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
檀(Tán)姓,源出有三,一是以祖名為氏。西周初,周武王的司寇蘇忿生、大臣檀伯達受封于河內。檀伯達之后代子孫,有的以祖名檀為姓,稱為檀氏,世世仕周,家于其封,故河南、河內皆有檀氏。二是為春秋時姜太公之后,以封邑名為氏。三是據《魏志》所載,出自鮮卑族檀氏。著名人物有檀子,檀弓,檀道濟等。
1姓氏源流
據《通志·氏族略三》引《風俗通》所載:“檀氏,齊公族有食丘檀城,因以為氏。” 春秋時期,有齊國公族食采(封地)于瑕丘檀城(今山東省滋陽縣城北,一說今山西省昔陽縣),其子孫有的以邑名為姓,稱為檀氏。另一說為姜子牙助周武王滅商有功,所以,周武王賜檀木杖一根,賜姓檀。其后代遂有的以檀為氏。戰國時的檀弓,即是此支檀氏的后裔。
2檀氏起源
據古書記載漢族檀氏姓源有三。《左傳·成公十一年》:“昔周克商,使諸侯撫封,蘇忿生為溫司寇,與檀伯達封于河。”古代“河”之治所懷縣,位于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南。第二種說法來自南宋鄭樵撰《通志·氏族略》,認為檀氏因居住魯國瑕丘檀城而自稱“檀”氏:“齊公族有食瑕丘檀城,因以為氏。”同時指出,瑕丘在魯而不在齊國,因此猜測:“或齊公族奔以魯者。”第三種認為檀氏為姜太公后代。唐封演著《封氏聞見記·武監》記:唐朝開元十九年(731年)“置先師太公廟,京兆功曹盧若虛錄太公之后姜氏等四十八姓,刻石為記”。但認為檀氏是姜太公后代的說法,除了傳說,沒有其他史料支持。
在上述三種說法中,檀伯達為周封侯一說,除了《左傳》記載,還得到了考古發現的證實。1976年陜西臨潼縣出土了“武王征商簋”,因其主人是檀利,故被簡稱為“利簋”。利簋是已知西周最早的有銘文銅器,被譽為“西周第一青銅器”現收藏于國家博物館。利簋腹內底部銘文大意是:周武王在擊敗商紂的第七天,賞賜了有功的右史(一作“有司”)官檀利。檀利便用賞賜制作了用來祭祀祖先檀公的寶器,并銘刻了這一事件。根據利簋銘刻,過去有爭議的“牧野之戰”的年代能被確認為公元前1046年。[1]
3遷徙分布
(缺)檀姓源出主要有三:其一,西周初,武王的大臣蘇忿生、檀伯達受封于河內,有檀氏。其二,出自姜姓,以邑名為氏,春秋時,齊國公族有人食采于檀城,子孫以檀為氏。其三,古代鮮卑族姓氏。當今,檀姓在福建、廣西、河北、安徽、山東、湖北、海南、浙江、北京、山西、吉林、遼寧等地均有。檀氏入閩始祖是檀滿德,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入閩,原始住地是永泰文藻境,子孫分布福建各地。檀姓望居清河郡(今河北省清河至山東省臨清一帶)。
4歷史名人
檀 子
戰國時期齊國名臣。魏惠王與齊威王有一次一道打獵,談到關于國寶的事,魏惠王問齊威王:“齊王有國寶嗎?”齊威王回答:“沒有。”魏惠王說:“我們魏國雖小,尚且有直徑一寸,能前后照耀十二輛車的大珠十顆。怎么齊國這樣的大國竟沒有寶?”齊威王說:“我衡量寶物的標準與大王的不一樣,我有一名官吏叫檀子,讓他鎮守南城,楚國因此不敢來犯;泅水北面十二個諸侯都來我國朝賀;我有一名官吏叫肘子,讓他守高塘,趙國人因此不敢來河的東面打魚;我有一名官吏叫黔夫,讓他守徐州,燕國人因此在北門祀神,趙國人因此在西門祀神,搬遷到我們齊國的就有七干多家;我有一名官吏叫種首,讓他防范盜賊,因此,道不拾遺。這四名官吏光華照千里,豈止照耀十二輛車!”魏惠王聽了羞愧不已。
