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姓氏:

拼音:  

2008-03-06

255543次

3人

3個

88個

1526人

141部


站長: [申請站長] 管理員:   [申請管理員]

[ 字號: ]

考略


姓源:(1)與戰國衛人嚴仲子(名遂,字仲子)同宗,傳為古嚴國之后。


   (2)東漢明帝名莊,莊姓避諱天子名諱改姓為嚴。


郡望:天水,馮翊。


名人:戰國衛有嚴遂。東漢有嚴光(原姓莊) 。唐有嚴維。南宋有嚴羽。清有嚴復。


 


 


 


一、姓氏來源 
  由莊姓得來,戰國時期楚國一位君王叫侶,死后溢號莊王。他的子孫便以莊為姓,相傳到東漢時,漢明帝叫劉莊,為了避諱天子的名字,姓莊的人就改為姓嚴。 
  
二、郡望堂號 
  漢置天水郡,現在甘肅省通渭縣。 
  望出天水、馮詡、華陰 

三、歷代名人 
  嚴彭祖——字公于。漢朝下邱人。精通“四書”、“五經”,對《公羊春秋》的解說尤為出名。他廉直不事權貴。人或勸其少自勉強,他說:“凡通經術,固當修行。何可委曲從俗,茍求富貴乎!”竟以太傅官終。 
    嚴復——字又陵,號幾道。近代中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 
  曾赴英國留學,入格林尼次海軍大學,親身觀察英國的社會制度,研究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辨析“西學”與“中學”的異同。歸國后,在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執教達20年。中日甲午戰爭后,在天津《直報》先后發表《論世變之亟》、《原強》、《救亡決論》、《辟韓》等論文,主張向西方學習,提倡新學,實行改良,認為培養民力、民智、民德,是使中國富強的根本辦法。 
  禁止鴉片與纏足而崇尚武精神,廢除八股而提倡西學,廢除專制政治而實行君主立憲,又譯述赫肯黎的《天演論》,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觀點,喚起國人救亡圖存,對當時思想界影響很大。曾主辦天津《國聞報》。,翻譯《原富》、《群學肄言》、《群己權界論》及《穆勒名學》、《法意》、《名學淺說》等書,較有系統地介紹和傳播了西方資本主義的文化,成為近代中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譯著有《侯官嚴氏叢刊》,《嚴譯名著叢刊》等。 
    嚴慶澎——江蘇省吳縣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新晚報》負責人。他業余從事文藝創作,以唐人的筆名著有《金陵春夢》,以阮朗的筆名著有《香港風情》,以顏開的筆名著有《詩人郁達夫》等小說、劇本數十種。1981年逝世,終年63歲。 
    嚴濟慈---字慕光, 1901年1月23日(光緒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四)生于浙江省東陽縣維風鄉下湖嚴村,1996年11月2日逝世于北京。1923年夏,嚴濟慈以第一名畢業于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數理化部,且同時畢業于東南大學物理系,獲理學士學位,并成為東南大學第一名畢業生。1923年自費赴法國留學。于1925年夏獲數理碩士學位。1927年6月,嚴濟慈獲得法國國家科學博士學位。1927年8月,嚴濟慈回到上海,擔任上海大同大學、中國公學、暨南大學和南京第四中山大學的物理、數學教授,并兼任正擬建中的中央研究院理化實業研究所籌備委員。從1929年初起,嚴濟慈在巴黎大學光學研究所和法國科學院電磁鐵實驗室從事了兩年研究工作,1930年底,應北平研究院院長李石曾之邀,接替李書華出任物理研究所所長。 嚴濟慈在領導物理學研究所工作的同時,還創建了北平研究院鐳學研究所,著力培養青年人才,開創了中國的放射化學研究。自1932年起,嚴濟慈兼任鐳學研究所所長。1935-1938年當選為法國物理學會理事,1945年6月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國有關學術機構講學一年,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當選為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1949年9月初,嚴濟慈出任中國科學院辦公廳第一任主渭嬗τ夢錮硌芯克ぁ?955年6月1日召開了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大會,嚴濟慈被選聘為物理學數學化學部學部委員。1961年嚴濟慈出任科大副校長,新中國成立后,他先后擔任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科聯)秘書長(1950-1958)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書記處書記(1958-1980)、副主席(1980-1986)、名譽主席(1986-1996),中國物理學會和中國光學學會名譽理事長等。1988年,他獲得法國總統密特朗授予的軍官級法國榮譽軍團勛章。1996年11月2日嚴濟慈因病逝世于北京,享年96歲。 

