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略考-拜津姓-姓氏淵源
拜津[拜津,讀音作bài jīn(ㄅㄞˋ ㄐㄧㄣ),滿語為“Baijin”]←相關的滿文顯示不出來者,請安裝《圓點滿文印刷體字庫》。
一.姓氏用字:
滿文
二.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于滿族,出自明朝時期滿族拜察部拜津氏族,屬于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拜津氏,亦稱拜晉氏,滿語為Baijin Hala,漢義“稍微、少許”,是拜察部的一個小分支,由于人口少,稱為“拜津”。金國時期,拜察部居于拜察河流域(高涼河,今西拉木倫河上游拜查泊),拜津氏部族后隨部轉居至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一帶地區。
清朝中葉以后,滿族拜津氏多冠漢姓為白氏、拜氏、柏氏、晉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三.各支始祖:
資料有待補充。
姓氏略考-拜津姓-遷徙分布
四.遷徙分布:
拜津氏復姓是典型的滿族姓氏,是拜察部的一個小分支,歷史悠久,今仍在稱呼使用,亦多漢化為白氏、拜氏、柏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遼東、吉林烏喇為郡望。
五.郡望堂號:
1.郡望: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曾改稱遼東國;十六國時期的后燕國末期,其地歸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于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后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后金(清)所并。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于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吉林烏喇:今吉林省吉林市。吉林烏喇為滿語地名,意為“沿江之城”。因明清兩代為固戍邊,抵御外侵,在此設廠造船,又稱“船廠”。殷、周時期,吉林已有氏族部落。秦朝以前居住著滿族祖先“肅慎人”,漢朝時期稱“挹婁”,北魏時期稱“勿吉”,隋、唐兩朝稱“粟末靺鞨”,遼國時期為遼東京道所轄,后改稱“女真”。北宋政和五年(丙申,公元1115年),女真族人建立了金國,滅遼國后,吉林成為金國領地。明朝時期,吉林隸屬海西女真烏拉部統轄,為“烏拉國”。明萬歷四十一年(癸丑,公元1613年),吉林歸屬佟·努爾哈赤統治,成為后金政權的領地。清康熙十年(辛亥,公元1671年),寧古塔副都統安珠瑚奉命率軍,籌建吉林城。清康熙十五年(丙辰,公元1676年),清政府調寧古塔將軍巴海移駐吉林城,吉林遂成清政府統轄松花江、烏蘇里江、黑龍江等流域的重鎮,成為這一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康熙大帝于清康熙十三年(甲寅,公元1674年)東巡吉林時,巡視水師營后揮筆作詩,名曰《松花江放船歌》。因其中有“連檣接艦屯江城”的詩句,故吉林市素有“北國江城”之稱。清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置永吉州,州治吉林。清乾隆十二年(丁卯,公元1747年),改永吉州為吉林廳。清光緒七年(辛卯,公元1881年),吉林廳升為吉林直隸廳,次年又升為吉林府。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將吉林府改為吉林縣。民國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改吉林縣為永吉縣,同時設立吉林市政籌備處。民國二十年(辛未,公元1931年)9月21日,日寇占領了吉林,并于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3月1日成立偽吉林省公署。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8月日寇投降,民國政府成立“吉林地方治安維持會”;同年10月中共吉林市委組織下成立吉林市政府,11月成立吉林省政府,省會設在吉林市。民國三十五年(丙戌,公元1946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從吉林市撤出,民國政府成立吉林省政府和吉林市政府。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3月9日吉林市再次被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3月10日吉林省政府從延吉市遷至吉林市,3月23日成立吉林市人民政府。1954年9月吉林省人民政府由吉林市遷往長春市。1958年將永吉、磐石、舒蘭、蛟河、樺甸等縣劃歸吉林市。1968年3月成立吉林市革命委員會。1980年撤消吉林市革命委員會,改稱吉林市人民政府,轄四個城區(船營區、昌邑區、龍潭區、豐滿區)、四個縣級市(磐石市、蛟河市、舒蘭市、樺甸市)、一個永吉縣、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
2.堂號:
遼東堂:以望立堂。
屯江堂:以望立堂,亦稱江城堂、船廠堂、吉林烏喇堂。
資料有待補充。
姓氏略考-拜津姓-家譜文獻
六.家譜文獻:
資料有待補充。
七.字輩排行:
資料有待補充。
姓氏略考-拜津姓-楹聯典故
八.楹聯典故:
資料有待補充。
姓氏略考-拜津姓-歷史名人
九.歷史名人:
資料有待補充。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拜津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拜津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