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王健

2008-11-16

18482次

1人

1個

0個

0人


吧主: [申請吧主] 管理員:   [申請管理員]

[ 字號: ]

  男,1960年出生于重慶市。1982年畢業于長安大學(原西安公路學院)運輸管理系,獲工學士學位,現為重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老師,公共交通學組創建人。國際公共交通聯會(UITP)會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巴士快速交通技術推廣委員會專家、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學會理事、學術委員。
  王健主編出版《中國巴士與客車》年鑒(China Buses & Coaches Yearbook),包括《中國巴士與客車》(第一卷,重慶電子出版社出版,ISBN 7-900326-05-7,2003)、《中國巴士與客車:巴士快速交通指南》(第二卷,山東電子音像出版社,ISBN 7-89491-175-5,2004)、《中國巴士與客車:年度客車報告》(第三卷,天健電子出版社 ISBN 7-900391-14-2,2005)、《中國巴士與客車:車型索引》(第四卷,天健電子音像出版社 ISBN 978-7-900391-40-7,2006)、《中國巴士與客車:發展歷程》(第五卷,天健電子音像出版社,ISBN 987-7-900391-60-5,2007)。
  早在1985年,王健就發表《城市公共車輛色彩研究報告》(《城市公共交通》雜志特刊,1985),作為公共運輸學者,王健還出版《交通安全心理學》(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重慶分社,ISBN 7-5023-0184/U?11,1988)、《交通美學:理論與實踐》(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ISBN 7-5023-1711-2/U?34,1992)等著作,主編出版《世界客車圖解指南》(重慶出版社,ISBN 7-5023-0184/U?11,2000)。
  在互聯網領域,王健主編出版《一步一步學上網:INTERNET上網實用寶典》(重慶大學出版社,ISBN 7-5624-1605-2,1997)和《袖珍互聯網寶典》系列(重慶大學出版社,ISBN 7-900326-05-7/TP06,2003),是中國互聯網普及應用的推廣者,特別是在汽車行業,1997年創大陸地區第一個汽車專業網站——中國汽車城。
  近年來, 王健一直致力于倡導公共運輸業與巴士與制造業的廣泛聯合與合作,共同探索巴士與客車技術進步和客運市場變化規律。在推動中國巴士快速交通(BRT)系統的發展過程中,王健參與政府有關部門開展的相關研究并發揮積極的作用。不僅在中國客車行業是一個知名的人士,而且在歐洲客車行業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全球最大的巴士與客車貿易展覽會——世界客車博覽(BUSWORLD)——總有他的身影,他典型的中國人裝束和與眾不同的大胡子,許多外國朋友稱他為“中國客車先生”(Mr. China Buses)。

  男,1961年4月出生于吉林省。分別就讀于山西大學體育系,原杭州大學生物系和原杭州大學心理學系,1996年獲工學博士學位。2001年赴德國Kiel大學體育與體育科學研究所訪問學習。現為浙江大學理學院應用心理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教育學院體育學系教授,運動人體科學學科點負責人;兼任中國人類工效學學會認知工效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生理科學學會常務理事、九三學社浙江省教育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養人員。從事應用心理學、生理學和人類工效學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人體工效學(工作負荷與人體工作能力評價研究方向);認知科學(選擇性視覺注意理論研究方向);勞動與運動生理學(疲勞檢測與疲勞機制研究方向)。近10年來,先后從事肌肉疲勞的sEMG信號分析、動態等速肌力自然發展、視覺注意的特征整和作用以及運動性蛋白尿機制等方面四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國際合作項目和一項教育部十五規劃重點項目的研究工作,出版《運動生理學研究技術》等著作5部,發表論文40余篇。

  北京大學物理系學士、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 美國和加拿大博士后,現為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入選中國科學院海外杰出人才,專業方向理論物理和計算凝聚態物理。在納米體系輸運理論、計算方法和應用方面都做了重要工作,研究工作處于該領域的世界前沿,已經發表SCI論文110篇,包括7篇PRL,6篇APL,62篇PRB,在Nature, PRL, APL, PRB, Europhys. Lett.等雜志上被他人754篇文章引用。獲1999海外華人物理學會亞太地區成就獎。
  主要科研工作及研究方向:主要學術貢獻:采用量子分子動力學、密度泛函分析和求解三維的量子散射問題,預言了電導、電容、流--壓特性,以及其他器件的特性;在理論方面,作為主要人員與他人合作發展了必要的理論來預測交流(AC)和非線性直流(DC)輸運性質,這些理論與在原子和分子儀器上的數值研究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同時也給在實驗室內廣泛使用的量子點導納提供了實際的計算流程,又發展了普適的非線性直流(DC)理論,可以應用到在納米尺度的導體中研究非線性電荷分布。根據這個理論首次提出了量子電容掃描顯微鏡(QSCM),QSCM擴展了傳統的掃描電容顯微鏡的能力:它包括了在有限態密度下的量子修正、有限屏蔽長度、量子隧穿、用空間電荷分布來描述的電容以及納米尺度導體的局域態密度等等,從而成為納米電子學應用的有力工具。

