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喜(1604年─1676年),字元吉,號震陽,祖籍山西洪洞,后至河北衡水,1576年其祖父尚繼官舉家遷往遼東海州(今遼寧海城)。生于 其父尚學(xué)禮,生于明萬歷二年(1574年),戰(zhàn)歿于明天啟五年(1625年),享年52歲。官至副總兵,長期鎮(zhèn)守遼東沿海一帶,是東江總兵毛文龍部下。1625年,帶領(lǐng)敢死隊由撫順赫圖阿拉城后身偷襲后金首都,不意事敗,后金調(diào)集數(shù)萬人馬救援首都,尚學(xué)禮與另三位副總兵及全體敢死隊成員陣亡亂軍之中。此事之后不久,努爾哈赤遷都沈陽。
尚可喜長兄尚可進,生于萬歷二十三年(1596年)亦為遼東名將,明崇禎六年(1633年)陣亡于對后金的作戰(zhàn)中。
尚可喜從軍后,效命于東江總兵毛文龍帳下。官至廣鹿島副將。及至1629年袁崇煥斬毛文龍,皮島總兵黃龍接任,黃龍于明崇禎六年(1633年)因后金大至自刎而死,繼而沈世奎接任。明崇禎七年(1634年),沈世奎誑尚可喜至皮島,意圖誣以罪名,加以謀害。此事為尚可喜部下許爾顯等人偵知,尚可喜遂有去意。于是,遣許爾顯、班志富諸部下前往沈陽,與后金接洽。皇太極聞之,興奮至極,大呼“天助我也”,并賜尚可喜部名“天助兵”。尚可喜攜麾下諸將、轄下五島軍資器械航海歸降。皇太極出城30里相迎,賞賜珍寶無數(shù),發(fā)還先前所俘虜?shù)那夷苷业降纳锌上布易宄蓡T共計27人(彼時后金所俘100余人,尚可喜二位夫人亂中自盡)。旋即封總兵官,隸漢軍鑲藍旗。
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加封孔有德恭順王、耿仲明懷順王、尚可喜智順王,此清初“三順王”。并將海州賜尚可喜為封地,家口舊部安置于此。受到皇太極極高禮遇。
松錦之戰(zhàn)中,從攻松山、杏山等地,立下戰(zhàn)功。后隨多爾袞征討朝鮮,迫使朝鮮國王李琮簽訂城下之盟。
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1644年)隨清軍入關(guān),隨豫親王多鐸南下,兵至湖北鄂州(今武昌),后回師海州。順治六年(1649年)官封“平南王”,賜金印、金冊,與“靖南王”耿仲明攜家口舊部進軍廣東。沿海州、山海關(guān)、天津、登州、武昌、岳陽、南韶、肇慶,最后直至廣州。行至武昌,由于部下違反軍法,靖南王耿仲明畏罪自裁,由其子耿繼茂接任,兩路大軍同歸平南王節(jié)制。清順治六年十月,平靖大軍抵達廣州,圍困城池長達10個月,最終攻下城池。廣州城當時人口大約40萬,死難者約五分之一。1650年年末,靖南王大軍移鎮(zhèn)福建。
尚可喜在廣州開府建第,故址為今廣州市越秀區(qū)的人民公園。平南王駐粵26年間,維持社會秩序,重建封建禮教,安撫明末遺民,大力發(fā)展學(xué)宮,促進農(nóng)業(yè)發(fā)展,捐資廣建佛寺容納明末出家學(xué)者。1655年首次上疏以“痰疾時作”請求歸老遼東,為順治皇帝以“全粵未定”挽留。在東南沿海打擊海盜,上書朝廷取消遷界禁海之命令,獲得當?shù)匕傩罩С帧I锌上苍趶V東私市私稅,“每歲所獲銀兩不下數(shù)百萬”,用以支付高昂的軍費開支。
康熙十二年(1673年),尚可喜第十一次疏請歸老遼東、留其長子安達公尚之信鎮(zhèn)守廣東。康熙準其歸老遼東,但朝廷以尚之信跋扈難制,下令撤藩。平南王登記造冊,準備舉族遷回海城。不想,平西王吳三桂接到三藩全撤的圣旨后,起兵反清,康熙帝命令尚可喜留鎮(zhèn)廣東,并加封尚之信為鎮(zhèn)南王、平南王次子尚之孝為平南大將軍。江南一帶群起響應(yīng)吳三桂,靖南王耿精忠亦起兵,云南、貴州、福建、江西、廣西等地皆為吳三桂統(tǒng)轄;廣東平南王麾下將領(lǐng)也有多人舉兵響應(yīng),沿海群島并起。平南王韜黔白發(fā)獨撐金甌,以廣東彈丸之地牽制十余萬叛軍無法全心北上,為中央政府平叛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期間,廣東數(shù)度危急,中央政府調(diào)集的人馬行至江西遇阻,二次調(diào)兵由簡親王率領(lǐng),行至江西再次遇阻。廣東十郡,已失其四,廣州城危如累卵,平南王甚至在后院堆滿柴火,欲在危急時刻舉火自焚。1675年,康熙帝再次下旨,晉封尚可喜為平南親王,以示褒獎。同年12月,自覺時日無多的尚可喜在廣州鎮(zhèn)海樓上召集畫師為自己繪了7幅畫像流傳后世。
