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姓發源地--河南滎陽馮城
一、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即西伯侯 姬昌)之后,第十五子畢公高后裔畢萬的封地馮城,屬于以居邑名為氏。馮氏系系承畢公高,始祖馮文孫。
據《元和姓纂》、《后漢書》等所載,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后裔畢萬,西周時,在晉為大夫,當時晉獻公陸續功滅了許多小國,將其地分封給有功之臣,其中包括畢萬的一支孫被封于馮城(今河南滎陽西),其后子孫以邑為姓氏,稱馮姓。世代相傳至今,為河南馮氏。
二、出自歸姓,出自春秋時鄭國大夫馮簡子的封地馮邑,屬于以居邑名為氏。
據《世本》記載,春秋時鄭國有大夫馮簡子,因封邑在馮而得氏,其后子孫以馮為氏。
春秋時期除畢公高一脈馮姓外,據《世本》所載,鄭國著名大夫簡子,以善斷而名聞諸侯。他在任期間,鄭國與周邊諸侯的縱橫往來、攻戰聯盟等大事,鄭國君主都要向他咨詢。簡子廣納賢士,集思廣益,其判慚、決策無一不精當,深得鄭君賞識。為褒獎簡子的政績與貢獻,鄭國君以馮邑(今河南滎陽馮城)封簡子,簡子入居馮邑后,遂號馮簡子。而他的封地馮邑,正是后來并入魏國的馮城(河南滎陽)。因此,長卿受封馮城之前,馮簡子的后代便早巳在此生活多年,只因簡子的名位遠不及畢萬及其后裔,所以被忽略或有意淡化了。
因此,源于河南的馮氏應由兩部分組成,即先期的馮簡子及其后裔和后來居上的畢魏世家。他們都可以稱為馮姓之源或馮氏正宗。
而且從馮姓產生的過程來看,姬、畢、魏、馮在一定程度上講“三千年前是一家”。
據2007年5月在廣東省潮安縣歸湖客安[曲灣]村馮衛中家發現的[馮氏族譜]明確記載簡子是畢公高之第十四世孫,系如吾之子.我認為這一記載十分確切地解決了馮簡子的身份來源問題.還有一些家譜也記載始平堂世系為畢公高之后。稱始平堂世系者為馮簡子支脈. 馮簡子和魏長鯽均應是畢公高之后,也是馮氏正宗.
三、為司馬遷的后代改姓馮
為西漢司馬遷之后.司馬遷因受奸人所害,為逃避追殺,司馬遷長子司馬臨將司字加一豎改姓同.司馬遷次子司馬觀將馬字加兩點水改姓馮.這在古籍中雖然沒有記載,但在民間有不少傳說,,陜西省韓城芝川鎮徐村有司馬遷之墓和司馬祠,徐村原住居民是馮同二姓,兩姓有馮同不分,馮同不婚的習俗,二千多年來,馮同二姓均認同祭拜司馬遷為共同先祖的事實,加之以家譜為佐證,司馬遷后代有馮姓,是完全能夠認定的.這是馮氏源流上又添了新支脈.