  “優勢富集理論”的創始人,我國著名的創新思維研究者和傳播者、中國創造學會常務理事、同濟大學傳播與藝術學院廣告系主任、同濟大學創新思維研究中心主任、《創新啟示錄——超越性思維》一書作者、上海市創造學會講師團主講。發表論文近50篇,著作5部。王健首創的“優勢富集效應”,該理論對于企業等系統的超常發展具有極強的應用價值。王健在宗教、哲學、管理、廣告等各個領域的積累和沉淀,形成了自己的寬泛的知識體系和深厚的學術功底,練習拳擊的經歷使他保持著對于生活和思考的永不懈怠的激情。

  出生于一個音樂家庭。四歲起隨父王樹棠學習大提琴。九歲時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小。兩年后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公演了圣-桑的大提琴協奏曲。十歲時,美國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訪華,將王健的演奏攝入了名為《從毛澤東到莫扎特-艾薩克-斯特恩在中國》的大型新聞記錄片,該片后來獲奧斯卡金像獎,在全世界廣為放映,隨著該片的廣泛傳播,世界上廣大的音樂愛好者便認識了王健。
  十三歲時,他作為"上海音樂小組"的獨奏演員首次赴美國五個州巡回演奏五十多場音樂會,獲得很高評價和熱烈反響,隨后他又去日本和香港演奏。
  1985年十六歲時,王健在華人企業家林壽榮先生及家人的全面幫助下,赴美國耶魯大學,師從帕瑞索教授學習。1988年獲耶魯大學畢業證書,隨后又獲全額獎學金進入紐約朱利亞音樂學院繼續深造。
  1987年2月,他首次在紐約卡內基威爾廳和以色列耶路撒冷音樂中心舉行了獨奏會,得到強烈反響和高度評價。從此開始,他便逐漸開始了世界性的音樂會活動,并取得成功。1989年美國的《美國音樂》雜志評選他為"杰出青年音樂藝術家"。
  到現在,他已經在世界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行過音樂會,世界一些著名的音樂廳均留下了他的足跡,如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林肯藝術中心、華盛頓肯尼迪藝術中心、巴黎香榭麗舍大廳、盧浮宮、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意大利斯卡拉歌劇院等。
  與他合作的樂團有:底特律交響樂團、舊金山交響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克利弗蘭交響樂團、柏林愛樂樂團、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荷蘭國家交響樂團、英國伯明翰交響樂團、日本NHK交響樂團、比利時廣播交響樂團、瑞典廣播交響樂團、斯德哥爾摩愛樂樂團、蘇黎世音樂廳管弦樂團和華沙交響樂團等。
  和他合作的指揮家有:阿巴多、夏伊、雅爾維、迪圖瓦、鄭明勛等。小提琴家有:I.斯特恩、梅紐因、杜梅、沙漢姆、凡格羅夫、蘇克等。鋼琴家有皮爾斯、布朗夫曼等。
  王健與著名法國小提琴奧古斯丁-杜梅和葡萄牙鋼琴家瑪麗婭-皮爾斯一起組成三重奏組,在國際樂壇上享有相當高的知名度,他們為DG唱片公司錄制的勃拉姆斯及莫扎特的作品頗受歡迎。
  王健與中國音樂家也有廣泛的合作。1987年中國交響樂團(原中央樂團)首次赴美國巡演,1999年首次赴日本巡演及赴香港演出均邀請他作為獨奏演員隨團演出。1992年上海交響樂團首次赴歐洲五國巡演也邀請王健擔任獨奏演員隨團演奏。和他合作過的中國指揮家就有陳佐湟、湯沐海、胡詠言、水藍、邵恩等。
  他已經錄制出版的CD有:肖邦和巴伯的奏鳴曲、海頓的兩首協奏曲、勃拉姆斯的兩首三重奏曲、莫扎特的三首三重奏曲、梅西安的"世紀末日"四重奏曲等。