嚴家淦(gàn)(1905年10月23日-1993年12月24日)乳名雨蓀,初名靜波,號蘭芬,字靜波,江蘇吳縣人。臺灣前“總統”。少時曾就讀于木瀆小學,1926年畢業于上海圣約翰大學。1931年任京滬杭甬鐵路管理局材料處長。1939年調任福建省政府建設廳長、財政廳長,因設計推行“田賦征實”制度,名噪一時。1966年被任命為中華民國副總統兼行政院院長,后蔣介石去世,接替其完成總統任期。

   嚴  
  (百家姓典故)  
   嚴氏以謚為姓 系承春秋季連  
 “莊”與“嚴”兩個字,經常被連在一起使用,表示一種無比肅敬的意思。  

  莊嚴二姓 關系親密  

  奇妙的是,以這兩個字來表示的姓氏,實際上也有十分密切的關系——有的嚴姓是莊姓改來的,所以有一部分姓嚴的人,根本就和莊姓是一家人,二姓之間的關系,真是親密萬分。  

  莊、嚴二姓的的奧妙關系是這樣形成的:據《正字通》的記載,漢明帝的名字叫做劉莊,按照當時的習慣,為了避諱天子的名字,一些本來姓莊的人,像名滿四海的一代高士莊光和大學者莊忌等,都改姓為嚴,變成了后世大家所熟知的嚴光和嚴忌。據說,這兩位當代名人改姓為嚴之后,許多姓莊的人都紛紛仿效,就此以嚴為姓。至于他們在決定改姓的時候,為什么不用別的姓,而要采用嚴字,后世推測,大概也跟莊、嚴兩個字經常被連在一起使用有關系。  

  莊姓改為嚴姓這件事,是發生在西漢明帝的時候,也就是距離現在差不多1900年以前。那么,在此之前,中國難道就沒有“嚴”這個姓氏嗎?  

  關于這個問題,《姓纂》所提供的答案是這樣的:“嚴姓,楚莊王支孫以謚為姓;后漢莊光,避明帝諱并改為嚴。”  

  這段記載指出,早在春秋時代的楚國,就是楚王的后代以嚴為姓。楚國本來姓羋,是顓頊玄孫陸終的第六個兒子季連的后裔,則嚴姓自然也是顓頊的后代了。不過,嚴氏的得姓,跟其他大姓有一個顯著的不同,就是他們既非以國為氏,亦非因官命姓,而是“以謚為姓”。  

  嚴姓,既然是早在春秋時就有了的,則后來漢代由莊姓改來的那些姓嚴的人,說起來好像應該跟原來的嚴姓沒有什么關系,但是妙就妙在這里,莊姓是出自楚王,而嚴姓又為楚莊王的支孫所創,則推算起來,莊、嚴兩姓豈非同出一源?怪不得漢代的莊光和莊忌這些人會心安理得地就改姓為嚴,因為姓嚴與姓莊,就血緣上來說,實際上并沒有什么分別。  

  上面說到過,嚴光本來姓莊,后來因避明帝諱,才改姓為嚴,他的子孫也就此世代以嚴為姓,算起來還應該是這一支嚴姓的始祖。他是東漢初年的人,跟中興漢室的光武帝曾經是同學,兩人的交情非常好。光武帝即位后,嚴光改變姓名,隱身不見,光武帝想盡辦法明查暗訪,才把他找了回來,后來就發生了皇帝跟他同榻,他卻以足加帝腹,被太史認為是“客星犯帝座”而大驚小怪的故事。  

  光武以帝王之尊,雖然對這位素知其才具的老同學曲意奉承,但嚴光到底還是不肯做官。后來,他歸隱于富春山,耕釣以終。他當年垂釣的地方,并且被后人命名為“嚴陵瀨”,該處就是現在浙江省桐廬縣南邊的江濱。像這樣一位視富貴如賤土,但求清風明月的高士,怎不叫人敬慕萬分!他的子孫,又怎能不引以自豪自傲!  
  