康熙十五年年二月(1676年),尚之信發(fā)兵圍困其父府邸,奪取廣東最高指揮權(quán),響應(yīng)吳三桂叛亂。康熙十五年十月二十九日,平南親王尚可喜在廣州薨逝,享年73歲。康熙皇帝給謚曰“敬”。棺槨暫厝于廣州大佛寺,1681年歸葬海城鳳翔山,后又遷葬海城市八里鎮(zhèn)大新村文安山。
尚之信在“三藩之亂”中以觀望態(tài)度守衛(wèi)廣東,保存實力。降清后,襲爵平南親王,加封太子太保。1680年入京被康熙賜死,年52歲。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隨父尚學(xué)禮從軍戍守邊關(guān),清初三大漢人藩王之一。 1604年(明萬歷三十二年)農(nóng)歷八月初一(西歷1604年8月25日)生于海州衛(wèi)(今遼寧海城);
1623年(明代天啟三年)從軍;
1625年(明天啟五年)其父尚學(xué)禮偷襲后金首都未成,戰(zhàn)歿于陣;
1633年(明崇禎六年)長兄尚可進戰(zhàn)歿于陣;
1634年(明崇禎七年、后金天聰八年),率部航海棄明投金,部隊被封為“天助兵”,發(fā)還被俘人口,封總兵官,隸漢軍鑲藍旗;
1636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極改國號大清,改元崇德,加封“智順王”,移師海州;
1644年(清順治元年)尚可喜隨攝政王多爾袞入關(guān);
1645年(清順治二年)隨豫親王多鐸南下,揮師湖北,后復(fù)歸海州;
1649年(清順治六年)尚可喜被封為平南王,賜金冊、金印,率家口舊部南征廣東;
1650年(清順治七年)攻下廣州城,城中死者數(shù)萬,在廣州營建府邸;
1655年(清順治十二年)首次上疏歸老遼東,為順治皇帝挽留,上疏諫止遷界禁海獲準;
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第十一次上疏歸老遼東獲準,不意吳三桂于云南起兵反清,耿精忠舉兵響應(yīng),朝廷命令留鎮(zhèn)廣東。吳三桂致書尚可喜,勸其反清。尚可喜將吳三桂的勸反書呈報給朝廷,以表忠心;
1675年(清康熙十四年)朝廷加封尚可喜為平南親王,在廣州鎮(zhèn)海樓召集畫師繪七幅畫像傳世;
1676年(清康熙十五年)二月,尚可喜長子尚之信發(fā)兵圍困尚可喜府邸,響應(yīng)叛亂,同年十月二十九日(西歷1676年12月4日)尚可喜在廣州薨逝,享年73歲,康熙皇帝給謚曰“敬”,棺槨暫厝廣州大佛寺;
1681年,按照尚可喜的遺囑,歸葬海城。
對于清初的嶺南歷史發(fā)展來說,平南王尚可喜是—位舉足輕重的人物。尚可喜,字元吉,號 震陽,生于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原籍山西洪洞,后徙遼左海州衛(wèi),為明遼東廣鹿島副將。 天聰八年(1634),因受東江總兵沈世魁之加害而被迫降后金。后伐朝鮮,擊李自成,至順治六 年(1649)五月改封平南王,受命征廣東。從1650年入駐廣州到1676年病逝,尚氏控制嶺南政 壇20余年。作為清朝的降將,他一方面執(zhí)行著滿人統(tǒng)一中國的使命,忠于職守;另一方面,特殊 的“故明情結(jié)”,又使他在戰(zhàn)爭中對舊王朝遺民的屠殺,懷有幾乎令人無法置信的觸痛和負罪感。