  1米80左右的身高,纖瘦的身材,穿著一件灰色的中式上衣,白色長褲,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走路時腳底無聲,兩袖生風,讓人聯想起金庸筆下的白面書生。然而王健修煉的不是輕功,也非暗器,而是瑜伽。在一個下雨天,任憑窗外的雨滴滴嗒嗒,我坐在王健對面,品著他現沏的香茗,聽他娓娓道來他和他的北京靜園瑜伽會館。
  漫漫瑜伽路
  1982年,王健在翻一本醫書的時候,偶然之間發現了一些瑜伽的資料。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王健因為從小體弱多病,天天中藥不斷,所以久病成醫,當他看到這么一點點瑜伽資料的時候,視若珍寶,立刻跟著開始練習了。兩年以后,電視上才有了關于瑜伽的報道。
  王健是學中文出身,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頗得感悟,他將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的研究和瑜伽結合起來,并拜會香港、印度的瑜伽大師。通過慢慢地習練,一點一滴地積累材料和經驗,形成了自己對瑜伽的獨特理解。日復一日地練習,讓他的身體日漸好起來,并停服了多年的中藥。
  王健是心理咨詢師,早在1993年的時候就在石家莊開了一家名叫“靜園心理健康咨詢”的心理咨詢室。前往就診的人很多,在當地很有知名度。他常建議咨詢者做一些瑜伽的呼吸法、姿勢練習,結果證明,效果是顯著的。
  王健發現,咨詢者中70%是情感問題,30% 是外在的壓力問題。他說,情感問題和壓力問題都會造成內心的不安、煩躁,從而產生緊張感。傳統的治療方式是藥物、說服,它只能讓咨詢者的緊張、焦慮、抑郁得到緩解,而不能消除。王健卻是引導咨詢者自己去探求問題的原因所在,同時利用瑜伽的松弛療法來消除他們的緊張感,用宣泄法來宣泄他們因挫折、傷痛、委屈和苦難造成的情緒。
  王健說,也許是因為自己從小體弱多病,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受到很大的摧殘,非常清楚生理和心理疾病會給人帶來怎樣的傷害。正因為曾疾病纏身,所以他格外關注生命,更努力地去探求消除身心疾病帶來的痛苦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他切身感受到瑜伽在他身上所產生的奇跡:練習瑜伽以來,沒再吃過藥,現在身體特別好,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他希望更多和他一樣渴望健康的人能從他的身上得到啟發。心理咨詢的平臺太小了,于是1999年在石家莊,他在自己的心理咨詢室對面成立了首家“靜園瑜伽”館,希望通過瑜伽讓更多的人受益。
  靜園瑜伽很快建立了兩家分館,同時也點燃了河北的瑜伽市場。現在他又覺得石家莊的瑜伽市場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了,于是闖蕩北京來了。目前,靜園瑜伽在全國有十多家加盟店,三十多家合作單位,在業界影響很大。
  瑜伽與心
  中國的瑜伽市場潛力巨大,王健在全國各大城市作了無數次講座,總是座無虛席,可見有多少人在關注健康,在探索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是,全國有那么多瑜伽館,王健的靜園瑜伽獨特在哪兒呢?
  王健說,瑜伽和佛教一樣,都來自印度,但是佛教在中國得到了發揚光大,在印度卻衰落了下去。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比瑜伽高明得多,一定可以讓瑜伽在中國得到新的發展,從而變成獨具特色的中國文化。現在一說瑜伽,總是停留在減肥、健身、美容的層面上,殊不知瑜伽的真正魅力在于讓人去尋求內心的寧靜和高遠。所以,在做瑜伽教習時,一方面會考慮到市場的需求,另一方面,如同做心理咨詢一樣,他引入了催眠療法,松弛療法和宣泄療法,不單單著眼于人的外在形體上的改變,同時關注人的精神層面;不只是動作的練習,而且還坐而論心,關注人的思想情感的調整、溝通和互動。
  人在身體累了的時候,會讓身體得到休息;那么,人的精神在累了的時候呢?王健認為現代人往往是思想浪費過度,造成精神疲勞,工作效率低下。而通過瑜伽的呼吸法、體位法、冥想等方式,卻可以讓人的精神得到休息,從而節約不必要的精神浪費,從而提高單位時間的效率,在最短的時間內做最多的事。
  現在我國正在推行全民健身運動,但是有很多人并沒有真正行動起來。他們的理由常常是沒有物質基礎或是沒有時間。在王健看來,這些人往往是以生存危機為借口去逃避健康,事實上,每個人每天抽1小時來鍛煉是完全可能的。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呢?他說,通過多年做心理咨詢的分析,他發現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有獨特的社會環境、家庭背景、成長經歷,在每個個體成長的過程中,有太多太多的委屈、傷痛、挫折和苦難,所有這些東西都像腐爛的垃圾一樣,沉淀下來,聚集在人的內心深處,由于中國人獨有的含蓄,往往得不到及時有效地排解,造成嚴重的心理疾病。于是傳授瑜伽成了王健解決這個問題的手段。與其說是讓人們鍛煉,不如說是讓他們重新建設自己。因為鍛煉只是讓你更強壯,而建設,則需要拋棄以前所有的垃圾,讓新的空氣充滿全身,脫胎換骨。

  女.1927年7月出生于山東省黃縣. 1945年12月在黃縣北海中學參加革命。1945年10月參軍入伍。 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膠東軍區警備三旅、華東野戰軍九縱衛生部第一手術隊、第二十七軍軍手術隊歷任護士、助理軍醫,1953年任醫務處助理員,年調入解放軍政治學院衛生處門診部任護士長、授予上尉軍銜。
  1965年任政治學院幼兒園黨支部書記,1975年任國防大學院務部軍人服務社黨支部書,1988年離休。
  王健同志,在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過多次重大的戰役戰斗:膠高濟戰役、膠河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周村戰役、濰縣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因出色完成戰地救護、手術搶救任務,曾次立功,其中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四等功2次。
  在和平建設時期,因工作成績卓著,1960年被全國婦聯授予我國首批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多次受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葉劍英元帥、鄧小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王健同志,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沖擊迫害,但她始終不渝地堅信黨和群眾,持有堅定的革命信念。2005年4月30日,因病在解放軍總醫院病故,享78歲。

