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源:1.佘丘氏出蛇丘氏,后改為佘氏
2.余氏音變所改
郡望:新安
名人:宋有佘起.明有佘翹.清有佘世寬.
祖籍: 南昌 郡望: 新蔡郡 分類: 賜姓和避難改姓 姓氏來源 從歷史文獻看來,佘姓是余姓轉化而來的。佘姓,初見于南朝宋人何承天的《姓苑》。據《姓苑》上記載,佘姓起源于南昌。而《通志·氏族略》上記載,佘氏,音蛇,從示,唐開元年間太學士佘欽,是南昌人。另從《姓氏尋根》上追溯,古時沒有佘姓,只有余姓,余轉韻讀蛇。佘與余,這兩個寫法十分相近的姓氏,它們之間也確有關系,從古人楊慎的筆記可看出其大概。清代學者張澍在《姓氏五書》上也指出,古代有余寫作佘,音蛇。從這兩書記載可知,佘、余兩姓關系同出一源。從《姓苑》介紹的主要繁衍于新安,也就是現在的安微歙縣帶的情況考察,二姓可能是一家。在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出現的佘姓名人,是唐代的太學博士佘欽。佘欽為南昌人,由此推測,佘姓的播遷時間較早。佘姓的得姓始祖,當同余姓一樣,是為后來統一天下的秦國富強基礎的由余,有關情況,可參閱前已介紹過的余姓。余、佘二姓后來在安徽和江蘇成了大姓。 聚集地: 據宋朝時候的古書《姓苑》上說,佘姓人多來自南昌那一帶。 歷史名人 在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出現的佘姓名人,是唐代的太學博士佘欽。佘欽為南昌人,由此推測,佘姓的播遷時間較早。佘姓的得姓始祖,當同余姓一樣,是為后來統一天下的秦國富強基礎的由余。余、佘二姓后來在安徽和江蘇成了大姓。《楊家將》中的佘太君,是北宋名將楊繼業之妻。佘太君原名賽金花,是河北義安人。佘太君率楊家12寡女婦征西,早在民間廣為流傳。 “佘熙璋”清朝著名的書畫家能做詩,做文章,而以書法和繪畫和繪畫特別出色,他的書畫作品中,有著詩歌、文章里的那種氣息。 從前輩聞聽,福建閩南佘姓之祖為佘梅江,尊稱梅江公,大明年代,南京吾金衛(可能相當現在的軍長級別),在福建石獅港邊村佘姓宗祠里有對聯一幅:“三朝元老賢承相,開閩金科第一人” ,可能在梅江公前后還有佘姓為更高官級,望其他朋友得知佘姓傳聞互相交流。 當代名人: 佘 鈴 1935年7月生,重慶市人。原名余國煜。涼山州歌舞團創研室副主任,二級編導。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學會理事、四川省舞蹈家協會理事,涼山州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解放前就讀于重慶市江北一中。1958年至西昌地區文工團,1979年隨團合并至涼山州歌舞團至今。編導的舞蹈《鼓聲》獲四川省第一屆少數民族藝術節寫作一等獎、四川省少數民族基金會最佳創作獎,《春到納西》獲四川省1978年文藝調演二等獎,第一屆四川省優秀文學作品舞蹈創作二等獎,《月琴叮咚》獲三等獎。《賽衣節》(與人合作)獲1991年四川省舞蹈觀摩編導二等獎,《斗笠情》獲1984年民族民間舞蹈比賽三等獎。代表作品還有50年代編導的《獅舞》、《耍龍燈》、《蓮宵賽》,60年代以及以后創作的舞蹈作品有《馬幫運來幸福種》、《春浪》、《銀鈴》、《牧羊人》等。不少作品參加了1960年敘利亞國際博覽會,1981年土耳其薩姆松國際民間藝術節,以及赴英國、希臘、馬耳他、日本等國的演出。其創作的舞蹈《春到納西》、《馬幫運來幸福種》、《月琴叮咚》赴京參加了建國30及40周年獻禮演出。在中央級刊物及學會發表的論文有《民族舞蹈的繼存與發展》、《時代的腳步聲》、《涼山彝族舞蹈淺論》等。撰寫了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的“彝族舞”詞條。還與人合作編導大型歌舞劇《焦裕祿》、《長征路上鋪彩虹》、《億萬人民的心愿》、《黨的光輝照涼山》以及大型川劇《阿妞與朱拉》等。 佘長安 1930年7月生上海市,廣東省順德縣人。副研究館員。1949年2月畢業于上海市立師范學校,1949年6月在滬參加華東隨軍服務團南下入閩,1964年進修四年,結業于泉州市機關業余大學中文系,1979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92年4月評審高級職稱確認福建省圖書資料專業副研究館員。1949年9月至1991年在福建四十多年來長期從事社會文化工作,勤懇耕耘,敬業愛崗,忠于職守,以館為家,歷任福建省圖書館館員、晉江縣圖書館首任館長、縣文化館館長、泉州市群眾藝術館副館長等職務。1979年起社會兼職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員、福建省圖書館學會二、三屆常務理事、泉州市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群眾文化學會會員、福建省群眾文化學會二屆理事、泉州群眾文化學會秘書長。1991年9月易地安置回福州,受聘在福建省文化廳職稱改革辦公室協助工作,繼續為發展福建文化事業奉獻余熱。自1949年9月底進省圖書館工作始,即與圖書館結下了不解之緣,并將畢生精力奉獻給福建圖書館和群眾文化事業。1985年退居二線后仍著力于全市少年文化藝術事業和從事圖書館與群眾文化理論研究工作。在泉州市委、市府、人大重視領導下,他積極協助籌建市少兒文藝工作委員會,并會同市、縣文、教、團委、婦聯等有關部門通力協作,深入校園、青少年宮,組織開展少兒智力競賽,舉辦少兒舞蹈師資培訓班,舉行少兒歌舞、民樂、木偶調演和書畫作品展覽,推動僑鄉少兒文藝事業蓬勃發展。