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源有三
1、出自嬴姓,為顓頊帝的后裔,以國名為氏。相傳顓頊帝有個孫女叫女修,有一天,她撿到一只燕子蛋,吃下去后就懷孕了,生下了兒子大業。大業之子大費(伯益)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賜他姓嬴。伯益的后人有個叫大駱的,他的庶子非子被周孝王封在隴西秦亭為附庸國,讓他恢復嬴姓,稱為秦嬴。秦國后來成為戰國七雄之首并進一步統一了全國。秦滅后,王族子孫以國名作為姓氏,稱為秦氏。
2、出自姬姓,為文王的后裔,以邑為氏。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后裔食采于秦邑,其后有以邑為姓,稱秦氏,史稱秦姓正宗。
3、古代大秦人來中國,有的就以"秦"為氏。大秦即羅馬帝國。東漢、晉朝時大秦皆曾遣使來中國通好,有留居不歸者,以"秦"姓傳也。古時西域稱中國為秦,后來西方國家通稱中國為支那,即"秦"音之變。
二、遷徙分布 先秦時期,秦氏主要分布于今河南、陜西、山東、湖北、河北等省。西漢初,高祖劉邦采納婁敬的建議,遷徙關東大族充實關中,秦氏有一支自魯徙居扶風茂陵。這支秦氏人丁興旺,官宦眾多,西漢時有秦襲等5人同時任郡守一級的官,故世號"萬石秦氏"。秦末有秦同,從劉邦擊項羽有,被封為彭侯,是知山東秦氏于西漢處有遷至今江蘇者。兩漢至南北朝時期,秦氏還分布于今甘肅、四川、山西等省。宋、元、明時期,秦氏有遷至今廣西、安徽、貴州、福建、北京、上海等省市者,歷清至近現代,分布地更廣,還有不少人移居海外。
三、郡望堂號 【堂號】
"三賢堂":因孔門七十二大賢中有秦祖、秦商、秦非、秦冉四位。三,不是普通地說一二三,而是指多數的意思。
"樂善堂":孔子因為看到七十二大賢中,姓秦的竟占了四位,夸獎秦氏好道樂善,所以又叫"樂善堂"。
"養真堂":秦氏好道樂善,能注重養真(本性的善),所以又叫"養真堂"。
"忠孝堂":秦瓊的后人因為秦瓊是唐朝開國元勛,既忠且孝,因名"忠孝堂"。
"淮海堂":宋代詞人秦少游的后人因為秦少游著有《淮海集》傳世,所以叫"淮海堂"。
"五禮堂":清刑部尚書秦蕙田,立朝30年,剛介自守,著有《五禮通考》,因名"五禮堂"。
【郡望】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置郡,治所在平襄。 太原郡:戰國秦莊襄王四年置郡,治所在晉陽。
四、家乘譜牒
上海:陳行秦氏支譜初稿、練川秦氏宗譜十二卷、泗涇秦氏宗譜四卷
江蘇:秦氏支譜六卷、錫山秦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無錫陡門秦氏宗譜十卷、洞庭秦氏七修宗譜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浙江:慈溪秦氏宗譜不分卷、慈水秦氏宗譜九卷、慈溪秦氏宗譜二十八卷、會稽秦氏宗譜不分卷、定陽秦氏宗譜三卷、臨海后街秦氏宗譜
湖北:荊南秦氏族譜、秦氏族譜十卷、黃岡秦氏宗譜十八卷、曲江秦氏家譜二卷
廣西:秦氏宗譜十三卷首二卷、秦氏家譜十六卷
四川:秦氏族譜不分卷、秦氏族譜一卷、忠州秦氏家乘十八卷
山東:黃堆秦氏族譜,六卷,民國二十四年修譜。
五、歷史名人
秦紘(1425-1505),字世纓,明代單縣黃堆集人。景泰二年,26歲中進士,授任南京御史,忤權貴,坐謫湖廣驛丞。天順、成化間,歷官雄縣、府谷、鞏昌,遷陜西右參政。成化十三年(1477)擢右金都御史,巡撫山西,尋調宣府,護邊有功。弘治初,總督兩廣軍務,打擊豪強暴帥,被誣罷歸。弦治十四年(1501)軍情緊急,詔起戶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加太子少保銜,總制三邊軍務,在軍三年。十七年以年老力辭,致仕。
秦 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北宋詞人。揚州高郵人。元豐進士,熙寧間以詩賦見賞于蘇軾,與黃庭堅、晁無咎、張耒并稱"蘇門四學士"。元祐初因軾薦為太學博士,累遷秘書省正字兼國史編修。紹圣元年坐元佑黨籍,通判杭州,后編管雷州,徽宗即位,放還。卒于藤州。他的詞輕婉秀麗,多寫男女戀情和身世感傷之事,歷來被推為婉約派的代表作家。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傳世。常州、武進、無錫一些秦姓均是秦觀后裔。秦觀墓現在江蘇省無錫市惠山二茅峰下,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秦瓊(?-638):字叔寶,唐時名將,齊州歷城人(今濟南)。大業中 先為隋將來護兒帳內士卒,后降于李密,復歸王世充,旋棄之投唐,任馬軍總管。官至左武衛大將軍,封胡國公。他以驍勇善戰,志節完整而聞名。后被民間奉為"門神"之一。
