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
招姓屬小姓氏,在百家姓難尋找。據說除珠江三角洲、湛江地區及山東部分地區
聚居較多之外,別處分布較少。從有關資料及書籍查考,最早出現記錄有招姓于公元前
634年。有關招氏起源,據《中國姓氏大全》所記有以下文字:“ 招,較罕見姓,分布
較廣?!?/span>
招姓來源有兩支,除了晉國步招后裔外,更重要的一支相傳是出自春秋時陳國,
由陳侯的弟弟招而來。招因卷入一場內亂被放逐到越國,從此在當地居住下來,他的后
代便以他的名字為姓。
【招】 招姓名人:
1. 招父
春秋時術士。當代招姓在廣東、海南、廣西、湖北、山西,江蘇,云南等省區
及漢、傣、蒙古、朝鮮等民族中均有所見。
2. 招猛
漢,南海人,元初中官大鴻臚,善于其職,四夷重譯,凡至容臺肆儀行事,猛舉
詔示之,悉愜其情。
【招】
姓氏由來:通志氏族略:春秋晉步招之后,以名為氏。漢有大鴻臚招猛,明有招奇
佐,清有招子庸等名人。
郡望堂號 :南???nbsp;
歷史名人 :招猛、招奇佐、招子庸
補充 :招姓來源有兩支,除了晉國步招后裔外,更重要的一支相傳是出自春秋時
陳國,由陳侯的弟弟招而來。招因卷入一場內亂被放逐到越國,從此在當地居住下來,他
的后代便以他的名字為姓。
歷史名人 :春秋時術士招父,漢代大鴻臚招猛等。當代招姓在廣東、海南、廣西、
湖北、山西,江蘇,云南等省區及漢、傣、蒙古、朝鮮等民族中均有所見。
招者,趙也。與秦同祖。其先,王族也。晉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賈欲誅趙氏。懼誅,亡,
故易其姓。世多不知之者,雖招氏者亦然.夫知其姓而弗知其祖,不亦悲乎?
其祖訓曰 : " 吾等得以存之,萬幸矣!毋敢再顯。"故至始皇而得天下,亦未復其姓。
其歷數千年,世多有顯者,然終未有得天下者。其復興者,在吾輩耶?
招姓屬小姓氏,在百家姓難尋找。據說除珠江三角洲、湛江地區及山東某些地區聚
居較多之外,別處分布較少。從有關資料及書籍查考,最早出現記錄有招姓于公元前
634年。有關招氏起源,據《中國姓氏大全》所記有以下文字:“招,較罕見姓。分布
較廣。漢代有招猛,清代有招子庸。
來源 :1. 周代陳候放于越,其子孫以祖父為姓;2. 春秋時晉國步招的后代
(引自: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中國姓氏大全》407頁)?!?/span>
“招猛,漢,南海人,元初中官大鴻臚。善于其職。四夷重譯。凡至容臺肆儀行事。
猛舉詔示之。悉愜其情(引自商務印書館1921年版《中國人名大辭典》第573頁)”。
據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沖口街招村族譜第4頁記載:“大漢元初,漢初中,仕至
大鴻臚迨后解組入粵,信居省城,是為吾家鼻祖也,公八十有八臺葬於白云山。初娶簡氏
生三子,再娶潘氏生四子,續娶郝氏生二子,共有九子開派九房分居異地。長居三元里,
次居沙堤鄉,三居土壚,四居寶月湖,五居三山,六居黃崗村,七居白沙村,八居橫溪鄉,
九居水潮?!?/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