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碧(1902.12.28-1988.5.10),苗族,原名沈岳煥,又名沈從文,筆名休蕓蕓、甲辰、炯之、璇若等。湖南省鳳凰縣人。1918年參加地方土著部隊。1924年開始發表作品。195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中國當代著名小說、散文作家,史學家,書法家,歷史文物研究家。20世紀最有影響和深受讀者喜愛的作家之一。
民主革命時期,1918年自家鄉小學畢業后,隨當地土著部隊流徒于湘、川、黔邊境與沅水流域一帶。后正式參軍,任上士司書。1922年受“五·四”運動影響。1923年毅然從家鄉到北京,報考燕京大學而未被錄取。靠自學從事文學創作,與胡也頻一起編輯《京報副刊》和《民眾周刊》,開始文學創作。
大革命時期,1924年開始發表作品,竟然名噪文壇。1925年被燕京大學聘請為老師,發表處女作小說《屠桌邊》。1926年出版了第一本小說、戲劇、散文、詩歌合集《鴨子》。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8年到上海,與胡也頻、丁玲合作編輯《紅黑》月刊雜志,創辦紅黑出版社。1929年起先后執教于武漢大學、中國公學、青島大學,先后出版了小說、散文、文論等文集近100種,作品富有極強的個性和湘西鄉土氣息,充滿詩情畫意,代表作有《柏子》等。1930年后赴青島大學執教,創作日豐。到抗戰前出版了20多個作品集, 有《石子船》等,還有重要的選本《從文小說習作選》。中篇小說《邊城》(1934年問世),標志著他的小說的成熟。
抗日戰爭時期,經武漢、長沙,取道湘西去云南。途經沅陵時,寫散文《湘西》、 長篇小說《長河》(第1卷)。后至昆明西南聯大任教,散文習作。
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后回京,在北京大學教書,現代文學教授。同時編輯《大公報》文藝副刊。后歷任《益世報》、《經世報》、《平明日報》文藝副刊編輯。出版了短篇小說集《老實人》、《入伍后》、《八駿圖》、《新與舊》、《主婦集》等,中篇小說《神巫之愛》、《一個女劇員的生活》、《邊城》和長篇小說《長河》。其作品取材廣泛,再現了我國20世紀2、30年代形形色色的人生面貌和湘西下層大眾的生存狀態,藝術技巧圓熟,語言別具一格,鄉土色彩濃厚,文體多樣,手法新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后在歷史博物館文物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致力于文物及文化史研究。20世紀60年代,年近花甲時轉入文物考古、古代服飾方面的研究,他的專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填補了我國古代文物研究的一項空白。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貢獻,引起了世界文壇的矚目。在世界各國,有幾十位漢學專家在從事“沈從文研究”。在日本的一所大學里,開設了“沈從文講座”;在香港一些大學的圖書館里,陳列著研究沈從文的論文資料目錄;在法國沈從文著作被列為學習中文的必讀書。國外的文學界人士在評論其著作時說過:要想了解中國,就要讀沈從文的作品。像一幅幅水墨畫,非常有中國傳統特色,處處散發著鄉土氣息,洋溢著對勞動人民的愛。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三、四、五屆委員會委員,政協第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1988年5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著有小說《邊城》、《長河》、《阿黑小史》,小說集《虎雛》、《月下小景》、《八駿圖》等,散文集《從文自傳》、《湘行散記》、《湘西》等。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上官碧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上官碧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