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漆雕氏系神農(即炎帝)后裔,本姓姜.神農后四十一代孫(既伯夷叔齊之孫)隱居漆水之東,后徙商 丘之漆園,遂以漆為姓,名曰漆河,漆姓由此開始.到五十一代孫漆沔,有壯志,喜游觀.至蔡邑(今山東上蔡)謁神農,卜居上蔡汶水之陽,遂以蔡為郡,這是漆姓稱蔡郡之來歷.
春秋時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其中有漆姓之漆雕開,漆雕哆,漆雕徒父.故稱我漆姓為"三賢堂".為紀念三賢人,漆氏改單姓為復姓,復姓漆雕從此開始.山東蔡邑為漆姓之第二老家.第九十八代孫季高公出任江西觀察史,萬民愛慕,故落戶江西南昌縣豬市巷地,忠厚相傳,詩書相繼,文章禮樂,渾厚敦龐,皆季高公為承前啟后之關鍵也.季高公為江西始祖,江西也就是漆雕氏第三個老家.
春秋時魯國有漆室邑,居者以漆為氏。郡望為濮陽(在今河南省濮陽縣)??殄ш柺且玻ш柵c江西為同一支,據歷史資料表明:漆雕氏起源單一,天下漆姓是同宗。
【漆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1.知縣直譽,教授清名——李文鄭撰漆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說明代瑞州新昌(今江西宜豐縣)人漆文昌,嘉靖年間舉人,官應城知縣,離宰相張居正的家鄉江陵很近,但他從不因此去拜訪張居正,人們都佩服他的耿直。后歷官永昌知府、參政。晚年回鄉,把數十畝田地都分給族中人,自己則閉門教子。下聯說元代高安人漆希范,字文翁,才識超人,善寫文章。初為本縣文學,后任靜江路教授,謹慎清廉,為世人所推崇。官至臨江路知事
2.威昭晉室,績著漢朝——佚名撰撰漆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晉代漆欽,官鎮西將軍,威望極高。下聯典指漢朝漆沈,官至魯相,治績顯著。
一、姓氏源流
漆(Qī)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以水名為氏。漆氏系神農(即炎帝)后裔,本姓姜.神農后四十一代孫(即伯夷叔齊之孫)隱居漆水(今陜西省邠縣西,名曰漆河)之東,后徙商丘之漆園,其后代有的遂以水名“漆”為姓,稱漆氏,漆姓便由此開始。
2、出自姬姓,為復姓漆雕氏后人所簡改。漆雕氏是周代吳國的開國國君太伯的后代,有的以漆雕為姓,稱漆雕氏。春秋時期的魯國也出過不少漆雕氏,其中不少還是孔子的弟子。后來,漆雕復姓逐漸演變成了單姓漆氏。
3、出自小數民族中有漆氏,為鄋瞞族長狄氏所改。古代鄋瞞族(春秋時期長狄氏的一支),其中有的改姓漆氏,稱漆姓。
二、遷徙分布
?。ㄈ保┢嵝赵诖箨懞团_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漆氏系神農(即炎帝)后裔,本姓姜。神農后四十一代孫(即伯夷叔齊之孫)隱居漆水(名曰漆河)之東,后徙商丘之漆園,遂以漆為姓,漆姓由此開始。到五十一代孫漆沔,有壯志,喜游觀.至蔡邑(今山東省上蔡)謁神農,卜居上蔡汶水之陽,遂以蔡產郡望,這是漆姓稱蔡郡之來歷。山東蔡邑為漆姓之第二老家。第九十八代孫季高公出任江西觀察史,萬民愛慕,故落戶江西南昌縣豬市巷地,忠厚相傳,詩書相繼,文章禮樂,渾厚敦龐,皆季高公為承前啟后之關鍵。季高公為江西始祖,江西也就是漆雕氏第三個老家。據《尚友錄》載:漆氏世為青州北海望族(今山東省昌樂東南)。又《姓氏考略》云:漆氏望出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北海。
三、歷史名人
漆希范:字文翁,元代高安人。才識超人,善寫文章。初為本縣文學,后任靜江路教授,謹慎清廉,為世人所推崇。官至臨江路知事。
漆文昌:明代瑞州新昌(今江西宜豐縣)人,嘉靖年間舉人,官應城知縣,離宰相張居正的家鄉江陵很近,但他從不因此去拜訪張居正,人們都佩服他的耿直。后歷官永昌知府、參政。晚年回鄉,把數十畝田地都分給族中人,自己則閉門教子。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蔡郡:秦國時把蔡、沈二國之地置為三川郡。漢代時改為汝南郡(今湖南省上蔡西北)。東晉治懸瓠城(今河南省汝南縣)。隋唐改為蔡州(曾名豫州),相當于現在河南省汝南縣。
濮陽郡:濮陽古為帝丘,春秋衛數遷至此。地在今濮陽西南,古黃河南岸。漢魏為東郡治所。晉建濮陽國,改濮陽郡,均治古濮陽。北魏移濮陽郡治所于鄄城(今山東省鄄城北)。隋唐濮州濮陽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梁晉夾河苦戰,晉王李存助建德勝二城。其后德勝北城為濮陽,就在黃河邊上。這一帶是河道變動頻繁之處,宋金之際,黃河主流南趨,濮陽便遠離黃河。
北??ぃ簼h北海郡治營陵(今山東省昌樂東南)。隋唐北??ぜ辞嘀?,治益都。今濰坊等地,漢唐都在北??ぞ场?