    楚莊王之后裔 歷代人才輩出 
  
    莊,自古以來是一個代表端嚴肅敬的文字,而以莊為氏的家族,也名實相符,兩千多年來備受尊敬。  
      
    這個可敬的姓氏,家世的源流也十分悠長,早在距今兩千年以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得姓。這一點,熟悉歷史的人士一定都很清楚。因為,在歷史上的先秦時期,莊氏家庭就已經人才輩出,大名鼎鼎,像長久以來在傳統學術界舉足輕重的偉大思想家莊子,便是最為顯著的例子。  
      
    這么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根據考證,是春秋時代楚莊王的后裔,像《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在介紹莊姓時就指出:“莊姓,楚莊王之后,以謚為姓,楚有大儒莊生,六國時為蒙漆園吏;莊周,著書,號莊子;齊有莊賈,周有莊辛”,把莊周的身世源流,記述得清清楚楚。  
      
    實際上,莊氏家庭正是這樣來的。追本溯源,他們是楚國公族的羋姓后裔,而羋姓則傳自上古的顓頊帝。換言之,兩千多年來干千萬萬以莊為姓的人,毫無疑問都是最為光彩的炎黃子孫。  
      
    在莊氏的悠久歷史中,曾經發生過兩次對整個家族影響極為深遠的大變動。一次發生于戰國末期,一次發生于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東漢明帝時。  
      
    原來,戰國末期,當秦始皇以強大的軍隊橫掃諸侯時,有一位楚莊王的后裔莊嶠,在楚威王的座前官拜將軍,受命經略巴、黔中以西諸地。莊嶠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將領,他把勢力擴展到滇池,以兵威把這塊地方納入楚國的版圖。可是,當他準備歸報這番功績時,正好楚國的巴郡和黔中郡都被秦國所襲奪,塞斷了他的歸路,不得已,莊嶠只好率其眾在滇稱王,一直到秦始皇滅諸侯。楚國的這一支后裔仍然為西南夷的君長。逍遙于暴秦的淫威之外。后來,劉邦統一天下,他們終于降漢,其地并被置為益州郡,重回母親的懷抱。  
      
    這是史實,說明了后來歷史上所謂的西南夷之中,有一部份是楚國的后裔,而且是由莊氏的先人帶過去的。  
      
    莊氏和第二次大變動,影響更大,曾經造成了整個家族長時期的沒沒無聞。這項變動,就是《姓氏考略》所明載的:“漢明帝諱莊,故莊氏或改為嚴氏。”  
      
    在過去的專制時代里,當皇帝的人是“天子”,為了避天子諱而改換人民的姓氏,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莊氏,正是在這種情形之下,改姓了嚴,并且自莊光(后改嚴光)開始,長時期為嚴氏所掠美。不過,莊、嚴二氏的一家人關系,倒是一直被公認不諱。  
      
     莊群,TEL-13906006541 2004年6月于中國廈門 .
               tel-13906000184



 

嚴氏溯源

 

姓氏起源:(1)與戰國衛人嚴仲子(名遂,字仲子)同宗,傳為古嚴國之后。        

          (2)由莊姓得來,春秋時期楚國有一位君王叫侶,死后溢號莊王。他的子孫便以莊為姓,相傳到東漢時,漢明帝叫劉莊,為了避諱天子的名字。避諱天子名諱改姓為嚴。                                                           ----戰國衛有嚴遂。東漢有嚴光(原姓莊)。唐有嚴維。南宋有嚴羽。清有嚴復。                                              郡望:漢置天水郡(今甘肅通渭)、馮翊郡(今陜西大荔)、華陰(今陜西華縣)

大約公元前27世紀,中國中原地區的華夏民族開始建立起最早的國家政權——一種酋邦,并產生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位君主。這位君主的稱號,就叫做“黃帝”。黃帝本姓公孫,他的父親原是統治今河南省新鄭一帶的有熊國的君主,名叫少典。少典娶有蟜氏部族的女子附寶為妻。 傳說附寶與少典成婚后,某夜在郊外田間散步,抬頭仰望天空,欣賞滿天星斗。突然天空發出一道萬丈光芒,如閃電,似銀蛇,繞著北斗七星旋轉不停。最后,這道光芒由天而降,竟落到附寶身上。附寶只感到腹中忽然一動,后來就因此有了身孕。與一般女性懷孕不同,附寶足足懷胎24個月,才在一個叫軒轅的地方(在河南新鄭西北,一說在山東曲阜)產下一位圣嬰,他就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黃帝。