少數民族姓。湘南瑤族有馮姓。
四、源于其他馮氏,出處待考。
1. 出穎川者,為漢征西大將軍馮異之后;
出于潁川(河南省)的馮氏,是東漢光武帝的征西大將軍馮異的后代。馮異就是著名的“大樹將軍”,曾經為光武帝平赤眉,擊匈奴,軍功彪炳,后來被封為陽夏侯,騰達非常。據安徽歙縣鴻飛馮氏族譜記載,馮異是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后裔畢萬的第十九世孫,歙縣馮氏始祖 馮 繁:由青州遷往歙州任刺史,敬宗進逝世于官,其季子定墓而后居,譜遂以定為遷歙一世祖。
2. 出上黨者,為左將軍馮奉世之后;
上黨(山西省)的馮氏,則系漢代左將軍馮奉世的后代。馮奉世也是一位威震諸夷的大將,漢宣帝時,曾經出使西域各國,接連擊敗了莎車等國,后來又以破羌之功,被封為關內侯
3. 出長樂者,為宜都侯馮參之后;
4. 出京兆者,為燕王馮宏之后;
5. 出弘農(河南省)者,為西魏寧州刺史馮寧之后;
6. 出河間(河北省)者,為唐監察御史馮師之后。
各支始祖:
馮汝龍、馮勤儉文、馮縉文:宋代居湖廣鄂州,第七世孫勤儉文、縉文遷居虞邑四都永豐鄉夏盍湖馮家山。
馮 敬:明弘治間自金壇遷居丹徒。
馮 盛:明成化中始由山東青州府壽光縣紀壹社三戶垛遷山西代州籍振武衛中左所。
馮安國、馮 棠:南宋初自安吉遷居臺州臨海勇泉鄉,第五世棠,贅居佩居彭溪張氏子端方,元至正間隱居邑之柯溪。
馮節尼:元至正時遷居武進縣十堡里,其地即五牧之余巷。
馮廷惠、馮義三:宋初自金陵徙居錫邑之菱岸,第十四世孫義三,明洪武間自無錫菱岸遷宜興沉蕩河西之屬塘。
馮 端、馮壽二、馮思二:元朝居常熟虞山南麓之馮家浜,第三世壽二遷朱村,壽二之孫思仁贅于武進白氏,實為馮氏遷常州始祖。
馮 班:宋末有名福三者渡江來居常熟五渠,因世遠不可考,譜斷以成為一世祖,明末詩人馮班為總馬橋第一支第七世,明末有名懷村者又自五渠遷于屈里。
馮天麟:清康熙間自句容遷崇城署西。
馮 政:原籍浙江錢塘,宦居南雄,南宋開禧元年與其子景遷居新會古朗甲底村,再遷南海之南畔村,第五世儀鳳由南畔遷居桂洲,其子德仁、德義由桂洲遷大良,德仁居西為西廳房祖,德義居東,為東廳房祖,明景泰三年大良并入順德,遂為順德籍。
馮季拔:唐同光二年由江西豐城縣鐵樹觀遷湖南湘陰縣上十都三甲洪源洞庭湖兩虎巖。
馮有運、馮斗牛、馮斗祥、馮斗壁:元末自南昌府豐城縣訓上偕三子斗牛、斗祥、斗璧遷居湘潭,后與斗璧加原籍,斗牛、斗祥即開南北二派。
馮 臣:明初自慈溪遷鄞南鄉后倉。
馮□□:宋光宗時由諸暨櫟橋里遷居會稽雷門鄉寧桑村。
馮尚一:馮氏先世本居金陵,南宋初來居諸暨,本支始遷一世祖尚一,元至正時自暨陽之官員領遷友泉鄉之燕山。
馮 繁:青州人,為歙州刺史,敬宗進逝世于官,其季子定墓而后居,譜遂以定為遷歙一世祖。
馮姓遷徙史
馮氏最初發祥于河南省滎陽。馮氏早期主要繁衍于今河南、陜西、河北、山西等地
馮氏族人遷移較早,先秦時就已開始遷移。馮氏族人在遷徙過程中,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諸多郡望。
東周春秋戰國時期
馮氏族人自得姓以來,歷經繁衍發展而不斷壯大,在春秋戰國時期,有韓國上黨守馮亭,入趙,拒秦而戰死,此后其后人分散于上黨潞縣(今山西潞城)和今河北省境內,且多為各國將相,家族也漸興旺。先秦時期,馮氏已有徙居今山東者
向南
東周后期一支馮氏家族向南,先進入了楚地(今湖南、湖北)。楚懷王時期(戰國后期)馮氏子弟中有一名叫馮郝的,官至楚大夫,是楚國的重臣。一次,宋國內亂,其相惠施投奔了楚王,楚王打算庇護他,馮郝堅決反對。楚王為不傷害雙方而采取了兩面手法,一方面表示同意馮郝的意見,另一方面卻暗自給惠施以封地。馮郝知詳情后,憤而離去。拋開馮郝的命運不論,馮郝當是楚地馮姓留史第二人。
向西,有一支馮氏家族向西,進入了陜西關中等地。神話傳說中有一名馮長的人,居于驪山,善觀天文之變,精于歷算。
遺憾的是,馮姓在南方及西 部早期開發的業績缺乏系統記載,只能透過重重迷霧而覓得一鱗半爪。