  性別: 女
  出生年月: 1963.6
  工作單位、職務及職稱: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副教授
  學歷、學位:
  1983年7月武漢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獲哲學學士學位;
  1995年7月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西方經濟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2005年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經濟學博士研究生畢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3年9月~1996年6月,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法商學院任教;
  1996年至今,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任教。
  主要研究方向:
  西方經濟學、發展經濟學、財政學
  主講課程:
  《財政學》 、《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
  主要著作:
  1.《經濟學發展的軌跡》,主要參著者,人民日報出版社,2000年;
  2.《經濟應用文寫作大全》,副主編,湖北辭書出版社,1995年;
  3.《資本主義社會大博覽》,主要參著者,中國社會出版社,1997年;
  4.《中外經濟理論40年》,參著,寧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主要論文:
  1.《21世紀西方政治經濟學展望》 ,《經濟學動態》 ,2000年6月;
  2.《西方女權主義者的經濟學反思》 ,《經濟學動態》 ,2001年5月;
  3.《我國現階段消費模式的特點及優化》 ,《中州學刊》 ,1995年5月;
  4.《經濟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政府的作用》 ,《經濟評論》 ,2001年9月;
  5.《加快我國產業結構升級與貿易結構轉換的對策》 ,《咨詢與決策》 ,1996年4月;
  6.《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制度變遷與中國政府體制改革》,《理論月刊》,2006年4月。
  7、《全球化條件下政府在產權制度變遷中的作用》,《湖北大學學報》,2006年4月。
  8、《論我國政府在非正式制度變遷中的作用》,《江漢論壇》,2006年5月。
  9、《制度變遷理論新進展》,《經濟學動態》,2006年7月。
  *今年發表論文:
  1、《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制度變遷與中國政府體制改革》,《理論月刊》,2006年4月。
  2、《全球化條件下政府在產權制度變遷中的作用》,《湖北大學學報》,2006年4月。
  3、《論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政府的微觀規制和宏觀調控》,《經濟評論》,2006年增刊
  4、《論我國政府在非正式制度變遷中的作用》,《江漢論壇》,2006年5月。
  5、《制度變遷理論新進展》,《經濟學動態》,2006年7月。
  科研項目:
  1.《后進國追趕理論與實踐》 ,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基金研究項目,排名第三名,2000年6月立項,已完成;
  2.《面向21世紀的經濟學科專業結構與課程體系設計》 ,國家教育部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排名第三名,1997年10月立項,已完成;
  3.《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發展中國家政府的作用》 ,華中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排名第一名,2001年3月立項,已完成;
  4.《耐爾集團生產管理系統設計與開發》 ,排名第二名,2001年10月立項,已完成;
  5.《湖北中科網絡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研究與開發》 ,排名第一名,2002年5月立項已完成。

  (1940.11—)上海人。擅長油畫、版畫。曾在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學習,畢業于太原教育學院美術教育專業。曾任美術編輯、教師。山西礦務局建筑安裝工程公司副總工程師、高級工藝美術師。作品有油畫《浦江黃昏》、《拉薩街頭的藏女》,版畫《接班》、《烏金出山》、《造福》;陶瓷壁畫《五臺山風光》等。

  (1939.4—)山西五臺人。擅長漫畫。先后在山西畫報社、山西省群藝館、山西省美協等處從事美術輔導、創作和編輯工作,山西畫院專業畫家。作品《空對空》、《并非文盲》曾入選全國美展和全國漫畫展。《漏兜》選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漫畫卷》。

  1956年出生,教授,中共黨員。1982年徐州師院本科畢業,先后獲河南大學碩士學位、南京大學博士學位。擔任中國古代史教學科研工作,中國古代史研究生導師,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理事,師大秦漢史研究室主任。開設課程有中國通史、秦漢史研究、漢代區域文化研究、先秦諸子學、中國古代文化史、中國古代思想史等。先后主持江蘇省“七五”、“九五”社科項目和“十五”重點項目,本校教材研究項目,發表論文六十余篇,專著六部,參撰教材兩部,獲省市政府和省教委科研獎多項。被評為校優秀青年教師、中青年骨干教師、省333工程首批人選。

  現任福州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1959年4月生,福建福州人。1983年9月至1985年4月在華僑大學日語專業學習;1985年4月至1994年4月在日本立命館大學留學,完成了經營學專業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學習研究,獲日本立命館大學經營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在日本立命館大學從事經營學博士后研究;1995年4月至1999年4月在日本跨國企業任研究員,從事流通經濟研究工作。
  1999年4月作為留學回國的高層次人才引進到福州大學工作,任福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公共管理學院長。2003年1月起兼任福建省人大常委、福建省人民政府現代物流業發展促進協調小組成員、中國物流學會常務理事、福建省物流協會副會長、福州市物流協會會長等職。2007年8月起任福州大學副校長。
  主要研究方向為政府經濟管理、現代物流。先后在國內外主持承擔國家級、省部級和產業界等研究課題30多項,榮獲各種獎勵10多項,出版學術專著2部、教材1部,主編出版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1部,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研究成果引起國內外高度重視,我國物流學界泰斗王之泰教授稱之為“我國首批海歸派的物流專家”,《物流時代》評價為“海峽西岸物流研究的先行者”;2006年4月起受聘為日本立命館大學研究生院客座教授。