 黃帝最初隨父親少典姓公孫,并繼承了有熊氏的稱號,因生在軒轅,就取名叫“軒轅”。后來,黃帝成為部族首領,他的部族主要活動在姬水流域,他因此又以姬為姓。黃帝的姬姓部族興起之日,正值原來統治中原、與黃帝有血緣親屬關系的炎帝部族走向衰落之時。黃帝利用這一大好時機,聯合其他中原部族,“振德修兵”,組織了一支強大的軍隊,然后向炎帝部落發動了——次猛烈的進攻。經過一場空前血戰,黃帝打敗了西方的炎帝部落,“誅炎帝而兼其地”。緊接著,黃帝又率部消滅了東夷蚩尤部落,并經過一系列南征北戰,第一次統一了中國大地上的大部分原始氏族、部落和民族,建立了中原華夏民族最早的原始國家政權——酋邦。黃帝自然成為這個新興的早期國家政權的君主,被尊為帝。當時被征服的各氏族和部落,都遵從黃帝的號令,成為黃帝統治下的子民。而黃帝又把自己的眾多兒子、親信、貴族分派到四方,去監督、管理天下臣民。久而久之,黃帝與酋邦內務原始部族的關系,便由領袖與臣屬關系演變為父子親屬關系。各部族的成員,都認黃帝為父,他們的后裔子孫和分衍的各個姓氏,便也遠溯黃帝為始祖。這樣,黃帝不僅成為姬姓,而且也成為包括朱姓在內的整個中華民族的大始祖。黃帝的酋邦統治著當時天下近萬個小邦國,實際上是很多原始的部族。他制訂了許多制度,他統治的時代是幾千年來被中國歷代政治家們所歌頌的文明典范。據《淮南子》等書記載,黃帝時代,中原華夏地區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民幸福長壽;社會安定,強不凌弱,眾不欺寡,貴賤平等相待;法律簡明不繁,官員公正無私,君臣上下同心;甚至出現了道不拾遺,夜不閉戶,城郭不關,邑無盜賊,人們互相謙讓,各族和平共處的太平景象。傳說黃帝在位100年,活了111歲才去世,葬在橋山,其墓即今陜西省黃陵縣北橋山的黃帝陵。