向北,還有一支馮氏家族向北,馮氏進入了山西等地。戰國中后期,韓國的上黨郡(今山西長治西)郡守姓馮名亭,為人果敢而有謀。秦昭王四十五年,秦名將白起率大軍伐魏,兩軍對戰于野王,野王守備不敵而降。由于上黨地區與韓國的聯系全系于野王一線,因此,野王的失敗就使上黨虛懸于外。 馮亭與部下及百姓商議后,決意背秦而舉地歸趙。趙、韓本是唇齒相依、地緣親近的鄰國,趙國一旦接受上黨,便自然卷進秦、魏之間的爭斗,以趙、魏合力,秦軍必不敢輕舉妄動,從而保護上黨百姓免遭茶炭。果然不出馮亭所料,趙國在
向東,另一支馮氏家族向東馮氏進入了齊魯大地,這一支馮氏即來自上文中所說的魏地。他們很快為當地濃厚的文化氛圍所習染,“馮謹客
秦王朝統一前后,馮姓在上黨地區的一支最為活躍。前文已提及
秦漢時期
馮去疾是秦始皇的丞相。馮氏一門是秦王朝后期的重要柱石。
秦始皇好巡幸各地,經常奔波在外,秦左相李斯平素多跟從始皇出外,留守咸陽都城的卻總是右相馮去疾,始皇對去疾的信任與賞識由此可見一斑。而馮毋擇、馮劫亦得益于這種信任,都在秦軍中擔任高級將領。
始皇三十七年,嬴政皇帝生平最后一次出巡。像往常一樣,李斯、胡亥、趙高從行,去疾留守。不料始皇于沙丘暴卒,宦者趙高脅迫左相李斯發動“沙丘之變”,他們合謀篡改了始皇的傳位詔書,廢太子扶蘇,改立胡亥為新帝。
馮去疾等得知真相后,他們冒死向秦二世上書,揭露趙高等奸臣的罪行。結果因進諫失敗雙雙被下獄。在獄中,馮去疾、馮鋤拒絕向趙高一伙奸佞屈服,為保持清白的名節,二人先后在獄中自殺。一代賢相、驍將就這樣為自己的生命歷程寫完最后濃重而悲壯的一筆。與這二人所不同的是,同時被下獄的左相李斯則暴露了其軟弱、自私的本性,他被趙高等人百般戲弄、凌辱后腰斬于市井。
馮去疾、馮劫被下獄不久,馮毋擇率其他子孫隱姓埋名,潛逃他鄉,下落不明,關中馮氏亦隨之逃散殆盡。
伴隨此起彼伏的秦末戰爭的大規模爆發,不可一世的秦帝國頃刻間土崩瓦解,而上黨馮氏入關的一脈,也隨之銷聲匿跡。
漢承秦制,天下甫定。馮姓經此番劫難,可謂元氣大傷。在秦末戰爭、楚漢戰爭乃至漢初“無為而治”的一系列大變動中,史冊中尋找不到馮姓的任何豐功偉績。也許,這一段歷史的沉默正孕育著馮姓的再度輝煌。
漢代,馮姓姓氏的基本材料才得到最初步的整理,現今人們所接觸的有關馮姓早期發展的資料,基本上是在這一時期成文、定性,并載入史冊的。另一方面,這一歷史時期馮姓“代有才俊”的良好族運也為這種整理提供了生動、翔實的素材。可以說,漢代是馮姓發展過程中的第一次階段性總結。
漢代馮姓發展的顯著標志是馮姓郡望的逐步形成。兩漢時期馮姓的分布基本上覆蓋了當時華夏大地的所有重要區域,并且在一些地區,由于馮姓豪杰名士的大量涌現,形成了以馮姓為主體的聚族性居地。
漢代馮姓輝煌之發端者為安陵(今陜西省咸陽東北)馮氏,其代表人物首推西漢文帝時車騎都尉馮唐。其弟馮騫自上黨徙京兆杜陵(今陜西省西安東南)
漢興置國,出于安全及施政考慮,實行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政策:一方面為了充實關中人口,另一方面為了防止六國宗室及大族豪門坐霸一方。漢廷訪得代北馮氏為豪杰之后,于是特遷其大部再入關中,定居安陵。馮唐,正是生長于代北而后遷入安陵的。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至三國以前,馮姓族人經遷徙、發展,已經分布于今山西潞縣,山東淄博,陜西西安,四川射洪、中江、渠縣和湖北公安等地,人口眾多,逐漸興旺。同時另一支河南馮姓則廣布于河南內黃、寶豐、焦作、南陽、安陽及唐河、湖陽等地,其中湖陽馮姓成為當時著名的大族。
進入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各國之間互相攻伐,戰爭不斷,各宗族都難以在此時安定發展,大的郡望也難以形成,只能處于不斷遷徙的狀態之中,馮姓也不例外,由于連年戰亂,加上西晉末時期的永嘉之亂,馮姓族人也大舉南遷,進入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在當地生息繁衍,不斷發展,還形成了一些著名的望族。
