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武則天

2009-03-20

26331次

2人

3個

0個

0人


吧主: [申請吧主] 管理員:   [申請管理員]

[ 字號: ]

大同市新華聽眾上千大同有錢人豐順成有武則天智慧 武則天簡介

  武則天[1](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名,漢族。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大
的皇帝(67歲繼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后(655年—683年)、唐中宗時為皇太后(683年—690年),后自立為武周皇帝(690年—705年),705年退位。
  武氏為唐開國功臣武士彠次女,母親楊氏,祖籍并州文水縣(今山西省文水縣),生于長安(今陜西西安),生活在利州(今四川省廣元市)。本名武明,14歲入后宮才人(正五品),唐太宗賜名媚,人稱“武媚娘”。高宗時上尊號為“天后”。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為皇太后,臨朝稱制后改名曌。稱帝后上尊號“圣神皇帝”,退位后改尊為“則天順圣皇后”。武氏另有廢除的尊號“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輪圣神皇帝、越古金輪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輪圣神皇帝、天冊金輪圣神皇帝、則天大圣皇帝、則天大圣皇后”等。后世通常稱武氏為“武則天”或“武后”。

生平事跡

  
武則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生于首都長安,即今陜西西安。其父以經營木材為業,家境殷實,富有錢財。隋煬帝大業末年,李淵任職河東和太原之時,因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結識。隋煬帝命李淵鎮守太原,曾提拔武士彠做了個行軍司鎧參軍。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資助過錢糧衣物,故唐朝建立以后,曾以“元從功臣”歷官工部尚書、黃門侍郎、庫部侍郎、判六尚書事、揚州都督府長史、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廣元)、荊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都督等職。
  武則天從小性格強直,不習女紅,唯喜讀書,故知書達禮,深諳政事。童年時代,曾隨父母遍游名山大川,閱歷深厚,培養了她的眼界和才干。
  貞觀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聽說年輕的武則天長得明媚嬌艷,楚楚動人,便將她納入宮中,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故稱武媚娘。武則天入宮之前向寡居的母親楊氏告別時說:“侍奉圣明天子,豈知非福,(亦有記載說為‘見天子庸知非福?’)為何還要哭哭啼啼,作兒女之態呢?”
  有一次,當她聽說唐太宗有一匹名叫“獅子驄”的烈馬,無人能夠馴服,便主動對唐太宗說:“臣妾能制服陛下的這匹烈馬,但需三件器物:一是鐵鞭,二是鐵檛,三是匕首。我先用鐵鞭抽它,如果不服,再用鐵檛擊它的頭,再不服,就用匕首割斷它的喉嚨。”唐太宗乃愛馬之人,對她的馴馬方法甚不認同,只覺武才人很是霸道。
  貞觀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被廢,晉王李治被立。此后,在侍奉太宗之際,武則天和李治相識并產生愛慕之心。唐太宗死,武則天依唐后宮之例,入感業寺削發為尼。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業寺進香之時,又與武則天相遇,兩人相認并互訴離別后的思念之情。這時,由于無子而已失寵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便主動向高宗請求將武則天納入宮中,企圖以此打擊她的情敵蕭淑妃。唐高宗早有此意,當即應允。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唐高宗的孝服已滿,武則天便再度入宮。次年五月,被拜為二品昭儀。
