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譙國之后以國為姓。望出蜀郡。三國有譙周。十六國蜀地有譙縱。
譙姓淵源 (以下為譙華平提供 電話:028-80660161,歡迎加入中華譙氏聯(lián)誼會,QQ群:185746754)
譙氏祖宗:
召公
流脈之一:據(jù)《姓氏考略》記載,譙姓是出自于上古周朝時周天子的姬姓王室,譙姓的始祖,是周朝初年與周公旦同負賢名的召公 ,他有一個兒子盛,被封于譙(今四川境內(nèi)),盛于此建立了譙國,并自號為譙候,其子孫就以國名為姓,稱為譙氏。因此譙姓很早就出現(xiàn)在我國的歷史上了,望族出于巴山之西。這一說法根據(jù)比較充分,可信度極高。
流脈之二:周文王第十三子振嶧封曹,并且建立了曹國。他的子孫世代為曹國的大夫,其中有一支的采邑就在譙(今安徽省亳州市)地,其后世子孫就以采邑名作為了姓氏。
歷代名人
譙 周 (200年~270年)
[三國]時期蜀國名士。字允南,巴西西充(今四川省閬中市西南)人,精研六經(jīng)。譙周幼年失父,家貧篤學(xué),做了博學(xué)多才的蜀中名儒泰宓的弟子,22歲入仕,先后任益州牧、中散大夫、光祿大夫、太子仆、騎都尉、散騎常侍。他一生著述多達百篇,尤其史學(xué)著作,歷[兩晉]迄于[唐宋],皆為史家所瞻目。主要作品有《譙子法訓(xùn)》、《論語注》、《五經(jīng)然否論》、《古考史》、《巴蜀異物志》等。《古考史》全書25卷,在[唐代]即被譽為“能與《史記》并行于世的史書”。今譙周墓位于南充市。(引自《三國志》)
譙 縱(?~413年)
十六國時期后蜀國君。公元405年-413年在位,巴西南充(今屬四川)人,初任東晉安西府參軍。義熙元年(405年)據(jù)蜀,稱成都王,413年兵敗國亡。(引自《辭海》)
譙 定
宋代學(xué)者,字天授,涪陵人。人稱譙夫子,自號涪陵居士。少喜學(xué)佛,后學(xué)《易》于郭曩氏,并從程頤聞道于洛,是程頤川籍門人中最杰出的易學(xué)家。清康初,召為崇政殿說書。著有《易傳》。
譙 矜
清代孝疹,沅江人,諸生。七世同居,終事無嘩。一夕火起,兄弟先入主祠,抱主避火,火亦隨息。嘗作《家訓(xùn)十二條》,子孫世守之。
譙 秀
字符彥,巴西(今四川)人。祖周,以儒學(xué)著稱,顯明蜀朝。郡察孝廉,州舉秀才,皆不就。及李雄據(jù)蜀,雄叔父驤、驤子壽皆慕秀名。桓溫滅蜀,上疏薦之,朝廷以秀年在篤老,兼道遠,故不征,年九十余卒。(引自《晉書》)
譙 隆
字伯司,閬中人,西漢賢臣。先后任上林令、忠下侍中。(引自《華陽國志》和《四川古代名人》)
譙 玄
字君黃,又叫譙元,閬中人,譙隆之子。少時好學(xué),善說《易》、《春秋》。久居郎官,后遷太常丞,王莽篡漢,譙玄隱姓埋名,潛行回故里。后公孫述據(jù)蜀稱帝,數(shù)聘譙玄,玄不應(yīng)命。光武建武11年(公元35年)卒,遺文有《上成帝書》(引自《全漢文》卷五十五,《華陽國志》、《后漢書》均有傳)
譙 瑛
譙玄之子,閬中人,西漢末學(xué)者。通五經(jīng),治《易》,為北宮衛(wèi)士令。 (引自《華陽國志》和《四川古代名人》)
譙 謨
明朝學(xué)者,知識非常廣博,喜歡做詩,常和文人逸士來往。
譙文林
清朝譙家碥人。同鮮大川、冉文稠、羅其清組織農(nóng)民革命起義,率軍數(shù)萬,所向披靡,后被清政府鎮(zhèn)壓。
■ 以上內(nèi)容由網(wǎng)友共享上傳,內(nèi)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nèi)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guān)領(lǐng)域?qū)I(yè)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nèi)容或修改錯誤內(nèi)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譙姓社區(qū) 與其他愛好和關(guān)注譙氏家族的網(wǎng)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譙姓社區(qū)最新話題湘公網(wǎng)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