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溯源
詹姓來源有五: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后。據《姓苑》所載,周宣王封庶子于詹,建立詹國,子孫以國為氏。
2、據《路史》所載,相傳古帝虞舜封黃帝之后得詹(同瞻,備受尊敬)者,子孫因以為氏。
3、據《百家姓溯源》所載,古代負責占卜的官職叫詹尹官,其后有以官職命姓者,稱詹姓。
4、據《姓氏考略》所載,春秋時晉有詹嘉、鄭有詹伯,均以邑為氏。
5、出自他族。今蒙古、土家、臺灣土著、水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詹文侯。詹姓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后。周宣王時,封其支子于詹(今地不詳),建立詹國,為侯爵,史稱詹文侯,其后世襲為周大夫。文侯在幽王時任少師,見幽王寵愛褒姒,玩物喪志,遂辭職返回自己的封地。后來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致亡國之禍,自己也命喪黃泉。而詹文侯雖然是幽王的庶兄,卻明哲保身,毫發無損,其子孫也得以成功逃過一劫。因詹文侯首封于詹,故后世子孫尊其為詹姓得姓始祖。
繁衍播遷
詹姓源起久遠而又頭緒繁雜,據《辭源》記載:“周有詹父,詹恒伯,相傳出自周宣王支子?!庇州d:“晉有詹嘉,虢有詹父,鄭有詹伯?!倍鴷x鄭之詹又別于宣王之子,可見在春秋時期,詹姓已分布于晉(今山西一帶)、虢(今河南鄭州西北)、鄭(今河南新鄭一帶)等地。戰國時楚(今湖北一帶)有術士詹何,西漢有匈奴兒單于詹師廬(存以備考),東漢有武陵(治今湖北溆浦南)蠻詹山??梢娫趦蓾h及其以前已有詹姓人落籍今湖北、湖南一帶。當然,有史料表明兩漢時期的詹姓大多繁衍于古渤???、河間郡一帶。晉代的永嘉之亂,導致空前的浩劫,五胡十六國從此開始,中原地區漢族子孫向南播遷也自此起步,這就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第一次民族大遷徙。當時,隨著動亂的擴大,中原的姓氏逐漸出現于今華東、華南、中南之地,其時入閩八姓中含詹姓,其在南方奠基既早,也就自然而然發展成為我國南方的名門著姓之一。唐末五代時期,中原板蕩,狼煙又起,時北地民眾為避兵火,扶老攜幼,顛沛流離,輾轉南下,尋求一方凈土,詹姓子孫亦概莫能外,隨之南遷,這就使得南方原本就多的詹姓家族,隊伍更為龐大。如詹敦仁由河南光州固始避亂隱居閩地之仙游,遂家于當地。兩宋之際,詹姓見諸史冊之名人甚多,且多為南方人。明初,山西詹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山東、河北、陜西、江蘇、湖北等地。明中葉以后,隨著我國航海技術的提高,閩粵等沿海之地的詹姓有渡海赴臺謀生者。明末,張獻忠屠川,造成川地人口銳減,后湖南、湖北之詹姓伴隨湖廣填四川之風潮入遷今四川、重慶之地。清中葉以后,詹姓分布更廣,并有詹姓人揚帆南洋,遠徙東南亞。如今,詹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其分布以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浙江、江蘇、福建、臺灣等省為多,現代因簡化字中詹與占的誤用,詹姓多被人以占姓見諸文字報刊,實然,詹與占為兩個不同的姓氏。
郡望堂號
詹姓在長期的繁衍播遷過程中,形成如下郡望:①渤???,漢代設置,治所在浮陽(今河北滄州),后移治南皮(今河北南皮東北);②河間郡,漢河間國,北魏置郡,治所在樂城(今河北獻縣),后移治今河北河間西南。
堂號:“河間”、“奎光”、“潔身”等。
宗族特征
1、詹姓是典型的南方姓氏。
2、詹姓永嘉之亂徙奔江南,有詹氏先人詠詩為證,如《永嘉衣冠南渡詩》:“憶昔永嘉際,中原板蕩年;衣冠墜涂炭,輿輅染腥膻。國勢多危厄,宗人苦播遷;南來頻淚灑,渴驥每思泉?!庇钟小对L宗人》詩:“仆馬甘棲息,南來擇地安;巧將茅作舍,城近繞廬山。喜識宗人面,襟懷自覺寬;開圖閱源派,涕淚染衣斑。”可謂一字一淚,血淚交織。
名人精粹
詹何:戰國時楚國術士。善術數,傳說坐于家中,能知門外牛之毛色及以白布裹角。
詹雄:福州(今屬福建)人,唐末詩人。工詩,與陳黯等齊名。不第而終。