馮姓早期主要繁衍于今河南、陜西、河北、山西等地,晉末“永嘉之亂”時開始大舉南遷,先后遷入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等地。東晉末,馮氏又有徙居和龍者。
北周至隋統一前后,仍是國家由混亂走向統一的過渡階段,同時也是人口遷移-頻繁,各姓族活動區域擴大的時期。以馮氏:著名郡望之一——弘農而言,西魏之寧州刺史馮寧被認為是弘農郡的開山之祖。早在西漢時代,馮揚便以“
隋唐宋以來
至隋唐,已有南遷至福建省境的。在這一不斷繁衍過程中,形成了許多支派,大致有:
l 出自山西上黨馮氏,為戰
l 出自河南潁川的馮氏,為東漢大將軍馮異的后裔;
l 杜陵馮氏系西漢左將軍馮奉世后裔;
l 長樂馮氏為宜都侯馮參后裔;
l 京兆馮氏為燕王馮宏的后裔;
l 弘農馮氏為西魏寧州刺史馮寧后裔;
l 河間馮氏為唐監察史馮師古的后裔。
唐宋時期,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繁榮,馮姓族人也開始了大規模的發展,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出現了大批名人與高官,形成很多名門望族,促進了家族勢力的擴大與廣播,使馮姓在此期間進入一個發展巔峰。
由于唐末北方戰亂,五代十國時期各國之間連年戰爭,宋時外族多次入侵,馮姓族人在唐宋年間曾進行過兩次大規模南遷,使馮姓散居于江南廣大地區。明、清之際遍及全國各地。
唐玄宗時著名宦官高力士,本為馮盎之曾孫,后為宦官高延福收養,改姓高,此為馮姓改為高姓者。
唐末黃巢起義時,中原馮氏有一支避難南遷福建寧化石壁,宋代分出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脈,至宋末元初,上杭馮氏有的又南遷至廣東的平遠、潮州、揭陽,后再遷至豐順、梅州等地。
元明清時期
在元明清時期,馮氏族人更加發展,也歷經遷移,進入廣東、福建、臺灣省等地,有的還遠播于海外,從而使馮氏成為遍及我國各個地區的大姓。
明、清之際,馮氏一族遍及全國各地。另據有關史料記載,山西代州馮氏始遷祖為明初馮有才第五代孫馮隆奄。
今河南西平縣馮氏,是明朝開國功臣、郢國公馮國用的后代,系明初遷入,至今已傳二十五代、五百九十余年。
清康熙至乾隆年間,廣東、福建馮氏有數支移居臺灣,此后,有的又遠播海外。
如今,馮氏在我國分布廣泛,主要分布于廣東、河南、河北、江蘇、山東和云南等地。馮氏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七位的大姓,人口約一千零二十四萬余,占全國人口的0.64%。
郡望:
始平郡:東晉時置郡西晉泰始三年(267年)時期置郡,治所在槐里(今陜西興平縣東南),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咸陽、戶縣以西、寶雞市、興平市南秦嶺以北一帶地區。
杜陵郡:梁置杜陵郡西漢時期置縣,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西安市長安縣東南部一帶。此支馮氏為上黨馮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馮唐之弟馮騫。
穎川郡:始設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之所以名為穎川郡,是因為有一條河,名為穎水,其上游支系流經郡中大部分地區。郡治設在陽翟(今河南禹州),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許昌市、長葛縣、登封市、寶豐縣以東,尉氏縣、郾城縣以西,密縣以南,葉縣、舞陽市以北一帶的廣大地區。東魏武定年間治所移至穎陰(今河南許昌),北齊時期改為長社,隋朝初曾廢黜穎川郡,唐朝復改為長社,后又曾改許州為穎川郡。
──穎川馮氏,是距今整整兩千年前「大樹將軍」馮異的后代。馮異是東漢光武中興時的名將,他的事跡,「后漢書」上列有專傳記述,大致如下:「父城人,字公孫,事光武拜偏將軍,封陽夏侯。復平赤眉,擊匈奴,歷領北地、安定、天永太守事。后攻隗純于冀,卒于軍,謚節。異性謙退,每所止舍,諸將常并坐論功,異獨屏立樹下,軍中號為大樹將軍。」