  永徽五年(654年)初,武則天生一女嬰,唐高宗視她如掌上明珠。有一天,王皇后獨自前來探望女嬰,等王皇后離去以后,武則天發現女嬰已死。唐高宗得知后大怒,立即下令追查兇手。侍奉宮女都一致訴說王皇后剛剛離開此地,武則天便也痛哭流涕,乘機歷數皇后的種種不端。唐高宗聽后深信不疑,認定女嬰為王皇后所害,頓生廢立之心,同時也想借廢立皇后打擊權臣。于是,他便和武則天一起來到長孫無忌府第,藉飲宴刺探他的立場。在飲宴期間,高宗先是把無忌的三個兒子拜為朝散大夫,又賜給了大量金銀錦帛,接著再吐露打算廢立皇后的心意。但長孫無忌只是岔開話題,回避正式的表態。唐高宗和武則天沒有達到目的,只得不快地回宮。不久,武則天又指示她的母親楊氏到無忌處說項,但卻遭到無忌的嚴詞拒絕。
  永徽六年(655年)六月,王皇后與其母柳氏找來巫師,企圖用“厭勝”之術,將武則天詛咒而死。事泄之后,唐高宗在大怒之下,不但將柳氏趕出宮中,而且還想把武則天由昭儀升為一品宸妃,由于受到宰相韓瑗和來濟的反對,最后不能成事。
  不久,中書舍人李義府等人得知唐高宗欲行廢皇后而立武則天的消息后,勾結許敬宗、崔義玄、袁公瑜等大臣,向唐高宗接連投遞了請求立武則天為后的表章。唐高宗看到有不少人支持,廢立之意再次萌生。
  十月十三日,唐高宗又在李績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下,終于頒下詔書:以“陰謀下毒”的罪名,將王皇后和蕭淑妃廢為庶人,并加囚禁,她們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嶺南。七天以后,唐高宗再次下詔,將武則天立為皇后。與此同時,又將反對最力的宰相褚遂良貶為外州都督。
  十一月初,武則天又派人將正被囚禁的廢后王氏和蕭淑妃各打一百棍杖,并割去手、足,投入酒甕之中,還氣憤不過地說:“讓這兩個潑婦的骨頭醉死酒中。”王、蕭二人在酒甕中哭喊了幾天幾夜,才氣絕而死。臨死以前,蕭淑妃大聲罵道:“阿武妖精,竟慘毒至此!愿來世轉生為貓,阿武為鼠,我要活活將她喉嚨咬斷。”據說武則天后來在宮中禁止養貓,而且常常夜夢王、蕭二人披頭散發,在宮中作祟。所以,她在執掌朝政以后,就常住東都洛陽,終身不歸長安。
  顯慶四年(659年)四月,武則天又捏造罪名,將長孫無忌、于志寧、韓瑗、來濟等人削職免官,貶出京師。至此,反對武則天的大臣都被或貶或殺,一個不剩。
  顯慶五年(660年),高宗患上頭風之疾,頭暈目眩,不能處理國家大事,遂命武則天代理朝政。但武則天生性霸道,故每當決事,高宗每每受制于武則天,高宗非常不滿,于是在麟德元年(664年)與宰相上官儀商議,打算廢掉武則天皇后之位。但上官儀的廢后詔書還未草擬好,武則天即已接到消息。她直接來到高宗面前,追問此事,唐高宗不得已,便把責任推到上官儀身上。十二月,上官儀被逮捕入獄,不久,即被滿門抄斬。從此以后,唐高宗每次上朝,武則天必在簾后操縱,天下大權完全歸武后掌握,甚至連生殺大事都由武后決定,天子高宗只能唯唯從命,所以,朝廷內外都稱為“二圣”。
  乾封二年(667年)高宗因久疾,命太子弘監國。上元元年(674年)秋八月,高宗稱天皇,武后稱天后,名為避先帝、先后之稱,實欲自尊。十二月武后上表建議十二事:“一,勸農桑,薄賦徭。二,給復三輔地(免除長安及其附近地區之徭役)。 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政府手工工場)禁浮巧。五,省功費力役。六,廣言路。七,杜讒口。八,王公以降(下)皆習《老子》。九,父在為母服齊衰 (喪服)三 年 (過去是一年)。十,上元(年號)前勛官已給告身 (委任狀)者,無追核。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廩入(增加薪水)。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進階(提級)申滯。”高宗詔皆施行之。武則天能夠重視農業生產,規定各州縣境內,“田疇墾辟,家有余糧”者予以升獎;“為政苛濫,戶口流移”者必加懲罰。所編《兆人本業》農書,頒行天下,影響很大。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
