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子釗的研究領域是固體物理和激光物理。1960年至1965年期間,主要從事半導體物理的研究工作。曾在半導體中的電子隧道過程、雜質電子狀態、磁共振現象等方面進行過理論研究,解決了鍺中隧道過程的物理機理。1970年至1978年期間,主要從事激光物理的研究工作,曾在二氧化碳氣體激光器和燃燒型氣體動力學激光器的研制、氣體激光器的頻率特性等方面進行過實驗和理論研究,對發展我國的大能量氣體激光做出一定貢獻。1978年至1982年期間,主要從事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曾提出多原子分子光致離解的物理模型和光在半導體中相干傳播的理論。1982年至1986年主要從事固體電子狀態的研究,曾在半導體中雜質的自電離狀態量子Hall效應、絕緣體—金屬相變、磁性半導體中磁極化子、低維系統中電子輸運等方面進行理論研究。從1986年開始,轉入高溫超導電性的實驗和理論研究,主持北京大學的高溫超導和全國超導攻關項目的研究工作,對我國高溫超導研究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并負責組建國家重點實驗室“人工微結構物理實驗室”的工作,在國際與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余篇。甘子釗學術工作的特點是致力于在凝聚態物理與光學物理的前沿研究,并總是力求把理論研究與實驗研究結合起來。
圖片介紹:甘子釗院士在學習胡錦濤同志講話精神院士座談會上發言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甘子釗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甘子釗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