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荊川(1507—1561年),明代常州人,原名唐順之,因愛好荊溪山川,故號荊川。明嘉靖八年(1529年)二十三歲中進士,禮部會試第一,入翰林院任編修。一年后即告病歸里,閉門讀書二十年,于學無所不精。嘉靖初年與王慎中同為當代古文運動的代表,世稱“王唐”。后又與歸有光、王慎中三人合稱為“嘉靖三大家”。后人把王、唐、歸三人與宋謙、王守仁、方孝孺共稱為“明六大家”。 鄭振鐸先生在《中國文學史》中說:"唐宋八大家之說蓋始于唐順之"。著有《荊川集》、《勾股容方圓論》等著作。荊川先生不但是有名的文學家,同時他又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不僅兵法嫻熟,而且武藝高強。是有名的抗倭英雄,在抗倭戰斗中屢建奇功。刀槍騎射,無不嫻熟。抗倭名將戚繼光、俞大猷等曾向他學過槍法。荊川五十一歲那年被朝廷重新起用,任右僉都御史、兵部主事及鳳陽巡撫等職。自此,他親督海師狙擊倭寇,屢建奇功,后因久居海中,足腹盡腫,在赴任鳳陽巡撫途中,病重去世,終年54歲。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唐荊川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唐荊川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