名。其小說《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獲斯大林文學獎。解放后,任《文藝報》主編、全國政協常委等職。丁穎:廣東高州人,現代農學家、水稻專家。曾任中山大學農學院教授。解放后歷任華南農學院院長。
回族丁姓:丁姓為回族古老的姓氏之一?!拔饔蛉硕嗝?,既入中國,因以為姓?!保ā稏|里文集》)丁姓大部分是來自先祖經名的尾音“迪尼”(Din),按漢語發音則可讀或譯為“丁”。因“迪尼”為阿拉伯文“宗教信仰”的意思,故穆斯林好取與之有關的名子。如“安拉、迪尼”(舊譯為“阿老丁”),意為‘真主的宗教”;‘舍木頌.迪尼”(舊譯為“贍思丁”),意為“宗教的太陽”;“納速刺.迪尼’“舊譯為“納速刺丁”),意為“勝利的宗教”等。在元代,回回人名尾音帶“丁”(迪尼)的相當多,于是他們中間一些人的后代便取“丁”為姓。如“勘馬刺丁之后裔姓丁?!保ā痘鼗孛褡逭f》)丁鶴年“其先西域人也。父職馬祿丁,徙居武昌,因以為氏?!保ā缎略贰钒⒗隙?,西域回回,成祖永樂二十三年(1424年)入附授德州衛都指揮同知。子札馬兒丁、札刺兒丁皆襲封。后札刺兒丁以丁為姓,名全。丁全子名丁宗智?!保ā痘鼗貧v史與伊斯蘭文化》)丁姓中最大的一支,當屬賽典赤.贍思丁家族,因其子孫甚多,分為納、速、拉(喇)、丁等姓,在國內分布很廣。如福建泉州陳棣的丁姓回族,“一世祖節齋府君,諱謹,字慎思(贍思丁)?!保ā秷听S公圖譜.歷代忌辰總目》)“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賽典赤瞻(贍)思丁是今日泉州陳棣丁姓的始祖?!保ā蛾愰Χ⌒昭芯俊罚┒⌒栈刈逶谌珖蟹植?。
1世炎帝(神農氏)名石年,大約生于公元前3216年.據1991年7月10日<北京晚報>載<北京的佛光>文稱當年(1991年)辛末年農歷四月二十六日為炎帝5210年誕辰
2世帝臨
3世帝魁
4世帝承
5世帝明
6世帝直
7世帝厘
8世帝哀
9世帝克
10世帝器
11世祝融
12世術器
13世勾龍
14世垂
15世堯
16世共弓
17世伯夷
18世若木
19世費昌
20世房
21世仁
22世天英
23世珖
24世敏
25世豹
26世謙
27世澄
28世曄
29世宇
30世清
31世寶
32世寬
33世興
34世明
35世車
36世能
37世宏
38世瑞
39世倚
40世拜
41世世長
42世恭
43世祥若
44世范
45世萚
46世安世
47忠貞
48紹良
49世庵
50世卿
51世 (左為木,右為謬去了言字旁)
52世彥
53世筠生
54世齊太公姜尚
55世齊丁公伋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丁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丁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