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尋根溯源拜姓的后裔:
我的故鄉在陜西省大荔縣官池鎮拜家村。關于拜姓的來歷,我在孩提時代就聽到許多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還有簡潔明了的民諺——“帖丞相,拜駙馬,答國公”(官池鎮帖家村、拜家村、官池村三個村姓氏來源民謠),所有這些都傳遞一個信息“拜姓源于蒙古族”。近年來又看到拜姓為回族的些許考證,還有最近的管仲后裔說法。孰是孰非?哪種更可信?需要縝密的考證,令人信服的“證據”。希望有志于尋根溯源的海內外拜姓的后裔共同探討,互傳信息,尤其是具有說服力的《家譜》、《族譜》、拜姓分布區域(電子版)。現將本人收集到的關于拜姓來源三種代表性的考證資料公開發布,拋磚引玉,期許有更新更多的探討、交流。本人還有一些資料,愿與回復者共享。我的郵箱:xlb1689@163.com.;QQ號——513147637第一種說法:拜姓源于蒙古族(贊成該說法的人數全國最多,約一萬多人。主要居住在陜西)
八旬老翁解讀陜西“蒙古族村”(資料一)
發稿:2005-3-19 7:50:43 來源:陜西電臺記者站
80高齡的老人拜國良從1999年離休后,潛心研究,掀開陜西“蒙古族村”的面紗。
西安晚報記者石俊榮 渭南日報記者 拜小安拜國良老人是大荔官池鎮拜家村人,解放初期是大荔縣許莊區團委書記,隨后從事教育工作一直到退休,擔任過大荔高級中學校長、是高級教師。3月初,記者當即趕赴他居住的地方拜訪,感受他對陜西“蒙古族村”的研究歷程。
“蒙古族村”拜家村
拜國良老人講,百家姓里面沒有姓拜的,而大荔縣拜家村,全村居民大多數姓拜。他小時候就聽說拜姓是元朝附馬拜住的后裔,拜姓居民是蒙古族的一部分。長期以來,拜家村的拜姓居民在填寫“民族”時都填“漢族”。為此,他翻閱了《大荔縣志》、《續資治通鑒》、《大荔鄉土志》以及“文革”后幸存的拜家村拜姓《八家戶》戶譜等有關資料,印證大荔縣的拜家村是個“蒙古族村”。
據拜姓《八家戶》戶譜的《譜序》中記載:“……詳察關中望族,惟拜姓從蒙古遷入中原。自元初有諱孔溫者,世祖時,偕同張弘范滅宋有功,封都統,又封東魯王。生子木華黎,好武騎,同伯顏開西域。成帝封平西侯。后征東海,大功底定,帝封東魯王。至七世,有東平王拜住者,順宗時當朝附馬,武藝精通,鎮守北邊,封鎮國將軍。后以拜為姓,遷馮翊大荔興平村居焉……。”
他說,《戶譜》中清清楚楚地記載著拜姓是從蒙古遷入中原,遷入地點是“馮翊大荔興平村”?!芭d平村”與“拜家村”是何關系呢?其實興平村就是拜家村。拜國良老人說,他記得幼時家門牌上就寫著“興平村東魯巷15號”,東魯巷東邊還有一個叫“東平巷”的?!芭d平”、“東魯”、“東平”三個名字的巧合絕非偶然,它證明了 “興平村”是“拜家村”的前身。
“《戶譜》中所載拜姓之祖墳,即被拜姓人長年拜祭。從我記事起,每年清明節,全村拜姓上墳是很隆重的。各大戶都是古式的祭祀方式,每大戶的人都到齊后,便上香、燒紙、響鞭炮,集體叩拜奠酒,規模很大,懸燈結彩,熱鬧非凡。這一天,即使在外地的拜姓因生于同根,源于一體,也要回鄉尋根祭祖,認真叩首拜墳。拜住的墓前有一石碑,可惜因為年深月久,碑文已殘破零碎。然而,數百年來拜家村的拜姓居民都未曾忘記祭拜自己的祖先,這一事實從一個側面印證了蒙古族人拜住就是拜家村拜姓居民的先祖?!卑輫祭先嘶貞?。
中學時代,拜國良老人的歷史老師王重九對他說:“你們姓拜的是蒙古族,縣城文廟旁有座‘忠義祠’,廟內就有拜住的牌位,你們就是拜住的后裔?!薄鞍菁掖灞边€有帖姓的帖家村,有答姓的官池村都是蒙古族人。人常說,帖、答、拜不用猜(是蒙古族),就是這個意思……”。在拜家村的《戶譜》中也有這樣的記載:“……按七世始祖均可入祠。以忠獻公忠孝,殉難湮沒不彰,自道光元年,申奏皇上,奉旨入同州忠義祠內。關于“忠義祠”這件事,他尋訪了拜家村兩位老人,大約在1942年,縣上要求把忠義祠從城內拆遷到拜家村,當時村上把拆遷下的木料、磚瓦等給本村學校蓋了兩個教室。
