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來源有二 1、出自姬姓,東周時,周平王的小兒子精英被封于樅(在今安徽省桐城縣東南),建立樅國,為侯爵,也稱樅侯。樅侯的后代,遂姓樅氏,至漢代仍有樅姓,后去木為從。 2、起源于漢代。漢代有大將樅公,他的后代子孫取其名字中的樅。 二、郡望堂號 【堂號】:撉辶脭、撍姨脭:明朝時候,從所向由玉山令升刑部主事,清明廉潔,所以叫撉辶脭。他年老退休,燕王棣率軍破城,他和兒子士默同時遇難。一門雙烈。 【郡望】:《姓氏考略》與《郡望百家姓》中都有記載云:從氏望出東莞。晉武帝大始元年(公元265年)置東莞郡。相當(dāng)于今山東省沂水、莒縣一帶。 四、歷史名人 從貞:明代名臣,繁昌人。居官清廉,蕭然如寒士。管領(lǐng)漕運時,愛惜士卒,時稱名臣。 從龍:明代知縣,字云峰,安陸人。成化中以舉人知麻哈州。當(dāng)時民俗皆被發(fā)左衽,經(jīng)從龍治理五年,遂成衣冠人物之俗。 從任:明代大學(xué)生,字子重,江南人。負(fù)奇氣,嗜異書,有絕技。 從諗:唐代高僧,居趙州觀音院。精心玄悟,乾寧中示寂,謚真際禪師,世號趙州古佛。
《二》
今河南信陽市光山縣有從灣 有從氏幾千人 十幾年前還有個不小的從氏祠堂
聯(lián)系人 : 從建東13103875557 Email :congjiandong2008@126.com
〈三>
安徽蕪湖市繁昌縣有從姓人口約三千人,湖北陽新縣有兩千多從姓,兩地祖先是弟兄倆,都是川一公的孫子,湖北的叫彥章,安徽繁昌的叫彥魁,2005年兩地合作修家譜,從湖北陽新四十一世定字輩和安徽繁昌的三十七世定字輩開始,兩地輩份統(tǒng)一,用后面的八十個字.安徽繁昌有光緒二十九年的完整家譜,有嘉慶二十二年的部分家譜.安徽從氏自一世祖川一公往后的輩分分別為:川一,明正,彥魁,諫,惠,九達(dá),熏,擐,萬四,原,華,祥,景賢,仁,榮,杰,正,世,大,元,士,堯,廷,良,九,卿,光,祖,運,錫,宏,基,德,修,嘉,本,錠(定)。共三十七世。
《三》
1 、遷徙分布:
從氏人口總數(shù)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省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過在宋版《百家姓》中排位為第二百七十一位。
從氏出自姬姓。古代周朝時期,周平王將自己的小兒子分封到樅(今安徽桐城),并封他為候爵,歷史上稱為樅候。樅候后來在樅地建立了樅國,樅國的王族后代就以封地名作為姓氏,稱樅氏,后來去掉木改為從,就是今天從氏的來源。
漢朝有將軍叫樅公,他的后代稱為樅氏,樅氏后來改為從氏。宋朝人編寫的《百家姓》中就有收錄從氏的,所以樅氏演化到從氏,是漢朝以后、宋朝以前的事。
樅公的后代后來東莞郡發(fā)展為望族,相當(dāng)于今山東省沂水、莒縣一帶。
2、郡望堂號:
(1).郡望:
東莞郡:晉武帝大始元年(公元265年)置東莞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沂水、莒縣一帶。
(2).堂號:
資料有待補充。
■ 以上內(nèi)容由網(wǎng)友共享上傳,內(nèi)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nèi)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guān)領(lǐng)域?qū)I(yè)人士。
■ 如果您認(rèn)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nèi)容或修改錯誤內(nèi)容,可以 對其進(jìn)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jìn)入從姓社區(qū) 與其他愛好和關(guān)注從氏家族的網(wǎng)友進(jìn)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 湘公網(wǎng)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