檀 弓
又稱檀公,戰國時人。亦為《禮記》篇名,古人注:“名曰檀公者,以其記人善于禮,故著姓名以顯之。姓檀名弓,今山陽有檀氏。”著有《檀弓篇》。
檀 固
字以忠,北宋池州建德人,熙寧年間進士,紹圣初年,上書批評朝廷罷免宰相范純仁、呂大防及門下侍郎蘇轍,又彈劾章享、曾布、蔡卞三兇。
檀 萃
清代詩人,字默齋,山西省高平縣(祖籍安徽省望江縣)人。乾隆年間舉進士,曾任祿戲(在今云南省元謀縣)知縣。詩集頗多,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檀萃督運滇銅進京,看到北京皮黃演出的盛況,曾詠下“絲弦竟發雜敲梆,西曲二黃紛亂忙。酒館旗亭都走遍,更無人肯聽昆腔”的詩句。著有《楚庭稗珠錄》、《滇海虞衡志》十三卷、《穆天子傳·注疏》六卷等。
檀道濟
南朝宋名將。高平金鄉(今屬山東省)人。東晉元興三年(404年),從劉裕起兵京口討桓玄,又轉戰各地,所向摧破,為太尉參軍 。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北伐,進攻后秦,道濟為前鋒,與龍驤將軍王鎮惡率步軍進攻許昌,所至克捷,收復洛陽,釋放應戮俘囚4000余人,一時歸附者眾多,為中原人士所稱道。不久,進兵潼關,平長安。宋朝建立,以元勛封永修縣公,后又出為鎮北將軍、南兗州刺史。元嘉七年(430年)宋派右將軍到彥之北進,與北魏交戰 ,到彥之先勝后敗,黃河以南土地盡失。道濟遂任都督征討諸軍事,與魏軍激戰30余次,多獲勝利,至歷城(今山東省濟南)糧盡,不敢進擊,設計阻延魏軍追逼,領全軍而返,進位司空,還鎮尋陽(今江西省九江)。因道濟功高,部下諸將身經百戰,諸子又有才氣,為宋朝所疑忌。十三年,宋文帝患重病,彭城王劉義康執政。義康怕文帝一死,道濟不聽命,矯詔召其入朝,與子8人并戮于建康。
檀武臣
字以忠,號思吾,明代建德縣(今安徽省東至縣)人。檀父早亡,少時好學,善讀兵法。明隆慶元年(1567年)中武魁,次年科進士,被任為宣州衛鎮撫,后升任楊州掘鎮守備。萬歷元年(1573年),倭艘入侵掘港,檀武臣提偏師打敗倭寇,并追逐至海上殲滅,親擒賊首二人。神宗降旨褒獎,升為德州游擊,繼又升參府,治兵于楚。又因“征苗”取勝,被召輔京營,授北京神樞營參將。因年老無子,遂不赴任。他有大將風度,富于方略,善于知人,為官清廉,克勤克儉。他晚年后得一子,長期在家閑居,跨驢攜酒,縱游山水,自尋娛樂。
5郡望堂號
1、郡望
清河郡:①漢清河郡治清陽(今河北省清河東南)。東漢清河國治甘陵(今山東省臨清東)。歷代均置。北齊移治武城(今清河西北)。隋治清河,即今清河。隋唐為貝州清河郡。②南宋末置清河縣,在今江蘇省淮陰西南。后屢因河患遷移。清乾隆時移治清江浦。民國為淮陰縣。今為淮陰市、淮陰縣;3 高平郡
2、堂號:集禮堂
6檀姓宗祠通用對聯
檀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南城保障;
東魯名賢。
——佚名撰檀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戰國時檀子為齊國臣,齊威王使守南城,楚人不敢為寇。下聯典指戰國時檀弓,善于禮,著有《檀弓篇》。
檀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作長城以綏萬里;
上彈章而劾三兇。