 黃帝娶了4位夫人,生了25個兒子。其中,正妃累祖生2子:昌意、玄囂。昌意一支,居住在若水——今青海墨曲、四川若爾蓋和岷江上游—帶。 姓氏學權威經典《元和姓纂》上就明確記載說:“朱,顓頊之后。” 帝顓頊,姓姬,名顓頊,號高陽,屬于黃帝、昌意一支。 傳說當年黃帝長子昌意因才德低下,不足繼承帝位,被降職到西南若水流域做諸侯。昌意被調派若水后,娶當地土著蜀山氏酋長之女昌仆為妻,在這里成家、立業、定居。《大戴禮·帝系》和《帝王世紀》都說,昌意的正妃昌仆又名女樞,某晚看到天空有“瑤光之星貫月如虹”的異象,并因此心有所感而懷了身孕,后來便生下了朱姓血緣遠祖顓頊。但《山海經·海內經》對此又有不同的記載,認為顓頊是黃帝曾孫、昌意之孫,并說顓頊之父為韓流。《山海經》為上古南方人記南方事的奇書,所記當更為真實可信。顓頊像他的祖先黃帝一樣,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大圣大賢之人。他出生在若水,少年時隨著部族不斷順黃河流域東遷,后加入少昊東夷部落,定居于窮桑(今山東曲阜縣)一帶,因此又號窮桑氏。顓頊少負大才,年僅10歲,便成為東夷部落首領少昊的得力助手,20歲時,便繼承少昊的帝位,成為東夷部落酋邦的首領,建都窮桑。此后,顓頊又率領他的部族向西遷徙,挺進中原。在這里,顓頊先與來自西北的共工部落大戰一場,打得“天柱折,地維絕”,終于將共工氏趕到南方。接著,顓頊又兼并了大批中原華夏集團’的小邦國,最后統一了四方,繼承了他祖先黃帝的帝位,做了中原華夏酋邦的君主,遷都中原的帝丘(今河南濮州市西南顓頊城)。《帝王世紀》、《皇覽》等書記載,顓頊于公元前2514年登帝位,執政78年,享年98歲時才去世,葬在東郡濮陽頓丘城南廣陽里(今河南內黃縣梁莊鄉)。而《山海經》則說葬于漢水上游的鮒魚山(或作務隅、附禺)。《春秋命歷序》還記載,顓頊高陽氏曾傳位20代,統治中原350年。 顓頊死后,被尊為中國上古五帝之一,又被尊為五方之神中的北方之神,故典籍又稱他為北帝、黑帝。從顓項到晏安——朱姓的遠古祖先當年北帝高陽顓頊娶鄒屠氏、騰隍氏兩位夫人,生了很多子女,見于史書記載的就有姒鯀、駱明、窮蟬、季禺、‘罐頭、瘦約、伯服、禱杌等。其中,顓頊的次妃騰隍氏又名叫女祿,她生了2個兒子:稱、禺。稱,有的史書上也寫作“伯稱”,字伯服。稱的兒子叫老童,有的史書也寫作“卷章”。老童娶根水氏部族的女子驕福為妻,生了重黎和吳回。 顓頊的這一支后裔,自稱至吳回,因系庶出,沒能承繼顓頊的帝位,并逐漸向南遷徙,到重黎和吳回兄弟時,已遷徙至我國南方。在中國遠古時期,部族首領的名字也往往就是部族的名字。老童的大兒子重黎,就是因為擔任了重黎部族政權的酋長,才以部族名取名。作為顓頊的一個分支后裔,重黎被當時的中原華夏酋邦君主帝嚳任命為火正——遠古時期為酋邦政權掌管火的官職。遠古時火官官名叫祝融,所以人們又以官代名,稱重黎為祝融。但重黎經常受到帝嚳集團的排擠。當時,帝嚳派祝融重黎到南方去鎮壓強大的反叛部落共工氏,后卻以平亂不力為借口,殺了重黎,另改任重黎的弟弟吳回接任火正祝融一職。這樣,吳回也被稱為祝融氏。吳回代兄為祝融氏,繼續率他的部族南下與共工氏作戰。后來終于鎮壓了共工氏的叛亂,但吳回卻也死在南方,葬在南方衡山之陽的祝融峰(今湖南衡山)。祝融去世后,被尊為傳說五方帝中南方炎帝的輔佐——火神。在朱姓歷史上,祝融的地位遠遜于黃帝、顓頊、晏安、曹俠。 祝融吳回死后,他的子孫和部族成員大都北返中原。后來,祝融部族不斷裂變出眾多分支,形成歷史上著名的“祝融八姓”。

 祝融吳回生子陸終。陸終在歷史上有重要地位, 陸終娶了一位奇特的夫人,名叫女媸(也作女賾),她來自一個叫鬼方氏的西南部族。這位奇特的女人懷了一胎,孕3年 (有的說是11年)之久還沒生出,于是做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剖腹產,竟取出6個兒子。3個從左脅下取出,3個從右脅下取出。陸終的6個兒子分別是:樊、惠連、(竹錢)、萊言、晏安、季連。六兄弟后采都封疆立國開姓,其中樊封昆吾,后裔形成己姓;惠連封參胡,后裔形成董姓;筏封大彭,后裔形成彭姓;萊言封鄶,后裔形成壇姓;晏安封曹,后裔形成曹姓;季連封楚,后裔形成羋姓。歷史上把這6個姓再加上從彭姓分出的禿姓和從曹姓分出的斟姓,合稱“祝融八姓”。