  1970年10月出生, 浙江杭州人。現任杭州電子工業學院半導體激光測量技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電路與系統專業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光電測量,微弱信號檢測,工業過程實時在線測量。
  1992年6月畢業于浙江大學光學儀器系,1992年9月至1997年6月在浙江大學光電與科學儀器系當博士生研究生,師從陸祖康教授。1997年9月至2001年2月在美國Stanford University機械工程系當博士研究生, 師從Ronald K. Hanson教授。畢業后先在半導體激光器制造公司和半導體激光器應用公司從事1.5微米波段VCSEL激光器、量子級聯半導體激光器、半導體激光器的測量應用等研發工作。2002年6月至杭州電子工業學院工作。
  研究員主要從事半導體激光器的各種測量應用研究,參與研究中國首臺全角度激光條碼掃描儀(浙江省科委項目)、波分復用Cavity Ringdown傳感技術(美國AFOSR項目)、2.3um半導體激光器應用(美國AFOSR和EPA項目)、VCSEL激光器在惡劣環境下的測量應用(美國AFOSR項目)以及DLAS傳感器在遙測機動車尾氣中的應用(美國EPA項目)。曾獲Measurement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00年度最優論文獎。

  男,1965年6月出生,漢族, 1988年7月畢業于中國海洋大學,獲物理學理學學士學位。1988年-2003年,在沈陽感光化工研究院從事光敏材料測試方法研究工作,2003年至今在沈陽化工學院從事教學工作,現任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教研室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
  (1)半導體材料參數測試方法;
  (2)集成電路版圖設計;
  過去的主要工作及獲得的成果
  為本科生主講了《半導體物理學》、《集成電路版圖設計》、《近代物理學》,為研究生主講《智能傳感器系統設計》等門課程。參加國家863《DIR成色劑創制 target=_blank title=網上書城檢索>新型照相有機物DIR成色劑創制》課題,做為主要起草人完成四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化工行業標準, 完成十多種新型照相有機物和光敏材料的分析方法建立課題研究。完成光敏材料測試數據采集處理系統軟件設計。在《計量與測試技術》發表文章數篇。
  目前研究課題及展望 (1)集成電路亞微米版圖設計研究(2)半導體器件模型參數研究 。

  醫學博士,上海中醫藥大學老年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老年所工會主席,校青年教師聯誼會副理事長。
  作為第一負責人承擔市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發展基金項目“輕度認知功能損害的中醫證型與阿爾茨海默病發病關系的研究;主要參與國家“九五”攻關課題“Alzheimer型癡呆的中醫辯證治療及調心方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調心方防治Alzheimer型癡呆的機理及配伍研究”、市科委科技攻關課題“輕度認知功能損害及Alzheimer病預防的中藥干預研究”和市教委“調心方對Aβ、TNFα引起的細胞凋亡的保護作用及機理研究”等多項課題研究。近2年來以第一作者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8篇論文。