——佚名撰檀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說南朝宋將領檀道濟,高平金鄉人,世代住京口。東晉末跟從劉裕攻伐前秦,為前鋒進入洛陽,又西進長安,屢立戰功;元嘉年間攻魏,官至司空。文帝認為他是前朝重臣,幾個兒子都善于作戰,便因猜忌殺了他。被殺時,他把幘(Zé 音責,指包頭發的巾)投到地下,雙眼怒睜如火炬,說:“這是壞了你的萬里長城(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啊!”下聯典指北宋池州建德人檀固,字以忠,熙寧年間進士,紹圣初年,上書批評朝廷罷免宰相范純仁、呂大防及門下侍郎蘇轍,又彈劾章享、曾布、蔡卞三兇。
進士兩朝擁文武;
將軍一代號長城。
——佚名撰檀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建德(今安徽省東至縣)人檀武臣:字以忠,號思吾,少時好學,善讀兵法。明隆慶元年(1567年)中武魁,次年科進士,被任為宣州衛鎮撫,后升任楊州掘鎮守備。萬歷元年(1573年),倭艘入侵掘港,檀武臣提偏師打敗倭寇,并追逐至海上殲滅,親擒賊首二人。神宗降旨褒獎,升為德州游擊,繼又升參府,治兵于楚。又因“征苗”取勝,被召輔京營,授北京神樞營參將。他有大將風度,富于方略,善于知人,為官清廉,克勤克儉。下聯典指說南朝宋將領檀道濟事典(見上一聯“作長城以綏萬里”句的聯釋)。
7檀姓典故、趣事
〖俊彥檀道濟〗
檀道濟,高平金鄉(今屬山東省)人,自幼父母雙亡,與兄姊流寓京囗。晉安帝隆安末年,隨劉裕鎮壓孫恩、平定桓玄之亂,以軍功先后封吳興縣五等侯、作唐縣男。
晉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北伐后秦,檀道濟為冠軍將軍,與王鎮惡同為先鋒,引軍沿淮水、淝水向許昌、洛陽進發。檀軍先抵項城,后秦守將姚掌不戰而降,但在進攻新蔡(今屬河南省)時,遭到了后秦大將董遵的頑強抵抗。檀道濟督軍猛攻,破其城,殺董遵,繼而攻克許昌,擒獲后秦潁川太守姚垣及大將楊業。利用軍威大振之機,檀道濟乘勝前進,拔陽城,克滎陽,直抵成皋(今河南省滎陽)。秦征南將軍姚洸屯戍洛陽,急向關中乞求援兵。姚泓派將姚益男領一萬人馬星夜趕赴往救。可援軍尚未到達,檀道濟已攻下成皋,并會同其它部隊,四面環攻洛陽。姚洸孤軍難守,只得開城門率四千兵卒出降。
對這些俘虜,晉將紛紛主張殺掉,以壯軍威,檀道濟卻不同意。他說:“王師北征是為了吊民伐罪,怎好枉殺?”他下令盡數釋放俘虜,讓他們回歸鄉里,并申明晉軍入城后,應嚴明紀律,不得擾民。
次年三月,劉裕讓毛修之留鎮洛陽,令檀道濟率師繼續西進。王鎮惡克澠池,抵潼關。檀道濟和沈林子渡河北擊,進攻蒲阪(今山西省永濟),想以此繞過潼關,進入關中。但后秦守軍戰斗力甚強,城堅難下。檀道濟不得不回軍河南,會同王鎮惡合攻潼關。后秦太宰姚紹率軍五萬援救,開關出戰。晉軍奮擊,殺傷秦軍千余人。秦軍受挫后退駐定城(今陜西省華陰東),據險固守。相拒數月,姚紹病死軍中。秦軍失去主將,無心戰守。八月,王鎮惡率舟師由黃河入渭水,至渭橋登岸,破后秦軍。姚泓出城投降,后秦滅亡。
劉裕東歸后,任檀道濟為征虜將軍、瑯琊內史。及劉裕建宋,檀道濟以佐命之功,改任丹陽尹、護軍將軍。永初三年(422年),又奉命出為鎮北將軍、南兗州刺史,鎮守廣陵(今江蘇省揚州),監淮南諸軍。
