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 氏 正 源
-與渠夏先生商榷《渠氏源流初探》一文中的有關問題
近日瀏覽網頁(萬家姓網),驚見山西省祁縣白圭村渠夏先生對當今中國渠氏的起源問題進行探討,十分興趣,但拜讀之后,卻令人十分失望。怎么能這樣研究和解釋渠氏的家族史呢?
我們堅信,渠氏家族源遠流長,并且是一個文明的家族,但因是個小姓,歷來少有王公顯貴,有關的文獻資料較少,知之者也少。這就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的研究,但我們反對脫離歷史事實依據而曲解歷史,甚至帶有污辱性,脫離史實的誤導,必將讀者誘入邪路。我們認為沮渠氏不是當今中國渠氏的先祖。
歷史是過去已經發生過的事,但它確實客觀存在,由于歷史久遠了,知道的人少了,甚至于根本不知道,今天我們想要了解它,就要從歷史文獻中去探索,去研究,去發掘,去認識,并掌握它為今天服務。文獻資料是歷史的載體,研究歷史,我們要忠于史實。我們反對不尊重歷史史實依據的胡亂編造家族史,反對毫無依據的炒作。對歷史事件要有案可稽,有據可查,有史為證。對有關祖宗的事,下結論要慎重。
為了澄清事實,下面對渠夏先生文中所涉及的主要問題發表一點膚淺的看法。主要涉及四個問題:一、沮渠氏始末;二、北魏時胡人的改漢姓問題;三、渠氏的源流;四、明初洪洞縣遷民問題。
由于本人無學,孤陋寡聞,對歷史沒有啥研究,錯誤與不當之處一定難免,尚乞渠夏先生與族中賢達不吝指正。
一、沮渠氏始末
(一)從大月氏到匈奴雜胡
因為渠夏先生把自己的家族起源說成沮渠氏,就需要把沮渠氏的來龍去脈搞清楚。由于沮渠氏是臨松盧水胡,又是被匈奴化的大月氏人,這就要從大月氏族的匈奴化談起。
《史記·匈奴外傳》說:“自淳維(傳說中的匈奴始祖)以至于頭曼千余歲,時大時小,別散分離”。匈奴族是古代中國北部的游牧民族。大約自商周時期開始,中國北方一直活躍著一支組成復雜勢力強大的游牧民族,也是一個落后野蠻極具破壞性的民族,一直是中國北境的大害。早期被稱為獯鬻、 狁、獫狁、鬼方、犬戎、胡等。戰國時期匈奴與遼河流域的東胡并列強盛,長期騷擾秦、趙、燕三國北境,除長期戰爭外,又筑長城以自衛。秦朝統一中國后,派蒙恬率軍三十萬北擊匈奴,匈奴主大懼,慌忙北遁七百余里。公元前209年,匈奴主冒頓殺其父頭曼,自封為單于(天子),從此匈奴主自稱為單于。從公元前209年到前174年,冒頓建立了強大的匈奴大國,勢力達到極盛期。控弦(騎兵部隊)三十余萬,開拓了廣袤的疆域,東至遼河,北到北海(貝加爾湖),南抵長城,西達蔥嶺,形成一個強大的軍事掠奪集團,對漢朝為害尤烈,并從此以“匈奴”為族名。公元前127年到前119年,經漢武帝三次大規模的沉重打擊,匈奴勢力被摧垮,北匈奴西遷。前52年匈奴內亂,南匈奴呼韓邪單于率眾降漢,為漢朝守衛陰山邊境。直到前36年,漢西域副都護陳湯西入康居擊殺郅支單于,余部西逃歐洲禍害歐洲去了。從此匈奴親漢,到魏晉南北朝時,內遷的匈奴居住在今甘肅、陜西、內蒙與山西一帶,其中以山西一部為最大最強。
在中國西部的敦煌、祁連山一帶,很久以來就居住著另一個游牧民族叫大月氏,秦漢時期長期遭受著匈奴冒頓、老上單于野蠻地搶掠與殺戮,連月氏國王的頭顱都成了匈奴主的飲器,被迫向西北遠逃到康居(今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阿姆河以北,咸海與巴爾克什湖之間)。到漢武帝時,漢武帝聽說大月氏人是匈奴人的世代仇敵,想與大月氏人聯合起來共同夾擊匈奴。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到西域去尋找大月氏,經過千辛萬苦,于前127年在康居找到了,但這時的大月氏人已在此建國,并從游牧國家改為農業國家,由于生活安定了,也不愿再報前仇了,張騫等了一年無果,失望而回,于前126年回到長安。
當年,大月氏人被匈奴擊敗向西北大逃亡時,尚有一小部分大月氏人未能隨部逃走,被迫投降匈奴,這股人仍然留在今天的甘肅盧水(今黑河流域)。但這部分人不是真正的匈奴人,被史書上稱為“匈奴別部”,或稱為“雜胡”、“盧水胡”等。盧水胡歸服匈奴后,按匈奴的軍事行政編制改編,匈奴的編制是:匈奴的中央首腦機構稱王庭,首腦為單于,住代郡(今河北蔚縣)。其下為左右賢王,左右賢王是地方最高軍事行政長官。左賢王地位高于右賢王,享有單于的繼承權,左賢王管理東部的匈奴,住今河北省懷來縣北;右賢王管理西部匈奴,住在今陜西省榆林一帶。左右賢王以下的各級官員依次為:萬騎(萬騎長)、千騎(千騎長)、百長(百騎長)、什長(十騎長)。裨小王、相封、都尉、當戶、且渠等。其中且渠又叫沮渠,或前面加個“大”字,稱為大且渠或大沮渠,雖加大字,其實還是一個低級的帶兵小官。到漢武帝時雖經衛青、霍去病三次北伐匈奴,又經漢宣帝再次討伐,匈奴的勢力被徹底摧毀,但這一支被匈奴化的大月氏人仍住在臨松盧水地區,人們仍稱他們為盧水胡。
二、北涼政權的興亡
這支投降匈奴的大月氏人——即盧水胡,一直生活在祁連山下張掖臨松盧水的胡人中,有一個家族世襲匈奴人統治下的沮渠小官,當初并無姓氏,直到公元300年后沮渠蒙遜的前輩需要有個姓氏的時候,才應用這個世襲的小官名“沮渠”為姓,開始姓“且渠”或“沮渠”?!段簳?nbsp; 列傳第八十七·沮渠蒙遜》說:“胡,沮渠蒙遜,本出臨松盧水,其先為匈奴左沮渠,遂以官為氏”。《北史·卷九十三·北涼沮渠氏》:“大沮渠蒙遜,本臨松盧水胡人也……世居盧水,為酋豪。遜高祖 暉仲歸,曾祖遮,皆雄健有勇名,祖祁復延,封伏地王,父法宏襲爵”。二處史籍說明了沮渠氏的由來?!段簳?nbsp; 列傳第八十七·沮渠蒙遜》繼續說:“蒙遜滑稽有權變,頗曉天文,為諸胡所歸”。說明沮渠蒙遜會玩弄權術,懂天文,有一定的能力和威信,令各種胡人前來歸服。該文繼續講述了沮渠氏的興衰:公元383年,前秦符堅派大將氐族人呂光率七萬大軍征服西域三十余國,于386年回師占涼洲(三國時期治姑臧,即今甘肅武威),建立呂氏后涼國。呂光在397年派沮渠遜的伯父沮渠羅仇、沮渠鞠粥從征,因呂光的弟弟呂延戰死,歸罪于羅仇二人,將二人處死。于是蒙遜聚兵萬余人,與其堂兄沮渠男成說服了當時的建康(甘肅高臺縣)太守漢族人段業同反呂光,在399年擁段業在張掖建立北涼政權,段業自稱涼王。段業授沮渠男成為輔國將軍,蒙遜為尚書左丞等職。但段業忌憚沮渠氏兄弟,這時蒙遜陰有取代段氏的想法,但怕一人不行,就謀于其兄男成,而男成認為這種做法不講道義,不與同謀。至此蒙遜又怕陰謀被男成暴露而遭不測,就蓄意殺死男成,便來了個一箭雙雕。于是假意邀請男成到門蘭山祭祖,并密告段業其兄男成欲謀反,如果男成來請假祭祖,就必反無疑。果然,不久男成來請假祭祖,于是段業立即把男成殺死。蒙遜聞知后,立即跑到男成的部眾前遍告所部,痛哭流涕,反誣段業背信棄義,謀害忠良,發誓要為男成報仇。男成在部眾中享譽極高,一聞此事,立即群情激憤,怒不可抑,連匈奴、氐人也紛紛前人響應。401年5月在蒙遜的帶領下攻占張掖殺段業。蒙遜自稱張掖公,建立自已的北涼政權。412年攻占姑臧,稱河西王。這時西邊還有一個漢族人的西涼政權,就是漢朝名將李廣的后裔在酒泉的西涼國。蒙遜420年滅西涼,擄李暠女西涼公主與其三子沮渠牧犍成婚。這期間從西域來了個胡僧叫曇無讖,先到鄯善國,吹噓自已能“使鬼神治病,令婦人多子”,并與鄯善王妹曼頭陀林私通,事發負罪亡奔涼州,蒙遜優寵之,尊稱為“圣人”。曇無讖以男女交接術教授婦人,蒙遜諸女兒媳皆來受法,一時淫風大起。后來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聞知,派人索要曇無讖,遭蒙遜拒絕,蒙遜并發現曇無讖的罪惡,將其殺死。《魏書·沮渠蒙遜》傳還說:“蒙遜性淫忌,忍于刑戮,閨庭之中,略無風禮”。由于蒙遜的勢力日盛,逐漸狂傲,以致頭腦發熱,忘乎所以,派其長子沮渠政德率軍攻打強大的柔然部,結果兵敗被殺,蒙遜遂懊恨成疾,于433年病死,其三子沮渠牧犍襲位。
沮渠蒙遜在位時,為了穩定自已的政權,耍兩面三刀,一方面向中原強國南朝宋國稱臣,另一方面又向中國北方大國魏國拓跋燾納貢稱臣,并將自已的女兒興平公主許嫁給拓跋燾。沮渠牧犍繼位后,仍按沮渠蒙遜的既定方針兩面稱臣,并將興平公主護送到北魏,被魏太武帝拓跋燾封為右昭儀。同時還稱仰慕拓跋燾的妹妹武威公主。為了穩住沮渠牧犍,437年拓跋燾將計就計,將武威公主嫁給沮渠牧犍,被封為皇后,拓跋燾用以監視牧犍。然牧犍原皇后西涼李氏女只得遜讓,自廢皇后,讓位給武威公主。李氏母女重返酒泉,一年后憂憤而死。