其中羋姓至春秋時,羋侶為楚王,謚號莊王,史稱楚莊王,其支庶子孫(嫡長子、長孫之外的嫡系及庶出子孫)以莊為氏。在先秦時期,莊氏家庭就已經人才輩出,大名鼎鼎,像長久以來在傳統學術界舉足輕重的偉大思想家莊子,便是最為顯著的例子。這么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根據考證,是春秋時代楚莊王的后裔,像《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在介紹莊姓時就指出:“莊姓,楚莊王之后,以謚為姓,楚有大儒莊生,六國時為蒙漆園吏;莊周,著書,號莊子;齊有莊賈,周有莊辛”,把莊周的身世源流,記述得清清楚楚。實際上,莊氏家庭正是這樣來的。在莊氏的悠久歷史中,曾經發生過兩次對整個家族影響極為深遠的大變動。一次發生于戰國末期,一次發生于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東漢明帝時。原來,戰國末期,當秦始皇以強大的軍隊橫掃諸侯時,有一位楚莊王的后裔莊嶠,在楚威王的座前官拜將軍,受命經略巴、黔中以西諸地。莊嶠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將領,他把勢力擴展到滇池,以兵威把這塊地方納入楚國的版圖。可是,當他準備歸報這番功績時,正好楚國的巴郡和黔中郡都被秦國所襲奪,塞斷了他的歸路,不得已,莊嶠只好率其眾在滇稱王,一直到秦始皇滅諸侯。楚國的這一支后裔仍然為西南夷的君長。逍遙于暴秦的淫威之外。后來,劉邦統一天下,他們終于降漢,其地并被置為益州郡,重回母親的懷抱。這是史實,說明了后來歷史上所謂的西南夷之中,有一部份是楚國的后裔,而且是由莊氏的先人帶過去的。莊氏和第二次大變動,影響更大,曾經造成了整個家族長時期的沒沒無聞。這項變動,就是《姓氏考略》所明載的:“漢明帝諱莊,故莊氏或改為嚴氏。”民間俗語:“莊嚴同一姓”,“莊嚴一家親”。 據《正字通考》的記載,漢明帝的名字叫做劉莊,按照當時的習慣,為了避諱天子的名字,一些本來姓莊的人,像名滿四海的一代高士莊光和大學者莊忌等,都改姓為嚴,變成了后世大家所熟知的嚴光和嚴忌。據說,這兩位當代名人改姓為嚴之后,許多姓莊的人都紛紛仿效,就此以嚴為姓。嚴光本來姓莊,后來因避明帝諱,才改姓為嚴,他的子孫也就此世代以嚴為姓,算起來還應該是這一支嚴姓的始祖。他是東漢初年的人,跟中興漢室的光武帝曾經是同學,兩人的交情非常好。光武帝即位后,嚴光改變姓名,隱身不見,光武帝想盡辦法明查暗訪,才把他找了回來,后來就發生了皇帝跟他同榻,他卻以足加帝腹,被太史認為是“客星犯帝座”而大驚小怪的故事。光武以帝王之尊,雖然對這位素知其才具的老同學曲意奉承,但嚴光到底還是不肯做官。后來,他歸隱于富春山,耕釣以終。他當年垂釣的地方,并且被后人命名為“嚴陵瀨”,該處就是現在浙江省桐廬縣南邊的江濱。像這樣一位視富貴如賤土,但求清風明月的高士,怎不叫人敬慕萬分!他的子孫,又怎能不引以自豪自傲!至于他們在決定改姓的時候,為什么不用別的姓,而要采用嚴字,后世推測,大概也跟莊、嚴兩個字經常被連在一起使用有關系。由莊改嚴,是當今嚴姓的主流。宋代為全國第99位大姓,占全國人口.16%,約12萬余人;當今列為全國第112位大姓,占全國人口0.14%,約180萬人。目前,嚴姓主要分布在蘇滬閩粵臺一帶。在福建列第78位、廣東列第79位大姓。


   歷代名人:
  嚴彭祖---字公于。漢朝下邱人。精通“四書”、“五經”,對《公羊春秋》的解說尤為出名。他廉直不事權貴。人或勸其少自勉強,他說:“凡通經術,固當修行。何可委曲從俗,茍求富貴乎!”竟以太傅官終。