  上元二年 (675年)三月,武后召集大批文人學士,大量修書,先后撰成《玄覽》、《古今內范》、《青宮紀要》、《少陽正范》、《維城典訓》、《紫樞要錄》、《鳳樓新誡》、《孝子傳》、《列女傳》、《內范要略》、《樂書要錄》、《百僚新誡》、《兆人本業》、《臣軌》等書。且密令這批學者參決朝廷奏議,以分宰相之權,時人謂之“北門學士”。時高宗風眩更甚,擬使武后攝政,宰相郝處俊說:“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傳之子孫而委之天后乎!”高宗才罷攝政之意。太子弘深為高宗鐘愛,高宗欲禪位于太子。武后想總攬大權,不滿于太子弘,剛好太子弘見蕭淑妃之女義陽、宣城二公主因母得罪而被幽禁宮中,年逾三十而未嫁,奏請出降,高宗許之。武后怒,不久太子死于合璧宮,時人以為武后所毒殺。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臨終遺詔:太子李顯于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武則天決定。四天以后,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武則天被尊為皇太后。
  光宅元年(684年)二月,中宗欲以韋后父韋玄貞為侍中,裴炎力諫不聽,武則天遂廢唐中宗為廬陵王,并遷于房州(治所在今湖北房縣)。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武則天臨朝稱制,自專朝政,改國號為周。同年九月,徐敬業、徐敬猷兄弟聯合唐之奇、駱賓王、杜求仁等以支持廬陵王為號召,在揚州舉兵反武則天,十多天內就聚合了十萬部眾。武則天當即以左玉鈐大將軍李孝逸為揚州道大總管,率兵三十萬,前往征討。十一月,徐敬業兵敗自殺。
  垂拱二年(686年)三月,武則天下令制造銅匭(銅制的小箱子),置于洛陽宮城之前,隨時接納臣下表疏。同時,又大開告密之門,規定任何人均可告密。凡屬告密之人,國家都要供給驛站車馬和飲食。即使是農夫樵人,武則天都親自接見。所告之事,如果符合旨意,就可破格升官。如所告并非事實,亦不會問罪。同時,武則天又先后任用索元禮、周興、來俊臣、侯思止等一大批酷吏,掌管制獄,如果被告者一旦被投入此獄,酷吏們則使用各種酷刑審訊,能活著出獄的百無一二。這樣,隨著告密之風的日益興起,被酷吏嚴刑拷打致死的人日漸增多。于是在朝廷內外便形成了十分恐怖的政治氣氛,以致大臣們每次上朝之前,都要和家人訣別,整天都惶惶不可終日。
  武后謀奪李唐的社稷,翦除唐宗室,諸王不自安,欲起兵對抗。垂拱四年(688年)博州刺史瑯邪王李沖(李貞子),八月于博州(今山東聊城東北)舉兵。豫州刺史越王(唐太宗之子)李貞起兵豫州(今河南汝南)呼應。武后分遣丘神績、魏崇裕擊之。瑯邪王李沖起兵七日敗死;九月,越王李貞兵敗自殺。
  這年命令僧懷義率領萬多人,毀乾元殿,建明堂,費時近一年落成,高二百九十四尺,闊三百尺。共三層,上為圓蓋,有九條龍作捧著的姿態。上有鐵鳳,高一丈。飾以黃金,稱為“萬象神宮”。明堂既成,又命僧懷義鑄大像,大像的小指也可以容納數十人,于明堂北建五層高的天堂來收納這個大像。所花費用以萬億計,政府財政為之枯竭。是年武承嗣命人鑿白石為文曰:“圣母臨人,永昌帝業。”號稱在洛水中發現,獻給武后,武后大喜,命其石曰“寶圖”。之后武后加尊號為“圣母神皇”。
  武后想殺盡李氏諸王,使周興等審訊之,迫韓王元嘉、魯王靈夔、黃國公撰、東莞郡公融、常樂公主等自殺,親信等均被誅。
  武后當政期間進一步發展科舉制度。貞觀年間共錄取進士205人,高宗武后統治期間共錄取一千余人。平均每年錄取人數比貞觀時增加一倍以上。武后載初元年(690年)武則天在洛城殿對貢士親發策問,是“殿試”之始。是年遣“存撫使”十人巡撫諸道,推舉人材,一年后共舉薦一百余人,武則天不問出身,全部加以接見,量才任用,或為試鳳閣(中書省)舍人、給事中,或為試員外郎、侍御史、補闕、拾遺、校書郎,試官制度自此始,時人有“補闕連車載,拾遺平斗量,把推侍御史,腕脫校書郎。”之語。武后雖以官位收賣人心,然對不稱職的人亦會加以罷黜;明察善斷,故當時的人亦樂于為武后效力。為獎勵告密,武后對告密者破例授官,以賣餅為生的侯思止,是一名無賴,因誣告舒王元名與恒州刺史裴貞謀反,被任命為游擊將軍、侍御史。王弘義,以無德行見稱,告鄉里謀反,擢授游擊將軍、殿中侍御史。是年殺安南王穎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殺故太子賢二子,唐之宗室至是殺戮殆盡,其幼弱幸存者亦流嶺南,又誅其親黨數百家。