武帝死,少帝即位,檀道濟與徐羨之、傅亮、謝晦四人同為顧命大臣。北魏以宋值新喪,大舉南進,共出數路,攻略宋地,司州全部及青州、兗州、豫州大部分地區很快被魏軍奪占。檀道濟聞警,率軍救援。軍至彭城,司、青二州并告危急,檀道濟領兵不多,不足分赴,而青州道近,守軍薄弱,便統兵兼程往救。魏軍見宋援軍將至,撤去青州治所東陽(今山東省費縣西南)之圍。檀道濟兵至東陽,軍糧耗盡,只得停止追擊,又見東陽城已殘敝不堪,移青州治所于不其城(今山東省即墨西南),爾后回軍湘陸(今山東省魚臺東南),阻止了魏軍南進的勢頭。
次年,因少帝游戲無度,荒怠朝政,徐羨之等密謀廢立,召回檀道濟共謀其事。當睌,檀道濟與謝晦同宿領軍府。謝晦心懷恐懼,輾轉難寐,而檀道濟觸床即鼾聲如雷。為此,謝晦深深佩服檀道濟的鎮靜和膽量。次日,幾位顧命大臣入殿矯詔太后令,廢少帝,迎劉義隆入承大統。
文帝繼位之初,朝中大權仍掌握在徐羨之、傅亮等人的手中。元嘉三年(426),文帝下令追查弒立之事,徐羨之畏罪自縊,傅亮被縛誅殺。當時,謝晦已出鎮荊州,聞徐、傅已死,知道文帝秋后算賬,便擁三萬精兵抗拒朝命。文帝從廣陵召回檀道濟,對他說:"廢立之事,你未參與謀劃,我不加追究。現在謝晦據荊州之地,抗表犯上,威脅建康,不知你有何良策?"檀道濟說:“謝晦老練干達,富有謀略,我過去與他同從武帝北征,入關十策,有九策出于謝晦胸中。但他未曾率軍決勝于疆場,戎事非其所長。若陛下信任,可讓我銜命征討,可一戰擒之。”文帝大喜,遂親統大軍數萬,以檀道濟為先鋒,溯江西上,擊潰謝晦。因此平亂之功,檀道濟進號征南大將軍,任江州刺史。
元嘉七年(430年),為解除北魏對宋的威脅,文帝命檀道濟統軍北伐。宋軍前部到彥之進軍河南,收復洛陽、虎牢等地,但很快又失守,退駐滑臺。翌年一月,檀道濟率師往救滑臺,軍至壽張(今山東省東平西南),遇魏安平公乙旃眷。檀道濟領軍奮勇沖擊,大破魏軍,并乘勝北進,前后二十余日,連戰三十余次,宋軍多捷,進抵歷城(今山東省濟南)。魏將叔孫建一面督軍正面迎擊,一面縱輕騎繞出其后,焚燒糧草,致使宋軍乏食,不能再進。此時,魏軍已攻下滑臺,數軍交攻于檀道濟。四面遇敵,軍糧又斷,檀道濟不得不引軍南還。魏軍乘隙追擊,宋軍畏懼,檀道濟乘夜命軍卒唱籌量沙,即以少數米粒覆蓋于沙上,以迷惑魏軍。魏軍誤以為宋軍仍有余糧,不敢再追,只是集結于宋軍四周。檀道濟又命軍卒披甲執銳,自己卻乘輿便服,談笑風生,泰然若定,引軍徐徐而還。魏軍見狀,疑有埋伏,不復進逼。毫發末損的檀道濟率軍返回京城。
此次北伐,檀道濟雖然沒有克定河南,但在四面遇敵、軍糧已斷的危急情況下,鎮定自若,全軍而返。實屬不易。自此之后,魏人憚懼檀道濟的威名,不再輕易南犯。文帝嘉其智勇,進位司空,鎮守尋陽。
檀道濟立功數朝,威名日重,左右心腹都是百戰之將,他的幾個兒子又多具才氣,引起了朝廷的猜忌。當時,文帝久病不愈,執掌朝政的彭城王劉義康及領軍將軍劉湛擔心文帝晏駕后,難以鉗制檀道濟,便內文帝屢進讒言,勸其盡早除掉檀道濟,以絕后患。
元嘉十三年(436年),檀道濟奉詔回京。臨行前,其妻向氏說:“震世功名,必遭人忌,古來如此。朝廷今無事相召,恐有大禍。”檀道濟卻說:“我率師扺御外寇,鎮守邊境,不負國家,國家又何故負我心。”于是坦然入京。適逢文帝病情好轉,臥榻召見,文帝慰勉鼓勵,讓他返闕議事,用心邊防。不料檀道濟剛要啟程,文帝病情加劇。劉湛勸劉義康不可放虎歸山,即假托王命,以收買人心、圖謀不就之名逮捕檀道濟,旋加殺害。同時被殺害的還有檀道濟的十一個兒子及薛彤、高進之等大將。臨刑前,檀道濟投幘于地,憤怒地喊道:“你們這是在自毀長城啊!”
