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昌齡(1884~1954)字錫九。蠡縣北高晃村人。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中舉人。光緒三十年(1904),被清政府拔為貢生,去京師國子監學習。翌年,清政府在保定創辦直隸農業專科學校,廣招天下舉人才子應試,在1500名考生中,他考取第一名。在校攻讀6年,潛心鉆研學業,尤對農、林業造詣深邃,著有《蠶桑栽培新說》、《蠶桑學》等書。宣統三年(1911)畢業時,學校賜予“農科舉人”,被清政府優先錄用為候補知縣,不久決定保送日本深造。
他認為中國應以農為本,決心鉆研農科,以促進中國農業發展,毅然放棄東渡機會。他視教育為發展科學技術的基石,熱心教育事業,在吉林大學任教6年。1917年因母病辭職返鄉。后在保定參與創辦河北大學,自任蠶科主任,決心在蠶桑事業上做出一番成績。他還兼任育德中學、保定第六中學的國文教員,劉少奇曾聽過其講課。1925年任直隸省農礦廳廳長。1929年兼任河北省第二林墾局局長,駐易縣清西陵,在易縣創辦了河北省第八農業中學。當時易縣縣長冉東江(楚的同學)測量西陵地基時,企圖從中作弊牟取私利,被他怒斥:“今日貪贓,明日-,什么東西!”(冉在抗日戰爭時期即投降日軍,任保定道尹,日本投降后因罪大惡極被槍斃)。
1930年,舊政府改組,他辭職回鄉,因其為官清廉,返鄉后家境貧寒,有人勸他求助于軍閥張蔭梧(楚昌齡同學),他說:“甘守清貧死溝壑,決不乞憐張蔭梧!”同年,縣長陳錫疇聘請楚昌齡主持編纂《蠡縣志》,并委任他為縣建設局局長,同時招社會名流和學者陳兆梅、彭法三、曹承宗等人協助編修工作,歷時6年,寫出第一稿(因戰亂遺失)。1933年,張蔭梧上報省政府批復,欲將滹沱河、潴龍河二河挖通。他得知消息后,即與博野縣馬京南聯名到天津高等法院告狀,控訴張蔭梧引滹入潴的10大害處,后法院批示:“引滹入潴,嫁禍于人。”省政府被迫收回成命,潴龍河下游人民免除洪澇災害。
1934年,河北省政府調楚昌齡到邢臺任省第五林務局局長。到任后,他帶領當地群眾大搞植樹造林,改沙治堿,幾萬畝鹽堿沙荒地變成良田。1937年,他調河南省任農業改進所所長,主持農業研究試驗工作,引進優良品種,有斯字棉、托字棉、谷種、桐樹、桑樹等。后調任陜西省宜川農林改進所所長。新中國成立后,任政務院農林部參事,后在西安養病。
他多才多藝,善書畫,工詩賦,撰寫碑銘尤為常見。至今蠡縣、博野等縣不少地方還有他書寫的碑文、條幅。
國民黨起義將領、第二至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楚溪春
楚溪春:(1896年-
他早年先后入直隸陸軍小學堂、清河陸軍第一預備學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18年(民國7年)畢業后,他加入閻錫山領導的晉軍。1923年(民國12年),他升任陸軍第20師主任參謀兼軍官教育團大隊長。1925年(民國14年),他任臨時執政府衛隊旅參謀長,不久回到山西省任教導團教育長。
東北易幟后的1927年秋,閻錫山任命他為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第7軍少將參謀長,后來任左路軍前敵總指揮參謀長。1928年(民國17年),他任北平中將憲兵司令,同年末任第125旅旅長。1930年(民國19年)11月,他升任第27師師長,并任北平警備司令兼平綏路護路司令。1931年(民國20年),他升任晉軍第4軍副軍長。1934年(民國23年)他入陸軍大學特別班第2期學習。1936年(民國25年)8月他獲授陸軍少將銜,翌年5月被授予陸軍中將銜。
抗日戰爭爆發后,楚溪春任山西民族革命同志會高級干部委員會委員、第二戰區參謀長。1941年(民國30年)3月,他升任第8集團軍副總司令,后來任第二戰區北區軍總司令??谷諔馉幗Y束后,他任大同日軍受降主官。1947年(民國36年)9月,他任國民政府主席東北行轅總參議兼沈陽防守司令官。同年12月,他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并兼任北平督察總監及保定綏靖公署主任。
1949年(民國38年)1月,楚溪春隨傅作義參加北平和平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他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參事、第2至4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中央委員兼秘書長、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委員。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河北楚氏名人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河北楚氏名人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