至1991年近七年來泉州市少兒書法、美術、工藝、攝影、兒歌、學校劇等文藝作品以及少兒歌舞、民樂、幼兒木偶表演節目參加全國、華東地區和全省多次創作、展覽、調演活動,合計共獲獎210項,其中獲國家獎勵38項,在國際上得獎8項;還有130多幅少兒書畫作品送往日本、美國及香港地區展出。架起通往中外交流的友好橋梁,為我國及福建省爭得了榮譽,鑒此于1986年和1991年他先后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先進兒童少年工作者”光榮稱號和被中央文化部評為“全國少年兒童文化工作先進工作者”。 佘享濂 男,1940年生,四川宜賓人。1963年畢業于云南大學化學系。南京化學工業集團公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在我國合成氨三項催化劑的研究中,研制的“B201型和B202型一氧化碳低溫變換催化劑”,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在聯醇催化劑研究中,研制的“C207型聯醇催化劑”,二十年來一直廣泛用于我國聯醇生產中,獲1987年“全國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在我國引進的大型氨廠催化劑研究中,研制的“B204型一氧化碳低溫變換催化劑”,性能趕上和超過我國使用的國外進口催化劑,1984年獲“國家發明四等獎”。在引進的節能型大型氨廠催化劑研究中,研制的“B206型一氧化碳低溫變換催化劑 ”,獲1990年“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獎”,1991年化工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92年獲“全國化工消化吸收國產化科技攻關獎”、“全國化工消化吸收國產化先進工作者獎”。近年來,又研制成功“NB207型低汽氣比低變催化劑 ”,已列為中國公司的重點推廣使用產品,并已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佘協斌 1946年7月生,湖南省桃源縣人,1965年考入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專業。畢業后任鐵道部電力機車法語翻譯,執教于長沙鐵道學院。1992年赴法國研修,獲法國弗朗士—孔泰大學高級法語教師證書。現任長沙鐵道學院法語教授,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外語與翻譯》及《鐵路教育研究》雜志副主編,中國譯協翻譯理論與教學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翻譯研究會理事,湖南省譯協常務理事。1987年起任長按鐵道學院外語系副主任,1991年起任外語系主任,1994年起任外國語學院院長,1997年卸任。曾任聯合國翻譯,在幾內亞工作兩年。現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法國語言文學、翻譯理論,并從事翻譯實踐。曾出版譯著(包括合作)《沼氣在幾內亞》、《汽車交流發電機》、《毒蛇在握》、《貝洛童話》、《漂亮朋友》及凡爾納科幻小說等。主編《雨果抒情散文選》、《鐵路科技法語》等著作;發表有關翻譯理論、法國文學及教育教學改革論文50余篇。從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受到國務院表彰。1995年被評為湖南省優秀教育工作者,記二等功。主要業績被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收錄。 佘萬祥 主治醫師,1962年6月生。畢業于南京中醫學院。先后在鹽城市第二人民醫院和鹽城市中醫院工作。從事肝膽疾病的臨床工作10余年,注重中醫辨證與西醫辨病相結合,對中西醫結合治療肝病進行了較深的臨床研究工作。對消除乙肝病毒、提高肝病蛋白存活率、降低乙肝頑固性轉氨酶不降均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具有較高造詣。曾參與對單味生大黃治療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并取得成果。撰寫論文主要有:“單味生大黃治療病毒性肝炎高膽紅質血癥的研究”參加國際大黃學術研討會;“益腎健脾法治療乙肝病毒攜帶者50例”發表于《陜西中醫》:“健脾為主治療肝病蛋白代謝失調62例”。發表于《四川中醫》;“溫陽活血利濕解毒法治療慢性重癥肝炎30例”。發表于《實用中西醫結合雜志》“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頑固性轉氨酶升高48例”。發表于《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等。系該院肝膽專科學科帶頭人。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佘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佘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