在《渭南地區志》中的《大荔鄉土志》里,也詳細地記載著蒙古族“帖、答、拜”三姓明初移居大荔的情況。記者從大荔縣官池鎮政府了解到,目前,在拜家村、帖家村、官池村有千余戶、六七千人的蒙古族后裔,其中拜家村是“蒙古族”后裔最多的村子,有3000多人。
元朝重臣拜住
據拜國良老人搜集研究,拜住是元代始祖一世孔溫的第七世,出身將門,遠承祖宗之風,以先祖功勛世襲宿衛長,他胸懷韜略,一生屢立奇功。順宗時他是光祿大夫加開府儀同三司。每議大政,必依據典章制度。英宗登基,任中書平章政事,又任中書左丞相。冬十二年,進右丞相,監修國史。
身為一品要職叱咤于元代政治舞臺上的風云人物拜住,聰穎善解人事,處事果斷縝密,在一生政治生涯中多次在國家重要關頭出謀決策。他真知灼見,敢直言善諫。英宗即位后,欲擴建內蒙古正盟旗東的上都行宮,拜住用充分理由力奏停止動工。至治二年(1322年)鐵木迭兒、太皇太后答己去世。英宗、拜住著手革除弊政,推行新政。減輕賦役,重農抑商,裁減冗官,啟用儒臣等。十一月,英宗詔示天下,凡流民重操舊業者,豁免三年賦稅。驛站戶因貧苦而典賣妻子者,官府出錢為之贖還。凡有勞役先征發商賈富貴之家,以扶植農業?;砻怅兏蚀文瓴疃惖氖种透魈幑偬锾镒獾氖种?,而江淮地區的創科包銀則全部免除。同月,還下令裁減世祖以后設置的冗官,百姓拍手稱快。
拜住為政清廉,不貪財愛物?;实圪p賜拜住萬畝良田于平江(今江蘇蘇州)、,拜住堅決拒絕這一厚賜,并推辭說:“皇上任命我正在辦理國家事務之中,就先賞其土地,那別人會說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他的品德亦可從此看出。拜住在中書省破格用才,詳定典章制度,使各部有所遵守。當年皇帝之所以能以納諫,與拜住敢于正諫有關。拜住為民為社稷執法嚴明,對部下辦事雖有延誤但其情可原者均寬恕處理,但對貪暴不法者必于深究。皇帝亦很敬佩,告誡左右:“汝輩慎之,茍陷國法,我雖曲赦,拜住不恕汝也?!?對徇私貪贓,納賄勒索,深惡痛絕,進諫皇帝要認識到懲治腐敗與政權存亡的關系。嚴訂典章制度,重典治吏,主要辦法是先懲治中央一級,然后層層查處。至治二年拜住為右相,獨掌朝政,起用漢儒臣,進行改革,征治鐵木迭兒余黨。次年,隨英宗至上都,南返至南坡,鐵木迭兒余黨鐵失等發動政變,與英宗同時被殺。泰定帝即位,即下旨,對拜住舉行追祭活動。追祭時,百官老臣都在車前作導引,還在海云寺懸掛了拜住的畫像,大作佛事,圍觀者有萬余人,沒有不嘆息流淚的。中書官上奏皇帝說:“ 住盡忠效節,殞于群兇,宜賜褒崇,以光后世?!被实奂{之,便下旨:贈封拜住為“清忠一德功臣、太師、上柱國,追封東平王,謚忠獻公?!?br /> 拜住死后,葬于平江。明永樂初年,將拜住靈柩從平江遷葬陜西省關中平原東部,華山之陰,渭水之陽的大荔縣沙苑南拜家村。墓前一望平野,綠草叢生,其墓坐東向西,拜住母親與子忠獻公同葬于此。清道光元年,皇帝下旨將拜住尊于同州“忠義祠”內。道光十二年,皇帝下旨在拜住墓前樹一通天大石,碑額上刻“圣旨”兩個大字,碑文豎寫:“皇清敕旌元右相東平王忠獻公墓”等字樣。多年前到那里可以看到,墳園無樓臺亭閣,無雕刻,歲月悠悠,墓草青青,其墳墓既平常簡陋,又氣勢壯觀。拜國良老人說,墳園規模象征著拜住生前的節氣,使人看后領略到拜住那為民為社稷,嚴于正已,清廉為政,忠于職守,敢于反貪反邪的正氣形象,凡到墳園者皆肅然起敬。拜家村支部書記拜興弟說,墳園在文革中受到了極大的破壞,后來隨著村子朝北的搬遷,加之渭河河水的漫漲,現在拜住墳墓已經夷為平地。拜國良老人手頭收藏的一張1957年黑白照片,看起來比較完整。“文革”前,大荔縣拜家村拜姓居民有八大戶,每戶都建有“元東平王拜忠獻公祠”,而今也蕩然無存。
“拜家”研究引發回應
2000年,有關刊物發表了拜國良老人撰寫的《陜西省的蒙古族村大荔縣拜家村》和拜住的有關歷史后,引起了相關的回應,2001年,遠在江蘇省蘇中地區的拜氏家族寄來了他們新編的《拜氏家譜》,互相探討拜氏家族的歷史。