  今年七月,僧法明等撰《大云經》四卷,指武后是彌勒佛下世,當代唐為天下主,武后下令頒行天下。命兩京諸州各置大云寺一所,藏《大云經》,命僧人講解,并提升佛教的地位在道教之上。是年九月侍御史傅游藝率關中百姓九百人上表,請改國號為周,賜皇帝姓武。于是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長、沙門、道士共六萬余人,亦上表請改國號。武后準所請,改唐為周,改元天授。武后稱圣神皇帝,以睿宗為皇嗣,賜姓武氏,以皇太子為皇孫。立武氏七廟于神都,追尊周文王曰:始祖文皇帝。立武承嗣為魏王,武三思為梁王,其余武氏多人為王及長公主。
  同年九月,武則天派右鷹揚衛將軍王孝杰為武威軍總管,與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節率兵赴西域征討吐蕃。十月,唐軍大勝,連克于闐、疏勒、龜玆、碎葉等安西四鎮,仍置安西都護府于龜玆,發兵戍守。
  長壽三年(694年)武三思率四夷首領請以銅鐵鑄天樞,立于端門外,以歌頌武后的功德。武后親題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天樞鑄造歷時八月而成,其形制若柱,高一百零五尺,直徑十二尺,八面,每面各五尺,下為鐵山,周一百七十尺,以銅為蟠龍、麒麟環繞之;上為騰云承露盤直徑三丈,盤上四龍直立捧火珠,高一丈。工人毛婆羅造模,武三思為文,刻百官及四夷首領之名于其上。用銅鐵二百萬斤,“請胡聚錢百萬億,買銅鐵不能足,賦民間農器以足之。”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五月,契丹首領李盡忠和孫萬榮率兵叛亂,攻陷營州,殺都督趙文翙。武則天派將軍曹仁節、張玄遇、李多祚等率兵征討。由于誤中吐蕃伏兵,全軍覆沒。接著,武則天再派武攸宜、王孝杰等率兵討伐,均大敗而歸。神功元年(697)四月,武則天又派武懿宗、婁師德、沙咤忠義率兵二十萬,討伐契丹。六月,孫萬榮兵敗被殺,契丹余眾歸降于突厥。
  神功元年 (697年)武后使武懿宗審訊劉思禮謀反事,武魏宗說只要劉思禮指出哪些朝士有分謀反,就免其死罪,于是劉思禮誣告宰相李元素、孫元亨等三十六家 “海內名士”,皆遭滅族,親舊連坐流竄者千余人。時人以為武懿宗之殘暴僅次于周興、來俊臣。
  是年,來俊臣欲羅告武氏諸王及太平公主(中宗之妹,武則天唯一的親生女兒),又欲誣皇嗣(睿宗)及廬陵王 (中宗)與南北衙共同謀反,擬一網打盡,使他可以繼位為帝。武氏諸王與太平公主都十分害怕,共同揭發其罪行,下獄處以極刑。仇家爭食其肉,不一會就食盡。來俊臣兇狡貪暴網羅無辜,織成反狀,殺人不可勝計。“贓賄如山,冤魂塞路”,武后亦知天下憤怨,下令數他的罪狀,并沒收其家財。
  圣歷元年 (698年)武承嗣、武三思謀求當太子,幾次使人對武后說:“自古天子未有以異姓為嗣者。”武后猶豫未決,狄仁杰對武后說:“姑侄之與母子,哪個比較親近? (武承嗣、武三思皆武后之侄,中宗、睿宗則武后之子)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后,祭祖于太廟;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祭姑于太廟者”。又勸武后召還廬陵王(中宗)。武后由是無立武承嗣、武三思之意。 乃召廬陵王還東都,皇嗣(睿宗)請遜位于廬陵王,武后立廬陵王為皇太子,命為元帥,狄仁杰為副元帥率兵擊突厥。武后信重狄仁杰,常謂之“國老”而不呼其名。狄仁杰好諍諫,武后每屈意從之。仁杰卒,武后泣曰:“朝堂空矣!”常嘆:“天奪吾國老何太早邪!”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身染重病,臥床不起,只有寵臣張易之和張昌宗侍側。宰相張柬之與大臣敬暉、崔玄暐、桓彥范、袁恕己等率羽林軍五百余人,沖入宮中,殺張易之兄弟,武則天被迫傳位給太子李顯,上尊號為則天大圣皇帝。恢復唐國號、百官、旗幟、服色、文字等皆復舊制,恢復以神都為東都。同年十一月卒于上陽宮,年八十二。遺制去帝號,稱則天大圣皇后。神龍二年(706年)五月,與高宗合葬乾陵。