嚴復---字又陵,號幾道。近代中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
  曾赴英國留學,入格林尼次海軍大學,親身觀察英國的社會制度,研究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辨析“西學”與“中學”的異同。歸國后,在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執教達20年。中日甲午戰爭后,在天津《直報》先后發表《論世變之亟》、《原強》、《救亡決論》、《辟韓》等論文,主張向西方學習,提倡新學,實行改良,認為培養民力、民智、民德,是使中國富強的根本辦法。
  禁止鴉片與纏足而崇尚武精神,廢除八股而提倡西學,廢除專制政治而實行君主立憲,又譯述赫肯黎的《天演論》,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觀點,喚起國人救亡圖存,對當時思想界影響很大。曾主辦天津《國聞報》。,翻譯《原富》、《群學肄言》、《群己權界論》及《穆勒名學》、《法意》、《名學淺說》等書,較有系統地介紹和傳播了西方資本主義的文化,成為近代中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譯著有《侯官嚴氏叢刊》,《嚴譯名著叢刊》等。
嚴慶澎——江蘇省吳縣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新晚報》負責人。他業余從事文藝創作,以唐人的筆名著有《金陵春夢》,以阮朗的筆名著有《香港風情》,以顏開的筆名著有《詩人郁達夫》等小說、劇本數十種。1981年逝世,終年63歲。

嚴濟慈---字慕光,1901年1月23日(光緒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四)生于浙江省東陽縣維風鄉下湖嚴村,1996年11月2日逝世于北京。1923年夏,嚴濟慈以第一名畢業于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數理化部,且同時畢業于東南大學物理系,獲理學士學位,并成為東南大學第一名畢業生。1923年自費赴法國留學。于1925年夏獲數理碩士學位。1927年6月,嚴濟慈獲得法國國家科學博士學位。1927年8月,嚴濟慈回到上海,擔任上海大同大學、中國公學、暨南大學和南京第四中山大學的物理、數學教授,并兼任正擬建中的中央研究院理化實業研究所籌備委員。從1929年初起,嚴濟慈在巴黎大學光學研究所和法國科學院電磁鐵實驗室從事了兩年研究工作,1930年底,應北平研究院院長李石曾之邀,接替李書華出任物理研究所所長。 嚴濟慈在領導物理學研究所工作的同時,還創建了北平研究院鐳學研究所,著力培養青年人才,開創了中國的放射化學研究。自1932年起,嚴濟慈兼任鐳學研究所所長。1935-1938年當選為法國物理學會理事,1945年6月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國有關學術機構講學一年,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當選為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1949年9月初,嚴濟慈出任中國科學院辦公廳第一任主渭嬗τ夢錮硌芯克ぁ?955年6月1日召開了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大會,嚴濟慈被選聘為物理學數學化學部學部委員。1961年嚴濟慈出任科大副校長,新中國成立后,他先后擔任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科聯)秘書長(1950-1958)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書記處書記(1958-1980)、副主席(1980-1986)、名譽主席(1986-1996),中國物理學會和中國光學學會名譽理事長等。1988年,他獲得法國總統密特朗授予的軍官級法國榮譽軍團勛章。1996年11月2日嚴濟慈因病逝世于北京,享年96歲。
   嚴乃欽---革命烈士,1903年出生于惠來,曾任紅軍47團獨立大隊長,1932年于隆江陳隴犧牲;

   嚴蒜頭---革命烈士,1900年出生于惠來,曾任紅軍47團連長,于1934年在大南山梅仔瀝犧牲。
  (“祝融八姓”晏安曹姓后裔---潁西倪氏倪顯偉為太平洋建設集團董事局主席嚴介和老師收集整理)
標簽:    YAN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嚴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嚴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族譜錄紀念網
查看更多討論帖>>
點擊 回復 標題 作者 最后回復 回復時間
1469 0 尋曾在武漢四中任職數學老師的 嚴勉之老師 yaoyao118100 yaoyao118100 2021-09-01 11:02
1339 0 尋曾在 武漢第四中學任職數學老師的嚴勉之老師 yaoyao118100 yaoyao118100 2021-09-01 10:36
2859 6 尋祖 ymzwh 公益館管理員 2021-06-01 16:51
2661 2 有沒有湖北天門的嚴氏族譜? yanhengzhuo 公益館管理員 2021-02-18 17:21
1485 0 字輩尋宗 莊周蝶夢 莊周蝶夢 2020-10-02 10:15
 
發表話題:
標題:
 
內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1. <strike id="o16n2"></strike>

          <table id="o16n2"><legend id="o16n2"><ins id="o16n2"></ins></legend></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