這部38頁的《家譜》分為《序言篇》、《原序》、《拜姓起源考證》、《‘三畏堂’祠堂名來源考證》以及清乾隆年間以來的家譜等,詳細記述了家譜的編制和修訂經過。他們根據歷史資料研究分析,他們也是拜住的后裔,并與拜國良老人互相信件來往交流。
讀者也打電話和寫信追詢拜住前六世和其兒子等懸念。拜國良又著手調查。他托人從書店買來了《陜西通史》,又通過早年的同學從北京郵寄來《中國皇帝全傳》,參考拜家村拜姓《八家戶》戶譜等有關資料,對以上問題進行了詳細考證。
他研究查明,七世拜住前六世為:一世孔溫窟哇,姓扎刺兒氏。元世祖時丞相,元代前期政治家。至治元年(1321年),成吉思汗下詔封他為推忠效節保太佐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謚號是忠宣。二世木華黎(1170至1223年)追隨成吉思汗,參與統一蒙古各部的戰爭,屢立戰功、蒙古建國,他被封為左手萬戶長。他去世后,成吉思汗下詔封他為體仁開國輔世佐命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謚號是忠武。三世孛魯,蒙古國大將軍,他繼領其父木華黎的職務,掌握著經略漢地的大權。后被詔封純誠開濟保德輔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謚號是忠定。四世霸都魯,佐元世祖忽必烈為元帥,屢立戰功,迨大德八年、追贈推誠宣力翊衛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東平王,謚號是武靖。五世安童、1265年任中書右丞相,積極協助忽必烈推行“漢法”,元代前期政治家。迨大德七年制贈為推忠同德翊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東平王。束力(此字為“束”旁“力”)立保定新成開國元勛,謚號是忠憲。六世兀都帶,元仁宗時為太師之職、詔長宿衛事,以孝聞。迨至大二年,制贈輔誠保德翊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東平王。僅活31歲,謚號是忠簡。七世拜住。
從孔溫窟哇至拜住家族七世皆為元朝重臣,為元朝的興盛立下了不朽之功勛,其功名載于史冊。“拜住前六世皆姓扎剌兒氏。元大德(1297至1307年)、至治(1321至1323)年間,改姓拜” 。“八世拜篤麟,其父拜住。此時是元王朝的腐敗沒落,朱元璋起義造反的興起。明初,拜篤麟降明,奉命由河北涿州遷居大荔沙苑至今”(《陜西通史》)。據拜家村拜姓家譜載,拜住前六世先祖,死后皆葬于內蒙古的只蘭(今我省榆林市文物圣地木華黎墳)。七世拜住到十二世皆葬于大荔縣拜家村的祖墳。十三世后分支的各大戶就有了各自的祖墳。
如今,“蒙古族村”的拜家后裔已經被“漢化”了,與其他居民沒有什么兩樣了。
1、拜國良老人提供的拜住墓照片攝于1957年
2、拜國良老人撰寫的手稿蒙古村繕撰家譜 拜姓人入陜638年貢獻大(資料二)
新華網陜西頻道 2006-01-04 電
陜西惟一一個蒙古村———大荔縣拜家村繕修家譜。從蒙古遷入陜西的蒙古族拜姓第二十八代后裔、現年61歲的懷德先生歷經一年時間,修得家譜。600多年前為避難逃到陜西,拜姓家族為陜西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有意義的是,拜懷德整理家譜時,還發現了河南、江蘇兩支蒙古家族的后裔。
陜西“蒙古村”已有638年歷史