檀道濟被枉殺,國人痛心。消息傳到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北魏諸將彈冠相慶:“檀道濟一死,吳人無可畏懼也!”
元嘉二十七年,文帝再令眾將北伐。東線屢遭困挫,致使魏人南扺瓜步,欲飲馬長江。面對一江之隔的勁敵,宋文帝長嘆一聲:“檀道濟若在,豈使胡馬至此!”可此時檀道濟已屈死十四年了。
8高平檀氏
《后漢書·黨錮列傳·檀敷傳》記:“檀敷,字文有,兗州山陽人。”東漢議郎檀敷,與山陽人劉表(?—208年)等,屢次上書反對宦官專權和皇帝庇護,因為敢于直言極諫,被尊為“能導人追宗”的“八及”名士。檀敷至今被安徽檀氏后代奉為“第一世祖”。另據《后漢書·黨錮列傳序》記,檀氏族人檀彬,與同郡張儉等亦以反對宦官專權聞名,被稱為山陽地方上的“八俊”名士之一。
《后漢書》在記述漢末農民起義時提到“檀鄉”。據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記載,檀鄉即瑕丘的檀城,亦名檀丘、灌檀:“檀城在(兗州)府東北。《地理志》記:瑕丘有檀城,古灌檀也,亦日檀鄉。”古時“檀”與“埴”字互通,“灌檀”可作“灌埴”。檀鄉軍曾經攻入清河,顯示古代瑕丘與清河有密切聯系,今日清河是檀氏的另一個集居地,很可能在漢朝即有檀氏居住。《讀史方輿紀要》記述漢代瑕丘縣,屬山陽郡,是“漢武帝封魯恭王子政為侯邑”所在地,“后漢亦為瑕丘縣。晉省入南平陽縣,屬高平國”。高平國后改高平郡。山陽是漢時檀氏的主要集居地之一。 西晉末年戰亂,檀、郗兩氏徙居江南 西晉末年遭八王之亂和永嘉喪亂,中原受到胡族入侵,高平金鄉檀氏跟隨同鄉兗州刺史、郗慮玄孫郗鑒,上兗州嶧山抵抗后趙。永昌元年(322年),郗鑒奉詔帶領高平地區軍民主力南撒合肥,檀斌接替郗鑒為兗州刺史率眾掩護,太寧三年(325年)抵抗后趙陣亡(《晉書·石勒載紀》)。 晉成帝咸和三年(328年),身兼兗、徐二州刺史的郗鑒率流民軍進駐京口(今江蘇鎮江)。在其后十年中,郗鑒將京口建設成守衛首都建康(今南京)之軍事屏障、控制通往三吳(吳郡、吳興、會稽)糧倉之要沖。(田余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京口曾是晉元帝所置僑兗州寄居地,后成為僑徐州治。檀氏得以徙居京口,與其曾為高平金鄉地方世族、抗胡中的領導作用,以及郗鑒安置流民和營造京口成為東晉軍事重鎮的努力分不開。世居京口之檀氏:從次等士族進入高門 盡管檀、郗兩氏都是北方世族,但過江后地位分化:郗氏因郗鑒躋身門閥士族,檀氏則淪為屬于士族中下層的次等士族(亦稱“寒族”),與曾經賣履為生的劉裕為鄰里,檀氏女嫁劉裕弟。不過,隨著劉宋王朝的建立,檀氏的政治地位日益提高。例如后來成為劉裕北伐冠軍將軍的檀道濟、曾為謝玄北府軍“龍驤將軍”的道濟族人檀玄,以及檀道濟的叔叔檀憑之和他的兩個兄長檀韶、檀祗,早在跟隨劉裕起事之前,都在晉廷任官。從嶧山抗胡和東晉京口時期,檀氏經歷了從文到武仕途的轉變。 高平檀氏在晉、宋時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中國軍事史上有名的精細將領檀道濟,劉宋時擔任江州刺史、司空、永修開國縣公等,被認為是守護劉宋之“長城”。至今仍然有因其而起的三個成語:“自毀長城”(忠臣檀道濟無辜被殺)、“唱籌量沙”(強敵圍困仍能巧計全軍而退)和“優俘善卒”(釋放已經投降的胡族俘虜)。檀道濟已經成為歷史上有功良將被昏君冤誅的象征符號,被檀氏奉為“八世祖”。 