然而沮渠牧犍是個荒淫無恥之徒,無意治國,《魏書》說:“牧犍淫嫂李氏,兄弟三人傳嬖之?!笔钦f其兄沮渠政德的遺孀李氏,曾跟曇無讖學習過男女交接之術,于是沮渠牧犍與兄弟沮渠無諱、沮渠安周三人與李氏霪亂,終日作連床之戲,遭武威公主的反對,于是“李(氏)與牧犍姊共謀害公主”。拓跋燾聞知,火速派人迎救武威公主,接公主于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本來,拓跋燾對沮渠氏就很不感冒,曾專派尚書賀多羅出使涼州“觀其虛實”,賀觀后,認為“牧犍雖稱蕃致貢,而內乖?!薄.斶@次嚴重事件發生后,拓跋燾大怒,在439年率大軍親征北涼,六月“車駕西討沮渠牧犍”,并列舉沮渠牧犍十二大罪狀。牧犍得知,自知不敵,慌忙向柔然求救,柔然不救。無奈派其弟沮渠董來率兵萬余到武威城南迎戰,一戰即潰。偏在這時,牧犍兄之子沮渠祖從城中逃出降魏,并把城內詳情悉告之,拓跋燾揮軍攻城。這時牧犍的另一個侄子沮渠萬年又率部眾投降,武威城破。沮渠牧犍這時才反背捆綁率文武百官五千余人出城投降。畢竟沮渠牧犍是他的妹夫又是內弟,拓跋燾命人為牧犍松綁,北魏遂亡。拓跋燾命令遷徙涼州官民三萬多家到北魏首都平城為奴。
沮渠牧犍到平城后,與武威公主一起過著軟禁的生活,牧犍無子,僅有一女。445年盧水胡人沮渠牧犍的舊部關中人蓋吳、安定郡劉超反叛,太武帝拓跋燾伐蓋吳,滅之。這時,有人告奸“牧犍猶與故臣民謀反”,以及從其家中搜出大量毒藥,曾毒死一百多人;同時又發覺右昭儀興平公主與曇無讖等“姊妹皆左道,朋行淫佚”等罪惡。447年1月將牧犍與興平公主二人賜死,并“誅其宗族”。只有其一女與武威公主“赦免”。沮渠蒙遜的另一個兒子沮渠季義,原因蒙遜之故曾授“東雍州剌史”。但這個人“ 險诐多端,真君中(440年),遂與河東薛安都謀逆”,至京師,付其兄弟扼而殺之。對原先在拓跋燾攻打姑臧時事先叛降的沮渠祖與沮渠萬年,投降后,沮渠祖被封為廣武公,沮渠萬年被封為安西將軍張掖王,又轉授于冀州、定州剌史,452年在中山與降民謀反,因謀逆罪,均殺死。
在439年拓跋燾攻打姑臧時,牧犍的弟弟沮渠無諱、沮渠宜得、沮渠安周分別住沙州、酒泉、張掖。后受魏軍進攻相繼逃散。后來,沮渠無諱收集殘部,攻酒泉,魏主派永昌王拓跋健征討,沮渠無諱技窮請降,魏封無諱為征西大將軍、酒泉王。后無諱復反,又經魏鎮南將軍尉眷往擊,無諱與安周等西竄鄯善,鄯善王比龍懼怕逃走,其城遂被無諱占有。繼后,無諱、安周等又返回占領高昌。444年,無諱病死,沮渠安周繼位。450年沮渠安周滅車師國,460年沮渠安周被柔然部所滅,立漢族人闞伯周為高昌王。從此,西部殘余的北涼流亡政權也滅亡。
本來對沮渠氏的始末已很清楚,到此全部結束,此后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沮渠氏的痕跡,應是到此為止。但有人竟認為沮渠氏后裔是當今中國渠氏的祖先,又是當今中國渠氏的源頭,為此不得不繼續討論下去。
三、被俘虜到北魏的沮渠氏沒有孑遺殘存下來嗎
為了說明問題,不免先看看五胡亂華時,胡人到中原都是干了些什么?
從304年匈奴人劉淵在離石造反,到581年隋朝統一中國,歷史上稱為五胡亂華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也是中國北方最殘忍最血腥的時期。先后在中國的東北部、北部、西北部落后民族紛紛從邊境進入中原,這些落后野蠻的民族在其野心家的帶領下希望入主中原,一次次的進行野蠻殘忍的擄掠殺戮,其原始性和破壞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表演,朝代屢更,中國北方人民陷入了空前的浩劫。同時這些野蠻民族也變成了浩劫的犧牲品與殉葬品。使原本中國的被壓迫人民與統治者的斗爭衍變成民族間的相互仇殺,有的民族幾乎被斬盡殺絕,殘存下來的部分外族人又很快融入漢族中。尤其是當一個外族政權在中原滅亡后就來一次大規模的仇殺外族人,直至將其消滅。如:匈奴主劉淵政權滅亡后,山西的匈奴人不是被殺就是逃亡,沒有人敢再留在山西。又如:羯族政權的石勒、石虎,二人的野蠻、殘忍、霪亂、嗜殺成性的暴行比野獸還兇狠。319年石勒在襄國(河北邢臺)建國,318年滅劉曜前趙國,殺盡劉曜子女及王公將校以下三千人,坑殺匈奴屠各部五千人,當初劉淵藉以起兵的主力匈奴屠各部幾乎被石勒殺絕。其相互殘殺,毫無人性。333年石勒死,石勒的侄子石虎奪取了后趙政權。石虎先將石勒的兒子全部殺死,335年遷到鄴(河北臨漳縣),大建宮室,晝夜荒淫,一次就掠美女三萬多人,僅345年一年就殺死不情愿的美女三千多人。老百姓被逼得實在無法活下去,無數的家庭紛紛自殺,各處道路兩旁樹上自縊的尸體前后相屬。351年前燕國慕容雋攻破鄴城,石虎的數萬宮女不是餓死就是被士兵“烹而食之”了。起初,石虎的長子石宣想篡奪帝位,先殺其弟,再謀石虎,被石虎發覺,石虎立即登高臺,將兒子石宣綁臺下,先拔光頭發,再割舌頭,挖去雙眼,然后扔進火中焚燒。石宣的妻妾兒女全部處斬。石宣的幼子方五歲,不肯就死,被石虎將衣鏈拉掉,拖出去殺死,太子宮中的大小官員差役人等數千人全部車裂。
石虎死后,新登基的兒子僅33天就被其另一個兒子殺死。183天后又被另一個兒子殺死。這是真正的自相殘殺,禽獸不如。103天后,石虎的養子漢族人大將冉閔起而屠殺王室,并下了一道“殺胡令”:“凡殺一胡人者,官升三級”。于是一晝夜,鄴城鳳陽門前廣場上堆滿數萬個羯族人的人頭。數日之內,這些作惡多端的羯族人被復仇烈火燃燒的漢民殺死20多萬,剩下的五萬多羯族人不是逃走的快就一定會絕種。再如元朝統治者把西夏滅亡后,對整個黨項族實行種族滅絕,使黨項族在中國大地上消失。金元政權滅亡后,在中原的外族人都遭到漢族人種族滅絕式的血腥報復,以血還血,就象日本鬼子投降后那樣,中國人不會讓惡貫滿盈的日本鬼子在中國存在一樣。
北魏的統治者也非善類,殺人就是他們日常小事,除無數的戰爭殺戮外,甚至對他的大功臣也不放過。如魏太武帝拓跋燾殺崔浩,崔浩是當時中國北方的第一名門望族——清河崔氏,是拓跋燾的第一謀臣,對北魏由弱到強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大功臣,因修國史惹惱了拓跋燾,崔浩在受盡凌辱后被滅族,并將遠在河北清河的崔氏家族無論遠近全部誅滅。還累及親戚,如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都是名門巨族,“盡夷其族”。就連文明一點的魏文成帝拓跋浚,451年到河北河間州(今河北任丘縣)處理貧苦農民侵富戶的農民運動,將參予的民眾,15歲以上的男子全都處死,15歲以下的全部閹割,連同婦女獎給隨行的官員作奴隸,使他們都斷子絕孫。人們不禁要問,被擄到平城的罪人家族沮渠氏,還能有人殘存下來嗎?還能比崔浩、州鬧事的農民有好下場嗎?答案是絕對不可能的。
1、沮渠氏被拓跋燾滅族
鮮卑拓跋氏,從開始就是一個落后野蠻的以掠奪為職業的強盜集團,有高度的野蠻性和極強的破壞性,范文瀾《中國通史》說:“鮮卑勛貴,殘害漢民比虎狼還兇”,對待其它民族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從《魏書帝紀》看,各種戰爭恐怕一年也沒有停止過,中國的北部成為真正的人間地獄。
439年魏太武帝拓跋燾滅北涼,“徙涼州民三萬余家至京師”。這三萬余戶都是些什么人,都姓什么?其中沮渠氏有多少家,共有多少人?未見史料詳記,今天恐怕無人能說清。但可以肯定的說,這些涼州民絕對不會是清一色的沮渠氏。北涼沮渠氏政權也絕不是一個血緣關系上的親族單位,而是復雜的各氏族族群混合在一起的地域基礎上的行政單位,除漢族、匈奴、氐、羌ugq、匈奴、氐、?國北方的第一名門望族清河崔氏,是拓跋燾,崔浩等族外,就是盧水胡人,不過是盧水胡人中的沮渠氏政權而已。盧水胡人也不會人人都姓沮渠,比如,北涼亡國盧水胡降魏不久又反叛的蓋吳,蓋吳部下白廣平,以及劉超、薛安都等都不姓沮渠。沮渠氏僅是盧水胡中的一個家族不過是王族罷了。沮渠氏稱不上涼州大姓,人口根本不會太多,被擄到平城的沮渠氏人口當然不會太多,而且是被重點監控的人物,一遇風吹草動,就會立即斬草除根,永絕后患。這話果然應驗。
