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尋根溯祖
1、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稱唐叔虞。唐叔虞的兒子燮繼位后,因唐地有晉水,就改稱晉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時被封為楊侯,春秋時晉國滅楊,楊成為晉國羊舌肸的封地。晉武公(燮的第10世孫)時封次子伯僑于楊,稱楊侯,是為楊姓人的受姓始祖。伯僑之孫突食采于羊舌,為羊舌大夫,是為羊舌氏。突之孫肸,字叔向,又稱叔肸,因戴晉有功,被分封于楊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為氏,稱楊氏。公元前514年,晉滅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華山仙谷,遂居華陰,稱為楊氏,史稱楊氏正宗。
2、出自賜姓。三國時,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貴州的僚族分支)后,賜當地少數民族為趙、張、楊、李等姓。
3、出自他姓改楊姓。如福建林姓遷居廣東梅州后改姓楊。《北史》載,楊義臣本姓尉遲,后改楊氏。
4、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施行漢化,有代北三字姓莫胡盧氏改為楊氏。
5、以封地為姓。周武王之子(姓姬)叔虞,字子于。周滅唐(今山西翼城西)后,把唐封地給他。并賞給他懷姓九宗。叔虞(又稱唐叔)的兒子燮繼位以后,因唐地南臨晉水,就改稱晉侯。這樣,叔虞就成了周代晉國的始祖。叔虞的后裔有封于楊者。楊,在今山西洪洞東南。春秋時滅于晉國,成了晉國大夫羊舌肸的封地。被封于楊地者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楊”作為姓氏。
二、郡望堂號
1、堂號
"關西堂":東漢時有關西人楊震,博覽明經,時人稱他是"關西孔子"。
"四知堂":楊震當荊州刺史時,非常清廉。有一次,有個人在夜里帶著黃金到楊震的家里行賄。楊震堅決不受,并嚴厲地斥責了那個人。那個人還是不死心,笑著對楊震說:"現在是深夜,地點在您的府上,決不會有人知道的,請您收下吧!"楊震義正詞嚴地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說沒人知道呢!快滾出去!"楊氏因以"四知"為堂號。
山西發籍太原府麻城縣孝感鄉。當時由楊寶同長子楊震路過太原府,有打獵人持槍把一隻黃雀左腿打傷由楊寶帶囬家中把黃雀左腿治好後于九月九日登高期中把黃雀放走后変黃衣童子來結草含環,持有黃金白銀來報達楊寶。在當時楊寶口言非里之財不可妄想,請將黃金白銀拿轉以免別人知道不便。楊寶口言千金不欲萬言不可不受四知金,當時黃衣童子言道我倆人知道。 楊寶談有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從此以後楊氏基業呼之為“四知堂”是也泓濃郡耶
當今天子封為楊氏基業後代子孫瓜瓞之綿綿螽斯之蟄蟄楊氏四知介氣清白傳家
2、郡望
弘農郡:西漢時置郡,治所在弘農(今河南靈寶北)。東漢至北周,曾一再改名恒農郡。
天水郡:西漢時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西北)。
河內郡:楚漢之際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陟縣西南)
。此支楊氏,其開基始祖為韓襄王將領楊苞。
三、 歷史名人
1楊榮:(1371-1440)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之,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累官文淵閣大學士。后佐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并稱三楊。卒謚文敏。有《后北征記》、《楊文敏集》。