  男、漢族,中共黨員,1958年10月生于北京,河北省肅寧縣人。河北農業大學經貿學院經濟學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
  主要學習經歷:
  1982年2月畢業于河北農業大學農機系,工學士。
  1982.8—1983.1在沈陽農學院農經系進修農業技術經濟學。
  1983.7—1985.9參加三期中美農學會舉辦的“中國青年農經教師數學在農經管理中應用講習班”,主要由美藉教師講授大學及研究生課程,包括西方經濟學、農場管理學、數學規劃(LP,LIND0)等。
  1989.3—1992.8公派自費去加拿大拉瓦爾大學、蒙特利爾大學學習,所學課程主要有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應用統計學、微觀經濟理論及法語初、中級班課程等,并從事了一些科研工作。
  2003年4月畢業于天津大學管理學院,社會經濟系統分析方向,獲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與學歷。
  主要教研工作經歷:
  曾為本(專)科和研究生開設農業技術經濟學、農業系統工程、西方經濟學、專業英語、信息經濟與管理、市場營銷專題、高級經濟學、經濟研究方法論等8門課程,編寫教材10部。指導碩士研究生70余人、博士生6名。
  1983年任助教,1987年任講師,1993年任副教授,1999年任教授。
  1983-1985年參加了河北省海岸帶社會經濟調查及資料匯總工作;
  1985-1988年參加了滿城縣農業發展規劃、清苑縣唐河開發區農業規劃、完縣教育扶貧規劃等多個縣級農業發展規劃的研究制定,任主要帶隊教師。從事的“滿城縣農業生產優化結構研究”,1987年5月獲保定市科委二等獎;“河北省清苑縣唐河開發區結構優化研究”獲1988年河北農業大學二等獎,被學校評為青年科技先進工作者,獲河北省科委1988年12月頒發的榮譽證書。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主持完成省和國家社科課題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獲省部獎3項,其它獎勵30多項;多次出席國內外的重要學術會議,在外國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20余篇。
  近年主持與承擔的課題有:
  ①河北農業大學校基金項目:1993-1994年度“農村經濟信息服務體系在持續農業發展中的應用研究”,發表論文4篇,獲河北農大二等獎,省教委人文社科三等獎。
  ②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994-1995年度“河北省社會生態環境保護與開發對策研究”,發表學術論文6篇,獲河北省第五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③省教委基金課題:1995-1996年度“河北省農村市場體系建設與培育研究”。
  ④省教委基金課題:1996-1997年度“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研究”,共發表學術論文9篇,獲河北農大優秀科研完成者證書。
  ⑤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998-1999年度“國家信息化過程中農村經濟信息體系建設研究”,批準號:98BJY053,發表論文20篇, 2000年經河北省第二屆社科規劃研究評審委員會評審,獲(國家項目組)優秀成果二等獎。
  ⑥省科技廳軟科學課題:2001-2003年度“加入WTO后河北省的農業生產經營風險防范對策研究”。
  ⑦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課題:2001-2002年度“河北省農村經濟信息網絡建設與管理研究”。
  ⑧2002-2003年度“電子商務在河北省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應用對策研究”。
  ⑨河北農業大學博士資助項目:2003-2004年度“農業生產經營風險管理對策研究”。
  ⑩農業部發展計劃司項目:2003年“全球背景下的農產品貿易國際區域市場研究(專題之一)——歐盟與中國農產品貿易的現狀與發展前景”。
  思想與工作表現:
  政治思想進步,堅持黨的方針政策,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積極參加各種政治學習;熱愛本職工作,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努力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團結同志一道工作;具有一定組織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能較好地完成國家和學校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在工作中曾被多次評為優秀教師、校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二、部分獲獎成果
  1. 1993-1994年河北農業大學校基金項目:“農村經濟信息服務體系在持續農業發展中的應用研究”,論文獲河北省教委人文社科三等獎。
  2. 1994-1995年度河北省社科規劃項目:“河北省社會生態環境保護與開發對策研究”,論文獲省第五屆社科優秀成果叁等獎。
  3.編著《信息經濟與管理》,1997年7月由《商戰》雜志出版社出版,獲省第六屆社科優秀成果叁等獎。
  4.1998-199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信息化過程中農村經濟信息體系建設研究”(共發表文章20篇),2000年10月獲河北省第二屆社科規劃項目評審二等獎。
  5.2002年12月 論文“農業生產經營風險管理的決策方法及其應用” 獲中國生產率科學成果獎,No:0205,中國生產率科學成果評定委員會。
  三、榮譽稱號證書
  1988年12月獲河北省科委:“在技術承包技術服務開發推廣技術成果中成績顯著”榮譽證書。
  1996年12月獲紅旗出版社“中國中青年新聞人物”榮譽證書。2001年獲河北省政府青年骨干教師津貼。
  2001年獲河北省青年社科優秀成果專家特別提名獎。
  2001年獲中國系統工程學會(1991-2001年度)人-機-環境系統工程研究突出貢獻獎榮譽稱號。
  四、代表性論文與著作
  1、 農業生產風險管理策略的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年9月。
  2、 農業生產經營風險分析的經濟理論基礎,《中國經濟評論》,2002年4月。
  3、 我國農業信息網絡建設與應用的技術經濟分析,《中國軟科學》,2002年4月,
  4、 加入WTO與我國市場發展的協調對策研究,《中國信息導報》,2001年12月。
  5、 農村經濟信息網絡建設的系統工程研究,《中國信息導報》,2000年2月(2000年中國改革與社會經濟形勢成果一等獎)。
  6、 農村信息市場的發展狀況及其研究,《第二屆中國軟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1999.4。
  7、 (M.E.I) Model as a Multi-Input Production Function with Homogeneousness of Degree h,《Analyse De Systemes》, Lyon, France,Dec. 1997.
  8、 市場經濟與生態農業和環境問題研究,《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1996.7(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二等獎,四川分院一等獎)。
  9、 農村經濟信息資源開發對策探討,《農業技術經濟》,1995.2。
  10、An Abstracted System’s Model, 《Analyse de Systemes》, Lyon,France Dec.1992.
  五、重要學術團體任職及社會兼職
  1、中國軟科學研究會理事(1998-20060;
  2、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2001-);
  3、中國科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2002-);
  4、中國系統工程學會人—機—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1996-2004);
  5、全國高協組織教材研究與編寫委員會委員(2004-);
  6、河北省農業系統工程學會常務理事、青年研究會副理事長(1996-);
  7、河北省領導干部法制學習講師團成員(2001-);
  8、美國鄉村社會學會會員(1996-2002)等。
  近年主持的科研課題(1993—2007年)
  1、農村經濟信息服務體系在持續農業發展中的應用研究 河北農業大學校基金項目 1993-1994年度 主持人 論文獲校二等獎,省教委人文社科三等獎)
  2、河北省社會生態環境保護與開發對策研究 河北省社科規劃項目 1994-1995年度 主持人 (論文獲省第五屆社科優秀論文叁等獎)
  3、河北省農村市場體系建設與培育研究 河北省教委基金 1995-1996年度 主持人 (1996年底完成)
  4、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研究 河北省教委基金 1996-1997年度 主持人 (獲校優秀科研課題完成證書)
  5、國家信息化過程中農村經濟信息體系建設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批準號:98BJY053) 1998-1999年度(結項證書號:20002804) 主持人 (共發表文章20篇;2000年8月獲河北省第二屆社科規劃項目評審二等獎)。獲獎證書號(國家項目組):2000-2-03
  6、加入WTO后河北省農業生產經營風險防范與規避對策研究 河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在研,課題編號:01457224D) 2001-2002年度 主持人 (待評審)
  7.河北省農村經濟信息網絡建設與管理研究 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課題 2001-2002年度 主持人 (完成)
  8.電子商務在河北省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應用與對策研究 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課題(So2231) 2002-2003年度 主持人 (完成)
  9.農業生產經營風險管理對策研究 河北農業大學博士資助項目 2003—2004年 主持人 在研
  10.全球背景下的農產品貿易國際區域市場研究(專題之一)——歐盟與中國農產品貿易的現狀與發展前景 農業部發展計劃司項目 2003—2004年 子課題主持人 (橫向課題) 完成
  11.河北省農村經濟信息體系管理模式創新研究 河北省社科規劃項目(指導) 2003.7-2005.6 主持人 縱向
  12.中國本土化企業與高校管理案例庫組建工程 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項目來源:中國管理科學院科技進步所.北京) (項目編號2003DGQ2B171)日期:2003年11月—2004年10月 參加 橫向課題
  13.加入WTO后河北省農村市場化建設對策研究 河北省人文社科研究項目 2004年3月—2006年3月 主持人 在研
  14.“十一五”星火富民戰略研究—子課題: 國家科技部辦公廳調研室 2004年12月至2005年8月 農大子專題主持人(2) 在研(橫向課題)
  15.信息產業發展的重點及政策研究 河北省科技廳 2005-2006(編號05547005D-4) 主持人 在研
  16.市場經濟條件下高等院校經濟學教學改革研究 河北農業大學教務處 2004-8 主持人 在研
  17.農業信息化發展的重點及政策研究 河北省信息產業廳 2004-2005 參加 在研
  18.加入WTO后河北省禽肉生產與貿易對策研究 河北省畜牧局 2005-2007 主持人 在研
  19.河北省縣域經濟競爭力研究 省財政廳社科院 2005-2007 主持人 在研
  20.河北省農業科技園區企業化經營制度創新研究 河北農業大學非生命學科與新興學科科研發展基金 2005.5-2007.5 主持人 在研
  21.河北省禽肉產業發展的循環經濟研究 河北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省畜牧局) 2006-2007/2008 主持人 在研
  22.編寫《縣市科技創新管理》 國家科技部培訓教材 2006-2007 參加 第八章 國外縣市科技創新管理的經驗借鑒
  23.影響農民科技素質提高因素的調查與分析 河北農業大學非生命學科與新興學科科研發展基金2007.07-2009.08 主持 在研
  發表著作、論文的基本情況
  一、教材與著作(1990-2005年)
  1 信息經濟與管理 《商戰》雜志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第2版) 1997.7 2002.7 編著(獨) 省部級叁等獎/校2等獎20032-02
  2 簡明西方經濟學 中國農業出版社 1998.2 主編 農大教學三等獎
  3 現代市場經濟學 江西高校出版社 1996.6 參編
  4 農業經濟管理概論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6.2 參編
  5 當代西方經濟學 經濟科學出版社 1997.5 參編
  6 西方經濟學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04.10 主編(1) 21世紀教材
  7 管理案例庫教程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9 經營管理部分主編 國家軟科
  8 國企重塑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4.4 專著(5) 國家軟科
  9 (宏、微觀)西方經濟學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5.8 主編(1、2) 十五規劃
  10 農業生產經營風險管理的理論與方法 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 2005.12 專著(獨) 天津大學05年優博論文等.
  二學術論文多篇.

