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稽吾始祖起自江南奉天府淮陽縣柳樹灣張家巷人氏,云游滇地,卜居大理興華村,生子四人,長曰清,次曰源,三曰河,四曰海,吾此支即海之后裔也。繼因兵燹,宗譜失傳,難以備錄,謹可口授原籍:緬我七世祖公長登,移居武陽高橋勒甸,生六世祖峩,峩生五世祖育,育生四世祖科,科生三世祖佐,佐生此曾祖美,美生祖星燦、星炫弟兄二人。燦生子繍,炫生子應、洪、婁、祿、彩。嘗聞吾祖語吾父輩曰:汝祖美,三月失父,一歲無母,形影孤單,寄食親姐。貿易成立,克勤克儉兮家道稍有,處世和平兮鄉鄰欣慕,渾金璞玉兮不彫不鑒,傳家有道兮訓子義方,無惡無射兮積厚流芳,俎豆馨香兮螽斯綿綿。”
碑刻樹立的時間是“嘉慶十一年二月十七日彀旦”即公元1806年清明節前,墓主人名叫張美,夫人為李氏,碑上寫的是:
考諱美 公 大
國朝處士深恩曾祖 張 老 人墓
妣李氏 母 孺
落款人是墓主曾孫、玄孫、來孫、和晜孫,曾孫有張起典、張起緒、張起鯨、張起鳶等10個名字;玄孫有張智、張義、張聲、張信、張馨、張車等20個名字;來孫有張法祖、張希祖、張裕祖、張承祖等13個名字;晜孫僅有張通、張達兩個名字。也就是說,給張老大人和老夫人立碑的人是他的四五六七代孫。墓碑主人是張美夫婦,但筆者認定它就是明朝末年(永歷年間)張瓚老知州和夫人李氏的陵寢無疑。抄下這段碑文,情不自禁揩去汗水,以手加額,慶幸蒼天有眼!
從墓主人的身世可以看出,他的父親張佐,爺爺張科,曾祖張育,高祖張峩,遠祖張長登,始祖張海,他是張海的第七代孫(遠孫),兒子一個張星燦,一個張星炫,星燦之子張繡,星炫之子張應洪、張應婁、張應祿、張應彩。張家祖先從大理興華村(準確地說是大理鶴慶興華村)移居武定高橋勒甸村,到嘉慶年間立碑時,張家從長登老祖到張美的七代孫已經傳到13代,由此可以斷定化名張美的墓主就是張瓚老知州。從張老知州墓碑上撰寫的身世看,的確是個苦命郎君,“三月失父,一歲無母,形影孤單,寄食親姐,貿易成立”。他在苦難的人生中奮發圖強,通過做生意實現了成家立業的目標,活成了大寫的“人”,在明朝末年踏入仕途,當解士英遇害之后,當上了祿勸知州。因為明朝和清朝的時代更替是采取殘酷的血腥的暴力手段奪取政權,所以張瓚離任去世之后,陵寢上不敢留下實名,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張瓚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張瓚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