詹必勝:婺源(今屬江西)人,唐末將領。昭宗大順年間,王審知攻福州,年余不下。后審知擢必勝為先鋒兵馬使,強攻城之西南,必勝冒矢石先登。城破,必勝歿于陣。
詹琲:光州固始(今屬河南)人,詹敦仁子,五代時隱士。有文才,能詩。隱于鳳山,號鳳山山人。清源軍節度使陳洪曾向朝廷舉薦他,他固辭不就。
詹先野: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北宋時名士。其博鑒經史百家。仁宗天圣四年領鄉薦,繼應賢良科。后隱居武夷,吟詠山水間,終日忘歸,人謂其有仙風道骨。
詹體仁:建寧浦城(今屬福建)人,宋代大臣、名士。少從朱熹學,后進士及第。初任太常少卿等職,后因參予策立寧宗,升太府卿,不久出知福州。后又改任靜江知府,任內減免賦稅,賑糧救災。官終司農卿。其博極群書,疏薦為當世名士。有《詹元善先生遺集》。
詹師文:建寧崇安人,南宋詞人。進士出身,任婺源尉時,捕盜有功,因調江西憲司檢法官,治獄無冤。后歸家,以詞賦名于時。有《幔亭遺稿》、《通典編要》。
詹淵:建寧崇安人,宋代官吏。進士出身,授臨江戶曹掾。決獄清明,民有冤屈,皆找其審決,時有:“寧為戶曹非,不愿他官直”之語。累遷監車輅院。
詹鳳翔:江西樂安人,元末明初理學家、文學家。洪武初被薦于京,以病免,歸任本府儒學訓導。自少至老書不釋手,有《大學中庸章句》、《家禮括要》、《律呂新書括要》、《理學類編》及《奎光堂文集》等。
詹同:字同文,初名書,婺源人。幼穎異,學士虞集見之曰:“才子也?!币云涞軜勁拗?。至正中,舉茂才異等,除郴州學正。遇亂,家黃州,仕陳友諒為翰林學士承旨。太祖下武昌,召為國子博士,賜名同。時功臣子弟教習內府,諸博士治一經,不盡通貫。同學識淹博,講《易》、《春秋》最善。應教為文,才思泉涌,一時莫與并。遷考功郎中,直起居注。會議夾禘禮,同議當,遂用之。洪武洪武元年,與侍御史文原吉、起居注魏觀等循行天下,訪求賢才。還,進翰林直學士,遷侍讀學士。帝御下峻,御史中丞劉基曰:“古者公卿有罪,盤水加劍,詣請室自裁,所以勵廉恥,存國體也?!蓖瑫r侍側,遂取《戴記》及賈誼疏以進,復剴切言之。帝嘗與侍臣言:聲色之害甚于鴆毒,創業之君,為子孫所承式,尤不可不謹。同因舉成湯不邇聲色,垂裕后昆以對。其因事納忠如此。四年四年進吏部尚書。六年兼學士承旨,與學士樂韶鳳定釋奠先師樂章。又以渡江以來,征討平定之跡,禮樂治道之詳,雖有紀載,尚未成書,請編《日歷》。帝從之,命同與宋濂為總裁官,吳伯宗等為纂修官。七年五月書成,自起兵臨濠至洪武六年,共一百卷。同等又言:《日歷》秘天府,人不得見。請仿唐《貞觀政要》,分輯圣政,宣示天下。帝從之。乃分四十類,凡五卷,名曰《皇明寶訓》。嗣后凡有政跡,史官日記錄之,隨類增入焉。是年賜敕致仕,語極褒美。未行,帝復命與濂議大祀分獻禮。久之,起承旨,卒。同以詹徽:詹同之子,字資善,洪武十五年舉秀才。官至太子少保兼吏部尚書。有才智,剛決不可犯。勤于治事,為帝所獎任。然性險刻。李善長之死,徽有力焉。藍玉下獄,語連徽及子尚寶丞紱,并坐誅。
詹希原:詹同從孫,為中書舍人,善大書。宮殿城門題額,往往皆希原筆也。
(以上出自明史.列傳二十四)
詹泮:字少華,江西玉山人,明代官吏、詩人。正德十六年進士。章懋弟子,以講學為己任。官至禮科給事中。詩文別具一格,有《少華集》。
詹珪:江西波陽人,明代官吏。正德進士。嘉靖初為建寧縣知府,有惠政,民為其樹“遺愛碑”于名宦祠。官終貴州副使。
詹方桂:清安徽休寧人,字天木。工書畫,精醫理,通術數,能預測天氣。順治二年,避居松羅山。有《四家小品》。
詹天寵:江西婺源人,清代易學家、書畫家。性聰慧,通曉陰陽、星緯、術數等書。工書、仿朱熹酷肖。善畫,尤善畫卉。
詹天佑:廣東南海(今屬廣州)人,近代鐵路工程學家。十二歲赴美留學。后入耶魯大學,學土木工程及鐵路專科。一九零五年創建京張鐵路,全線通車后,舉世皆驚。他是我國自行設計修建鐵路之第一人,特授工科進士。有《鐵路名詞表》、《京綏鐵路工程紀略》等。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詹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詹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詹姓社區最新話題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