  1954年6月生,河南汝南人。曾任陸軍第31集團軍91師271團政治委員……陸軍第31集團軍副政治委員、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2000年12月任陸軍第12集團軍政治委員。2005年7月任陸軍第31集團軍政治委員。2008年1月任濟南軍區政治部主任。1998年7月晉升為少將軍銜。

  王健,男,祖籍山西平遙,1965年生于蘭州。1987年西北政法學院畢業,獲法學學士學位,畢業后留校從事教學管理研究和《政法教育研究》的編輯工作;1993年至1996年在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攻讀法學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獲法學碩士學位;1996年至1999年在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攻讀法制史專業博士研究生,獲法學博士學位,其間兼職擔任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研究》雜志編輯。1999年7月入北京大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7月完成課題研究任務后出站,其間兼職擔任北京大學法學院《中外法學》雜志編輯。現為西北政法大學教授、研究生教育院院長,吉林大學法理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貴州大學法學院教授、“二十世紀中華法學文叢”常務編委等。
  王健教授近年來相繼發表了《溝通兩個世界的法律意義:晚清西方法的輸入與法律新詞初探》(個人專著)、《中國近代的法律教育》(個人專著)、《西法東漸:外國人與中國法的近代變革》(編)、《中國法律教育之路》(合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制史》(合著)等一批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在《比較法研究》、《中外法學》、《法學》、《法律科學》、《現代法學》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三十余篇,整理編校法學典籍六種。先后獲得中宣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提名獎、新聞出版署國家圖書獎優秀圖書獎、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成果獎、司法部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等各一項。目前主要從事基礎法學研究,研究重點是中國法律近代化、比較法學和法律教育。

  

