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源一
源于祁姓,出自漢朝劉氏帝王后裔,屬于夷化改姓漢化為氏。在倭奴平安時期(公元794~1191年)的公元815年所編纂的《阪上系圖·新撰姓氏錄》中,記載有一部分出自“倭漢直家族”或“東漢直家族”的漢朝劉氏皇族后裔的倭奴姓氏。
在明朝期間曾有返回中國大陸者,多在長江流域的江、浙、皖一帶經商。后有留居不歸者,復隨漢俗取“寸”為姓氏,稱寸氏,世代相傳至今,其姓氏讀音作cùn。
淵源二
源于古爨族,出自漢朝末期云南爨族政權貴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該支寸氏族人,原先住在滇東曲靖到川西南的巴縣一帶,他們分兩次先后來到滇西的騰沖一帶。在隋、唐時期,其寸氏的祖先是滇東曲靖一帶的爨氏族人。唐朝時期,云南保山一帶有民眾造反,爨氏政權便派出軍隊到保山地區鎮壓,其軍中即有一些爨氏族人,到了云南騰沖保山地區后,這部分爨氏族人就沒再回去,而是留居當地生息繁衍,這就是來騰沖最早的寸氏族人。著名近現代游旅文學家艾蕪(公元1904~1992年,原名湯道耕,筆名劉明、吳巖、湯愛吾、艾蕪等;四川新都區清流鎮連豐村人)在所著的《南行記》中,就記載有“寸師爺”,并說明該寸氏一族為云南騰沖地區的望族大姓。
自宋朝以后,爨氏一族中有人確覺自己的姓氏筆劃實在太以繁瑣,便以簡代繁,取近諧音之字改為寸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寸氏族人大多分布在西南地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騰沖和中緬邊境地區,其姓氏讀音仍作cuàn,不可讀作cùn。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寸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寸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