《魏書·列傳·沮渠蒙遜》講的很清楚,沮渠牧犍到北涼后,僅僅六七年就大禍臨頭,并遭“誅其宗族”的嚴懲(已見前文)。“誅其宗族”是什么概念,它意味著什么?恐怕用不著解釋。不久,沮渠祖、沮渠季義、沮渠萬年都犯“謀道罪”,這種罪行是封建社會最嚴重的罪行,剿家滅族是逃不掉的,連家中被奴役的人員也免不了全部誅殺,因此,妄想有人幸免,逃出這一劫是不可能的。
本來沮渠氏在西境涼州曇花一現,在北境大同被斬草除根,山西大同是沮渠氏的滅亡之地,沮渠氏的問題已到此為止,但有人竟說:“沮渠族人的脫胡入漢是在山西完成的,沮渠這個姓氏也化入了山西大地”?!敖裉斓那兆迦司褪枪糯谇迦说暮蟠钡龋菦]有任何根據的,我們不同意這種沒有證據的說法。為了進一步證明這種觀點的荒謬,我們再從北魏的內遷以及當時中國北部人類生存的大環境等方面再作討論如下:
2、內遷
五胡十六國時期,北魏的實力最強,擄掠各族人口也最多,平城和畿內居住著各族被擄來的人。494年,魏孝文帝意無反顧地率領鮮卑貴族、滿朝文武官員及鮮卑(當然包括被擄來的各族人的士兵)20余萬人從平城遷到洛陽,加上這些人的家屬共一百多萬人。到洛陽后,496年開始強制性實行全面漢化運動,很快這些鮮卑人及擄來的各族人民都融入漢族中了,與漢族人沒有什么區別了。并且這些人都過上了奢侈浮華的生活,其豪華程度甚至超過當時南朝梁朝的水平。這時與仍在原地的鮮卑人和六鎮人構成了鮮明的區別,因而形成了極大的吸引力,他們自然地被吸引到洛陽來,紛紛內遷,到504年魏宣武帝不得不撥出苑地牧地公田分配給內遷戶,513年再次撥田給內遷戶。到517年魏孝明帝不得不下令不準內遷,這又引起了尚未內遷的鮮卑人及各族人的強烈不滿。526年窮困得無法生活的流民在鮮于修禮的帶領下起事,柔玄鎮人杜洛周也率眾向內地進發。528年葛榮吞并了杜洛周部,號稱一百萬北方人乘機流進內地,總計內流的人口達數百萬。此時的平城地區早已人去樓空,物是人非了。不過內遷的人流中不會有沮渠氏,哪有已經“滅族”的家族在40多年后還有人隨人流內遷呢?退一步說就算有個別的“漏網之魚”也難逃脫以下的劫數。
3、戰爭
從《魏書·帝紀》可以看出,北魏的各種戰爭連一年也沒有停止。鮮卑人不事生產,不耕不牧,全靠掠奪為生,掠奪財物養活自已,掠奪越多越富有;掠奪人口,除了補充兵員繼續再掠奪外,還能做各種勞役為自已創造財富。要掠奪就有戰爭,鮮卑人式的戰爭總是把掠奪來的外族人士兵趕到最前面,鮮卑騎兵在后面驅趕,如果行動稍慢一點就被鮮卑騎兵踏死。攻城作戰危險,就根本不讓鮮卑兵上前,避免傷亡。如果戰敗,鮮卑騎兵就爭先逃跑,讓其它族兵替死。對于沮渠氏來說,不要說已被“誅其宗族”,就是有個別人漏網僥幸活下來,在鮮卑式的戰爭中也難逃替死,現舉幾例,以見一斑:
451年拓跋燾攻打南朝宋國,先攻彭城不克,再攻盱眙又不克,再南下瓜步(江蘇六合),無功而返,又攻盱眙。宋國人堅壁清野,魏軍饑餓不堪,拓跋燾向盱眙守將臧質要酒喝,臧質送來一罐尿,拓跋燾勃然大怒,命令攻城,并在給臧質的信中說:東北面攻城的兵是丁零人與胡人,南面攻城的是氐、羌兵,有本事你就盡量的殺吧,省得他們在我國內作亂,對我有好處。結果攻城的魏軍士兵死亡的尸體與城墻的高度相平,城也沒打開。最后魏軍拿周圍的百姓泄憤,一見男人就殺,刺死嬰兒挑在長矛上,揮舞長矛取樂,盡情發揮其野蠻性,并擄走百姓一萬多人,聽說宋兵追來,又把百姓全部殺死。宋國人極度憎恨魏人的暴行,軍民同仇敵愾,魏軍傷亡大半,北魏也從此一蹶不振。
446年盧水胡人蓋吳、劉超反,魏太武帝征討之,這次戰爭是專門鎮壓盧水胡人的,盧水胡遭到殘酷的殺戮,沮渠氏并由此遭滅族。
523年,北方六鎮反,并迅速發展成燎原之勢,整個魏國的東北部、北部、西部都發生了大規模的戰爭,到526年轉移到河北。528年沃野鎮也反,造成六鎮的上百萬流民內遷。秀容(山西忻州)人爾朱榮是個兇殘暴戾的野心家,率兵在鄴城(河北臨漳縣)城北大破葛榮軍,軍民死傷無數,并造成數十萬流民散入各州郡。530年爾朱榮被魏孝莊帝誘殺,又有二十余萬流民流入并州(太原)受爾朱氏虐待,無法活下去,先后二十多次造反,被爾朱氏屠殺近一半,最后更多的流民流入高歡的手中,直到550年東魏變成北齊,557年西周變為北周,兩國又開始了新的連年戰爭。
537年東魏高歡進攻西魏宇文泰,東魏在關內戰敗。后再戰再敗,死亡八萬多人。死亡的人都是北方流民士兵。這時,原魏孝文帝從平城內遷洛陽的一百多萬及以后陸續內遷的鮮卑族平民及奴隸和中原的原居民,在戰爭中也遭滅頂之災。宇文泰攻洛陽,北齊派最野蠻的殺人成性的悍將侯景燒殺洛陽城,城內外的官民、房舍,殘存下來的不過十之一二。北魏遷都以來繁華的洛陽城成為廢墟。543年東西魏再次邙山大戰,又造成雙方及當地居民的極大傷亡。
北齊與北周的連年戰爭,雙方都已精疲力盡。雙方都又積極爭取北方新興起的野蠻集團突厥族,聯合攻打對方。最后突厥族決定幫助北周攻打北齊。563年周武帝與突厥聯合攻齊,突厥出兵10萬,自恒州(大同)分三路向南殺來,會兵攻打晉陽。當聽到周軍大敗,突厥人驟感震駭,立即引兵出塞,自晉陽以北七百余里沿途大殺大掠,人畜不留。由此,北魏長期經營的北方重鎮大同與六鎮等地,所遺留的官民如風掃殘云般地煙消云散了。即使是沮渠氏在被誅族后有漏網之魚。還能在平城平安的生存嗎?
早在魏明元帝時(409-424年),魏筑長城以防另一個強大的掠奪集團柔然部。從赤河(河北赤城)西到五原(內蒙五原縣)二千余里,魏太武帝時在長城要害處設武川、撫冥、懷朔、柔玄、御夷邊防六鎮,六鎮外又在沃野(內蒙阿爾多斯右旗境內)等鎮派重兵防守,以衛平城。429年魏太武帝大破柔然后,邊事已少,但仍選拔精壯士兵到境外搶掠,來發財致富。搶到財物全部歸官,如被柔然擄去即成柔然人的奴隸。老弱士兵被迫作手工,或入深山伐木,或種農田,或經商獲利也全都歸官。這些被擄到北魏的各族人的守邊兵,應得的衣食給養又被層層官員扣去,苦難的邊兵往往死在路上。
4、隋唐以后的戰亂
自古以來,中國北方就是各類人物爭戰撕殺的主戰場。歷史發展到隋朝統一中國后,不久就發動了兩次征伐高麗的大戰,導致隋亡。唐初李世民爭天下,掃六合,平突厥,破柔然,再次征伐高麗,開拓西域等。全國人口由隋朝的4602萬到639年銳減到1235萬人,減少73%。755年突厥人安祿山在范陽(北京)起事。安祿山野蠻而狡猾多端,把洛陽與關中地區破壞殆盡,人民陷入空前的災難之中。強大的大唐帝國,從此走向衰落。唐肅宗請求匈奴、回紇協助收復洛陽,同意收回后任意搶掠。中國人口由900多萬戶減少到200萬戶,四分之三的人口死亡。由755年的5292萬人到760年的1699萬人,減少68%。
875年,冤句(山東曹縣)人黃巢起義,攻入長安,見人就殺,不能禁止,直到把人殺完。其兵所過之處,赤地千里,百姓凈盡?!杜f唐書》說:黃巢圍陳州(河南淮陽)三百天不克,軍糧斷絕。殺人充軍糧,制造巨碓數百個,捕鄉民與浮虜,無論男女老幼,悉入巨碓搗舂,傾刻變成肉糜(醬),加工處稱“搗磨寨”。以供軍食,流水作業,日夜不停。陳州周圍的百姓吃光后,“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曹、徐、兗數十州,咸被共毒”。不論中原舊民,還是漢化后的外族人,都在劫難逃。
唐朝后直到宋朝、明朝與北方強敵遼、金、元以及西夏王朝的長期殘酷的戰爭,整個中國北方成了殺人的大屠宰場,北方人口大減。尤其是元朝的統治者,把西夏滅亡后又把整個黨項族實行了種族滅絕,使黨項族從此在地球上消失。他們貫用的手段是屠城與殺人充軍糧,據有人推算,屠殺北方人口6000-8000萬,中國北方90%以上的人口滅絕。一個四川省2000萬人口屠殺后竟不到80萬。使明朝初年整個河南人口才有189.1萬,河北有189.3萬人。
另外,從宋朝到明朝初年,除兵燹戰亂外,1350年從蒙古高原到華北平原,還陷入另一場空前的大劫難,就是令人聞而生畏的黑死病--鼠疫,也是令人口大量減少的原因。
總之,從304年劉淵在離石起兵到隋朝統一,又從隋朝到明初,近900多年間中國北方無數次的戰爭、自然災害、瘟疫流行等各種災難的夾擊下,一個或多個家族或種族滅絕是可能的,更何況一個被誅族的外來的小家族,說是在大同生息繁衍,說什么自動遷民到上黨,是沒有任何依據的,也不合邏輯,是不可信的。
二、北魏時胡人改漢姓的族群中沒有沮渠氏
我們學習歷史,研究歷史,弄清歷史的真象,應有客觀的依據,尤其是同期的相關史料,碑文墓志,歷史文物,從客觀證據中找答案。不能在沒有什么史料的情況下,一時心血來潮,突發奇想,妄加解釋,妄下結論。作者說沮(且)氏的胡姓 “沮(且)渠”氏改成單姓漢姓“渠”,是由被俘虜到平城(大同)后的沮(且)渠氏后人搞的?,F在讓我們看看北魏政權是怎樣把胡姓改的漢姓,其中有沒有沮渠氏?
