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尋根溯祖
出自姬姓,以居住地命姓。春秋時,魯莊公有個兒子叫公子遂,字襄仲,在魯國任大夫。他家在魯國都城曲阜的東門旁邊,人稱東門襄仲。當時魯文公有個寵姬叫敬嬴,同襄仲的關系很好,襄仲就勸魯文公立敬嬴所生的兒子倭為太子,但受到大夫叔仲的反對。襄仲后來出使齊國,他私下要求齊侯支持倭繼承魯國君位。齊侯正想拉攏魯國,便答應了。魯文公死后,襄仲在齊國的支持下殺死了文公正夫人所生的公子惡何公子視,立倭為魯宣公,由襄仲執掌國政。當時魯國有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三個家族,稱為"三桓"。三桓一直在擴張自己的勢力,威脅到魯君的地位。襄仲竭力維護魯君,多次企圖鏟除三桓,卻沒有成功,因此同三桓成了死對頭。襄仲死后,他的兒子公孫歸父繼任大夫。公元前591年,魯宣公去世,季孫氏乘機譴責襄仲過去立宣公是"殺嫡立庶",驅逐了公孫歸父。公孫歸父逃往齊國,后來以東門作為姓氏,其后子孫遂以東門命姓,稱東門氏。
二、郡望分布
東門氏望出濟陽郡。晉惠帝時,將陳留郡之一部分置濟陽郡,相當于現在蘭考縣一帶地區。
三、歷史名人
1、東門云:漢代經學家,荊州刺史,有惠政。曾將《公羊春秋》授給瑯玡王。
2、東門京:西漢相馬專家。
復姓“東門”源頭在春秋時期的魯國。春秋時魯莊公的庶子公子遂,字襄仲,原為姬姓,因居于東門,號東門襄仲,因以所居“東門”為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歷史上,“東門”姓曾在濟陽(今屬山東)形成望族。春秋時的東門襄仲為魯國大夫,曾出使齊國求得支持,立魯宣公為帝;東門襄仲之子東門歸父,字子家,也是魯國大夫,欲除去三桓大夫,擴張公室,以魯宣公死而全家遭三桓驅逐,逃到齊國。西漢有東門京,善相馬,曾鑄銅馬獻給漢武帝,詔令立銅馬于魯班門外,改魯班門名為金馬門。漢代還有東門云,學公羊春秋經,官至荊州刺史。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東門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東門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