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尋根溯祖 1、出自風姓,是上古伏羲氏的后代。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其中遠古伏羲氏的后人被封于宿(今山東省東平縣東),并建立宿國。其公族后代遂以國名為姓,稱宿姓。 2、后魏時,有叫劉子義的,因對后魏有功,被賜為宿氏。 3、北魏時,有宿六斤氏改姓宿。 二、郡望堂號 【堂號】 "太原堂":漢朝時有宿倉舒,7歲時遇到了荒年,他怕父母餓死,就要求父母把他賣給了王家。王家仍然讓他姓宿。后來宿倉舒做了上黨太守,回家鄉尋找母親。經過太原南廊時,恰巧與母親相遇,遂迎母歸養。 【郡望】 東平郡:漢、晉時在古梁國之地置東平國,南朝宋時改為東平郡。相當今山東省東平、泰安一帶。 三、歷史名人 宿 石:后魏吏部尚書。字幼聰明能干,為人忠義。他13歲時就在朝中作官,受到大小官員的贊揚。后來被王室看中,將他選為駙馬,娶了上谷公主,升做吏部尚書,并被封為太原王。 宿 進:明朝人。正德年間官至刑部員外郎。他為人忠耿,疾惡如仇。當時劉瑾專權,他曾三次彈劾,沒有結果,后來劉瑾圖謀不軌,張永參奏,才把劉瑾處死。這時,宿進除了彈劾依附劉瑾的大臣王敞等人外,并建議對因反對劉瑾而死的人要從優撫恤,揭發劉瑾罪行的人要給予獎勵,因此得罪了武帝,被廷杖革職。 宿瘤女:戰國時齊國東郭采桑之女。齊閔王出游至東郭,百姓盡往觀之,唯宿女采桑如故,王召問之,遂立為后。
姓氏來源:
1、源于風姓,出自上古伏羲氏的后代,屬于以國名為氏。
據史籍《潛夫論·志氏姓》的記載:“伏羲姓風,其后封任、宿因、須朐、顓臾四國,實司大朐與有濟之祀。”
據史籍《元和姓纂》、《左傳》的記載,宿氏的前身,是伏羲氏時期的一個方國,名叫宿因國,地理位置在今山東省的泰安市東平縣一帶,主要負責守護和祭祀大朐山(今泰山古稱)。
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后,追封前代圣君的后人,將伏羲氏的裔孫再次封于宿(今山東省東平縣東),并建立宿國。并封為子爵,史稱宿子國。《風俗通》載:周朝封立風姓國于宿(今山東東平縣)。其公族后代遂以國名為姓,稱宿姓,為當今宿氏的正宗。
周武王封伏羲之后于宿乃有,密、宿、須句、顓、叟。叟氏、顓叟氏、東氏、東蒙氏、胊氏、須胊氏、宿氏、罔氏、密氏。伏氏、虙、宓氏、服氏、犧氏、戲氏、希氏、包氏、(女包)氏、鮑氏等四十六個姓氏。伏羲之弟郝骨氏:郝、郝骨氏等二個姓氏。共有四十八個姓氏。
宿子國在春秋時期先被宋國吞滅,其后境地又被魯國強占,最終成為了魯國的一個邑地,筑有宿城,成為諸侯祭祀泰山的接待站。
在宿子國滅亡之后,其公族后代多有以故國名稱為姓氏者,稱宿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宿氏正宗,正確的姓氏讀音作xǔ(ㄒㄩˇ),今音讀作sù(ㄙㄨˋ)亦可。
故宿氏后人奉伏羲氏為宿姓的始祖。
伏羲是傳說中人類文明的始祖,被尊為“三皇”之首。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記載:“故瀆東經成紀縣,故帝太皞庖犧所生之處也。”司馬貞:“母曰華胥,履大人跡于雷澤而生庖羲于成紀。”),建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陽縣),死后亦葬于淮陽。因風而生,故為風姓。杜預曰:“太皓伏羲氏,風姓之祖也。”
相傳,三皇之首燧人氏,發明鉆木取火,以備火化,熟食保健。妻子華胥氏,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子。有一天,她去雷澤郊游,在游玩途中發現了一個大大的腳印。出于好奇,她將自己的腳踏在大腳印上,當下就覺得有種被蛇纏身的感覺,于是就有了身孕。而令人奇怪的是,這一懷孕就懷了十二年。后來就生下了一個人首蛇身的孩子,這就是伏羲。當地的人為了紀念伏羲的誕生,特將地名改為成紀,因為在古代,人們把十二年作為一紀。據史學家考證,古成紀就是今天的天水。《漢書》中說道:“成紀屬漢陽郡,漢陽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所以,天水歷來被稱為“羲皇故里”。
伏羲
90年代初,江澤民總書記來天水視察,為古成紀題下了“羲皇故里”的碑文。
宿室,亦稱路室、驛史,是上古時期王朝中央政府于國內通路上所設置的驛室最高長官,由于是從西周時期始有記載,因此史家定其源起于西周。
在古代,驛室每隔三十里設置一個,因此宿室也是每隔三十里設置一名,司職就是接待因公務往來的各級官吏的食宿,如同后世的驛站、官驛,今天的公路招待所、汽車旅館之類,就類似招待所所長,隸屬于地官府司管轄。
在典籍《周禮·地官》中記載:“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
在宿室、路室、驛史們的后裔子孫中,很早就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宿室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宿氏,世代相傳至今,正確的姓氏讀音作sù(ㄙㄨˋ)。
3、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宿戒,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宿戒,別稱肅戒,是兩周時期王室與各諸侯國皆設有的官吏,專職掌管內宮夜間宮女、奴婢們的宿寢以及安全,一般由王妃指派忠信女官擔當,甚至由嬪妃親自擔當,俗稱“宿夫人”。