南昌郡:漢代豫章郡治,隋為洪州治,五代南唐及明、清為南昌府治,均為今江西省南昌市。
2、堂號:三賢堂(因漆雕開、漆雕哆、漆雕徒父而名)
【中國人民解放軍漆姓開國將軍生平簡介】
漆遠渥少將
漆遠渥(1915-——),安徽省金寨縣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4軍11師36團政治處宣傳科副科長、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秘書主任、師司令部作戰偵察科科長,紅4軍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參加了鄂豫皖、川陜蘇區反“圍剿”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5旅769團宣傳股股長、旅政治部宣傳科科長,第769團政治委員。參加了夜襲陽明堡、百團大戰和1942年太行區夏季反“掃蕩”。1943年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3縱1旅政治委員,第7旅政治委員,華北軍區補訓兵團政治部主任,冀中軍區副政委兼7縱政治委員,第20兵團第69軍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第68軍政治委員,后兼任軍長。參加了清風店,石家莊、平津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天津警備司令員,華北軍區空軍政治委員。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志愿軍空軍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貒?,任華北軍區空軍政治委員,北京軍區空軍政治委員,空軍后勤部部長。畢業于南京軍事學院。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勛章兩枚、一級自由獨立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我是江西宜豐的,我們這里'漆'是大姓,參考族譜我撰寫的文章:《尋根》上半部分發上來供參考。2010.1.22
尋 根
宜豐漆姓的祖先,椐南漆家譜所記載,是晉朝永嘉年間的漆居直公(公年307-312)。居直公是以中散大夫的身份在現南昌任洪州刺史,但究竟從何地而來的,譜上也說不清楚,留下一段懸案。季直公當時住在豫章(即南昌)梅溪一個叫楊舍里的地方,他還有兩個兄弟同在江西做官,一個叫紇烈,官職為樓船將軍,一個叫遲,曾任豫章太守。(按上文的說法:“第九十八代孫季高公出任江西觀察史,萬民愛慕,故落戶江西南昌縣豬市巷地,忠厚相傳,詩書相繼,文章禮樂,渾厚敦龐,皆季高公為承前啟后之關鍵也.季高公為江西始祖,江西也就是漆雕氏第三個老家……” 季直公的兄弟其中應該有一個為漆季高公?)此為有記載的江西(宜豐)漆姓的發祖公。
在居直公以前,漆姓的發源由來是這樣記載的:相傳盤古(即伏羲)開天地后,炎帝生活在在姜水之地,黃帝生活在在姬水之地。伏曦賜于炎帝神農氏為姜姓,賜給黃帝為姬姓,所以炎黃子孫姓氏起源皆為姜姬二姓。又說是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他為其中有功德的十四人賜姓,漆姓的祖先是夏朝時的防風氏。后夏滅周興,周文王有一子名叫季蚺,本為姬姓,因受封于漆水和沮水之間,故稱為漆候,周文王因地名而賜姓于他,為復姓漆雕。由此看來,漆氏實為周文王之后裔。
經過若干代后,有一個叫漆雕均浦的居住于青州北海(古地名,現山東昌樂),另有其兄弟漆雕均碩居于冀州渤海。宜豐漆姓為北海漆,故漆雕均浦應該是我們的祖先了。漆雕氏傳至東魯時,有一個叫漆雕開的,曾為魯相,是孔子門下高足八儒之一,在孔門中以德行著稱。還有一個叫漆雕徙父、字子期的,也是孔子門生。是否真有其事,也無從考證。漆雕開的后代中有一個叫漆雕沈的,也曾經任過魯相。漆雕沈的孫子叫漆雕綸,任過徐洲刺使。