尚可喜是清初冊封的重要藩王之一。對清王朝的建立,也同樣有著重要的影響,但學(xué)術(shù)界 對于該人物的研究,卻較少涉及。這大概與史料的相對不足,有一定的關(guān)系。1959年由中華書 局出版的《三十三種清代傳記綜合引得》,僅有三處提及了尚可喜。20世紀50年代,臺灣楚公 先生在文章中講述了“三藩之亂”中的尚氏家族內(nèi)部的矛盾斗爭及災(zāi)難(楚公:《檀度庵吊古》, 《中央日報》(臺灣),1959:2:2-7:),也引用了一定的地方史料。90年劉鳳云女士著《清代三 藩研究》一書,對該人物也有提及,認為“尚可喜矢志報國、忠于朝廷的明朗態(tài)度,不能不使人感 動。”(劉風云:《清代三藩研究》第203頁,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94年7月版)90年代后期, 蔡鴻生先生在《清初嶺南佛門事略》一書中,也進行了一些有關(guān)人物方面的研究,認為“尚可喜 佞佛”。(蔡鴻生:《清初嶺南佛門事略》第32頁,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版)伴隨著 近年來—些地方史料的日漸增多,特別是其本人親筆信的公諸于世,對于該人物的研究,可以進 一步深入。本文選擇從心理分析入手,有利于與當時社會的諸多現(xiàn)象發(fā)生聯(lián)系,也便于為清初 歷史研究,提供有用的參照。
尚可喜被冊封為平南王,發(fā)生于順治六年,即1649年,此后,便受命帶領(lǐng)清兵南征廣東。次 年二月,清軍攻至廣州城下,開始了長達九個月的圍城攻堅。至十一月,廣州城破。隨即就發(fā)生 了對嶺南歷史發(fā)展和對尚可喜本人來說都影響深遠的大屠殺事件—— —廣州“庚寅之劫”。 據(jù)清代官方史載,這場屠城,斬“兵民萬余”,又“追剿余眾至海濱,溺死者無算”。(周駿富 輯,《清代傳記叢刊》卷78之18,臺灣明文書局,1986年版)在廣東地方文獻《廣州城坊志》中, 轉(zhuǎn)引了方恒泰《橡坪詩話》的記載,亦曰:“……城前后左右四十里,盡行屠戮,死者六十余萬人。 相傳城中人士竄伏六脈渠約六七千人,適天雨,瀆溺幾盡,其所存僅二人,雙門底劉中山其一 也。”“止有七人躲入大南門甕城關(guān)帝廟神像腹中,得免誅戮。”(黃佛頤:《廣州城坊志》226頁, 221頁,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這場劫難無疑是令人震驚的,但也為我們考察平南王 的心態(tài)變化,提供了參照。
近年來翻譯出版的一些外籍人的筆記,也涉及到了這次屠城的一些基本史料,在此引出。 當時在華的意大利籍耶酥會士衛(wèi)匡國(Martin Martini,1614~1661),寫有《韃靼戰(zhàn)紀》一書,對廣州屠城的慘烈狀,記述曰:“大屠殺從11月24日一直進行到12月5日。他們不論男女老幼一 律殘酷地殺死,他們不說別的,只說:‘殺!殺死這些反叛的蠻子!'但韃靼人饒恕了一些炮手以 保留技術(shù)為自己服務(wù),又饒恕了一些強壯的男人,為他們運送從城里搶到的東西。最后,在12 月6日發(fā)出布告,禁止燒殺搶掠。除去攻城期間死掉的人以外,他們已經(jīng)屠殺了十萬人。” (杜文凱:《清代西人見聞錄》53頁,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85年6月版)
荷蘭使臣約翰·紐霍夫(John Nieuhoff)在其《在聯(lián)合省的東印度公司出師中國韃靼大汗皇 帝朝廷》一書中亦記述到:“韃靼全軍入城之后,全城頓時是一片凄慘景象,每個士兵開始破壞, 搶走—切可以到手的東西;婦女、兒童和老人哭聲震天;從11月26日到12月15日,各處街道 所聽到的,全是拷打、殺戮反叛蠻子的聲音;全城到處是哀號、屠殺、劫掠;凡有足夠財力者,都不 惜代價以贖命,然后逃脫這些慘無人道的屠夫之手。”(司徒琳著,李榮慶等譯《南明史》131頁,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版)這些當時在粵的外籍人的記述,更可能是依據(jù)自己的真實觀 察,記述了廣州城發(fā)生的事。均表明,震懾反叛(1646年清兵已經(jīng)首次攻陷廣州)的屠城行動持 續(xù)了一段時間。