在典籍《周禮·春官》中記載:“宿戒,世婦,掌女宮之宿戒。宿戒當給事,謂豫告之也。與肅同。”其在典籍《周禮·祭統》中也有記載:“先期旬有一日,宮宰宿夫人,為肅戒也。”
先秦時期以后,內宮開始有以宦官擔當者。至漢朝以后,汲取了秦始皇時期“內宮嫽毐之亂”的教訓,宿戒一律改由宦官充任。到了唐朝則天皇帝武曌執政時期(公元690~704年在位)恢復由女官擔任,以后歷朝歷代皆仿襲。
在宿戒的后裔子孫及其族人中,有以先祖、先祖母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宿氏、或肅氏,皆世代相傳至今,正確讀音作xǔ(ㄒㄩˇ),今音讀作sù(ㄙㄨˋ)亦可。
4、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宿邑,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
宿邑,曾是春秋時期衛國的一個邑名,最早僅是一個驛站,位置在淮北芒碭山一帶,今屬于安徽省的宿州市。在史籍《史記·衛世家》中記載:“孫林父寧殖,謀逐獻公怒如宿……”,指的就是該地區。
在古宿邑的住民中,很早即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宿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要注意的是,該支宿氏的正確姓氏讀音作xū(ㄒㄩ),不可讀作sù(ㄙㄨˋ)。
5、源于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宿六斤氏部落,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八~二十年(公元494~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屬于貴族世家的宿六斤氏也改為漢字單姓宿氏,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正確的姓氏讀音作sù(ㄙㄨˋ)。
7、源于改姓,出自南北朝時期匈奴族赫連氏世家,屬于帝王賜姓為氏。
據史籍《北史》記載,南北朝時期,有匈奴族赫連氏族人赫連·若豆根,被賜姓為宿氏。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天興四年(公元401年),北魏道武帝發動了襲擊后秦國高平公沒奕干(胡夏國開國皇帝劉勃勃即赫連·勃勃正妻之父)之戰,既而發動攻擊后燕國之戰。見北魏王朝如此勢大,當時后秦國的五原公赫連·屈丐(即赫連·勃勃)之弟赫連·文陳率所部主動歸附于北魏政權,北魏道武帝見到赫連·文陳十分高興,以宗女妻之,并拜其為上將軍。
傳到赫連·文陳之子名叫赫連·若豆根,他驍勇善戰,為北魏王朝統一中國北方貢獻多多,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公元409~423年在位)以其功賜漢姓為宿氏,后世著名的北魏上將軍宿沓干(公元?~443年待考)、北征中道都大將軍宿石(公元433~471年),就是赫連·若豆根的兒子和孫子,其后裔子孫皆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正確的姓氏讀音作sù(ㄙㄨˋ)。
8、源于改姓,據《魏書》記載,北魏時,有將領叫劉子義的,因對后魏有功,被帝王賜為宿氏。
據史籍《魏書》記載,北魏時期,有個叫劉子義的漢族將領,因對北魏王朝有大功,被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公元471~499年在位)改賜為宿氏,歸入鮮卑貴族宿六斤氏之系,其后裔子孫世代沿襲宿氏至今,正確的姓氏讀音作sù(ㄙㄨˋ)。
9、來源于煮鹽始祖宿沙氏;
山東壽光市北部海濱地區雙王城水庫一帶最近發現了一處大型商周時代的鹽業遺址。它很可能便是古籍記載的以煮鹽為業的宿沙氏之國。宿沙國曾一度因內亂國破后,人民投靠神農氏。商周煮鹽者應是宿沙氏的后裔。宿沙氏內亂之所以著名當與他們的制鹽賣鹽有關。但尊稱為“鹽祖”的宿沙,雖有古籍記載,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鹽曰:“鹵咸也。從鹵,監聲。古者,宿沙初作煮海鹽。”郭正忠主編的《中國鹽業史》據此稱:“中國古代鹽業史的開端,可以追溯到‘夙(宿)沙氏初煮海鹽’的遙遠年代。”宿沙氏可能是山東半島一個部落的首領,古籍中有稱他是炎帝,神農氏的“諸侯”,有稱他是黃帝的臣子,《太平御覽》又說他是春秋時代“齊靈公臣”,具體年代很難斷定。宿沙氏初煮海鹽的記載看來是可信的。至于宿沙氏是否為宿氏祖宗,值得考證。
10、來源于清末的舒穆祿氏:
清朝滅亡后,舒穆祿氏族人漢化成舒姓、宿姓。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宿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宿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宿姓社區最新話題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