后人對她的評價

  

對于武則天,從唐代開始,歷來有各種不同的評獎,角度也各不相同。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孫,并且儒家正統觀念還沒有占據統治地位,所以當時對武則天的評獎相對比較積極,比較正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司馬光所主編之《資治通鑒》,對武氏嚴厲批判。到了南宋期間,程朱理學在中國思想上占據了主導地位,輕女的輿論決定了對武則天的評價。譬如明末清初的時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評價武則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惟不可否認的是,武則天對歷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武則天對歷史發展做出的第一個貢獻是,打擊了保守的門閥貴族。武則天被立為皇后以后,把反對她做皇后的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一個一個的都趕出了朝廷,貶逐到邊遠地區。這對于武則天來說,是殺雞儆猴,但這些關隴貴族和他們的依附者,在當時已經成為一種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們趕出政治舞臺標志著關隴貴族從北周以來長達一個多世紀統治的終結,也為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
  第二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雖然,早在貞觀(唐太宗年號)年間就提出過“勸農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則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議“勸農桑,薄賦役”。在她掌權以后,又編撰了《兆人本業記》頒發到州縣,作為州縣官勸農的參考。她還注意地方吏治,加強對地主官吏的監察。對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農民,也采取比較寬容的政策。因此,武則天統治時期,社會是相當安定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萬戶進一步增加到615萬戶,平均每年增長9.1%。這在中古時代,是一個很高的增長率,也是反映武則天時期唐代經濟發展的客觀數據。
  第三個貢獻是穩定了邊疆形勢。武則天執政后,邊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鎮,吐蕃也不斷在青海一帶對唐展開進攻。北邊一度臣服的突厥和東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則天一方面組織反攻,恢復了安西四鎮,打退了突厥、契丹的進攻,同時在邊地設立軍鎮,常駐軍隊,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廣到縣甘肅張掖,武威、內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薩爾一帶。以溫和的民族政策,接納多元文化的發展。對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婁師德,武則天特更致書嘉勉。書中特別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鎮兵的糧食“數年咸得支給”。
  第四個貢獻是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唐人沈既濟在談及科舉制度時說到:“太后頗涉文史,好雕蟲之藝。”“太后君臨天下二十余年,當時公卿百辟,無不以文章達,因循日久,浸已成風”。沈既濟的這些話包含了豐富的內容。一是武則天重視科舉,大開志科。有一次策試制科舉人時,他親臨考場,主持考試。二是當時進士科和制科考試主要都是考策問,也就是申論。文章的好壞是錄取的主要標準。三是武則天用人不看門第,不問你是否是高級官吏的子孫,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別注意從科舉出身者中間選拔高級官吏。科舉出身做到高級官吏的越來越多。這就大大刺激了詩人參加客居的積極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讀書學習的熱情。這就是沈既濟所說的“浸已成風”。開元、天寶年間“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焉”的社會風氣,就是從武則天時期開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動了文化的全面發展。著名的詩人和文學家崔融、李喬都是這個時期涌現出來的。雕塑、繪畫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武則天主政初期,由于大興告密之風,重用酷吏周興、來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學家不齒于她擁有男嬪妃(稱為“男寵”),所以史書內都對她的所作所為大加鞭韃,直斥其陰險、殘忍、善弄權術,與中宗時韋后之專政,合稱為武韋之亂。但趙翼為武則天的私生活辯護,說:“人主富有四海,妃嬪動千百,后既為女王,而所寵幸不過數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為諱,而且不必諱也。”
  現代著名風水命相大師陳帥佛認為:武后善治國、重視延攬人才,首創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張柬之、桓彥范、敬暉、姚崇等中興名臣。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故有“貞觀遺風”的美譽,亦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
  武則天也有不少消極的行為。她信圖、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樞、鑄九鼎,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打擊政敵的過程中也不免濫殺無辜。官吏大增也必然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在她統治時期盡管社會經濟有所上升,但逃戶問題已經日益嚴重,府兵制開始走向破壞。武則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武攸緒及武攸寧等人,并大封武氏宗人為王。大臣吉頊等人深以嗣君之選為慮,武則天也感到作為女子,死后只能入李家宗廟享子孫祭祀,所以接受臣下建議,于圣歷元年(698)迎還廬陵王李顯,復立為太子。武氏晚年寵愛男妾張昌宗、張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

謚號

  雖然唐室依照她的遺詔謚號,后來仍有數次修改:
  
中宗唐隆元年(710年),改為天后;
  睿宗景云元年(710年),改為大圣天后;
  延和元年(712年),改為天后圣帝,未幾,改為圣后;
  玄宗開元四年(716年),改為則天皇后;
  天寶八載(749年),加謚則天順圣皇后。
  武則天著有《垂拱集》百卷,《金輪集》十卷,已散佚。今存詩四十六首,《全唐文》編其文為四卷。
  宋代洪邁在《容齋隨筆》說:“漢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謂不明”,清代趙翼謂其為“女中英主”。

子女

  子
  孝敬皇帝(代王)(曾有廟號——唐義宗) 李弘
  章懷太子(潞王,后改封雍王) 李賢(曾改名李德)
  中宗李顯(曾用名李哲)
  睿宗李旦(曾用名李旭輪、李輪)
  女
  安定公主早殤,后來武則天收養唐高祖女千金公主,并改其封號為安定公主。
  太平公主李令月

雜錄

  相傳唐太宗在世時,曾請天文師算命,天文師認為,不出三十年,李氏皆亡于一個姓武的人手里。于是太宗屠殺武氏朝臣,沒想到所算者竟是他身邊的武媚娘。
  相傳感業寺時期,李治有次前往祭拜,看到武則天后便魂不守舍。當時,與蕭淑妃爭寵的王皇后,便趁此納武則天為自己派系,跟蕭淑妃對抗,沒想到兩人皆亡于武則天之手。
  武則天稱帝后,亦有多名男寵。其中最出名者乃馮小寶(薛懷義),武則天后派他在洛陽東的白馬寺出家,法名懷義,但仍與武則天私通。某年盂蘭盆節,當時已經逐漸失寵的懷義,為討武則天注意,火燒明堂,火勢蔓延整個洛陽。
  武則天為了改革文化,創造了則天文字。部分的則天文字還傳到日本、韓國,甚至成為某些日本人的人名用字。

