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源有三
1、出自姜姓,是姜太公的后裔。姜太公名尚,字子牙,輔佐周武王推翻了商王朝,被封于齊,是為齊太公。太公在周朝為太師,故又稱太師尚父,簡稱為師尚父或尚父。他的后代子孫便以他名字為姓,稱為尚姓。
2、源于秦代,以官職命姓。秦始皇統一全國后,設有六個帶"尚"字的官職,即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沐、尚書。尚,管理、負責和司掌之意,這六個官職就是管理服飾、膳食、冠冕、起居、沐浴、書籍的宮廷官吏。這"六尚"之官的后裔,有的以祖先職官為姓,也稱為尚姓。
3、出自宇文氏。宇文氏本為東部鮮卑族復姓,其中一支世居松漠。唐朝時有人名宇文可孤,官至神策大將軍,初賜姓李氏。后復本姓宇文。以功加檢升校尚書右仆射。官居高位,遂以職官命姓為尚氏,稱尚可孤,其后亦為尚姓,融入漢族。
二、遷徙分布 一支分布在廣東花都。從花都遷到廣西桂平市(潯州),在清代后期。 明末清初時湖廣填四川中,其中一支由湖南孝感遷到四川江油居住.
三、郡望堂號
【堂號】 "廉介堂":廉是清廉潔白,介是性格行為獨特。元代尚野,志趣正大,文詞典雅,事繼母至孝。為國史館編修,出為汝州判官,為人清廉潔白,性格行為不同于眾。
【郡望】 京 兆:即首都長安直轄區。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至華縣一帶。 清河郡:漢高帝時置。相當今河北省清河至山東省臨清一帶。 上黨郡:戰國時韓國初置上黨郡,秦滅韓后襲之。治所在壺關(今山西省長治市北);西漢時移治長子(今山西省長子縣)。相當今山西省沁水以東地區。
四、歷史名人
尚可孤 : 唐代尚書右仆射。
尚結贊:唐代吐蕃大相。極有才略,伏兵御寇,屢立戰功。
尚長道 :宋代詩人
尚仲賢:元代戲曲家。
尚 達:明代岳陽令。
尚 衡:明朝人,弘治年間進士,官至工科給事中。曾上疏諫止造佛塔,有"臣可無此身,陛下不可有此過"之語。
尚可喜:清初遼東人。明朝末年為廣鹿島副將。明亡后,歸服清朝,授總兵官。從征宣化、代州。順治初從入關,剿李自成,平定湖南、廣東,封為平南王。
尚兆山:清代人。
五,在各處分支
在湖北省襄陽區尚寨有一分支,在湖北省棗陽市徐寨有一分支。
山西呂梁汾陽市也有一支以兆 ,學,啟~~~~~~~為字存在>>...
尚秉和(1870-1950)河北行唐人。字節之。家臨滋河之濱,故晚自號滋溪老人;京寓植有雙槐,學者因稱槐軒先生。
少肄業本邑龍泉書院,后,游學于保定蓮池書院,師事吳汝綸。遍治經史,精研辭章,頗有創獲。清光緒十七年(I891)成進士,分工部。三十年(1904)入進士館,學習法政,后任巡警部主事、員外郎。宣統大年(1909),入京師大學堂為教習,次年丁父憂,服闋復為民政部員外郎。。辛亥革命后,任內務部第三科科長。署理營繕司司長。浮沉郎署者十余年。后遂辭官,執教于國立清華大學。1929年受沈陽萃升書院之聘,主講席三年。日本侵陷東北,還為北平中國大學教授。1936年受聘執講于保定蓮池講學院。蘆溝橋事變起。家居不復出。抗日戰爭勝利后,南京“國史館”聘為纂修。1950年病歿。
平生口訥于言,于學則無所不窺,精通方術、醫藥,又工繪事,善鑒賞金石文玩。著述甚豐,遍涉經、史、子、集,其《辛壬春秋》、《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頗見重于世。于《易》研討最深,主張“象為學《易》之本。曾全面考究漢《易》象數學的特點,詳探《左傳》、《國語》、《逸周書》尤其是《易林》中久已為人忘忽的《周易》內外卦象、互象、對象、正反象、半象、大象等百二十余象的應用規律。凡立說與取象,多有創見,而不茍同于先儒。時賢王樹楠稱其“將二千年《易》家之盲詞囈說一一駁倒,使西漢《易》學復明于世,孟子所謂其功不在禹下。”(仵墉《焦氏易林注敘》)主要《易》學專著有《周易尚氏學》二十卷、《焦氏易林注》十六卷、《焦氏易詁》十二卷、《易林評議》十二卷、《讀易偶得錄》二卷、《左傳國語易象釋》一卷、《太玄筮法正誤》一卷、《易說評議》(不分卷)、《周易古筮考》十卷、《周易時訓卦氣圖易象考》一卷、《連山歸藏卦名卦象考》一卷等。
尚小云:京劇四大名旦之一。他擅演藝高膽大、豪放豁達的古代婦女及少數民族婦女。尚派名劇有《梁紅玉》、《漢明妃》、《雙陽公主》、《墨黛》、《昭君出塞》等。
五.尚姓當代名人
尚 云 內蒙古包頭市固陽縣縣長。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尚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尚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尚姓社區最新話題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