對外來民族改漢姓的問題,自古就已有之,不問什么原因或在什么情況下改為漢姓,史料上都會有記載,有案可稽,有據可查,不論官私,總有憑據。豪門大姓自不必說,尋常百姓,也不例外。私自偷改或冒充他姓,也有跡可循。
從戰國到秦代,中國人有了固定姓氏之后,一般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胡人改漢姓,主要是在漢族人地區生活,受到漢族人的文化影響,并為了更好地在漢族人的大環境中生存,不得不改漢姓。
秦統一中國后,上郡、北地以及東夷、淮夷、荊蠻、百越等,都是秦始皇的臣民,少數民族改漢姓是必然的結果。漢武帝建立強大的中央帝國,胡人逐漸融入漢族,漢武帝還對個別胡人首領賜漢姓,如匈奴休屠王太子賜姓“金”。西域康居國太子入漢朝在河西久等,結果在當地娶妻生子后就用康居國的“康”字為姓。以國為姓的還有丁零人姓“狄、翟”,月支人姓“支”,天竺人姓“竺”,安國人姓“安”。又有烏桓人的高不識。王莽時西羌有龐怡,巴氐有略陽李氏。東漢時蠻族有武陵田氏、蒲氏,南越有區氏,西域龜茲有白霸、劉國平,朝鮮有王氏。西晉時匈奴獨孤氏改姓劉等。就連后來河南鹿邑金兀術后裔完顏氏改姓完氏,河南固始縣女真人后裔改姓祝,唐河縣的仝氏,河南澠池縣城東一里元朝時新疆維吾爾族人改姓劉等,以及數不清的外族人改漢姓,哪個不是有據可查,這都是可信的。
494年魏孝文帝率領一百多萬人從平城內遷洛陽,496年就掀起聲勢浩大的漢化運動:“六月已亥,詔不得以北語言于朝庭,若有違者,免所居官”。禁講胡語,改中原正音;禁胡服,著漢衣冠;并規定“凡遷洛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還北”。禁胡姓,改漢姓,否認鮮卑人是胡種,認定是黃帝少子昌義的后裔受封于北土者。把皇族拓跋氏改為元氏,“(太和)二十年(496年),春正月丁卯,詔改姓為元氏”。是因為“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皇帝帶頭,誰敢不改,不改就是犯王法,命令“諸功臣舊族,自代北來者,姓或重復,皆改之?!庇谑且话俣鄠€胡姓改為漢姓。除鮮卑外,還有歷次擄來到魏的其它各族人,如匈奴、柔然、高車、烏桓、庫莫奚、高居麗、羌、氐等族全方位的姓氏改革,當然包括盧水胡人。
據《魏書·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所載改漢姓的姓氏如下;
“自古天子立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則以字與謚,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姓則表其所由生,氏則記族所由出,其大略然也。至于或自所居,或以國號,或用官爵,或用事物,雖緣時不同,俱其義矣。魏氏本居朔壤,地遠俗殊,賜姓命氏,其事不一,亦如長勺、尾氏、終葵之屬也。初,安帝統國,諸部有九十九姓。至獻帝時,七分國人,使諸兄弟各攝領之,乃分其氏。自后兼并他國,各有本部,部中別族,為內姓焉。年世稍久,互以改易,興衰存滅,間有之矣,今舉其可知者。
獻帝以兄為紇骨氏,后改為胡氏。
次兄為普氏,后改為周氏。
次兄為拓拔氏,后改為長孫氏。
弟為連奚氏。次弟為伊妻氏,后改為伊氏。
次弟為丘敦氏,后改為丘氏。
次弟為侯氏,后改為亥氏。
七族之與,自此始也。
又命叔父之胤曰乙旃氏,后改為叔孫氏。
又命疏屬曰車焜氏,后改為車氏。
凡與帝室為十姓,百世不通婚。太和以前,國之喪葬祠禮,非十族不得與也。高祖革之,各以職司從事。
神元皇帝時,余部諸姓內入者。
丘穆陵氏,后改為穆氏。
步六孤氏,后改為陸氏。
賀賴氏,后改為賀氏。
獨孤氏,后改為劉氏。
賀樓氏,后改為于樓氏。
勿忸于氏,后改為于氏。
是連氏,后改為連氏。
仆闌氏,后改為仆氏。
若干氏,后改為茍氏。
拔列氏,后改為梁氏。
撥略氏,后改為略氏。
若口引氏,后改為寇氏。
叱羅氏,后改為羅氏。
普陋茹氏,后改為茹氏。
賀葛氏,后改為葛氏。
是賁氏,后改為封氏。
阿伏于氏,后改為阿氏。
可地延氏,后改為延氏。
阿鹿桓氏,后改為鹿氏。
他駱拔氏,后改為駱氏。
薄奚氏,后改為薄氏。
烏丸氏,后改為桓氏。
素和氏,后改為和氏。
吐谷渾氏,依舊吐谷渾氏。
胡古口引氏,后改為侯氏。
賀若氏,依舊賀若氏。
谷渾氏,后改為渾氏。
匹婁氏,后改為婁氏。
俟力伐氏,后改為鮑氏。
吐伏虛氏,后改為虛氏。
牒云氏,后改為云氏。
是云氏,后改為是氏。
叱利氏,后改為利氏。
副呂氏,后改為副氏。
那氏,依舊那氏。
如羅氏,后改為如氏。
乞扶氏,后改為扶氏。
阿車氏,后改為車氏。
俊幾氏,后改為幾氏。
賀兒氏,后改為兒氏。
吐奚氏,后改為古氏。
出連氏,后改為畢氏。
庾氏,依舊庾氏。
賀拔氏,后改為何氏。
叱呂氏,后改為呂氏。
莫那婁氏,后改為莫氏。
奚斗虛氏,后改為索虛氏。
莫蘆氏,后改為蘆氏。
出大汗氏,后改為韓氏。
沒路真氏,后改為路氏。
扈地于氏,后改為扈氏。
莫興氏,后改為興氏。
紇干氏,后改為干氏。
俟伏斤氏,后改為伏氏。
是樓氏,后改為高氏。
尸突氏,后改為屈氏。
沓虛氏,后改為沓氏。
溫石萊氏,后改為石氏。
解枇氏,后改為解氏。
奇斤氏,后改為奇氏。
須卜氏,后改為卜氏。
丘林氏,后改為林氏。
大莫干氏,后改為郃氏。
爾綿氏,后改為綿氏。
盍樓氏,后改為盍氏。
素黎氏,后改為黎氏。
渴車氏,后改為車氏。
壹斗眷氏,后改為明氏。
叱門氏,后改為門氏。
宿六斤氏,后改為宿氏。
馝氏,后改為氏。
土難氏,后改為山氏。
屋引氏,后改為房氏。
樹洛于氏,后改為樹氏。
乙弗氏,后改為乙氏。
東方宇文,謩容氏,即宣帝時東部,此二部最為強盛,別自有傳。
南方有茂眷氏,后改為茂氏。
宥連氏,后改為云氏。
次南有紇豆陵氏,后改為寶氏。
侯莫陳氏,后改為陳氏。
庫狄氏,后改為狄氏。
太洛稽氏,后改為稽氏。
柯拔氏,后改為柯氏。
西方尉遲氏,后改為尉氏。
步鹿根氏,后改為步氏。
破多羅氏,后改為潘氏。
叱干氏,后改為薛氏。
俟奴氏,后改為俟氏。
輾遲氏,后改為展氏。
費連氏,后改為費氏。
其連氏,后改為綦氏。
去斤氏,后改為艾氏。
渴侯氏,后改為緱氏。
叱虛氏,后改為祝氏。
和稽氏,后改為緩氏。
冤賴氏,后改為就氏。
溫盆氏,后改為溫氏。
達勃氏,后改為褒氏。
獨孤渾氏,后改為杜氏。
凡此諸部,其渠長皆自統眾,而尉遲已下不及賀闌諸部氏。pnipyt
北方賀闌,后改為賀氏。
郁都甄氏,后改為甄氏。
紇奚氏,后改為嵇氏。
越勒氏,后改為越氏
叱奴氏,后改為狼氏。
渴燭渾氏,后改為味氏。
庫褥官氏,后改為庫氏。
烏洛萊氏,后改為萊氏。
一那蔞氏,后改為蔞氏。
羽弗氏,后改為羽氏。
凡此四方諸部,歲時朝貢,登國初,太祖散諸部落。始同為編民。”
《隋書·經藉志》說:“后魏遷洛,有八氏十姓,咸出帝族。又有三十六族,則諸國之從魏者,九十三姓,世為部落大人者,并為河南洛陽人”。從以上所列改姓的家族中,根本沒有沮渠氏,說什么由沮渠氏改為渠氏,是毫無根據的一派胡言。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當年沮渠氏被拓跋燾“誅其宗族”已時斬草除根,在大同被徹底消滅了,沒有留下胡種,沮渠民確實早已不復存在,哪里還有人參加改姓呢?