晉末和劉宋朝是“高平檀氏”發展史上的鼎盛時期,清代著名歷史評論家趙翼在《廿二史刳記·宋齊梁陳書》中,曾羅列劉宋八位武將開國元勛,前三名為檀氏兄弟。檀道濟一門武將,有從公爵到男爵七位受封者。除了武士,檀氏著名文人包括檀道濟堂弟、尚書金部郎、永嘉太守檀道鸞,著有《續晉陽秋》記晉末編年歷史。此書不僅填補東晉后期正史記錄中的一些缺漏,還被認為影響了謝靈運、劉勰和鐘嶸等著名文學家對文學流變的評論。(清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文學篇》)檀道濟堂侄檀超與江淹合著《南齊十志》,是蕭子顯《南齊書>的主要參考書之一。此外,高平檀氏后代還有北朝著作佐郎、高唐(今山東高唐)縣子檀翥。 南朝著名檀氏婦女包括道濟姊、長沙景王劉道憐王妃檀太妃,檀氏因其成為皇室外戚。檀太妃還是《世說新語》編輯者、臨川王劉義慶生母。檀太妃崇信道教,喜好自然山水中的靜思修道,曾在江蘇旬容茅山附近雷平山上清派宗師許謐、許翔父子修行得道處建立了道士廟,陶弘景《真誥》中有記載。另據鎮江出土的劉岱墓志可知,高平檀氏婦女還有《文心雕龍》著者劉勰的曾祖母檀敬容。 雖然檀氏的榮顯不過曇花一現,但《宋書》明確指出檀道濟等檀氏為“高平金鄉人也,世居京口”。清周嘉猷在《南北史表·世系表》中專門列有“高平檀氏金鄉人世居京口”一表,說明“高平檀氏”的歷史地位已經得到后世歷史學家的認同。京口之后的高平檀氏京口是檀氏江南第一故鄉,至少養育了三代人。檀氏在京口僑居百年,直到劉宋初隨檀道濟遷入江州(今九江)等地區。江州是檀氏遷移史上的另一個重要地區。今日檀氏主要集居地之一的安徽望江,即有檀氏后裔遷自九江及其左近地區。 正史、方志和族史,都未直接記載檀氏在江西的經歷。但江西,尤其古江州地區,距池州和望江沿長江而下不過百里,是京口與池州檀氏的中間環節。據《宋書》《南史》和族史等有關記載,檀氏在劉宋時有四位成員封地在江西中、北部。九江都昌縣蘇山鄉傳說曾發掘檀道濟墓,《彭澤縣志》另載有道濟墓。前兩年筆者在網上看到有九江地區檀姓后代說家有古瓶,不知為何內刻“高平檀君”字樣。2010年秋筆者到望江查閱族史,與當地檀氏交談中得知,直到民國還有檀姓家庭從江西遷至望江。他們中有些人因為不知與望江檀姓支系的親緣關系而未入望江族譜,但他們應該亦是高平金鄉之后代。 此外,檀道濟叔父檀憑之被封為“曲阿縣公”(《晉書·檀憑之傳》),南齊“國除”劉宋貴族后,很可能有少數高平檀氏后代散落江蘇和浙江一帶。皖西南池州、望江集居的高平檀氏再次成為地方文化世家。兩晉南北朝正史對檀道濟高平祖籍及“世居京口”的記載,證實了京口檀氏與高平金鄉的繼承關系。劉宋末年檀道濟孫、南陽太守檀珪,則是高平—京口擅氏入居池州之連接人物。據族譜記載,檀珪卒后葬在貴池(古名石城),開檀氏定居池州之先河。繼檀珪之后,另一位彰顯檀氏遷移史的關鍵人物是趙宋中書舍人、徽猷閣待制檀倬。他曾被宋高宗趙構敕令進獻其先祖檀道濟圖,檀倬晚年從貴池遷居建德(今東至)。 唐、宋池州檀氏已是地方大姓,并且確立了地方文化世家的地位,這可從《池州府志》、檀氏族譜記載的諸多檀氏進士或其他成員顯示。如北宋翰林學士檀遠,檀倬父親、國子監學錄檀宗益,檀倬堂叔、宋尚書檀固等人。其中檀固因為反對蔡京、蔡卞等奸臣,還被列入“元祐奸黨”(《池州府志·人物志》)。今存廣西桂林七星山龍隱巖摩崖石刻《元祜奸黨·余官》所列第四十六名即是檀固。 宋末檀倬后代檀縉遷居望江,開檀氏集居望江之先河。今日望江是高平檀氏后代最集中的縣份之一。