2楊炳:榮泉州晉江人,字若晦。孝宗淳熙二年進士。累官左司諫,嘗論治贓吏當自大吏始。太學生碭宏中等六人因指責朝政受罰,炳上書辨其冤,被誣結黨為奸,出知泉州。以寶謨閣直學士奉祠。卒年八十一。人《易說》、《禮記解》、《西掖稿》、《諫垣存稿》等。
3楊炯:(650-693?) 唐弘農華陰人。幼聰明博學,善屬文。十歲舉神童,授校書郎。后遷盈川令,卒于任。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并稱“四杰”。炯嘗言“愧在盧前,恥居王后”,時議然之。有《盈川集》。
4楊簡:(1141-1226) 宋明州慈溪人,字敬仲,世稱慈湖先生。楊挺顯子。孝宗乾道五年進士。授富陽主簿。師事陸九淵,發展心學,主張“毋意”、“無念”、“無思無慮是謂道心”等。寧宗嘉定初出知溫州,首倡廢除妓籍,以廉儉為民所愛戴。官終寶謨閣學士。卒謚文元。有《慈湖詩傳》、《楊氏易傳》、《先圣大訓》、《五誥解》及《慈湖遺書》等。
5楊士奇:(1365-1444) 明江西泰和人,名寓,以字行,號東里。早年家貧力學,授徒自給。建文初以薦入翰林與修《太祖實錄》。尋試吏部得第一。成祖即位,授編修,入內閣,參機要。先后歷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五朝,在內閣為輔臣達四十余年,任首輔二十一年。官至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廉能為天下稱。又善知人,于謙、周忱、況鐘之屬皆為所薦。卒謚文貞。有《東里全集》、《文淵閣書目》、《歷代名臣奏議》等。
6楊文會:(1837-1911) 清末池州府石埭縣人,字仁山。自幼讀書,不喜科舉。博學能文,兼通老莊。二十七歲于病中讀《大乘起信論》,遂屬意佛學。處移居南京,創金陵刻經處,刻印佛經。曾至倫敦、巴黎。協助日本編輯《續藏經》, 并供給密教典籍。與英人李提摩太將《大乘起信論》譯成英文。宣統二年又創辦佛學研究會,自任會長,擔任主講。編寫《大藏輯要目錄》。
7楊延昭:(958-1014) 本名延朗。宋麟州人。楊業第六子。父死,堅守邊關,屢敗契丹。在邊二十余年,智勇善戰,號令嚴明,身先士卒,為將士愛戴,契丹憚服之,呼為楊六郎。
8楊守謙:(?-1550) 明徐州府人,字允亨,號次村。楊志學子。嘉慶八年進士。累官保定巡撫。后被嚴嵩誣陷,下獄。守謙胸懷坦蕩,居官清廉,馭下多恩,及死,將士無不流涕。隆慶時追謚恪愍。
9楊安辨:清灑河南祥符人,字為山,一字巽行。乾隆時貢生。父楊圣化知秦州,以西北用兵,地方不勝供應,賠累罷官,留秦州不能歸。安辨不父事所累至十數年,六十歲時方好。從此閉門著書。有《瓢斟集》、《隴西雜記》、《清華志》等。
10楊秀清:(約1820-1856)清廣西桂平縣人,原名嗣龍。以種山燒炭為業。后參加拜上帝會。道光二十八年,太平軍人心不安時,假托天父下凡附體,從此取得會中特殊地位。永安封王時,封東王、九千歲,節制諸王。三十二年在湖南道州與西王蕭朝貴發布《奉天討胡檄》。其軍令嚴明,為將士所服。對外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后居功自傲,傳有逼封萬歲之事。韋昌輝以天王密詔為名,發兵圍東王府,秀清與家屬部眾悉遭殺害。
11楊敬之:唐虢州弘農人,字茂孝。楊凌子。憲宗元和二年進士,平判入等。歷遷屯田、戶部二郎中。后任檢校工部尚書,卒。嘗作,《華山賦》示韓愈,愈稱之,士林一時傳播,李德裕尤咨賞。性愛士類,雅善項斯為詩,所至稱之,斯由是擢上第。
12楊乃武:(1841-1914) 浙江余杭人。字書勛、子釗。同治舉人。1873年被誣與畢秀姑(外號小白菜)謀殺畢氏之夫,屈打成招。其姐上京兩告御狀,得夏同善等相助后洗冤。釋后以植桑養蠶度過馀生。
13楊子榮:(1917-1947) 山東牟平人。名宗貴。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在林口杏樹村只身深入匪穴,說服四百多名土匪全部投降,榮立特等功,并評為戰斗英雄。1947年初,率五人扮成土匪再次深入匪穴,活捉匪首座山雕。同年2月23日在海林梨樹溝戰斗中犧牲。后被東北軍區授予特級偵察英雄稱號。有關戰斗事跡被寫在小說《林海雪原》及京劇《智取威虎山》中。