《渠氏源流初探》的作者確認沮渠氏是自已的祖先也就罷了,但卻又決心把這樣的“祖先”推廣到“今天的我們--渠姓族人”??吹贸鰜?,作者不是光說他自已,而是“我們--渠姓族人”。還說什么“今天的渠姓族人,就是古代沮渠族人的后代”?!爱敶魇〉那兆迦硕荚闯鲇谏轿魇 钡取?磥恚髡卟幻庥悬c妄乎所以,把這種觀點強加于人,也不知道作者又和誰“我們”起來?但我們也告訴作者,這只能代表“你們”,因當今中國渠氏們不會贊成這種毫無根據的臆說。因此不能包括其它地方的渠氏,沒有證據證明沮渠氏是當今中國渠氏的先祖,光瞎說是沒人相信的。即使作者再標榜自已“遵循邏輯思維”也不能抹殺歷史,僅能說明作者自作聰明,憑空臆造,妄加虛構,完全不顧史實,就不顧作為俘虜的一幫沮渠氏在數年以后就被拓跋燾滅族,根本無有后人了,怎么改姓?即使當作者把所謂的沮渠氏改姓說成是古代的沮渠氏干的,不是自已的杜撰。即使是作者自認為不管怎樣胡編亂造,反正是古代的沮渠氏今天不會有人站出來與作者理論,但都掩蓋不了作者偽造,也騙不了當今的中國渠氏家族。作者竟然還代表古代的實際上已不再存在的沮渠氏煞有介事的大發議論,說什么沮渠氏改姓單姓“渠”的原因與前述諸姓的改姓不同,沮渠氏則是因為“沮渠這個姓氏是令人不愉快的”,其中這個“沮”字是“敗壞、阻滯”的意思,“渠水只有流動起來才能發揮作用”,“管道全賴土堤堅固才能安全輸水,現在可好,讓它敗壞潰決”,作者認為這是對渠氏的“詛咒、謾罵”。作者接著說:“且渠”的“且”字更不象話,是“因為‘且’字的古義是生殖器……”等云云。作者特有的“邏輯思維”還真有才華,想象力這樣豐富。這里我們先不去討論滅族后的沮渠氏還有沒有人能做這一工作,或者這些是不是所謂的沮渠氏的真正想法,我們只討論“且”字的“古義”是不是“生殖器”?,F在讓我們查查有關資料,如《說文解字》、《康熙字典》、《古代漢語字典》、《辭源》、《辭海》、《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辭典》……等,看看有沒有這種解釋法?《說文解字》:且,所也”。段玉裁注:“薦訓獸所食草。薦作薦席,謂草席也。”又“從幾,足有二橫,其下地也。凡且之屬皆從且。又,為幾字”。但“且”字古義甚廣,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有不同的讀音和不同的含義,歸納起來如(一)讀qie,其含義分別為茍且、應當、將要、將近、再、暫且、尚且、就、難道、只、一邊、并且、而且、或者、如果、假如、即使、縱然等。又姓。(二)讀ju,其含義分別有:多、全部。又,發語詞或句末語氣詞。又同“俎”。(三)讀qu,意為尊敬的樣子。又承借轉語詞 。又通“取”、“趄”、“沮”。又“且月”六月的別稱。又通“雎”,人名。(四)讀cu,含意為“往”。又通“粗”、“徂”字的古字??梢钥闯?,“且”字的古義雖然十分廣泛,但確無“生殖器”這一說。這說明把“且”字解釋為“生殖器”的人不是古人,而是今天的作者一人,又怎能把自已的觀點推托給古人呢?所以,以子虛烏有的沮(且)渠氏因厭惡“沮(且)”字而改姓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這又不能不讓人感到作者又在弄虛作假,編造謊言,信口開河,偽造歷史,蠱惑人心,還美其名曰“邏輯思維”,又有什么“最關鍵的鑰匙”、“試金石”等,原來就是如此!居然用這種態度和方法對待歷史,研究歷史,所得出的結論有什么科學性,有多少可信性?如果是作者為了自已找到祖宗認為“有道理”,可能沒有人過問,如果把這種“研究”結果推廣到當今中國所有“渠氏族人”頭上,讓人承認沮渠氏是他們的祖先能有人認同嗎?人們也能接受嗎?
三、渠氏探源
只要一提到姓,立即涉及每一個人的切身問題,即個人的姓氏所屬,這是個敏感的問題,我是姓渠,我也對渠氏的姓源十分關心。人們知道渠氏是小姓,人口少,有關的歷史資料也少,不為人所熟知。這就需要我們深入研究,而絕非個別人受某一高人的一句話的啟發,激發出靈感,想入非非,不查文獻證據,用什么“邏輯思維”思維出來的。渠夏先生(以下稱作者),在《渠氏源流初探》一文中認定當今中國渠氏的起源說“毫無疑問,今天的我們起源于沮渠氏”,我們拒絕這種毫無事實依據的說法,因此對渠氏的姓源問題,不免多說幾句。
漢族人的姓氏,大約起源于上古,發展于夏商,形成并逐步完善于春秋戰國時期,逐漸固定下來,每個宗族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姓氏,子孫永久使用,形成一個一脈相承的家族。宋·鄭樵《通志·氏族略·序》說:“三代之前,姓氏分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氏所以分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為一,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春秋時期,貴族有姓氏,下賤者與奴隸無姓氏。但即使是高貴的人獲得姓氏也要遵守一定的準則,不能私自命姓,往往要有國君或諸侯來決定。舉個例子來說明:《左傳·隱公八年(前715年)》魯國的大夫無駭:“無駭卒,羽父請謚與族,公問族于眾仲,眾仲對曰:‘天子建德,因生而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謚,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為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為展氏”。這是說公元前715年,魯國的大夫無駭死了,但他還沒有姓,有個叫羽父的為之向魯隱公請示個謚號與他家族的姓氏。魯隱公對此并不內行,向眾仲咨詢,眾仲回答說:當初周天子封有德行的人為諸侯,是按他的出生地賜給姓,在諸侯獲得封地后就按當地的地名作為他的氏,諸侯對他的大夫們是用他的字作謚號,他的后人就用其祖父的謚號為氏,氏相同的就是一族。如果世代擔任同個官職并有功績,就以官名為氏,也有以封邑為氏的,隱公聽后就下令,用無駭祖父公子展的“展”字作為無駭家的姓氏,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展”姓。對于普通的老百姓(不是奴隸),政府還設有一種專門的授姓官?!秶Z·周語·上》說“司商協民姓”。注曰“司商,掌賜族授姓之官。商,金聲清,謂人始生,吹律合,定其姓名也”。春秋戰國時期,上層人士有名有姓的人已很普遍,如《詩經》中《大雅》、《邶風·擊鼓》、《陳風·株林》等都有人的姓名。這個時期的其它著作中有名有姓的人更是普遍現象。
但是姓氏是一個家族系統特有的標識稱號,氏是古代貴族的標志,氏是從姓中分出來的,是姓的一個支系,以區別其子孫出處的。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外紀》云:“姓者源其族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但我們渠氏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1、渠氏探源
為了避免渠氏的源流被異化,避免被虛構的沮渠氏掩蓋并替代真正的渠氏的源流,以假亂真或弄假成真,避免被《渠氏源流初探》的作者幻想的迷霧所迷惑,為了揭示中國渠氏的真正源流,今對渠氏的源流問題進行膚淺的探討。
宋·羅泌《路史》稱,渠氏為“康叔之后”?!吨袊舜筠o典·姓氏考略》等也說:“渠氏為康叔之后?!辈⒎Q渠氏出于“姬氏”。據史載,西周初年,分封姬氏諸侯53個,以后衍生出140多個姓氏源于姬氏。
康叔為周武王同母少弟,因封于康,故名康叔。明·胡廣《春秋大全》說:康叔為“姬姓侯爵,出自周武王同母少弟,封為成王,大司寇,食采于康,謂之康叔,成王誅武庚,滅三監,中分其地,以其半立康叔,封為衛伯,分以大路(大輅車),(紅色旗幟),旃旌(紅色曲柄旗),大呂之樂(音樂用大呂的大鐘),命以康誥(用尚書中的《康誥》命令他),而封于商墟,其地汲郡,朝歌是也”。是指周武王去世后,周公旦攝政,商紂王兒子武庚(周初封為殷君)勾結三監造反,為周公旦所滅,把原商都(河南安陽)周圍地區封于康,建衛國,建都于朝歌(河南淇縣),并把商朝遺民遷于王城(洛陽),派康叔擁兵看守,以防叛亂。衛國是周初分封最強大的諸侯國。
康叔后人中何時何人從姬姓分封到何處開始姓渠的呢?由于筆者手頭資料不足,對于何人何時尚不確知,這也是我們應該深入研究的問題,但時間在公元前708年前是肯定的。 椐孔子《春秋》記載,公元前708年渠伯的后人中有位渠伯糾,曾攝父職受聘到魯國處理魯國的重大事件。渠伯糾的父親在東周任冢宰(國家總理級),渠伯糾是代替其父出使魯國的。徐俊元《貴姓何來》一書說:“渠伯糾曾攝父職,出聘列國。”但其父并非渠伯,渠伯當在其先,先在何時,其具體時間也無從確知,康叔的后人中何人封到渠國為渠伯的,為史料所缺,雖無從查知,但在公元前708年前是無疑的。也就是說康叔的某代后人被封為伯爵,到封地“渠”建立“渠國”,稱為渠伯。也就是被封為“伯爵”當然是貴者,貴者當然就有姓有氏了,他的后人就以出生地(渠國)從姬姓中脫離出來稱為“渠氏”,“姬”姓成為“渠氏”的“祖考之所自出”,“渠氏”為“姬氏”的子孫所自分,渠伯的后人就以“渠國”的“渠”字為姓了。到后來渠伯糾的父子時代,當然姓渠氏,于是才有渠伯糾之名,無疑這也是遵循著“天子建德,因生而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的根本原則的。
因為渠國不象后來的秦、楚、齊、燕那樣強大,歷史文獻多,盡人皆知,但考之典籍還有案可稽,有據可查,有史為證的。宋·戴溪《春秋講義》對《春秋》所載之“夏,天王使宰渠伯糾來聘,”解曰:“宰,冢宰也;渠,國也;伯,爵也;糾,名也;天子之上士,書名。今渠伯糾畿內之君,天子之宰……”。說明“渠”是國名,其地址在畿內。晉·杜預《春秋左氏經傳集解》,注云:“渠,周地”。《路史》也說“渠,畿內國”。畿內是指東周京畿以內的國家。東周的京畿在王城,即今河南省洛陽市,渠國就在今天洛陽附近。在洛陽附近的什么地方,《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前516年)》說;“七月己巳,劉子以王出,庚午次于渠”。是說在魯昭公二十六年,東周王室發生了王子朝的叛亂,七月十七日(己巳),劉文公帶著周敬王從王城逃出,向東方的渠國逃跑,十八日(庚午),趕到渠國住下。由此可知,渠國在洛陽以東約一天左右的路程。清代學者江永《地理考實》云:“按:渠,周陽渠也,今河南府洛陽縣,亦謂之九曲瀆。”《漢語大字典》:“渠,周地名,在河南省鞏縣西”。總之,渠氏出自渠國,在河洛地區,渠國是渠伯的封疆之地,地址在今洛陽市以東,鞏縣以西的位置,這也說明了從周桓王以前的渠伯被封到渠建渠國開始,到魯昭公二十六年,最起碼上下二百年以上,渠國一直走存在的。這不就很清楚了嗎?