造字

  武則天造的字
  照( 曌、瞾);月(囝);地(埊);國(圀);人(玍);正(缶)
  據說武則天當皇帝時,曾造過19個字。武則天造字,都是把原來已有字的字形加以改變,并沒有新鮮的內容,實在是多此一舉。但在武則天看來則是夸耀她的高明、偉大、博學、睿智,表達她皇統萬年、長治久安心愿的一種手段。比如改“照”為“曌”,暗含她猶如日月當空,無微弗明,無遠弗照(武則天名照);“、“ ”已是古代的死字,她下令起死回生,這不僅表明她認得古字,而且說明她領有山川土地,并要求臣民對她忠心不二;但改“ ”為“ ”,倒是有點波折,據《正字通》載:“有言國中或者,惑也,請以‘武’鎮之,改為‘ ’。”可有人說不妥,改后像武氏被困,于是又改成“ ”,頗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意味。
  武則天造字,根本不合文字發展規律,全是以繁代簡,多帶封建迷信色彩,當她的淫威能及于人身時,人們被迫遵從,一旦人死權消,就被世人唾棄遺忘了。

詩詞

  《臣軌》
  【原文】
  
夫修身正行①,不可以不慎。謀慮機權,不可以不密。憂患生于所忽②,禍害興于細微。人不慎密者③,多有終身之悔。故言易泄者,召禍之媒也。事不慎者,取敗之道也。明者視于無形,聰者聽于無聲④,謀者謀于未成。不困在于早慮,不窮在于早豫⑤。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為勿為,以避其危。
  【注解】
  ①正行:端正品行。 ②忽:輕視。 ③慎密:謹慎周密,慎重隱密。④聰者:聽覺靈敏的人。 ⑤豫:預計。
  【釋文】
  修身養性,端正品行,不能不慎重;謀劃思考機密大事,不能不周密。憂患常源于輕視小事,災禍常因為忽略細節。一個人行事不慎重周密,大多會后悔終生。所以說,說話容易泄漏機密,是災禍的媒介;做事不慎重,是失敗的緣由。眼睛明亮的人能看到無形的事物;耳朵聰敏的人能聽到弦外之音;善于謀劃的人對策出現在預兆之前;做事慎重的人在事情沒發生之前就十分慎重。遠離困窘就必須及早謀劃,不想貧窮就必須趁早預計。不該說的話不說,可以避免禍患;不該做的做不做,可以躲避危險。
  「曳鼎歌」
  羲農首出,軒昊膺期。唐虞繼踵,湯禹乘時。天下光宅,海內雍熙。上玄降鑒,方建隆基。
  「唐享昊天樂。第一」
  太陰凝至化,真耀蘊軒儀。德邁娥臺敞,仁高姒幄披。捫天遂啟極,夢日乃升曦。
  「唐享昊天樂。第二」
  瞻紫極,望玄穹。翹至懇,罄深衷。聽雖遠,誠必通。垂厚澤,降云宮。
  「唐享昊天樂。第三」
  乾儀混成沖邃,天道下濟高明,闓陽晨披紫闕,太一曉降黃庭。圜壇敢申昭報,方璧冀展虔情。丹襟式敷衷懇,玄鑒庶察微誠。
  「唐享昊天樂。第四」
  巍巍睿業廣,赫赫圣基隆。菲德承先顧,禎符萃眇躬。銘開武巖側,圖薦洛川中。微誠詎幽感,景命忽昭融。有懷慚紫極,無以謝玄穹。
  「唐享昊天樂。第五」
  朝壇霧卷,曙嶺煙沉。爰設筐幣,式表誠心。筵輝麗璧,樂暢和音。仰惟靈鑒,俯察翹襟。
  「唐享昊天樂。第六」
  昭昭上帝,穆穆下臨。禮崇備物,樂奏鏘金。蘭羞委薦,桂醑盈斟。敢希明德,幸罄莊心。
  「唐享昊天樂。第七」
  尊浮九醞,禮備三周。陳誠菲奠,契福神猷。
  「唐享昊天樂。第八」
  奠璧郊壇昭大禮,鏘金拊石表虔誠。始奏承云娛帝賞,復歌調露暢韶英。
  「唐享昊天樂。第九」
  荷恩承顧托,執契恭臨撫。廟略靜邊荒,天兵曜神武。有截資先化,無為遵舊矩。禎符降昊穹,大業光寰宇。
  「唐享昊天樂。第十」
  肅肅祀典,邕邕禮秩。三獻已周,九成斯畢。爰撤其俎,載遷其實。或升或降,惟誠惟質。
  「唐享昊天樂。第十一」
  禮終肆類,樂闋九成。仰惟明德,敢薦非馨。顧慚菲奠,久馳云輧。瞻荷靈澤,悚戀兼盈。
  「唐享昊天樂。第十二」
  式乾路,辟天扉。回日馭,動云衣。登金闕,入紫微。望仙駕,仰恩徽。
  「唐明堂樂章。外辦將出」
  總章陳昔典,衢室禮惟神。宏規則天地,神用葉陶鈞。負扆三春旦,充庭萬宇賓。顧己誠虛薄,空慚馭兆人。
  「唐明堂樂章。皇帝行」
  仰膺歷數,俯順謳歌。遠安邇肅,俗阜時和。化光玉鏡,訟息金科。方興典禮,永戢干戈。
  「唐明堂樂章。皇嗣出入升降」
  至人光俗,大孝通神。謙以表性,恭惟立身。洪規載啟,茂典方陳。譽隆三善,祥開萬春。
  「唐明堂樂章。迎送王公」
