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從彥早年師從吳儀,以窮經為學。崇寧初(1102年)曾與宋代理學奠基人程顥、程頤的首傳弟子楊時講易至乾九四爻,楊時喜曰:“惟從彥可與之言道,吾弟子千余人無及得從彥者”。致和二年(1112年),師從楊時于龜山,學成后筑室山中,倡道東南,往求學者眾。當年南宋理學大師朱熹的父親,和老師李桐都曾拜羅從彥為師。其中,有名望的如朱松(以進士入尚書郎,年少以詩文名師從仲素公,為宋代理學泰斗朱熹之父)、李桐(后系朱熹之師尊),程、羅、李、朱后來成為聞名后世的四大名儒。1132年以特科授博羅主薄,入羅浮山窮天地萬物之理及古今事變之歸,前往求學者甚多,1135年卒于官。有“遵堯錄”、“春秋指歸”、詩卷等著作遺世,大部收編入“欽定四庫全書”。明洪武年間,仲素公與文天祥、朱熹、諸葛亮、顏真卿等同祀孔廟。康熙45年,仲素公得賜御書“奧學清節”祠額。后人羅浮山,筑室靜坐,絕意仕進。朱熹曾說:“龜山倡道東南,游其門者甚眾,然潛思力學,但仲素一人而巳。”學者稱豫章先生。卒,謚文質。從彥的著作,有豫章文集十七卷,《四庫總目》記載其有遵堯錄、春秋毛詩語解、中庸說、春秋指歸等傳.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豫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豫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