歷史上對渠氏的始祖還有三種說法:
(1)渠氏為渠伯之后:中國成書最早也是最有權威的姓氏專著,唐代林寶《元和姓篡》說:“渠,周大夫渠伯之后。”林寶,太常博士,他根據當時社會上常見的姓氏并對各姓授姓之源進行考證,編《元和姓篡》。繼后,宋·鄭樵《通志·氏族略》,宋元時人所編《氏族大全》,明·凌迪知《萬姓統譜》,近世《中國名人大辭典·姓氏考略》,今人傅永和《姓氏典故》,徐俊元《貴姓何來》,趙家樹等《千家姓查源》等,眾多的姓氏書籍,均有類似的記載。
儒家經典之作,中國編年史奠基人孔子《春秋》以及《春秋》三傳中的《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對渠伯糾、渠孔、渠子有以下記錄:
孔子《春秋》:桓公四年“夏,王使宰渠伯糾來聘”
左丘明《左傳》:桓公四年,“夏,周宰渠伯糾來聘,父在,故名”
公羊高《春秋公羊傳》:桓公四年“夏,天王使宰渠伯糾來聘,宰,渠伯糾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稱宰渠伯糾者何?下大夫也?!?/p>
谷梁赤《春秋谷梁傳》:桓公四年“夏,天王使宰渠伯糾來聘?!?/p>
宋·李明復《春秋集義》(《四庫全書》155):引胡安國(南宋經學大家,中書舍人兼侍講,寶文閣大學士)曰:“宰,冢宰也;渠,氏;伯,爵;糾其名也。王朝公卿書爵,大夫書名,上士中士書名,下士書人,例也……”。明·胡廣等《春秋大全》:“宰,冢宰也,受王命以統百官,渠伯糾其名也,王朝公卿書爵?!泵鳌は臉浞肌镀嫘胀ā罚骸啊洞呵铩诽焱跏乖浊m來聘,注:渠,姓,伯糾名也,王官之宰,當以才受任,而伯糾攝父職,出聘列國,故書名以譏之?!惫沤褚詠硌芯俊洞呵铩芬约啊洞呵铩啡齻鞯膶<覍W者不知凡幾,均明確無誤又異口同聲地說:“渠,姓也”,并認為渠伯糾父是周天子的冢宰,渠伯糾攝父職到魯國去處理魯國的事務,這是不爭的事實。至于魯桓公的亂臣賊子的作為以及渠伯糾受聘到魯國是否合乎當時的理法制度,則不是本文所討論的內容。
康叔建衛國,渠伯是康叔的后人,渠伯所建的渠國在東周京畿王城的附近,渠伯的后人中渠伯糾的父親被征招到東周中央政府任職,其后人又在衛國繁衍生息生活與工作,這是合乎邏輯的,也是為史料所證實的。
公元前660年,山西東南部赤狄部落因受晉國的壓迫,東下伐邢滅衛,在這次戰爭中,由于衛國人對衛懿公好鶴不理國事極為不滿,臨時拼湊人員抗狄,臨時派大將渠孔掛帥,結果戰敗,渠孔戰死,衛國滅亡?!蹲髠鳌らh公2年(公元前660年)》記載:“冬,十二月,狄人犯衛,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國人受甲者(參戰戰士)曰:‘使鶴(讓鶴去打仗吧),鶴有祿位(鶴享受高官厚祿),余(我們)焉能戰’。公(衛懿公)與石祁子塊(玉),與寧慶子矢(箭),使守(守城),曰:‘以此贊國(幫助國家),擇利而為之(選擇有利的事干吧)’。與夫人繡衣(刺繡的衣服),曰:‘聽于二子(聽他兩個人的)。’“渠孔御戎(率軍抗敵)。子伯為右(右路),黃夷為前驅(先鋒),孔嬰齊殿(壓后陣)。及(與)狄人戰于熒澤(鄭州北,黃河以北地區),衛師敗績,遂滅衛?!边@也說明渠孔的存在是不爭的事實。
《左傳·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衛公孟摯狎齊豹,奪之司寇與鄄,有役則反之,無則取之。公孟惡北宮喜、褚師圃,欲去之。公子朝通于襄夫人宣妻,懼,而欲以作亂,故齊豹、褚師圃、公子朝作亂,……齊之宰渠子召北宮子,北宮子之宰不與聞謀,殺渠子,遂伐齊氏,滅之?!边@里是說在公元前522年衛國的一次內亂,衛靈公的兄長公孟摯依仗權勢欺壓侮辱大臣,并因公于朝與襄公(衛昭公的父親)的夫人通奸等問題,釀成齊豹、褚師圃、公子朝等人聯合起來叛亂,在這次叛亂中齊豹的家宰渠子被害。這也是渠氏在當時衛國存在的客觀證據。
這里應該指出的是:近三千年來渠氏之所以姓“渠”,其源頭就是在這個時代的渠伯,渠伯糾、渠孔等,他們生活的時代和區域。二千多年來,歷代的經學家在解讀經文時無不釋“渠,姓也”或“渠,國也”,渠國后人以國或以地為姓氏,其概念都是一樣的。但作者在《渠氏源流初探》中,就是在這里做手腳,曲解經意,歪曲事實,否定“渠”字是姓。一樣的經文,在經學家眼中“渠,姓也”,到作者的眼里就變了形,嘴里變了味,甚至舉例歪曲,風馬牛不相及,說“它的真實性卻恰恰可能是最脆弱的”,說“最脆弱的”我們認為是有可能的,但要拿出證據,而不能毫無根據說:“至于渠孔、渠伯糾名字里所含的‘渠’字最大可能,它是‘名的構成要素’,而不是‘姓的構成要素’”。我們要問一下:古代的孔子、左丘明、司馬遷、班固、林寶、胡安國、林廣,直到當代的經學家哪位是最脆弱的,經學家異口同聲說“渠”是“姓”,還真敵不過作者的“邏輯思維”,“邏輯思維”能脫離事實依據嗎?其實,無非是作者自命不凡,掛著“邏輯思想”的幌子,把渠伯糾、渠孔的“姓”給否認掉,進而把漢代的渠參、渠穆等也都全盤否定,制造出在沮渠氏以前的中國沒有“渠氏”的假像,好讓當今的中國渠氏都象作者一樣,當人數典論祖,茫然不知,趕快找來《中國姓氏匯編》查找看看哪種與渠氏對上號的,找點對接,以為胡人沮渠氏諦也,然后把當今中國所有渠氏都嫁接到早已死亡的這塊朽木上,讓沮渠氏取而代之,移花接木,企圖讓當今中國渠氏承認沮渠氏才是其祖先,作者真是妄費心機。扭曲歷史竟達到如此地步,這叫什么“邏輯思維”?如此研究歷史,能研究到何處去?
到漢代,漢武帝時,有攻打匈奴有功的渠參被封為贊侯,還有尚方監渠穆等。西漢學者史游編寫當時的兒童讀物《姓氏急就章》,可稱為中國最早的《百家姓》,書中收集當時社會上常見的姓氏200個,其中一句為“憲義渠”。注意,這里的“義渠”,不是古代義渠國的義渠氏(詳見后文)。“渠”是指的單姓“渠”氏,因作者僅編寫當時漢族人的姓氏,并不涉及外族人的姓氏。其中的復姓姓氏也只有三個,即“公孫、淳于、令孤”氏,說明渠氏在當時還是較為常見的姓氏。
歷代以來,許多姓氏書籍中都記載著有關渠氏的資料,說明渠氏的起源與當時的渠氏代表人物,茲舉幾例,以示一斑:漢代史游《姓氏急就章》說:“《左傳》衛有渠孔、渠子;周有宰渠伯糾;漢有尚方監渠穆”。唐·林寶《元和姓篡》:“渠,周大夫渠伯之后,衛有渠孔,漢有渠參封贊侯”。宋·鄭樵《通志·氏族略》:“渠,周大夫渠伯之后,衛有渠孔,漢有渠參封贊侯”。明·凌迪知《萬姓統譜》:“渠,周大夫渠伯之后,周朝有渠孔,衛人;漢朝渠令參,封贊侯;穆,郯令;渠仲寧,明,滕縣人,……渠兆昌,祁縣人,隆慶庚午舉人”。明·李日華《姓氏譜篡》:“渠,周大夫渠伯之后,漢渠參封贊侯。明渠仲寧,滕縣人。渠精地理,文皇召試,用量天尺度地,所言皆驗。”今人王萬邦《姓氏辭典》:“渠,最早見于唐朝《元和姓篡》。渠姓,源于周大夫渠伯的后人,用其名中的‘渠’作為姓。春秋時代有渠伯糾,擔任過周王的宰官,明朝有渠澄清,擔任過宣城訓導。見《徐州府志》”?!吨腥A姓氏源流通譜》:黃帝元妃西陵氏的長子意昌之系有:“少典氏第三十九代,衛有康叔,康叔名封,凡三十七世,而君角滅于秦。有小王氏,……孟氏,弘氏、辟氏、壁氏、憲氏、孺氏、黔氏、渠氏、朝氏……等。”
(2)另外,還有史書如宋·羅泌《路史》說:“渠,周大夫渠伯糾,后有渠氏”。(3)傅永和《姓氏典故》引《希姓錄》說:“渠,周大夫渠參之后”等,(2)、(3)兩種說法,顯然不當,已見前述,茲不復贅。
2、與渠氏有關的復姓渠氏
復姓渠氏非我渠氏,不可誤認?!锻ㄖ尽な献迓浴氛f:“代北復姓有渠金氏、沮渠氏、渠復氏;以國為姓有義渠,狄國以為氏?!鹗弦砸貫槭?,亦作著丘氏。”代北泛指古代我國北方及西北少數民族地區,那里曾有過渠金氏、沮渠氏、渠復氏,以及以國為姓的義渠氏,還有東方夷人以邑為氏的渠丘氏。
①沮渠氏
沮渠氏的基本情況以見前文,不再復述。這里還要說明的是:439年,北魏拓跋燾滅沮渠氏北涼,擄3萬戶官民到平城,其中涼州的沮渠氏是不是全部擄走了呢,如不是全部,留在原地的沮渠氏還有多少或跟沮渠安周等人跑到新疆去能活下來的又有多少人?這個問題今天恐怕無人能說清。沮渠氏未全部擄走是可能的,擄走的與仍留在原地的命運是完全不同的。