說起拜家村,還得追溯到明朝初期。當時,朱元璋滅元建立明朝之后,元朝末代皇帝順宗北遷蒙古,王公貴族紛紛逃出京城,隱居生活。八世祖篤麟鐵木爾為躲避戰亂和明朝官吏的追查,率眾家人隱遷至現在的大荔縣洛南。那時蒙古人沒有父子相襲家姓的習俗。遷到大荔后確定以拜姓為世傳家姓。如今,拜姓蒙古人已在大荔生長了三十余代。據該村年長者回憶,拜家村建有祠堂,定有族規,立有家法,所以村風蔚然。村名由東楊村、梧柳村、興平村等幾經變更,土改時確定為拜家村,第一次人口普查登記時,將拜氏蒙古族統登記為漢族。所以,鮮有人知的陜西“蒙古村”已有638年的歷史。
拜姓蒙古人入陜貢獻大
拜姓蒙古人入陜,給陜西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其中1956年修建三門峽水庫,拜家村全村“舍小家、顧大家”整體遷移。
現已退休、專修家譜的拜懷德先生回憶,他自幼在拜家村生長,過著無親人無衣食的半孤兒生活,十分困頓。但饑寒交迫的生活磨煉了他的意志和窮則思變的意識,從小他就立志改變窮困的家境,做出一番事業。他學的專業是礦山機電,又自學工業與民用建筑,潛學文史哲。1986年輾轉西安與臨潼搞建筑業,在圈內人中頗有名氣。臨潼華清中學、臨潼中學、省藝校由他規劃總監竣工。西安生物制藥廠、自來水公司的高低壓配電系統由他負責完成,西安科技大學4-1、4-2號教學樓、西安電子工業部二十所62、64號高層住宅、地下車庫、鋼結構工業廠房,由他總監完成。
修家譜尋源續脈激勵后人
“家是國之細胞,無家則無國,人是家之靈魂,無人則無家。家家都有源。家無譜猶如國無史,國無史則綱紀混淆,家無譜則宗枝紊亂。知國史則知興衰,知家譜則唇齒相愛。因此,修家譜也是固家族,因國家之根本?!卑輵训孪壬f,家譜從成吉思汗時期的太師木華黎、忽必烈時期的丞相安童、英宗皇帝的丞相拜住修起,所以,將歷史細節融入拜姓家譜具有特別的意義。
拜懷德先生為修家譜,跑遍了渭南地區,查閱了大量史料,完成繕撰家譜之夙愿,文言寫就,共四萬余字。修家譜意外發現河南、江蘇兩個拜姓同族“蒙古村”。(記者王飛)
陜西“蒙古村”繕撰家譜 拜姓蒙古人入陜貢獻大(資料三)
www.xawb.com 2006-01-04 09:51:41
西安晚報本報訊(記者王飛)陜西惟一一個蒙古村———大荔縣拜家村繕修家譜。從蒙古遷入陜西的蒙古族拜姓第二十八代后裔、現年61歲的懷德先生歷經一年時間,修得家譜。600多年前為避難逃到陜西,拜姓家族為陜西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有意義的是,拜懷德整理家譜時,還發現了河南、江蘇兩支蒙古家族的后裔。
陜西“蒙古村”已有638年歷史
說起拜家村,還得追溯到明朝初期。當時,朱元璋滅元建立明朝之后,元朝末代皇帝順宗北遷蒙古,王公貴族紛紛逃出京城,隱居生活。八世祖篤麟鐵木爾為躲避戰亂和明朝官吏的追查,率眾家人隱遷至現在的大荔縣洛南。那時蒙古人沒有父子相襲家姓的習俗。遷到大荔后確定以拜姓為世傳家姓。如今,拜姓蒙古人已在大荔生長了三十余代。據該村年長者回憶,拜家村建有祠堂,定有族規,立有家法,所以村風蔚然。村名由東楊村、梧柳村、興平村等幾經變更,土改時確定為拜家村,第一次人口普查登記時,將拜氏蒙古族統登記為漢族。所以,鮮有人知的陜西“蒙古村”已有638年的歷史。
拜姓蒙古人入陜貢獻大
拜姓蒙古人入陜,給陜西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其中1956年修建三門峽水庫,拜家村全村“舍小家、顧大家”整體遷移。
現已退休、專修家譜的拜懷德先生回憶,他自幼在拜家村生長,過著無親人無衣食的半孤兒生活,十分困頓。但饑寒交迫的生活磨煉了他的意志和窮則思變的意識,從小他就立志改變窮困的家境,做出一番事業。他學的專業是礦山機電,又自學工業與民用建筑,潛學文史哲。1986年輾轉西安與臨潼搞建筑業,在圈內人中頗有名氣。臨潼華清中學、臨潼中學、省藝校由他規劃總監竣工。西安生物制藥廠、自來水公司的高低壓配電系統由他負責完成,西安科技大學4-1、4-2號教學樓、西安電子工業部二十所62、64號高層住宅、地下車庫、鋼結構工業廠房,由他總監完成。
修家譜尋源續脈激勵后人