至漢文帝時,漆雕綸的子孫中有一個叫漆雕政惠的,官至翰林學士,對復姓漆雕不甚滿意,故請奏朝廷辭去雕字改為單姓漆,得到準許,從此漆姓傳至今日。但是此后直至居直公、整個漢朝約四百年間的家族蕃衍情況,歷屆修譜竟都無任何記載,不知何故。
季直公有三個兒子,其中一個叫漆舉的當過水部員外郎。漆舉有五個兒子,全都做了官:漆均為同陵尹,漆浦為武昌太守,漆爽為丹陽尹,漆元為左中郎,漆彬為龍驤將軍。漆彬公即為宜豐漆姓先祖。季直公辭官歸隱后,舉家遷徙到高安的新城,漆彬公又從高安遷徙到宜豐的石臺(現敖橋境內)。彬公也有五個兒子,其中漆宣生漆弼,漆弼生漆縝、漆績,漆縝生世中,世中生志道,志道公為八世祖。自志道公開始,家族日趨繁衍昌大起來。
志道公有五個兒子,即:子美、子真、子顯、子貴、子華。上高上城、下城的漆姓是子美公的后人。子華當過西安府尹,后來移居敖橋的小水。子顯的兒子一個叫漆受、一個叫漆曠。據考證,現在宜豐的南北漆以及敖橋的大塘、漆港、港口等地的漆姓皆為漆受公的后人,而橋西的建上、曹溪、漫溪,以及葉源、良溪、東頭塘、窯上、東漆等漆姓則是漆曠公的后人,同是子顯公的植下?,F石市的梨樹下、上煌及東郊的流源的漆姓卻是子顯的兄弟子真的后人。還有高安的高郵、宜春的梅溪、萬載、湖南瀏陽的淮山等地的漆姓也是子真公的后人。江蘇淮安的漆姓據說也是從梨樹下分支的。居直公下面的后人還有在高安的烏泥、安福、南昌蓮塘、梅湖等地繁衍生息的,具體支派有待慢慢理順。敖橋樟陂的漆姓據說是因犯族法被“刷出”,至今尚未落實所屬支系,一直被誣為是“野漆”,其實肯定也是季直公的后人。
漆受生子漆雄和漆郁,雄公從小水遷到大塘,郁公遷至漆港。郁公的后人二十八世孫有叫通孫、福孫的兄弟倆,由宜豐的大塘遷徙到湖南新寧。雄公的兒子漆昌和漆郊。郊公的二十三世孫在明朝洪武年間也有人遷徙到湖南禮陵、江口一帶,還有叫吉四公的遷徙到株州的荷塘鋪,吉五公遷徙到長沙善化等地創基。在株州荷塘鋪,漆姓已經成為當地望族,其禮陵、江口漆姓修族譜時還請我南漆三十一世漆嘉祉公作的序。其七修族譜也是由南漆的漆濱公于清朝宣統年作的序。
昌公的兒子叫三十三郎,三十三郎生襲二公,襲二公生二十郎,二十郎生十六世祖宗華。宗華是縣城南北漆姓的共同祖先。宗華的四個兒子叫彥璋、彥卓、彥圭、彥莘。長子彥圭遷塘仗,彥璋、彥莘遷城北,彥莘為北漆之祖。彥璋有三個兒子,其一子會年也有三子,其一子大任遷到城南,為我南漆的發祖公,大任公生子仁端,仁端生漢榮,漢榮生志銘。志銘即二十三世祖,又叫南窗公。從二十世仁端到二十三世南窗公志銘為三世單傳。
志銘公生了三個兒子,其中一子忠常生了六個兒子,南漆自此大發其祥。這六個兒子即:誠文、誠雅、誠禮、誠賢、誠真、誠實。族譜上的各房系就是從此開始。我支屬于賢房,即為誠賢公的后人。誠雅公的后代在明朝萬歷年間有一個叫師鐸的,率家遷徙到江蘇的儀征,據說現在已經發展到了近萬子孫。誠禮公的后代也有一個叫師立的,父子同遷徙到萍鄉的青山鋪,據說現在也發展到了五千五百余人。
二十五世祖誠賢公有五個兒子,其中一子正同也有五個兒子,其中一個叫東沛的有三個兒子,其中一子烈充生師翰,師翰有四子,一子日源也有四子,其一子時習有兩個兒子,即宰興和亮興。亮興又名寅興,生于清順治年間,曾經在浙江、廣西等地做過官。從寅興公以下三十三世起,開始按照三十個字來排輩分。這三十個字是:祚、啟、美、日、盛,淑、征、望、哲、承,詩、書、傳、世、業,孝、友、繼、家、聲,云、仍、光、寵、錫,勛、酋、弈、葉、庚,安排到了第63代。宜豐南漆這一支現在最小輩分是四十七世“業”字輩,尚存在世的最大輩分有39世“征”字輩,前后達九代人。
居直公43世孫箋詩(元頌)謹記
于公元二○○三年清明節前夕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漆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漆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