上黨郡:戰國時期韓國置郡,秦國滅韓國后承之,治所在壺關(今山西長治市北),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長子縣。西漢朝時期移治到長子(今山西長子縣西),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境內沁水東部地區即今山西省長治市一帶。其開基始祖為戰國時韓上黨太守馮亭。
長樂郡:長樂郡有兩處:一是南北朝時期北魏及隋朝所置,治所在今今河北省冀州市、阜城縣東部一帶;二是唐朝所置長樂郡,治所在今福建省閩侯縣一帶。
──長樂馮氏,是西漢馮奉世之子馮的子孫。馮參是一位精通尚書的學者,歷任代郡、安定等地的太守,被封為宜鄉侯,后來,卻被誣陷而自殺,他的子孫歷經遷徙,最后在福建的長樂地區匯成巨族,又為馮氏家族增加了一個表明血緣依歸的標幟。
京兆郡:京兆原本為京兆尹,“尹”為太守。西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陜西西安市西北)。三國時期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陜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曹魏明帝青龍三年(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曹魏齊王(曹芳)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陜西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期仍置京兆郡于長安,轄區較三國曹魏時期縮小。十六國時期的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諸國相繼建都長安(后秦稱常安),均在此設置京兆郡(或京兆尹)。隋、唐兩朝均立都于長安,京兆郡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朝時期改為萬年)等二十余縣。唐朝以后,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陜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原址統稱為西安。
──京兆馮氏,發祥 之地在河北地區,則是燕王馮宏所傳
弘農郡:弘農郡始建于西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治所在弘農縣(今河南靈寶函谷關城),其時轄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內鄉以西、宜陽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陜西省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及華山以南的地區。王莽執政時期改名為右扶風。東漢初復名弘農郡,末年避靈帝名諱改名桓農郡。三國魏復名弘農郡。十六國前秦移治陜縣(今河南陜縣)。北魏又改恒農郡。北周明帝又改西恒農郡為弘農郡,還治弘農縣(函谷關)。隋朝開皇初年廢黜,到隋大業初年又復置,移治今河南省靈寶縣北部,隋義寧元年(公元617年)又移治到陜縣。唐朝武德初年廢黜。
──弘農馮氏,是西魏寧州刺史馮寧之后。所謂「弘農」,也是漢朝的一個郡名,指的是現在河南省洛陽、嵩、內鄉等縣以西,以及陜西省商縣以東之地。