“家是國之細胞,無家則無國,人是家之靈魂,無人則無家。家家都有源。家無譜猶如國無史,國無史則綱紀混淆,家無譜則宗枝紊亂。知國史則知興衰,知家譜則唇齒相愛。因此,修家譜也是固家族,因國家之根本?!卑輵训孪壬f,家譜從成吉思汗時期的太師木華黎、忽必烈時期的丞相安童、英宗皇帝的丞相拜住修起,所以,將歷史細節融入拜姓家譜具有特別的意義。
拜懷德先生為修家譜,跑遍了渭南地區,查閱了大量史料,完成繕撰家譜之夙愿,文言寫就,共四萬余字。修家譜意外發現河南、江蘇兩個拜姓同族“蒙古村”。
第二種說法:拜姓為管仲后裔(主要居住在江蘇一帶)
罕見姓氏探秘“拜”姓出自名臣管仲
2005年04月07日08:40 南京報業網-金陵晚報http://www.sina.com.cn
金陵晚報記者于峰實習生郭燦【金陵晚報報道】從開始征集古怪姓氏以來,本報已經征集到了近百個古怪姓氏,這些姓氏中,有很多是蔣國祥老人沒有收集到的,借助于本報的幫助,老人的千家姓收藏目標就快要完成了。但在提供姓氏的大多數讀者中,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姓氏的真正來歷,許多人家曾經都有家譜,但都已經找尋不到了。昨天,姓“拜”的江蘇省農墾集團干部拜忠喜卻拿著一本完整的《拜氏家譜》,為記者講述了難得一見的拜姓的來歷?!?br />管仲后人姓“拜”
“拜”是一個動詞,以此為姓,相信很多人沒有聽說過。拜忠喜說,拜姓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685年,齊桓公(小白)和公子糾爭奪齊國王位。管仲當時輔佐公子糾,但最后登上王位的是小白。齊桓公即位后,不計前嫌,拜管仲為相,齊國由此變成當時最為強盛的國家。管仲的一些后裔為了紀念祖上的這段榮耀,索性把“拜相”的“拜”作為自己的姓。拜忠喜說,拜姓在歷史上出過不少名人,如元代名將拜住,而江蘇的拜姓來源于乾隆年間在京為官的拜大雄,拜大雄充軍到現在的泰州市的拜官莊養馬場,他的子孫分布于姜堰、興化、大豐、宜興等地。在南京的只有幾人。和許多人家一樣,拜家也是很久沒有修族譜。拜忠喜說:“我小時候,有一次生病。病中恍惚看見一個須發皆白的老人站在面前,我想這可能是我們拜氏先祖,當時就存了重修家譜的想法。”1998年,拜忠喜牽頭,擔任了拜姓家譜編纂的主編。他給全國各地的拜姓族人發出幾千封信函,調查家族現狀。經過5年編訂,《拜氏家譜》終于在2002年完成。拜忠喜說:“和老的家譜相比,這份家譜有了很多變化。比如,以前介紹族人,只有‘務農’、‘木匠’、‘忠誠老實’、‘力大無窮’等簡單幾句話,現在則有了詳細的記載。以前,族里的女孩子只寫個名字,現在則不但對她本人作介紹,對其配偶的情況也會記錄下來!”(編輯 小海)第三種說法:拜姓為回族古老姓氏之一(主要居住在甘肅一帶)
據《姓氏詞典》、《中國回族姓氏探源》稱;“(拜姓)是回族姓。亦見《萬姓統譜》。宋有拜瑚。”拜姓大多取自祖名首音。如元英宗(1321-1323年)時,拜中書左丞相,常直內庭,知無不言,振立綱紀,修舉廢墜,加惠兵民,輕搖薄斂,宏遠端亮有祖風的拜住(拜住曾祖木華黎、祖安童均為元朝開國元勛)“之后裔姓拜”。(《伊斯蘭教民族說》)陜西大荔縣“《拜氏家譜.世由篇》說,拜氏是元代初年木華黎的后人。至元大德、至治間的拜住始姓拜……至明,拜住之子(拜)篤麟降明,奉命由涿州經山西遷居大荔沙苑?!保ā锻文觊g陜西回族起義歷史調查記錄》)拜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拜玉鳳甘肅省政協副主席)。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拜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拜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