作者說:“歷史學家們常常對涼州盧水胡的命運大惑不解”,“怎么在北涼滅亡后不久便在歷史上消聲匿跡了呢?”這里應該指出的是,歷史學家們沒有人大惑不解,而是今天有人“大惑不解”,并自已隨便編造神話。對盧水胡中的沮渠氏歷史學家們說的夠清楚了。僅《魏書·帝紀》與《魏書·列傳·第八十七·沮渠蒙遜》的記載,就已很清楚。447年1月在沮渠牧犍賜死的同時又“誅其宗族”,452年又把剩下的沮渠祖、沮渠萬年也斬草除根,有什么“大惑不解”的。作者還說歷史學家們“刻舟求劍”,“典型的靜態思維”,是的,歷史學家們沒有作者的動態的“邏輯思維”,像作者一樣隨意詮釋歷史。作者說:“學者們承認,沮渠部大都融入漢族”。其實是說:“遷到山西的沮渠氏大都融入漢族”?,F在我們想問,不知是哪些學者,有證據嗎?文獻上明確無誤的寫著,從沮渠牧犍至沮渠祖、沮渠萬年、沮渠季義直到興平公主的死亡,并“誅其宗族”,這叫什么“大都融入漢族”了呢?山西的平城(大同)實際上就是沮渠氏的滅亡之地。到平城的沮渠氏們在“誅家族”后即使有極個別的“漏網之魚”還敢在光天化日下之“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嗎?即使是隱姓埋名也不敢姓與“沮渠”二字有關的姓氏。當然,“漏網之魚”的可能性是沒有的。作者繼續說“今天的渠姓人都知道他們的祖先起源于山西”。這話說的不對,是混淆概念。實際是現在姓渠的人都知道渠氏的祖先起源于黃河流域的渠地,即渠國,在河洛地區,而絕非起源于山西;山西只是明初從洪洞縣的遷民,遷民叫起源嗎?起源與明代的遷民是一個概念嗎?作者“邏輯思想”真是萬能的,無不心想事成,因此說:“今天的渠姓族人就是古代沮渠族人的后代”,作者應清楚地知道,山西是沮渠氏的真正的滅亡之地而絕不是“第二故鄉”。難道真能叫一個滅族的沮渠氏起死回生,又成了當今中國渠氏的祖先,令人實在感嘆作者“邏輯思維”的威力了。作者繼續“思維”,于是沮渠氏也“必然向東向南遷移了”“太原郡和上黨郡”也都成沮渠氏的郡望了。一切都在作者的“邏輯思維”下完成了,這就是“沮渠部族在經過漫長的歷史進程之后演變成了今天的我們--渠姓族人?!弊髡叩摹斑壿嬎季S”無所不能,根本不需要事實的存在,如何能讓人相信,難道這就是當今中國渠氏的真實的歷史?真象天方夜譚!一個被滅了族無人存在的家族,怎么能完成這樣復雜的過程呢?況且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后,余下的各族人民生活條件惡化,生存環境極為惡劣,未遭誅族的人也無法生活下去,平城與六鎮各族人民變成流民,隨杜洛周與葛榮流向河北,又被爾朱榮鎮壓,經鄴城大戰,大批死亡,余下的散入鄴城周圍各州縣,后又在平城聚集大批流民,又被爾朱氏屠殺一半,余下的后來落入高歡之手,成為高歡勢力的兵源。當東、西魏滅亡,產生北齊與北周,兩國又大打出手,在中原與潼關屢次大戰,進入中原的北魏人與中原居民都屢遭荼毒。繼后當突厥族幫助北周攻打北齊時,突厥10萬大軍從晉陽向北七百余里大殺大掠,人畜不留。難道一個被滅族的小家族還能單獨有人在這個大環境之外,還能有人聚族而居,平安的生活,以后又能隨心所欲地平平安安地“必然向東南遷移”到“上黨”?證據何在?無疑這是作者對沮渠氏最理想的安排,是在做夢。這與當今中國的渠氏又有什么關系呢?所以這樣胡編亂造,完全是作者的“邏輯思維”在作怪。
②義渠氏
義渠氏,《通志·氏族略》說:“以國為姓為義渠?!薄傲x渠”有人認為是吐火羅語“馬”的音譯,因而認為義渠氏為古老的吐火羅部落?!赌印す澰帷罚骸扒刂饔袃x(義)渠之國者,其親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謂之登遐,然后成為孝子?!薄?通志》說:“義渠,狄國,為秦所滅,因氏焉?!绷x渠本為中國古代西部少數民族的族名,為西戎之一,分布于陜西的岐山、梁山、涇水、漆水以北,今即甘肅慶陽及涇川一帶。春秋時義渠族勢力強盛,自稱為王,因地近秦國,與秦時戰時和,周郝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為秦所滅,成為秦的隴西、北地、上郡。義渠亡國后,余部多入匈奴,留在原地的人逐漸漢化,并參加過對匈奴的戰爭。但其民多不姓義渠,如:西漢丞相公孫賀,傅之介當年曾受霍光之命西去刺殺樓蘭王,均不姓義渠。也有人認為南下的匈奴中的胡人內也有義渠人后裔。但義渠亡國后也有姓義渠的,如漢昭帝時的義渠安國,住張掖,光祿大夫。
③渠復氏
《元和姓篡》說:“漢武時,屬國酋師渠復累(擊匈奴有功)封昆侯,傳子絕?!薄妒酚洝つ瓯淼诎吮怼罚骸霸魑迥辏ㄇ?18年)五月,從屬國大且渠(復累)擊匈奴有功,封(昆)侯?!薄端麟[》:“表在巨鹿(五年五月戊戌,昆侯渠復累元年)。但渠復累只傳到他兒子就已滅絕。此姓為歷史上代北匈奴人的復姓,也作渠複、渠復(復)?!?/p>
④渠金氏
《通志·氏族略》雖載有渠金氏,但具體不詳,只能屬于歷史上代北地區少數民族中曾經有過的姓氏。
⑤渠丘氏
古代山東渠丘有二處,一為莒之渠丘,有渠丘氏;二為齊之渠丘,無渠丘氏。另有渠丘亭,在齊,即今之山東安丘縣南,與渠丘氏無關。
渠丘氏,以丘為氏。渠丘又名葵丘、著丘、著邱、渠邱。本為邑名。春秋時屬莒國,為今山東莒縣境內。漢·應邵《風俗通》云:“莒有渠丘公,因氏焉?!薄锻ㄖ尽罚骸扒?,以邑為氏,亦稱著丘氏,贏姓,莒國之后,居于渠丘,故稱渠丘公。今密州莒縣有渠丘城。”《左傳·成公八年(公元前583年)》:“秋,晉侯(晉景公)使(派)申公巫臣如(到)吳(國),假(借)道于莒,與渠丘公池(護城河)上,曰:‘城已惡(損壞)’。莒子(渠丘公)曰:辟陋在夷(偏僻的蠻夷之地),其孰以我為虞(誰會來侵略我們)’。對曰:‘夫狡焉(狡詐者)思啟封疆(考慮開拓疆土),以利社稷(國家)者,何國蔑(沒)有?唯然(只有這樣),故多大國矣(才能有大國)。唯思或縱(在思想上放松警惕),勇夫重閉(強悍者還要關上重門),況國乎!”但此公不當回事,在成公九年(前582年)“冬,十一月,楚(國)子重,自陳(國)伐莒,圍渠丘,渠丘城惡。眾潰,奔莒。戊申(初五日),楚(軍)入渠丘……楚師圍莒,莒城亦惡,庚申日(十七日)莒潰。” 渠丘公因而滅亡。據知,今山東莒縣無渠丘氏。又《英賢傳》:“彭城有渠丘氏?!薄度f姓統譜》“漢彭城王之后,亦為渠丘氏?!?,今不詳。
由此可看出,當今中國渠氏的真正源頭在黃河流域的河洛地區,后至衛國(河南淇縣),是從康叔-渠伯--渠伯糾-渠孔-渠參,一直到明初潞州(山西長治)渠氏的一條主線,一脈相承,再從明初的遷民到江蘇、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祁縣等地,各條支線又是一脈相承的,也未見何支有“誅其家族”者。所謂的胡人改漢姓,由復姓改為單姓是沒有根據的,也是事實上不存的。如沮渠氏從姑臧被俘虜至平城,只有七年就被拓跋燾滅族,被消滅在平城;如有后人存在,也只有個別的留在姑臧或逃到新疆的沮渠氏,他們并未加入改漢姓的行列,更沒有機會到潞州。義渠氏在秦時(公元前270年)就被秦消滅在今甘肅慶陽、涇川一帶,余者入匈奴,其留在原地者僅個別人姓義渠,住隴西地區,后此氏消亡,無人有機會到潞州。渠復氏,漢武帝時的匈奴人渠復累擊匈奴有功被封為昆侯,在中山國(河北正定),傳到他兒子時就已絕后消失在河北。東方夷人從贏姓中分出的渠丘氏,在公元前583年就被楚國的大將子重消滅在莒(山東莒縣)。不論哪個復姓渠氏,都早已消亡,更無人有機會到山西省的東南部,連蛛線馬跡也找不到,不會有后裔在潞州繁衍生息直到明初加入遷民的行列。相反中國正統漢族渠氏,渠伯的后人,一直在黃河流域的河洛與衛國朝歌(河南淇縣)及其周國地區生息繁衍,距山西東南部的潞州,咫尺之遙,山水相連,鄰里相依,不論什么時代什么原因什么情況下從淇縣到潞州地都是輕而易舉的事。再在潞州生存下來,直到明初的遷民,是合乎邏輯的,是情理之中的事。所以,我們認為,當今中國渠氏,真正的源頭是渠國的渠伯,而絕不是沮渠氏??鬃诱f“非其鬼而祭之,陷也”。《傳》曰:“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因此我們不同意也不承認這個毫不相干的沮渠氏。至于誰自愿把它當成自已的祖宗供奉,別人也不會干涉的。
四、明初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民問題
對于魯、蘇、皖、豫、冀等廣大地區的群眾來說,一提到“要問老家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這句口頭禪,人人都不陌生。據《元史》、《明史》、《明實錄》、《續文獻通考》、《洪洞縣志》、各地方《史志》、各氏《家譜》等,對遷民的原因和情況都有記載,茲簡述如下:
元朝末年,廣大中原地區的人民,在蒙古統治者的鐵蹄蹂躪下,以及各種自然災害的襲擊下,真正活不下去了,于是各地人民紛紛起義,隨即遭到蒙古統治者的血腥鎮壓,蒙古人式的戰爭一向是攻地以戰殺人盈野,攻城以戰殺人盈城。當初蒙古人占領中原時,就屠殺中原人6000-8000萬。這時對待農民起義也毫不留情,動輒“拔其地,屠其城”(《元史·順帝本紀》)?!氨竞幽?,赤地千里”,“魯、豫、皖北、冀北之民十亡八九”(《明太祖實錄》)。元軍“劉起祖守順德(河北邢臺),糧絕,劫民財,掠牛馬,民強者令充軍,弱者,殺而食之”(《元史·順帝本紀》)。一向繁華的楊州城,戰后也僅剩下十八家了(《明太祖實錄》)。以至于廣大中原地區,“道路皆榛莽,人煙斷絕,”中原人民“十亡七八”(《明太祖實錄》)。明太祖朱元璋說:“中原諸州,元季戰爭,受禍最慘,積骸成丘,人民稀少”(《明太祖實錄》),明朝初年,整個河北省人口還有189. 3萬人,河南省人口189.1萬人。明政府不得不精簡機構,“凡州改縣者十,縣并者六十”,“降開封府為下府”(《明太祖實錄》)。與此呈鮮明對比的是山西省卻是另一番景象,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人丁興旺。“當今天下,劫火燎天,黃河南北,噍類無遺,而河東一方,居民叢雜,仰有所事,俯有所有”(《河中府修城紀》)。人口竟達4030454人,超過河南河北兩省人口的總和,(《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洪武十四年記載)。于是明朝官員,鄭州知府劉琦,戶部尚書劉九皋等表奏遷民屯田,“太祖采其意”(《明史·志五十三》)。于是一場聲勢浩大的移民運動開始了。