河間郡:河間郡始建于西漢高祖劉邦時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間),到漢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又改為河間國。北魏時期改回置郡,治所在樂成縣(今河北獻縣)。此后或為郡,或為國。隋朝開皇初年廢除,隋大業初年及唐朝天寶、至德年間又改瀛州為河間郡,治所在河間縣(今河北河間)。早期河間郡的統轄范圍在今河北獻縣、交河、阜城、武強一帶。
──河南馮氏,是唐代監察御史馮師古的后代。河間,就是現在河北省的河間縣一帶地方。
滎陽郡:三國魏正始三年(242年)分河南郡置,治滎陽(今河南滎陽北)相當于今河南黃河以南,東至朱仙鎮,西至滎陽,南到新密,北到黃河以北原陽縣,北齊改名皋郡。
堂號:
1、大樹堂:
堂號:大樹堂 郡望:始平郡
堂聯:將軍世澤 天官家聲。凌云懷祖德;大樹溯宗功。“大樹家聲遠;凌云世澤長”
在馮姓發展史上,在諸多名人公卿中,東漢馮異是最值得稱道的。馮異,穎川(河南)人,生年不詳,卒于公元34年,從劉秀為偏將軍,封應侯(河南魯山東),戰場屢立戰功,諸將并坐論功時,他常退避大樹下,軍中因號“大樹將軍”,后世稱不爭名利的將軍為大樹將軍。劉秀即位,任征西大將軍,封陽夏侯,治河南太康縣,卒于軍中,為二十八宿之箕星,氏人為紀念馮異,以“大樹”為堂號,以“將軍世澤、天官家聲”為堂聯。大樹堂堂號的馮姓分支很多。
「后漢書」上列有專傳記述,大致如下:「父城人,字公孫,事光武拜偏將軍,封陽夏侯。復平赤眉,擊匈奴,歷領北地、安定、天永太守事。后攻隗純于冀,卒于軍,謚節。異性謙退,每所止舍,諸將常并坐論功,異獨屏立樹下,軍中號為大樹將軍。」
2、同輿堂 或 三同堂:
根據《后魏書》記載,馮誕和后魏高祖同歲,幼同學,娶高祖妹安樂公主為駙馬都尉。他常和高祖同輿而行,所以稱"同輿堂"。又同案而食,同硯而學--同輿、同硯、同案,所以叫"三同堂"。
3、市義堂:
戰國時馮驩,是
4、始平堂:
馮氏遠祖始于周代。族譜載:“受姓始祖畢公,名高,文王第十五子,左右武王率修文武緒業,武王踐位于畢,今陜西西安咸陽縣畢原,康王十二年保鰲東郊,厥后支子采食于馮邑,即始平郡。子孫去邑為氏,書作馮。”始平乃馮氏發祥之地也。馮姓因始祖畢公高食邑于河南馮城,因名河南堂、始平郡。
5、始于堂:
馮氏遠祖始于周代。族譜載:“受姓始祖畢公,名高,文王第十五子,左右武王率修文武緒業,武王踐位于畢,今陜西西安咸陽縣畢原,康王十二年保鰲東郊,厥后支子采食于馮邑,即始平郡。子孫去邑為氏,書作馮。”始平乃馮氏發祥之地也。
6、四德堂:典自五代馮道。馮道,瀛州景城(今河北滄州西)人,字可道,自號長樂考。后唐、后晉為宰相,后漢、后周為太師,居官20多年,歷四姓十君。其間,曾主持校定"九經",雕板印刷,開官府刻印書籍之先河,世稱"五代監本"。究"九經"之核心,乃孝、弟(悌)、忠、信之四德。馮氏后人于是以"樹德"(或"豎德")、"四德"作為堂號。。四德堂馮氏分支很多。
7、樹德堂: 參看四德堂
8、豎德堂: 參看四德堂
“豎德堂”出自五代時馮道的故事。馮道,瀛州景威人,字可道,歷四姓十君,在相位20余年,自號長樂老。后唐、晉時任宰相,在他倡議下,校對“九經”文字,并組織刻工雕刻,至后周才完成,后世稱“五代監本”,官府大規模刻書自此開始。“九經”即:《易》、《書》、《詩》、《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周禮》、《議禮》、《札記》等。古九經書,其內容都講道德仁義,后來馮姓人家為紀念這位宰相,取堂號名“豎德堂”。
9、世德堂:
浙江上虞永豐馮氏:始祖:[宋]馮汝龍; 先祖:馮織文; 先祖:馮縉文 始祖汝龍,宋代居湖廣鄂州;第七世孫織文、縉文,遷居虞邑四都永豐鄉夏蓋湖馮家山。
主題:找本支系馮氏族人