  王健,1973年生,講師,碩士。紡織工程系主任
  畢業于浙江理工大學絲綢工程專業。主持及參于省級以上課題6項,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科研論文6篇,主持校級重點課程及多媒體課件研究項目各一項,參編國家級教材2本。主要承擔《織造學》、《織物結構設計》等課程教學工作。曾獲校優秀黨員、優秀教師及校教學貢獻獎等。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教授;全國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交流處副處長(2004-2005);美國密歇根大學信息學院高級訪問學者(2005-2006);國際信息資源管理學會(IRMA)項目委員會委員(2005-);國際檔案理事會檔案教育培訓處(ICA/SAE)指導委員會委員(2000-2008);國際電子文件真實性永久保障合作研究項目三期InterPARES3中國組負責人(2007-2012)
  主要研究方向:
  信息管理、文件管理、檔案現代化、電子政務、標準化
  主講課程:
  電子文件管理、現代辦公環境中文件工作的科學管理、文件檔案一體化管理、文書學、公務員行政公文寫作方法與技巧、實用商務文件寫作等
  主要研究項目:
  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OA環境中的文件、檔案一體化管理研究》(1999-2002) (獲獎)
  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機關、企事業單位電子文件管理模式與方法研究》 (1998-2001) (成果評估為“優”)
  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電子文件和電子檔案真實性、完整性保證及其法律地位的認定》 (2001-2003)
  參與中國人民大學教改項目《電子文件管理多媒體教學演示系統》(2001-2002)
  參與教育部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網絡環境中文件、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與社會服務》 (2001-2004)
  參與國家檔案局項目:《電子文件管理術語》 (行業標準)(2001-2005)
  主持國家檔案局項目:《電子文件的憑證效用與利用中的法律問題》 (2002-2003) (獲獎)
  主持國家檔案局項目:《電子文件實時歸檔與“雙套制”保管模式研究》(2003-2004)
  主持國際檔案理事會ICA/SAE項目:《Directory of Archival Education & Training Institutions》(2000-2004)
  聯合主持北京市檔案局項目:《北京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專業檔案數字化問題研究》(2002-2003) (獲獎)
  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電子政務系統中的文件管理風險防范與對策研究》(2003-2005)
  聯合主持國家檔案局項目:《館藏數字化檔案利用網絡技術實現法律效力的應用研究》(2004)(獲獎)
  聯合主持國家檔案局項目:《檔案數字化方案研究》(2005)(獲獎)
  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我國電子文件管理國家戰略的基礎理論與框架體系研究》 (2006-2007)
  主持中國人民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項目《新加坡信息資源管理組織機制研究》(2006-2007)
  參與中國人民大學“985工程”校級重大攻關項目:《中國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發展戰略問題研究》(2006-2007)
  參與中國科協重點課題“電子文件管理機制研究”(2007)
  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我國電子文件管理優化模式實證研究”(2007-2009)
  加拿大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電子系統中文件真實性永久保障國際合作研究項目”第三期(InterPARES 3) 中國組負責人 (2007-2012)
  主要科研成果與代表作:
  1999年以來, 共出版專著2部,譯著1部,主編教材2部,參編教材8部,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
  ELIMINATE IMBALANCE: ANALYSIS OF CHINES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DISTRIBUTION AND POLICY RESEARCH,IRM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andiego,CA,USA,May,16,2005
  Communication Cooperation and Cross-influences: An Overview of Asia and Pacific Conference on Archival Education, COMMA,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Archives, issued in 2007
  《文書學》(21世紀全國統編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創新與拓展——檔案管理e化之路》(專著),中國檔案出版社,2004
  《電子時代機構核心信息資源管理》(專著,國家社科項目成果),中國檔案出版社,2003
  《電子證據——當代機構文件管理戰略》(譯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政府電子文件管理》(北京市精品教材,參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電子政務教程》(電子政務系列教材,參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關于檔案數字化化優化模式的探討,檔案學通訊,2007.1
  論國際交流與教學科研之互動,檔案學通訊,2006.6
  電子政務建設中的文件管理風險探析(合作),中國行政管理,2005.4
  從《聯邦登記》看美國政府信息公開(合作),中國檔案,2004.2
  電子政務建設的功能缺失與隱患(合作),中國人民大學《問題與思路》,2003.8
  透視電子政務——電子政務的定位、實質與社會背景,北京檔案,2003.10
  全球電子政務發展戰略及系統建設盲點研究,辦公自動化,2002.12
  Dancing with byte: Archival study in E-age in China,ICA/SAE,2002.8
  近年獲獎情況:
  2007年,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科研成果獎”;
  2006年,獲“國家檔案局優秀科技成果二等獎”一項;
  2005年,獲“國家檔案局優秀科技成果二等獎”二項、“國家檔案局優秀科技成果三等獎”一項,獲“北京市市檔案局優秀科技成果二等獎”一項;
  2004年,獲“國家檔案局優秀科技成果三等獎”一項,獲“北京市精品教材獎”一項;
  2003年,獲“北京市檔案局優秀科技成果二等獎”一項;
  2001年,獲“中國檔案學會學術譯著一等獎”一項;
  1998年,獲首屆“中國人民大學十大教學標兵”稱號;
  1996年,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教師”稱號。

  男,漢族,1960年7月出生,1983年7月參加工作,199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節能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高級工程師。歷任沈陽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局長、黨委副書記,現任沈陽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局長、黨組書記。

  王健 1915年1月出生,河北省定州市人。1956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畢業于原國立中央大學農藝系,獲農學學士學位。畢業后曾在原中央農業實驗所、中央大學、國立西北農業專科學校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1950年調入河北農學院(1958年更名為河北農業大學),歷任副教授、教授,農學系副主任,河北農業大學副校長、校長、顧問等職務。第五、六屆河北省人大常委,第四、五、六、七屆河北省政協常委,河北省科協第三屆主席,第二、三、四屆保定市政協副主席。是第三、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委。2008年5月3日在保定逝世,享年94歲。
標簽: 王健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王健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王健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族譜錄紀念網
 
發表話題:
標題:
 
內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