血與淚、火與煙交織的17世紀的多數(shù)年份,都被中國人民的鮮血染紅,而公元1650年(華夏歷庚寅年),我們尤其不能忘記;這一年的冬天,尚可喜、耿繼茂作為清軍,根據(jù)主子的屠城命令,率領(lǐng)烏真超哈-鑲藍旗的清軍,對繁華的中國名城廣州進行十二日瘋狂屠城,慘絕人寰的程度相當于“揚州十日”,遠遠超過了倭人的南京大屠殺。[注解:《順治實錄》記載偽清屠城令:“其據(jù)城逆命者,并誅之。”清軍屠城布告:“諭南朝官紳軍民人等知道:...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盡行屠戮!...”《清史稿》:"國語謂漢軍“烏真超哈”",哪國的國語把“漢軍”叫做“烏真超哈”?當然不是漢語,而是滿語]
《劍橋中國明代史》“1650年秋末,清軍突破明朝在廣東和廣西的防御。11月24日(公歷),尚可喜終于攻克廣州,他使這座城市(它頑強地堅持了八個半月)遭受一次可怕的大屠殺。”而滿清立場的《四王合傳》、《清史稿》都說“圍合十閱月”,是指圍城日期跨了10個月份。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率清軍南征嶺嶠,史稱"兩王入粵"。在兩王平定粵地的過程中,尚可喜對羊城進行了殘暴的屠戮和劫掠。.
尚可喜一生與吳三桂不睦。在尚可喜晚年,駐守云南的平西王吳三桂起兵反清,滿清江山岌岌可危,駐守廣東的尚可喜與吳三桂火并。在援軍未到之際,他幾次準備在兵敗時“舉火自焚”或“上吊自殺”。1676年,尚可喜病死。世人惋惜,可說尚可喜眼中勝敗之重。
陵園
尚可喜陵園系清代平南敬親王尚可喜的墓葬,位于海城市八里鎮(zhèn)小新村東南的文安山上。整個陵園由王陵、祖陵、陵門、陳列室等組成,外有圍墻。占地面積約11400平方米。
尚可喜,字元吉,號震陽。于1604年生于海城,卒于1676年。明代天啟三年(1623年)從軍,天聰八軍(1634年)舉義,棄明歸順后金。皇太極在盛召見了尚可喜,授尚為總兵官,第二年被封為智順王。1644年,尚可喜隨攝政王多爾袞入關(guān)。1645年揮師湖北,1646年尚可喜被封為平南王,賜金冊、金印。1673年末,吳三桂于云南起兵反清,耿精忠舉兵響應(yīng)。吳三桂致書尚可喜,勸其反清。尚可喜將吳三桂的勸反書呈報給朝廷,以表中心。1675年,朝廷加封尚可喜為平南敬親王。1676年2月,尚可喜兒子尚之信參加了反清,尚可喜被軟禁,氣憤而終。1681年,按照尚可喜的遺囑,歸葬海城。
尚可喜戎馬一生,身經(jīng)百戰(zhàn),轉(zhuǎn)戰(zhàn)數(shù)萬里,為清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了汗馬功勞,在清代歷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
附“尚王墳”
清朝有個平南王,叫尚可喜,是河北省衡水市尚夏寨(安夏寨村)人,他家的祖墳在衡水宋家村東北,該墳地墓碑高大,古木參天,很是氣派。——摘自河北省《衡水市志》第877頁
■ 以上內(nèi)容由網(wǎng)友共享上傳,內(nèi)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nèi)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guān)領(lǐng)域?qū)I(yè)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nèi)容或修改錯誤內(nèi)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尚可喜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guān)注尚可喜吧的網(wǎng)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