秦越人:即戰國時名醫扁鵲。他治病以診脈為名,創立了望、聞、問、切"四診法",用"針"、"石"、"熨"、等簡單的醫具治療,并通內、婦、兒、五官各科。
秦檜(1090-1155) :大奸臣,南宋江寧(今南京)人,字會之。政和進士,北宋末任御史中丞,靖康之變,因反對金人立張邦昌,被俘北去,后為撻懶信用。建炎四年(1130)隨金兵攻楚州(今江蘇淮安),詐稱殺死監守金兵,奪船而歸。紹興間兩任宰相前后執政十九年,貶逐張浚、趙鼎,收奪諸大將兵權,殺抗金名將岳飛,與高宗共主和議,向金稱臣納幣,訂立紹興和議,為世人不齒。連其后裔到岳墳前也什分慚愧,曾有詩:“人自宋后名無檜,我到墳前愧姓秦”。
秦良玉(1574-1648):四川忠州人(今忠縣)明代著名女將,文武皆能,其夫石砫宣撫使馬千乘死后,代領土司職,領其兵,治軍嚴峻,所部號"白桿軍"頗能征戰,天啟時以征討奢崇明,解成都之圍,授都督僉事,任總兵,崇禎十三年奉命追擊張獻忠,所部白桿兵覆沒,十七年張獻忠再次入蜀,她據守石砫抵抗,后病死,被封為"忠貞侯"。是古代著名巾幗英雄。
秦九韶(1202-1261) :南宋數學家,普州安岳人(今四川),字道古。官建康府通判、沿江制置司參議官、知瓊州、司農丞、后貶梅州而死。性機巧,通數術、天文、樂律、營造。淳佑七年(1247)著成《數學九章》,對“大衍求一術”及“正負開方術”頗有發明,在中國數學史上有重要地位。
秦邦憲(1907-1946):江蘇無錫人,是無錫錫山秦氏后裔。,又名博古。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宣傳干事、共青團中央書記、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執行委員,1931年9月至1935年1月為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主要負責人,犯過嚴重“左”傾冒險主義錯誤。遵義會議后任中國工農紅軍野戰部隊政治部主任。1936年參加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談判。后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長、駐南京代表、長江局和南方局組織部長、1941年后主持《解放日報》和新華社工作。是七屆中央委員。1946年2月參加重慶談判,于4月8日返回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在山西興縣黑茶山遇難。
秦姓系承顓頊 望出天水太原
在歷史上,秦始皇真是一個威風凜凜,不可一世的人物。他自稱“功蓋三皇,德過五帝”,第一個創立了“皇帝”的稱謂,并且自立為始皇帝。
秦始皇姓嬴名政,很顯然是顓頊帝的后裔。《姓纂》上面對于秦姓姓源的考據是這樣的:“顓頊嬴姓之后,伯益裔孫非子,周孝王封之于秦,隴西秦亭是也,至始皇滅六國,子嬰降漢,子孫以國為氏。”
由此看來,秦姓的確是出于顓頊帝,后來秦二世投降劉邦以后,顓頊的這一支子孫才開始以秦為姓氏,世代沿用下來。秦姓的發源地,就是現在甘肅省天水縣的故秦城。
秦姓,另外還有一種姓源,那就是被周武王封在魯國的周公之子伯禽的后代。《姓氏辨證》上說:“伯禽受封魯國,裔孫以公族為大夫者,食采于秦,以邑為氏,望出太原。”由此可見,周文王的姬姓后代,也有以秦為姓的,這一支,是后來山西太原一帶的望族,雖然同樣姓“秦”,卻跟來自甘肅的嬴姓之秦,在血統上風馬牛不相及,沒有關系。至圣先師孔子的弟子中,有秦相、秦冉、秦非、秦商幾個人,都是這一支的后裔。
因此,秦姓應該是有兩個來源--北方的一支,是顓頊嬴姓的后代;南方的一支,則是黃帝姬姓的后代。
在歷史上,秦姓人士成名得相當早,就拿秦始皇這一家人來說,在一部《史記》上,占有很大的篇幅,當時這一家人雖然還沒有以秦為姓,他們卻是以后一部分秦姓人的祖先,他們的榮耀,也是秦姓人的共同榮譽。
戰國時代,秦氏還出了一位稱為“扁鵲”的良醫秦越人。據說,他治病以診脈為名,而洞見五臟癥結,以精醫名滿天下。太史公在所著《史記》中,曾特別為他列傳,把他跟黃帝時的良醫扁鵲相提并論,足見其高明。
“秦瓊賣馬”,是有名的民間故事,秦瓊,正是唐太宗的大將秦叔寶,驍勇善戰,志節完整,死后圖像凌煙閣,后來更被民間奉為“門神”之一。
到宋代,秦姓可不妙了,南宋害死岳飛的奸相秦檜,就是秦氏的不肖子孫,使秦姓蒙羞。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秦吧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秦吧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