根據多方面歷史資料查證由于社會變遷入黔始祖馮宗漢於三百多年前由馮氏發源地陜西馮家村途經多地來到貴州大定府大十字竹子巷娶妻安氏居住,因戰爭原因奔赴云南平亂繼居昭通并娶妻秦氏生三子、即起龍、起鳳、起相(吉祥)。起龍公孫氏、起鳳公崔氏不祥、起相(又名吉祥)馬氏生二子 馮聯、馮英。馮聯公劉氏不祥。馮英公盧氏生四子、即玉舉、玉乾、玉坤、玉學后至大定府管轄猓沙塘、落於戈圈巖馬場、馬擺等地(現納雍姑開戈圈巖馬場和馬擺境內)居住。玉舉公張氏不祥、玉坤公施氏后裔居住(現納雍董地鄉尖山村周家寨)、玉學公李氏不詳。玉乾公李氏擇居威寧州德化里九甲大甘河天星橋川洞居住生三子即士奇、士亮、士仲(士德)。士奇公陳氏移居大定府管轄悅服里六甲(現大方縣鼎新鄉)水塘寨、巖腳寨、及仁育里六甲(現大方縣馬場鎮)以扒麻窩寨等地居住。士亮公查氏擇居大定府管轄悅服里牛場蓮花樹(現大方縣綠壙鄉牛集蓮花樹)。士仲(士德)公劉氏生子乳名應祥移居納雍雞場居住。情況復雜、盼望各地族人速與聯系和提供寶貴資料!聯系電話:13885788826
據《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中說:“馮氏世本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后,畢萬封魏,支孫食采于馮城,因氏焉。”也是說,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封地于畢國,叫畢國公,又稱畢公高。四百年后,畢國被西戎所滅,畢高后裔畢萬投奔到晉國,晉獻公封他為大夫。畢萬多次隨晉獻公出征,屢立戰功。晉獻公把魏地封給他,任魏大夫,并封給畢萬奉祿食采地于馮城(河南滎陽西)。畢萬子孫就以邑為姓,此乃馮氏之所出。而魏地的子孫則姓魏,故馮魏兩姓實為同一祖宗。馮氏有聲望的世家大族居陜西省興平縣東南之始平。
春秋戰國時期,魏國國君魏文侯名斯,也是畢萬的后代。魏斯之子魏啟字長卿,封于馮(河南省滎陽縣西),故魏長卿的子孫也姓馮。其世家大族居杜城。因此,馮氏有聲望的世家大族就分為始平、杜城兩大世系。至秦漢以后,馮氏支脈繁多,出上黨者(今出西長治、潞縣一帶),為漢左將軍馮奉世之后;出穎川者(今河南寶豐、禹縣一帶),乃漢征西大將軍馮異之后;出弘農者(今河南靈寶縣以西、陜西的華陰以東),西魏寧州剌史馮寧之后;出京兆者(今河北省內),是北燕王馮弘之后。而他們的源上歸屬那個世系,只能依據其本支族傳著。稱始平世系者,乃馮簡子支脈;稱杜城世系者為魏長卿支脈。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馮氏子孫出了一大批出類拔萃的頂尖人物。春秋周景王時,鄭國名卿馮簡子,為人精明,鄭國公凡事必問之。簡子曰:“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他第一個把人道置于天道之上,反對當時奉行的“天神論。”戰國時韓人馮亭任上黨太守。秦伐韓,攻上黨,韓不能守,馮亭即與趙聯系,把上黨入于趙,趙封馮亭為華陽君。馮亭與趙國大將軍趙括共同抗擊秦軍,結果被秦將白起包圍于長平,馮亭及趙括等戰死,趙軍四十萬人被俘活埋,成為歷史上一大坑俘慘劇。西漢時馮奉世任衛侯,曾持節出使大宛。時莎車貴族叛反,殺漢人官員。馮率兵擊破莎車,威震西夏,封奉世為光祿大夫。后又大破羌虜,于邊郡要處屯田。賜奉世爵位為關內侯,任左將軍。奉世子馮野王,字君卿,通詩書,歷官隴西太守。奉世女馮婕妤,為元帝昭儀皇后。而馮野王弟馮立,也官至山西太原太守。東漢時馮異,精通孫子兵法,隨劉秀安定河北,為劉秀偏將軍,封應侯。后又封為孟津將軍。在多年的行軍作戰中,馮異為劉秀建立東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馮異謙遜,從不夸己功,諸將并坐論功,他常避于大樹下,被譽為大樹將軍。劉秀即位封馮異為陽夏侯,任征西大將軍。后代馮氏宗祠的楹聯寫:“始平世澤;大樹家聲”或“始平開玉葉;大樹發金枝”,馮氏子孫以馮異有功不居功為榮,并以謙遜為家訓。東晉十六國時,后燕慕容寶即位,馮跋任中衛將軍,后燕主高云被部下所殺,馮繼位跋起兵平定之,眾擁馮跋稱天王,建立北燕政權,建都于昌黎。馮跋病逝,其弟馮弘。至唐代有吏部尚書馮宿,工部尚書馮定和諫議大夫馮審。后晉宰相馮道,南唐宰相馮延己,北宋宰輔馮拯,北宋狀元馮京,明朝戶部尚書馮銓,清朝進士馮成修,太平天國領導人馮云山等,都是當時的名臣良將。