  千官肅事,萬國朝宗。載延百辟,爰集三宮。君臣德合,魚水斯同。睿圖方永,周歷長隆。
  「唐明堂樂章。登歌」
  禮崇宗祀,志表嚴禋。笙鏞合奏,文物惟新。敬遵茂典,敢擇良辰。絜誠斯著,奠謁方申。
  「唐明堂樂章。配饗」
  笙鏞間玉宇,文物昭清輝。?影臨芳奠,休光下太微。孝思期有感,明絜庶無違。
  「唐明堂樂章。宮音」
  履艮包群望,居中冠百靈。萬方資廣運,庶品荷財成。神功諒匪測,盛德實難名。藻奠申誠敬,恭祀表惟馨。
  「唐明堂樂章。角音」
  出震位,開平秩。扇條風,乘甲乙。龍德盛,鳥星出。薦珪篚,陳誠實。
  「唐明堂樂章。徵音」
  赫赫離精御炎陸,滔滔熾景開隆暑。冀延神鑒俯蘭尊,式表虔襟陳桂俎。
  「唐明堂樂章。商音」
  律中夷則,序應收成。功宣建武,義表惟明。爰申禮奠,庶展翹誠。九秋是式,百谷斯盈。
  「唐明堂樂章。羽音」
  葭律肇啟隆冬,蘋藻攸陳饗祭。黃鐘既陳玉燭,紅粒方殷稔歲。
  「唐大饗拜洛樂章。昭和」
  九玄眷命,三圣基隆。奉成先旨,明臺畢功。宗祀展敬,冀表深衷。永昌帝業,式播淳風。
  「唐大饗拜洛樂章。致和」
  神功不測兮運陰陽,包藏萬宇兮孕八荒。天符既出兮帝業昌,愿臨明祀兮降禎祥。
  「唐大饗拜洛樂章。咸和」
  坎澤祠容備舉,坤壇祭典爰申。靈眷遙行秘躅,嘉貺薦委殊珍。肅禮恭禋載展,翹襟邈志逾殷。方期交際懸應,(下一句逸)
  「唐大饗拜洛樂章。九和」
  祗荷坤德,欽若乾靈。慚惕罔置,興居匪寧。 恭崇禮則,肅奉儀形。惟憑展敬,敢薦非馨。
  「唐大饗拜洛樂章。拜洛」
  菲躬承睿顧,薄德忝坤儀。乾乾遵后命,翼翼奉先規。撫俗勤雖切,還淳化尚虧。未能弘至道,何以契明祇.
  「唐大饗拜洛樂章。顯和」
  顧德有慚虛菲,明祇屢降禎符。汜水初呈秘象,溫洛薦表昌圖。玄澤流恩載洽,丹襟荷渥增愉。
  「唐大饗拜洛樂章。敬和」
  蘭俎既升,蘋羞可薦。金石載設,咸英已變。林澤斯總,山川是遍。敢用敷誠,實惟忘倦。
  「唐大饗拜洛樂章。齊和」
  沉潛演貺分三極,廣大凝禎總萬方。既薦羽旌文化啟,還呈干戚武威揚。
  「唐大饗拜洛樂章。德和」
  夕惕同龍契,晨兢當鳳扆。崇儒習舊規,偃伯循先旨。絕壤飛冠蓋,遐區麗山水。幸承三圣馀,忻屬千年始。
  「唐大饗拜洛樂章。禋和」
  百禮崇容,千官肅事。靈降舞兆,神凝有粹。奠享咸周,威儀畢備。奏夏登列,歌雍撤肆。
  「唐大饗拜洛樂章。通和」
  皇皇靈眷,穆穆神心。暫動凝質,還歸積陰。功玄樞紐,理寂高深。銜恩佩德,聳志翹襟。
  「唐大饗拜洛樂章。歸和」
  言旋云洞兮躡煙涂,永寧中宇兮安下都。包涵動植兮順榮枯,長貽寶貺兮贊璇圖。
  「唐大饗拜洛樂章。歸和」
  調云闋兮神座興,驂云駕兮儼將升。騰絳霄兮垂景祜,翹丹懇兮荷休征。
  「唐武氏享先廟樂章」
  先德謙撝冠昔,嚴規節素超今。奉國忠誠每竭,承家至孝純深。追崇懼乖尊意,顯號恐玷徽音。既迫王公屢請,方乃俯遂群心。有限無由展敬,奠醑每闕親斟。大禮虔申典冊,蘋藻敬薦翹襟。
  「早春夜宴」
  九春開上節,千門敞夜扉。蘭燈吐新焰,桂魄朗圓輝。送酒惟須滿,流杯不用稀。務使霞漿興,方乘泛洛歸。
  「游九龍潭」
  山窗游玉女,澗戶對瓊峰。巖頂翔雙鳳,潭心倒九龍。酒中浮竹葉,杯上寫芙蓉。故驗家山賞,惟有風入松。
  「贈胡天師」
  高人葉高志,山服往山家。
迢迢間風月,去去隔煙霞。碧岫窺玄洞,玉灶煉丹砂。今日星津上,延首望靈槎。
  「從駕幸少林寺」
  陪鑾游禁苑,侍賞出蘭闈。云偃攢峰蓋,霞低插浪旂。日宮疏澗戶,月殿啟巖扉。金輪轉金地,香閣曳香衣。鐸吟輕吹發,幡搖薄霧霏。昔遇焚芝火,山紅連野飛。花臺無半影,蓮塔有全輝。實賴能仁力,攸資善世威。慈緣興福緒,于此罄歸依。風枝不可靜,泣血竟何追。
  「石淙」
  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嶠金巒鎮紫微。均露均霜標勝壤,交風交雨列皇畿。萬仞高巖藏日色,千尋幽澗浴云衣。且駐歡筵賞仁智,雕鞍薄晚雜塵飛。
  「臘日宣詔幸上苑」
  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贈胡天師
  武則天
  高人葉高志,山服往山家。
  迢迢間風月,去去隔煙霞。
  碧岫窺玄洞,玉灶煉丹砂。
  今日星津上,延首望靈槎。