14楊開慧:(1901-1930) 女。湖南長沙人。原名楊霞,字云錦,幼名霞仔。楊昌濟之女,毛澤東夫人,革命烈士。192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中共湘區委員會負責機要兼交通聯絡工作。1923年至1927年,隨毛澤東在上海、廣州、武漢等地從事革命活動、創辦農民講習所。大革命失敗后,在長沙板倉一帶堅持地下工作。1930年10月,因叛徒告密被捕,在長沙壯烈犧牲。今板倉有其塑像。
15楊守仁:(1872,一作1871=1911) 湖南長沙人。原名毓麟,字篤生。光緒二十四年進士,任湖南時務學堂教席。1902年留學日本,先后與黃興、陳天華等發刊《游學譯編》;參加組織拒俄義勇隊,后改組為軍國民教育會;組織暗殺團,加入華興地、同盟會。1907年與于右任等創辦《神州日報》,任總撰述。1908或1909年留學英國。1911年6月13日,因黃花崗起義失敗后,憂同志犧牲,憤憤清廷腐敗,赴利物浦投海自沉。兄德鄰。
16楊虎城:(1893-1949) 陜西蒲城人。原名忠祥。國民黨愛國將領。曾參加辛亥革命。1924年加入國民黨。1927年參加國民革命軍。1936年12月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影響下,和張學良一起發動西安事變,扣留了蔣介石,逼將接受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解決后,被蔣迫令離軍出國。抗日戰爭爆發后回國,為蔣長期監禁。重慶解放前夕慘遭殺害。夫人謝葆真先予被害。
17楊尚昆:(1907- ) 四川潼南人。1925年加入共青團,次年轉為中共黨員,在川、滬等地從事學生運動。1927年至1930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回國后任中央宣傳部長等職。1933年后,任中央革命根據地《紅色中華》、《斗爭》編輯,黨校副校長,第一方面軍政治部、總政治部主任,紅三軍團政委,參加長征。之后,任中央北方局書記,軍委秘書長。新中國成立后,歷職至中央軍委常、秘書長、常務副主席,中共十二、十三屆政治局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四哥闇公。
18楊朔:(1913-1968) 山東蓬萊人。作家。早年在哈爾濱謀生,并攻讀英文及中國古黃文學,開始發表作品。1937年初到上海,創辦北雁出版社。1939年參加作家戰地訪問團到華北,隨時八路軍轉戰于各地,從事文藝工作。1942年回延安。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京解放后,任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文藝部長,加入中國作協。參加過抗美援朝。1955年轉入中國作協。歷任中國亞非作家常設局聯絡委員會秘書長,全國第三屆政協委員。“文革”中不幸逝世。著有《潼關之夜》、《鴨綠江南北》、《東風第一枝》、《楊朔散文選》、《帕米爾高原的流脈》、《月黑夜》、《北線》、《錦繡山河》、《三千里江山》、《楊朔短篇小說選》等。
19楊萬里:南宋詩人,其詩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稱南宋四家。
20楊漣:明朝人,上疏彈劾魏忠賢24大罪,被迫害致死。
21楊雄:西漢著名辭賦家、哲學家、語言學家。曾作《太玄》、《法語》,主張儒家的倫理學說。
22楊深秀:清末人,光緒進士,戊戌政變發生后,與譚嗣同等同時被害,為"戊戌六君子"之一。
23楊貴妃:名太真,小字玉環。深得唐玄宗寵愛,以容貌美麗聞名于世,通曉音律。
24楊姓稱帝王者有十幾人,先后建立有隋、吳等政權。唐代楊氏任宰相者11人。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楊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楊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