《洪洞縣志》說:“明,洪武、永樂間屢遷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東、河南、保安等處,樹下為薈萃之所”,又說:“廣濟寺設局駐員,發給憑照川資”。大量遷民到蘇、魯、豫、皖、冀等地,先后約50年,計移民河南93萬,山東121萬,河北41萬人等。
被遷之民主要是山西南部諸州縣之民,據《明實錄》記載,主要為兩府四州五十一縣之民,重點是平陽府(今山西臨汾,轄28縣),次為汾州府(今汾陽縣,轄7縣),遼州(今左權縣,轄五縣),沁州(今沁縣,轄2縣)澤州(今晉城,轄4縣),潞州(今長治,轄8縣)。永樂后,偶有涉及太原府者。
這里要談的是渠氏從何地遷出,通觀山東、江蘇諸支《渠氏家譜》均未記錄原籍故里。即使是成書最早的《豐縣渠氏族譜》在明朝天啟年間,也未涉及原籍。山西祁縣城內渠家大院支《渠氏家譜》,亦為近人渠晉山(字仁甫,1880-1963年)先生手輯本,甚簡略,末及原籍,僅為歷代口耳相傳,謂:明洪武二年(1369年)渠公諱濟,由上黨遷至祁縣,至今到“川”字輩為二十世(代),下有“榮華億萬年”等字輩,祁縣白圭村渠氏,渠夏先生說是清乾隆時期遷到內蒙經商到渠夏先生才十五代,與渠家大院支顯然不是一支。
考“上黨”有上黨郡與上黨縣,上黨郡含上黨縣。一般論籍貫多指上黨郡,上黨縣為隋開皇間所置,治所在今山西省長治市,明洪武二年廢縣并入潞州。但潞州的渠氏不是沮渠氏,沮渠氏從未到過潞州,也沒有任何史據證明沮渠氏到過潞州或上黨。不僅如此,連義渠、渠復、渠金、渠丘等氏也沒有到過上黨或潞州,這些與渠有關的復姓渠氏絕對不是當今中國渠氏的先祖。只有渠伯及其后人才是中國渠氏祖先的唯一源頭。渠伯的后人中如渠孔、渠子以及名不見經傳的渠氏后人長期繁衍生息于衛國首都淇縣及其周圍地區,與上黨(潞州)僅一山之隔,山水相臨,鄰里相近,親友相連。如其生活在淇縣西部鄉下的臨淇、合澗、南寨等地,翻過山去就是上黨,不論逃荒避亂,投親訪友都是極其容易的事,難道他們不能就近去上黨生活,不能世代延續下來,直到明初的遷民嗎?但作者由于固有成見,加上高人啟發后的“邏輯思維”,以為沮渠氏向上黨的遷移已達到的“毫無疑問,今天的我們起源于沮渠氏”的原因,對渠伯的后人已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根本不予承認了,甚至壓根兒就沒有這支人存在的余地,非讓沮渠氏代表當今中國渠氏的正宗來源不可。作者還擺出教育人的架式,舉例說什么秦孝公的兒子渠梁不是姓渠,百里溪的兒子孟明視,不是姓孟等等。是的,盡管我們沒有“飽讀經史”,也沒有文化知識,但對這一點,恐怕稍有歷史常識的人還是懂得的,還用不著誰來說教。在這里無非是作者把渠伯糾、渠孔等都不讓姓渠而已,是不是他們的名字前面再加個“姓”,改成“贏渠伯糾”或“百里渠孔”呢?如此說來,象顓瑣的后人在商朝時被封于程(河南洛陽上程聚建程國,稱程伯,姓程氏,為程氏始祖;晉武公次子封于楊(洪洞縣一帶),而后人姓楊;姜太公三子封營丘,其后人姓丘等,也都不應該姓程、楊、丘,而另姓他姓。其實,春秋戰國時期,又有哪個國家的后人不以國名為姓氏呢?難道這樣的邏輯推理,能為學界所公認,社會所公允,各姓氏所認可嗎?我們反對這種不顧事實沒有依據的炒作,所以把沮渠氏作為當今中國渠氏的祖先與作者沒有同感,為此,我們再次嚴正指出:作者斷言“當代各省的渠氏族人”“毫無疑問,今天的我們起源于沮渠部族”。這是一種毫無根據的胡說,我們拒絕這種沒有依據的說法。
劉水龍在《漢民族的發展與衍變》(《中國經濟史論壇》2003.11.5)一文中說:“重點談山西人,因山西南部人是華北平原大部分漢人的祖先。山西南部自古與洛陽一樣并列為華夏的核心。漢末,南匈奴被曹操分成五部,左部在今汾陽,右部居祁縣東南,南部居今隰縣,北部居今忻州,中部居今文水。西晉時,塞外匈奴大量內遷,總數在30萬人以上。羯族隨匈奴遷山西,集中于上黨的武鄉(今榆社北)被稱為‘匈奴別部’,鮮卑集中于代縣、大同。這些內遷的胡人都不在山西南部的中原文化區。五胡亂華時期,匈奴劉淵建都于平陽,亡國后,山西的匈奴被殘殺或逃亡,被迫遷入他鄉,沒有人留在山西。北魏時期,大量高車、庫莫奚人遷入大同,但遷入大同的人后來基本上都遷入洛陽(108萬胡漢混合人)。元朝時期,從黃河以南遷入大量的移民到山西,大量蒙古人遷到大同與朔州。由此可見,明初大移民中的山西南部人,他們是純正的華夏貴胄,非胡漢雜種。”
令人感到震驚的是,作者在某一高人的啟發下卻另有高論,高人說“有一組姓氏被中國的譜牒學者的稱為怪姓,”“是因為這些怪姓像私子一樣,不知道誰是自已的祖先”,“這樣的姓氏共有1000多個,其中802個可以確定出現在H(1368-1644年)時期的”。“是因為這些怪姓是外來的”,“其中山西省竟有94個怪姓”等??梢钥吹贸觯髡呓浉呷艘惶崾荆`感立即產生,雖然那位高人“對這94個怪姓到底有哪些語焉不詳”,而作者立即悟出“渠氏應該位于榜中”,同時聯想到沮渠氏是自已的“祖先”。真可謂是“心有靈犀一點通”。接著作者對別人指教,特別強調“山西省這個關鍵詞”。但我們也嚴正指出:第一,我們這里的渠氏向來都知道“誰是自已的祖先”,這里的渠氏源遠流長,早于沮渠氏一千多年,這是與作者的情況是絕對不同的,與“私生子”這樣侮辱人的話毫無關系。
第二,作者所強調的“高度注意”“山西省這個關鍵詞”與“當代各省的渠姓族人都源出于山西省”,“山西省與渠姓絕對是有‘血肉’之緣的”等。我們也明確強調:渠氏的真正授姓之地在中原,時間在周朝,后來到了衛國生息繁衍,而絕非受姓于山西,山西省只是渠氏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播散到潞州,到明初加入了遷民的行列,進而分布到各省,同時姓氏的起源與后來的遷民完全是兩碼事。這與產生于臨松的盧水胡沮渠氏被滅亡消失在大同毫不相干,這也是與作者觀點完全不同的。
第三,還要明確指出的是,作者的兩把“最關鍵的鑰匙”打開的奧妙之門,不是正門,而是歪門邪道。作者雖獨具只眼,眼光如電,手里握著兩把“最關鍵的鑰匙”,又有“試金石”,加上特有的“邏輯思維”,這么多的利器,對所遇到的問題,當然迎刃而解。首先是第一把鑰匙,就對“歷史上所有帶渠字的姓氏”(標題二)進行一一測試后,立即測出“毫無疑問,今天的我們起源于沮渠部族”。這里要明確指出,這不能包括當今中國所有的渠氏,而只“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人。作者自認為這種驚人的發現,取得成果,還將要依照高人的提示,對“1000多個,其中802個”“怪姓”“私生子”進行檢測,都將是“胡漢雜種”,作者檢測的精度達到“毫無疑問”的級別,不能不令人感嘆,那好啊!但愿作者一定要把自已的祖先測試正確,如有把握,可以把“始祖碑”上刻上某某人就夠了,這對某些人來說,自已斟酌著辦吧!
至于第二把“最關鍵的鑰匙”所取得的成果,發出的妙論,我們只能作為“奇文共欣賞”了,不再評論了。
如果說有人“攀龍附鳳”的話,只有那些“不知道自已祖宗是誰”的人,才靠攀龍附鳳裝璜門面,我們想只要知道自已的祖宗是誰,就絕不會攀附沮渠氏。因為當今絕大多數中國渠氏都知道是渠伯的后人,二千多年來一直得到社會的公認,姓氏學家的公論,直到目前在中華民族的姓氏之林中排在391位(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總結三種全國人口的調查資料所得的結果),這都是有據可查的,用不著“隨大流”,更用不著冒認他鄉野鬼作自已的“祖先”,“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如出現不認自己的祖宗這種不爭氣的子孫,倒真令自已的祖宗感到可恥。
作者除認定沮渠氏是自已的“祖宗”外,還聽什么學術界又說:“渠氏部族最早的源頭可能是在意大利”(標題五,倒三段),甚至與當今意大利足球明星巴喬、托蒂有“共同的祖先”,這種“邏輯思維”真是越來越玄乎!但作者可能沒把握,是否還要用基因工程鑒定,那還真得要找準當年西域副都護陳湯從康居國俘擄來的那145個“驪人”的尸骨,從中提取DNA,與一些自認為是其后人的在Y染色體上特殊遺傳點上的等位基因--對照,看看有多少共同點,以便認祖歸宗。但如果再有什么高人或“學術界”提出了其祖宗是什么盎格羅撒克遜人或紐芬蘭人、印第安人、火地島人或澳大利亞原居民,請問,那又怎么辦呢?是否還會有人說“這也很有道理”嗎?其實所謂的“新華網甘肅頻道”網絡與“甘肅武威市地方志編輯辦公室”所編寫的數據中都根本沒說當今中國渠氏與沮渠氏有什么關系,更沒有人說是什么羅馬人之后,可能是有人自作多情了吧,產生了牽聯妄想。不信,請那些自認為與他們“有共同的祖先”的人,去找巴喬或托蒂等認認“共同的祖先”,他們是否會認同?誰去試試?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渠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渠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渠姓社區最新話題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