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閩侯縣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等[1]。是中國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陜甘總督和云貴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國人的敬仰。
主要功績是從英國手里收繳全部鴉片近2萬箱,約237萬余斤。于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在虎門海灘上當眾銷毀。
名字的來由
則,學習、效法。
徐,指的是福建巡撫徐嗣曾。
元撫,以巡撫徐嗣曾為榜樣的意思。
少穆,石麟,據程恩澤《題林旸谷年丈飼鶴圖遺照》詩及注的解釋,林則徐出生那天晚上,林賓日“夢中親見鳳凰飛”,這使他立即聯想到有“天上石麒麟”之類的南朝才子徐陵(字少穆),以為是吉兆,因此在給兒子取名“則徐”之余又給字“少穆”,“石麟”。
嘉慶三年(1798年),林則徐中秀才,就讀鰲峰書院。嘉慶九年(1804年)中舉,任廈門海防同知書記,后入福建巡撫張師誠幕府。嘉慶十六年(1811年)進士,選為庶吉士,授編修。先后任江西鄉試副考官、云南鄉試正考官。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監察御史轉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興水利,發展農業,頗有政聲。鴉片戰爭時期主張嚴禁鴉片、抵抗侵略的愛國政治家。史學界稱他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則徐對聯
社燕逢春留好語,
地無寒谷春常在。
下聯有“歲在丁丑年 贈 林則徐 ” 然后有一個“少穆”繁體字的印章(這個看的不是很清楚,大概是) ,一個“林則徐”繁體字的印章。 另外,那個“贈”字, 在對聯上看起來是個“木”字旁,是“橧”這樣一個字,那到底是不是“贈送”的贈呢,還是有其他什么意思?
林則徐名詩與名句
1.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2.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3.林則徐 說: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有容乃大千秋幾?無欲則剛百世師. 比武守疆驅虎豹,論文說理寓詩詞.為官首要心身正,蓋世功勛有口碑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林則徐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林則徐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