駱賓王對武則天的批評

  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 駱賓王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后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辟,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君之愛子,幽之于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嗚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漦帝后,識夏廷之遽衰。敬業皇唐舊臣,公侯冢子,奉先帝之成業,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興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豈徒然哉。是用氣奮風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爰舉義旗,以清妖孽。南連百越,北盡三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匡復之功何遠!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喑嗚則山岳崩頹,叱咤則風云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公等或居漢地,或協周親。或膺重寄于話言,或受顧命于宣室。言猶在耳,忠豈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勛,無廢大君之命,凡諸爵賞,同指山河。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遺后至之誅!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聞。

越劇劇目《則天皇帝》

  歷史劇。吳琛(執筆)、王文娟、孟云棣1959年創作

  寫唐太宗逝世,才人武媚娘被禁安業寺為尼。高宗繼位,召武媚娘入宮為妃。王皇后生妒,用蠱惑妖法算計媚娘,為內侍劉承德揭穿,高宗怒欲廢后,元老上官儀、徐敬業等勸阻,并誣媚娘。媚娘進行反詰,徐遭貶為柳州司馬。媚娘晉封皇后,助帝革新政事。上官儀連結太子李賢,諫帝廢武后。武后察知,廢李賢而立李哲。高宗死,武后因李哲庸懦,廢為廬陵王,自臨朝稱則天皇帝。徐敬業、敬猷兄弟起反,并使駱賓王草檄討武后。武后平亂后采取設女科、立銅柜、開言路、親出巡、理民冤等革新吏治之舉。唐宗室不服,偽托奉李哲敕書謀反。武后召回李哲,瓦解政變,但見李哲懦弱如故,擬禪位于外姓。狄仁杰告以祖宗之法不能輕改,武后不得已,仍立李哲為太子,繼己之位。
  上海越劇院二團于1959年6月,首演于上海藝術劇場。吳琛、徐玉蘭導演,顧振遐編曲,蘇石風、顧大良舞美設計,陳利華服裝造型設計,明道宣燈光設計。王文娟飾武則天、鄭忠梅飾唐高宗、吳小樓飾上官儀、徐慧琴飾徐敬業、徐玉蘭飾狄仁杰。劇作者根據史料,著力表現武則天雄才大略的政治家風度,受到文藝界的好評。王文娟扮演的武則天具有豪邁的氣魄和機智果斷的性格,亦受行內贊賞。《上海戲劇》1960年5月號發表了該劇劇本。上海文藝出版社于1960年8月出版了該劇的單行本。1961年河南豫劇院將此劇移植演出。吳素秋主演的京劇《則天女皇》亦據此劇改編。

武則天年表

  公元624年,武則天出生。
  公元636年,武則天被選入后宮,成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封“才人”。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病死,武則天被迫入感業寺為尼。
  公元650年,唐高宗李治將其接回宮中。
  公元655年,李治立武則天為皇后。
  公元659年,武則天利用朋黨案,將勁敵長孫無忌除掉。同年,武則天開始重新編修《姓氏錄》。
  公元666年,李治封禪泰山。
  公元684年,武則天第三子李顯即位,旋即被武則天廢掉。四子李旦即位,但被武則天鎖入深宮,不得參政。
  公元684年,徐敬業等人起兵反對武則天,不久便被鎮壓。
  公元690年,武則天正式稱帝。自號“圣神皇帝”,改國號為周。
  公元704年,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被迫武則天退位。
  公元705年,退位不久后的武則天病逝。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武則天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武則天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族譜錄紀念網
 
發表話題:
標題:
 
內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