廣東馮氏始自何時,源于何人,說法不一。筆者傾向于自馮業始。馮業為馮弘三子,公元436年北燕王馮弘被北魏所敗,北燕亡。馮業受父王馮弘之命,率三百人乘船南下,投靠南朝宋文帝劉義隆,留居廣東新會,初封懷北侯新會太守,后封羅州剌史(治石龍縣、化縣、今廉江、茂名等地)。馮業就成為嶺南馮氏的始祖。
馮業之子馮宣及孫馮融都任羅州剌史之職。馮融之子馮寶,自小勤奮好學,二十歲就考取了功名,被委任為高涼太守。馮寶與高涼蠻酋豪族冼氏女冼英結婚。梁武帝太清二年,高州剌史李遷士謀反,召馮寶欲協迫其出兵同反。被冼夫人勸止,并策計率銳兵直入李府砍李遷士。馮寶關心群眾疾苦,經常派軍隊醫生為群眾治病并宣傳醫學道理。當地人民把他當作救命恩人。梁武帝封馮寶為護國公。馮寶卒于陳朝永定二年,其墓葬于高州良德東十五里之鳳凰山磨盤嶺。
馮寶之妻冼英,其威望、功績遠勝于馮寶。高涼冼氏豪族,轄部落十余萬。冼英自幼賢明,有勇有謀。與馮寶結婚后,她在部落中推行封建法治,以改造俚人的舊習俗。李遷士謀反,冼氏率兵會同高要太守陳霸先把李追殺至江西南康。后冼氏又為陳霸先建立陳朝作出了重大貢獻。在陳朝,冼夫人成為嶺南百越一方的重要支柱。馮寶去世后,其子馮仆年九歲,任陽春郡太守,實際上由冼夫人主政十多年。她把政務治理得有條有理,境內漢俚一家,不分彼此。后陳亡,嶺南未有所附,數郡共奉冼夫人為圣母,保境安民。隋文帝遣書命其歸化于隋。冼夫人以統一大局為重,集首領數十人迎隋使入廣州,嶺南悉定,華夏統一。隋文帝冊冼夫人為宋康郡夫人。隋開皇十年,番禺王仲反叛,冼夫人遣兵會同隋將裴矩平亂,嶺南遂定。隋帝封冼夫人子馮盎為高涼太守,追封馮寶為譙國公,冊冼夫人為譙國夫人。仁壽初,冼氏卒,葬于電白電城山村。冼夫人的一生,對維護國家的統一,促進嶺南民族的團結,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周恩來總理譽她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在馮氏族譜中,對馮維乙公是那個朝代人、是何人子孫有不同說法。這也牽涉到廣東馮氏始自何人。有的族譜說馮維乙是馮業的十三代孫,每一代有名有姓,有根有據。以這樣推算,馮業為南北朝人,其曾孫馮寶是隋代人。馮寶后再相隔九代,馮維乙應是唐代人。但有的族譜則認為馮維乙是馮異的十七代孫。說他自鄭入粵,初為徵仕郎,任高要尉升邑長,轉授奉政大夫廣州府參軍。其依據是原始平義學供奉其神位寫“隋奉政大夫廣州參軍鎮涌房始祖考維乙馮公妣白何氏安人神位”。故馮維乙是隋代人。對此,尚需進一步考證。
為什么對馮維乙公出生年代及源流如此重視?這是因為今天廣東馮氏有不少是馮維乙的子孫。他生有五子,長子朝元,其子孫居南海鎮涌;次子朝愷,其子孫居南海藤涌;三子朝端,其子孫居南海石涌;四子朝綱,其子孫自南雄遷至鶴山,分居于越塘、大埠、維墩、玉橋等處;五子朝紀之后分善俊、善長、善牧三房,善俊之裔居前江、福逕、新仁和、新社等地。善長后代居古勞。善牧之裔分居湴蓼及廣西柳州一帶。馮維乙公之墓葬于鶴山湴蓼之將軍山。他的夫人白氏和何氏均葬于南海西岸之鳳冠山。香港馮氏宗親會于1991年撥款在將軍山下建了一座將軍亭,并筑水泥石級直到維乙公墓前。鳳冠山也修筑了一條水泥路通到白氏太婆墓前,以方便馮氏子孫拜祭。每年重陽節,香港馮氏宗親會都組團回鄉旅游并祭祖。鶴山、南海、新會、番禺等地的馮氏子孫也自動前往拜祭,一時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甚為熱鬧。
馮氏居住在鶴山的沙坪、古勞、雅瑤、龍口等鎮30多條村莊,人口有15000多人,華僑、港澳同胞10000多人。
馮姓在今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也有大量居住人口,初步估計有四五百人。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馮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馮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