1995年望江修族譜時有2.2萬余人。 《池州府志》記載的明代更多,東至現存最早族譜為民國十二年(1923年)一冊。安徽省圖書館有一冊殘缺的康熙抄本《檀氏家譜》,記錄了明代思州通判檀凱一支的歷史。望江檀氏是東至后代分支,皖西定居較晚,但譜牒記載清晰。乾隆四十年(1775年)檀萃等纂的望江《檀氏家乘》有兩個鮮明特色。一是將歷代所存族譜與正史和有關著作對照,進行了梳理、充實和正誤,并按照正史框架改進了人物傳志。二是重申“高平檀氏”的郡望象征標志,所存望江族譜封皮都書“高平檀譜”。光緒十七年(1891年),檀球、檀璣兄弟等,在保留了檀萃本及其后數本的基礎上續修望江族史,使檀萃本等得以流傳。
8廣西檀氏
昭公墓碑記
昭公墓,位于廣西靈山縣城西南面的十里工業園內。距今已有550年歷史,是廣西檀氏之始祖墓。
檀昭,字福彰,祖籍福建省福州府,明朝景泰年間貢生,文武兼備,有勇略。明天順年間,靈山縣境內匪寇橫行,極少有人愿到靈山做官,縣官一度空缺,天順五年,知府任命昭公全權指揮靈山縣城的抗賊保城之責。昭公遂率全城兵民全力抗賊,與匪激戰二十余次,殺賊六百有余。是年九月,廣西龍山劫匪勢眾攻城,昭公領兵民頑強奮戰,終因縣府城墻破舊,寡不敵眾,戰至陣亡,享年38歲。明朝大軍收復縣城后,全縣官民隆重表彰昭公之勇。昭公之業績,明朝《欽州志》(欽州林希元纂修)以及清朝,民國各個版本的《靈山志》均譽載之。
昭公墓歷經半個多世紀,風蝕雨刷,世事滄桑,墓地殆湮,況今既世已成農田阡陌,開發擴建之地,矚目懷思,乃先人墓地,裔眾無不心急如焚。為此,檀氏理事會為修昭公墓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多方奔走聯絡,發動捐資修墓。得到族人積極響應,一些宗親兄弟鼎力善舉,慷慨解囊,捐款獻物。在整立碑修墓過程中,理事會做了大量工作,保證修墓工作順利進行。
我祖檀昭公一脈淵源,史跡光輝,人丁繁衍,遍布大江南北,仕人學子,榮登神州內外。為恢復昭公墓原有的歷史圖貌,維護檀氏宗族之聲譽,展示檀姓璀璨的歷史和風采。謹此族賢倡議:“奉立此碑,標志有主,修繕祖墓,籌謀有序,牽紅線而引金玉,擊金鼓震撼鯤鵬。望我族之名人,有識之士,企業家,出謀獻策,敬奉孝心,為立碑修墓捐資獻策而名垂千古,世代榮昌。
※ 各位兄弟姐妹有什么意見 可以加本人QQ詳聊。
※ 接下來本人將設計出檀氏圖騰(歡迎提供建議)。
本人備注:(我祖上 廷 字輩 [第16代] 的太公,于國民黨時期征兵后跟隨國民黨一起打仗。 隨后應該是隨蔣介石一同前往臺灣了。然后 于九幾年的時候 曾來過我村尋親 靈山的公安人員也來確認過,因當時思想還是很保守 ,所以不敢承認。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 如臺灣的兄弟姐妹 還認其根其源的話,請聯系我)
廣西靈山縣 檀圩鎮 謝賴竹根塘村
[19代] 檀奇藝 電話:15820762256 QQ:371163740
2016年5月6日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檀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檀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檀姓社區最新話題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